三國之劉尚傳 第八十一章 比斗

作者 ︰ 師友祭酒

更新時間︰2012-10-11

巡閱諸軍完畢,江夏百姓大開眼界,心中對于劉尚的實力,也有了一次直觀的認識。很多原本打算遷往他處的民眾,也打消了避難的心思,現在這個時候,到處都是兵荒馬亂的,難得能夠在劉尚的統治下感受到一種安全感,誰又願意離開呢。

百姓反應熱烈,劉尚心中也是高興,看看城外黑壓壓的大軍,他的心中,也升起一股自豪感。笑著對身邊的楊阿若說道︰「壯士觀我軍威,比之西涼若何?」

楊阿若眼神復雜,看著下面肅穆而立的士卒,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敬佩,這樣紀律嚴明的士卒,就是在西涼,那也是罕見,他苦笑一聲,嘆道︰「此乃強軍,現在比起西涼諸軍,還有不如,不過假以時日,當更勝西涼諸軍。」

劉尚暗暗點頭,知道楊阿若說得是實話,畢竟,北方的士卒,天生的體質就要好于南方,而且,那里的人,因為條件惡劣,一個個骨子里都帶著彪悍的氣息,那里的民眾,只要稍加訓練,就是一支能戰之兵,更何況自董卓之後,西涼戰事頻繁,那里的士卒日日戰陣廝殺,其經驗必定比起自己的士卒要老道的多。他想要練出一支無敵的強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支支軍隊走過城樓,來到早就指定好的位置,正好把演武場圍成一個巨大的四方形,四方形的最中央,一個土石搭建的擂台,台上,一些士卒扛著許多武器,放在兩邊,供對手選擇。

楊阿若眼神凶狠,看到終于要開始比武了,身上的氣勢不斷攀升,瞪著身邊的甘寧道︰「甘興霸,可敢上去較量武藝!」

甘寧也是虎目一瞪,雙目中突然爆出一團精光,刺的人心神動蕩。他不接話茬,卻是單膝跪在劉尚面前,道︰「此事還須主公恩準!」

劉尚失笑,扶起甘寧,道︰「你們盡管前去,只是刀劍無眼,需要點到即止,不可意氣用事,傷了和氣!」

甘寧點頭,也不看楊阿若,快步就往城下走去,楊阿若不甘落後,也緊緊追上,兩人仿佛比賽腳力一般,走的飛快,幾個閃身,已經下了城樓,城樓之下,許多戰馬已經準備妥當,兩人各自選了一匹,裝束停當,然後軍中號炮聲連響,甘寧錦衣黑馬,嘩啦啦沖了出去,馬頭金鈴響了一路。

听到鈴鐺響,首先反應過來的就是八百鈴鐺兵,他們齊聲歡呼,雙眼狂熱的看著那匹疾馳的黑馬,嚴密的軍陣,也因為鈴鐺聲的接近,放入潮水一般,往兩邊散開,軍中,不知道是說,幾乎同時呼喊著甘寧的名字,數萬人的大漢齊聲高呼,一聲高過一聲。

甘寧滿臉紅光,騎著黑馬快速奔馳,看看來到擂台邊上,好個甘寧,只見他松了馬韁,站在馬鞍上,任由馬兒跑近擂台,然後一個空中翻滾,穩穩的落在擂台的最中央。江夏百姓見了,齊聲喝彩,更有許多游俠兒,吆喝開來,顯然,都是慕名而來的崇拜者。

楊阿若見了,心中也是不服氣,他騎了一匹黃驃馬,使勁在抽了一鞭子,那馬兒吃痛,希律律就往外沖去,只是,馬鞍上空空如也,見不到一個人影。江夏百姓一愣,不明白怎麼出來一匹空馬,卻又眼尖的游俠兒,看到馬月復之下,一個黑乎乎的人影,原來,楊阿若卻是使了個蹬里藏身的手段,大家都注意馬上,馬下卻是被軍士擋住,所以很少有人看到。不過,楊阿若露出這麼一手,也著實驚人,但凡敢于這樣做的,必須有著極為精深的馬術功夫不可。

黃驃馬跑了一路,從另一面接近擂台,看看近了,楊阿若身體一扭,身體飛速的從馬月復下鑽了出來,然後,也不知道他使了什麼手段,那匹黃驃馬突然後蹄抬起,使勁往後方猛蹬,這樣一來,馬上的楊阿若就被戰馬突然傳來的力量帶著,飛射向擂台,看看就要撞到擺放武器的架子,許多人嚇了一跳,還以為戰馬受驚,把這人甩了出去,哪里知道,半空中的楊阿若連續兩個前空翻,穩穩的立在武器架的旁邊,雙手一抄,就取了身旁一把厚背環首刀,使了一路刀法,覺得滿意,才收手站定了方位。

台下軍民見了,都是歡呼雀躍,不管這人武藝如何,光是這身馬上功夫,那也是極為的了得。徐晃就在劉尚身邊,看到楊阿若露出這麼一手,眼楮突然閃過一抹驚喜之色,急忙對劉尚言道︰「主公大喜啊,此子馬術之高,還在我之上,而且,觀其舉止,卻是北方草原的手段,若能留此人在軍中,教授士卒馬術,破軍營的戰力,必定能夠更強!」

劉尚正看的津津有味,楊阿若的表現,也超出了他的預料,心中也有了決定,對劉七道︰「此人果然有些本事,你的眼光不差,既然如此,可把我準備的那三樣東西宣布下去,也當是鼓舞士氣。」

劉七大喜,急忙在城樓揮動令旗,城外的軍中,魯肅看到令旗,也是露出微笑,帶了六個軍士,每兩個軍士,抬了一個木箱子,箱子上,都用紅布蓋著,而且,箱子極為沉重,抬箱子的士卒都是滿臉漲紅,十分的吃力。

甘寧和楊阿若正要比斗,看見魯肅帶人上來,都不解其意,又見了三口大箱子,更是疑惑。甘寧問道︰「魯軍師上來,卻是為何?」

魯肅神秘一笑,道︰「此乃主公授意,給比武獲勝的壯士添的彩頭,興霸,可先退後,容我宣布主公的命令。」

甘寧點頭,退到擂台邊沿,楊阿若盡管不滿,也是退到另一邊,場中,就只剩下穿著冠帶的魯肅,還有那六個雄壯的軍士。

台下的軍民,看到好好的比武,卻突然上去一個文官,然後,雙方就是分開,立在邊沿,軍中還好,知道魯肅的分量,江夏百姓卻是多不識得,雖然魯肅面相逶迤,光是從衣著上,就能看出官職不小,但是百姓圍觀,這心里都是期望看一場龍爭虎斗,這好戲正要開演,卻陡然停頓,許多人都是不滿,悄悄的議論。

魯肅可不管大家作何感想,抬手舉起一面紅色小旗晃了晃,只听軍營之中,突然擂了一通戰鼓,台下軍士聞听,齊聲大喝,武器重重往地面這麼一頓,踫的一聲巨響,仿佛霹靂下九天,驚得人心頭狂跳,都是不敢言語,直把眼楮看著魯肅。

等到四面寂靜,魯肅方才令士卒把三口大箱子依次放在擂台的最高處,直到這時,大家才發現,這三口箱子,並不是一樣高,而是高低起伏,正好形成一個階梯。隨後,那六個士卒分成三隊,一個掀開紅布,一個取走箱子的前後木板。只見紅布之下,卻有三樣物事,最上面,一柄古樸的寶劍,劍身花紋已經多處模糊,但是,那上面的文字,依然蒼勁有力,盡然是秦代的大篆。第二個箱子之上,卻是一個大弓,弓身極長,通體黃金打造,極為的炫目,第三個箱子之上,乃是一只黃金斑斕猛虎,只是只有一半,另一半卻不見蹤影,這三樣東西之下,就是堆放的整整齊齊的金磚,放了一箱子,這木板一拿來,那金燦燦的光芒,晃得人眼楮都有些睜不開。

台下軍民見了,都是嘩然,這麼多的金子,別說見過,就是做夢也沒有夢到過啊,沒想到,現在,卻整整有三大箱子就在眼前,而且,這樣一筆驚人的財富,卻只能放在下面,那上面的三宗物事,又是如何的珍貴?

看到眾人的好奇心都起來了,魯肅也不廢話,選了一個嗓門大的小吏,在江夏百姓驚嘆羨慕之聲中,把上面的三樣物事的來歷逐一道來。

這第一件,乃是大漢朝淮陰侯韓信的佩劍,漢朝初年,韓信將天下之兵,所有軍械,皆刻韓字,而這柄劍,就是韓信軍中能匠,收集天下九天隕鐵,費盡心機,歷時三年鑄造而成,劍名不攻,意為天下群雄已滅,攻無可攻,後來韓信坐罪伏誅,這柄劍輾轉落入黃祖之手,卻是家傳的寶物。

第二件,來歷更為的曲折,卻是飛將李廣所有,皇帝親賜,名李廣弓,弓身外用黃金,內用千錘百煉的精鐵制成,足有五石之力,慣于穿金裂石,只是能夠拉開此弓的人,卻只有李廣一人。

第三件,卻是一枚虎符,這枚虎符,年代更加的久遠,相傳是秦朝蒙恬所配,征伐匈奴調兵所用。後來蒙恬身死,這枚虎符也隨之下葬,是一名盜墓賊,冒死盜出,才使其重見天日。

這三宗物事,就是黃祖寶庫中最重要的三件傳家寶,在武者眼里,都是了不得的瑰寶,哪個不想得到,听完來歷,不管是江夏百姓,還是劉尚軍中將士,都是眼神火熱,恨不能沖上去搶過來。更不要說台上的甘寧。楊阿若兩人,見了這三宗物事,都是雙眼里冒出紅光,惡狠狠的打量對方。

介紹完三宗秘寶,魯肅臉上帶笑,把三件寶物分別放在不同的方向,宣布劉尚命令道︰「寶物有能者居之,凡軍中將士,江夏民眾,又那自認為武藝高強者,看中了哪件,皆可上前爭奪,內中黃金,只需闖過軍陣,就可任君拾取!」

說完話,一批身著重甲的軍士走上擂台,圍在三個箱子旁邊,看看人數,每一個箱子邊上,剛好是一百人守護,也就是說,想要取得寶物,或者獲得黃金,必須闖過軍士的圍攻才行,好在,這些軍士的周圍,都用白線畫圈,他們只能在白線內活動,繞是這樣,想要沖破百人甲士組成的軍陣,那也須得武藝出眾才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劉尚傳最新章節 | 三國之劉尚傳全文閱讀 | 三國之劉尚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