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尚傳 第五十章 染指江夏

作者 ︰ 師友祭酒

更新時間︰2012-09-24

江夏扼守荊揚,乃是兩州之間的重鎮,自劉表為州牧以來,多數戰事都是從江夏開始。孫堅攻荊州,江夏也是首當其沖,所以,荊州別的武備或許松弛,江夏卻絕沒有絲毫的馬虎。可以說,全荊州,江陵、襄陽、江夏三處地點,集合了荊州所有的能戰之兵。至于南陽,一開始為袁術佔據,袁術奔走九江之後,又為張繡佔據,加上整個宛城一帶出于中原,靠近戰亂之地,所以很多時候,劉表只是讓他們維持表面的歸屬,本身卻絲毫插不上手。

江夏以北,一條大河把江夏截為兩段,江北之地以蘄春最為富庶,不但土地肥沃,而且人口殷實,一向是黃祖征糧的重要之地。原本的江北,因為廬江武備松弛,黃祖就沒有怎麼屯駐重兵,到了進攻武昌之時,黃祖更是抽調了江北各縣大量的兵力,所以到了現在,江北的防御已經降到了極點。

武昌定難軍中軍大帳之內,劉尚所屬武將早就端坐其中。說起打仗,大家的臉上都充滿了渴望和期待。作為一個武將,也只有戰爭,才能顯示出他們最大的價值。

大帳的最中央,不再是一個孤零零的坐席,坐席前面,今日特意掛了一副巨大的地圖。這幅地圖,包含了江夏所屬的郡縣,軍隊屯駐的位置,每一個在坐的武將,看向那幅地圖的目光都帶著火熱。

看看自己命人制作的巨大地圖,劉尚的眼楮也亮晶晶的,說起富庶,盡管豫章欣欣向榮,但是想要超越江夏,還需要時間的積累,而時間,正是劉尚所緊缺的。

興平二年末,漢天子詔書曹操進兵洛陽,曹操欣然從命,引兵數萬入司隸,楊奉懼曹勢大,引兵投袁術,獻帝拜曹操假節鉞,錄尚書事,至此,曹操初步掌握朝廷大權。又有董昭等人勸曹操都許,許昌之地一時間風雲突變,又善于望氣之人多言許昌雲霧大若華蓋,乃是天子氣象,又有善于天文之人進言,洛陽帝星南移,當應在許昌。于是曹操令夏侯淳引兵一萬,招募民夫數萬開始修建許昌新都。

同時,河北袁紹敗公孫瓚,公孫瓚退守右北平,築寨高壘以自守,隨後,公孫瓚在城中起高樓,自己領著眾多妻妾居于其中,每日飲酒作樂,已有暮氣浮現。

在徐州,從濮陽退敗的呂布也屯駐小沛依附劉備之下,劉備傾慕呂布武勇,頗有招募之心,所以供給甚勤,呂布見徐州富庶,頓起貪心,暗中卻同袁術交往,密謀不斷。

北方局勢的撲朔迷離,南方的戰火同樣也是一觸即發,黃祖磨刀霍霍,專等開春之時就要興兵雪恥,劉表蠢蠢欲動,頗有兼並豫章之心,對于這些,劉尚又怎麼會沒有反應。李通獻江北,可以說,這幫了劉尚一個很大的忙。劉尚建靖海軍,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進攻江夏水軍所用。而江夏的水軍並沒有參與攻打豫章的行動,所以,在黃祖的手中,還有三萬諳熟水戰之士扼守在各處。其中兩萬屯駐夏口,一萬屯駐三江口,一南一北扼守險要。想要在劉表反應過來之前快速攻佔江夏,水陸並進乃是良策。

今天召集眾將議事,就是為了商討如何同蘄春的李通里應外合,攻下三江口的黃祖水寨。

先是命人把巨大的江夏地圖前移,隨後,劉尚用手指著三江口的方向道︰「探子來報,三江口的守將乃是黃祖的兒子黃射,此人頗有武勇,近日更是不斷派出快船刺探湖口虛實,看來黃祖也同我想的一樣,要來個水陸並進。」

甘寧作為水軍主將,第一個站起來請戰道︰「黃射此人我也見過,完全和黃祖是一個德行,雖然有些武勇,卻極為貪婪,主公只需給我五千水軍,我定當擒殺此人!」

見到手下愛將請戰,劉尚也是心情愉悅,他擺手示意甘寧坐下,對眾人笑道︰「黃射貪婪,江夏聞名,其人不但在水上設關卡盤剝過往船只,更喜好假扮水賊,劫掠商船。我已同兩位軍師商議過了,黃射為人雖有瑕疵,但是論起水戰,黃射也是精熟,如果強攻,一旦戰事拖延,給了夏口方向準備的時間,那可就得不償失。加上我有李通在內策應,黃射已經敗了一半,又何必徒增士卒傷亡?」

李通來降,目前還處于保密的狀態。劉尚召集眾將過來,也只是說將要攻打江北,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而李通這個名字,在坐大多都是江淮之人,如何沒有听過。尤其是甘寧,就在黃祖帳下,更是數次听人提起,甚至有一次,李通還派人過來拜見,只是那時候的甘寧正是失意之時,羞于面見這些江湖豪杰。所以失之交臂,但是心底也是好奇,曾經詳細打听過李通事跡,兩人雖然不認識,卻是神交久已。

甘寧當即大喜,向劉尚恭賀道︰「李文達素有俠義之名,我雖沒有親見其人,也頗知其人事跡,主公有此人在內策應,攻破黃射指日可待!」

其余眾將也是欣喜,能夠不費太大的力氣就能打上一場勝仗,這筆買賣太劃算了。眾人的目光紛紛熱切的看著劉尚,希望自己這次能夠隨軍出征。

見到眾將反應,劉尚也是微微點頭。將士求戰之心迫切,還有比這更加令人高興的嗎。他拿出幾只令箭重新坐回主位,先是看了眾人一眼,然後道︰「三江口屯駐的皆是水軍,此次進兵,興霸當為主將,蘇飛可為副手!」

甘寧蘇飛聞听大喜,一起拱手謝恩,接過軍令。

劉尚又看了眼眾人,卻是閉口不言。只是沉吟。眾人見到劉尚只下了兩只軍令,手中捏著的幾只卻遲遲不發,皆是心中焦躁,他們不敢催促劉尚,卻只把眼來示意太史慈。太史慈見狀,只得拱手道︰「江北之地可不止是有一個三江口,興霸水軍固然精銳,但是還要防備夏口的進攻,不知江北陸地的戰斗,主公可有何分派?」

看看大家都等不及了,劉尚呵呵一笑,對太史慈道︰「子義既然第一個開口,我這里正好有件事要你去辦。」

太史慈大喜,急忙問道︰「主公有事盡管吩咐。」

劉尚瞥了太史慈一眼,笑道︰「此事說起來還算輕松。黃射此人時常劫掠商旅,得些財貨。我欲令子義假扮商船護衛,押運數十艘滿載紙張的商船往三江口行去,同時,我也同李通商議好了,一旦子義商船到了江夏地界,李通就會暗中通知黃射。紙張乃是豫章特有,利潤豐厚,加上這船又是掛的豫章本地商號,黃射絕對不會放過這條大魚。一定會引精銳士卒出三江口前來攔截,到時候子義見了江夏水兵,只需拼命逃竄,令黃射遠離水寨。」

太史慈苦著臉,接過軍令,暗自後悔不該搶先發言,接了這個郁悶的差事。想他太史慈縱橫沙場,什麼時候後退過半步,如今卻要佯裝逃命,實在是心底郁悶。

其余眾將看到太史慈接了這麼一個差事,也是暗道僥幸。怪不得主公剛才不發一言,原來就是等著自己第一個跳出來請戰呢。

劉尚可不管大家的小九九,看看手中最棘手的事情被人接去了,余下的就好辦多了。江北之地雖然有李通作為內應,到底人手不夠,所以劉尚又令梅乾、雷緒各自將兵兩千,一旦看見三江口被攻破,即可引兵進入蘄春,攻打各地的縣城,肅清黃祖的殘兵。其余祖郎、陳蘭、雷薄等輩,各自引兵出武昌,朝沙羨殺去,吸引黃祖的注意力。隨後,又令彭虎、牛四引兵出湖口,一旦三江口被破,就殺往夏口方向,迫使夏口方向不敢全力出兵。

一切準備妥當,劉尚也親自引著手下的五千破軍營出了武昌,趕往湖口方向,那里自有華歆準備下大量的船只。

太史慈收拾停當,換了短衣打扮,引著手下一千丹揚兵,扮作商船護衛,隨後數十艘商船揚帆,開始往夏口駛去,甘寧的水軍也同時出了鄱陽湖,尾隨在太史慈身後,等到一起進入長江,甘寧大軍轉向,與太史慈分道揚鑣,往三江口秘密進發。隨後,豫章全境戒嚴,凡是來往商人,只許進,不許出,為了補償,劉尚發出各種條引,布告,說明這只是暫時的措施,最多一月就會解除,時值年末,考慮到各位的處境,特意發給大小不等的條引,憑此條引,可以優先購買新近出產的紙張。豫章的左伯紙經過月余的大力宣傳,早就傳遍了各個州郡,無數商人蜂擁而來,往往左伯紙一出現,就被搶購一空,所以,這些條引一發出,留在豫章的商人個個笑逐顏開,巴不得劉尚多戒嚴幾個月。

話分兩頭,但說李通在蘄春,自從派出了雷緒前去面見劉尚之後,就開始篩選部眾之中能戰之兵,共得五千余人,這些人的家眷都隨著雷緒到了劉尚之處,所以皆是豁出性命,誓死也不會回頭的主。

劉尚想要攻打三江口黃射的水寨,李通當然全力配合。原本他的打算是先從蘄春的秘密小渡口引劉尚入江北,先平定了蘄春之地,三江口就是一個孤立的據點,隨時可以攻破。但是,劉尚的決定無疑更加的巧妙,因為說到渡口,蘄春雖然不止黃射水寨那一處,但是能夠屯兵,能夠讓大型戰船停泊的港灣,還就真是只有那里最為合適。再說,如果不搶先拔出三江口這個據點,一旦蘄春發生意外,戰事陷入僵持,等到江夏的黃祖反應過來,必定會令夏口的兩萬水軍前往江北支援,戰事會更加的混亂。而搶先佔據三江口,扼守住蘄春的門戶,不但能夠威脅夏口的水軍,而且也切斷了江北同黃祖的聯系,便于各個擊破。所以,

李通想明白劉尚的打算,心中暗暗佩服。整理完士卒,他又按照劉尚的計劃,細細準備了一份別樣的禮物,乃是五十塊上好的玉佩,數十件精美的珠寶首飾,加上兩個花了大價錢從豪族購置的丫鬟,連上這些一起,李通帶著數百從人,一齊往三江口黃射水寨行去。

早有水寨士卒得了消息,飛身報給黃射知道,只言︰「破賊校尉李通帶著數百人往這里趕來。」

對于李通,黃射一向沒有好感。兩人雖然同處一地,因為黃祖對李通嫌惡,黃射也同其沒有什麼往來。听到李通將數百人前來,黃射第一反應就是這廝想要造反。前些日子黃祖逼迫李通歸順,又故意給了李通一個小鞋穿,這件事黃射可是深知。要不然依著李通那個倔脾氣,如何肯來光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是隨後想想,黃射又暗罵自己多疑,自己水寨可是有著一萬水軍,這些兵馬都是全荊州數一數二的能戰之士,李通除非傻了,不然誰會拿數百人攻打一萬人。

想明白這些,黃射卻更加的糊涂了,不知道李通前來的真正的目的。越是想,他的心中越是好奇,好像有數十只螞蟻在爬啊爬的,不搞清楚,心中就是不舒服。

幾個親隨見自家公子煩躁,揣摩其意,內中有一個慣于巴結奉承的,以己度人,不禁笑著對黃射道︰「許是李通這廝開了竅,也知道開罪了大老爺,以後日子難過,所以特意帶人前來走公子的門路,求你代為說情,我可是听說,李通這回拉著許多大車,莫不是來給公子送禮的?」

提到送禮,黃射也是雙眼一亮,覺得這人說得有理。畢竟黃祖才是江夏的天,現在李通剛歸順,自己父親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李通為了以後在江夏混個好前程,前來求情告饒也不是不可能的。想到這里,黃射心中火熱,李通在江夏也算是塊大肥肉了,手下又多有悍匪亡命之人,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打死他都不信,李通背地里沒有干著打家劫舍的勾當。怪只怪此人慣于遮掩,所以沒被人發現。既然此人過來求情,自己非得從他身上狠狠刮下一層油來不可。那個遮掩的法子,也須得讓他吐出來不可。這些年黃射收刮地皮,劫掠商旅,江夏百姓明面上不說,暗地里誰不知道,為此事,黃祖不知訓斥了兒子幾回。黃射每次回家,臉上總有些訕訕,要是得了李通的遮掩之法,沒準還能改變自己身上的惡名。

黃射想得遠了,已經夢到江夏百姓爭相傳頌他改過從善,賢明遠播的樣子。以至到了後來,什麼萬民傘,功德碑,長生牌紛紛從腦子里冒出來,把個黃射自己都逗樂了。眾多親隨看到主子發笑,也莫名其妙的陪著笑了幾下。這幾下笑聲,總算把黃射從夢境中拉了回來,他大感丟臉,沒事站著也能做白日夢,這要是傳了出去,沒得讓人恥笑。好在這里的都是親信之人,黃射放下擔心,對眾人道︰「看來李通這人還算有些腦子,知道我這里有門路,既然他來送禮,我如果拒絕,倒顯得我小家子氣,來人,傳我令,讓他進議事堂來見我!」

主子發話,下面的親隨如何敢怠慢,亂紛紛的扭頭就往外搶,希望第一個跑出去傳令。看到手下如此積極,黃射大感滿意。又在侍女的服飾下穿上了華麗的便服,期間少不得挨挨擦擦,春色不斷,等了大半個時辰,黃射才神清氣爽走出來。幾個貼身的侍女衣衫凌亂,眉目水汪汪一片。

底下的親隨暗自吞了吞口水,卻不敢多看,蓋因黃射此人雖然風流,嫉妒心卻是極強,誰要是敢多看他的女人一眼,挖眼殺頭那時眼也不眨的。

收拾停當,黃射又命人沏了壺好茶,美滋滋的品味一番,才慢悠悠的起身,問從人道︰「李通那廝現在哪里?問明白他來干什麼了嗎?」

一個親隨奉承道︰「恭喜大公子,李通听聞大公子威名,特意前來求見,更有許多珍寶奉上,其中兩枝花骨朵正是含苞待放,還需公子親自品鑒。」

黃射一愣,剛剛降下的火氣又有了重燃的跡象。听到李通不但送財物,還帶了兩件別樣的事物,那心中也是歡喜,疑惑的問道︰「李通不是素稱俠義,對我們這些俗人不屑一顧嗎?今日卻一反常態,沒得令人起疑?」

那親隨笑道︰「這江夏的天可是大老爺,這江夏的地當屬大公子,李通再是強橫,到了大公子手下,是虎那也的臥著,是龍那也得盤著,他就是胳膊肘再粗,還能扭過大公子的大腿不成?」

「這話有禮!李通既然識趣,那我也不能怠慢了,免得傳了出去,說我怠慢江湖上的朋友,你可前去令他過來相見。」黃射被親隨吹捧,飄飄然渾身舒坦,所以破例讓李通到內堂來見,要知道,平日里就算劉表派人過來,想要進入他的內堂,那也是痴心妄想。

那個親隨得了回音,心中暗喜,他早就收了李通重禮,答應替李通美言幾句,如今功成,少不得又是一筆好處。當下,那人喜滋滋的奔了出去,臨時,還故意絆倒在地上,他也顧不得拍拍身上的灰塵,急急忙忙的往外通傳。黃射見了,果然大感滿意,對身邊眾人言道︰「阿五還不錯,凡我吩咐之事,不敢有絲毫怠慢,你們亦當如此!」

眾人唯唯稱是,心中把那個阿五嫉妒了個半死,同時暗暗下定決心,有時間要跟這個阿五拉拉關系才行,就算能夠偷師一兩手,也算是種長進啊。

阿五可不知道同僚心中的打算,他的眼楮已經被金子的閃光迷醉了。李通听到黃射讓其入內堂相見,那等了許久,積了滿肚子的火氣也是不翼而飛。他正愁如何引黃射上當,既然黃射要在內堂見他,起碼那心情必定是極好的。到時候自己委屈一下,勉強奉承這小子幾句,還不怕把他美的上天,等到劉尚大軍到來,再找此人算賬不遲!打定主意,李通也是滿臉堆笑,不但又給了阿五一張金餅,話語中也親切了不少。

阿五得意洋洋,一邊帶李通進入內堂,一邊交代黃射喜好。他也知道李通之名,也同黃射猜測的一樣,暗中懷疑李通背地里也干些打家劫舍的勾當,不然那里來的如此多的珍寶。當然,大家都是聰明人,這種事情點到即止,不可為外人道也。只要李通還在江夏,不愁不能從他身上刮出油水來。

李通時常同市井之人廝混,如何看不出阿五的心思,不禁心中苦笑,天知道他可是清清白白之人,這些珠寶,一半是劉尚命人送來,一半還是雷緒為盜賊的時候送給他的。不過黃射身邊之人有此想法,李通那時歡迎之至,既然大家都這樣認為,那麼這次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轉過十幾道彎,走過十幾條橋,一路上雕梁畫棟,全是江夏的民脂民膏,李通心中嘆息,面上卻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道︰「如此宅院,還算尚可!」

阿五听了,暗暗咂舌。為了修建這處宅院,黃射可是嘔心瀝血,光是打劫,就一去三個月,直到大家累個半死,才勉強籌足了修建院子的費用,看李通這口氣,才勉強入眼,此人囊中還不知道有多少銀錢呢,當下,阿五對李通的猜測再無懷疑,到了一處寬敞的庭院之中,阿五令李通暫時稍待,然後急急忙忙進入通報黃射。一面也有邀功的心思。

李通也是不急,兩個時辰他都等了,還怕再多等一會。只是這筆賬,李通卻是牢牢記住,按下不提。反正黃射將死之人,讓他死前囂張一會也沒有什麼,只是這處宅子,一旦打下了江夏,一定要向劉尚求來,放泄心頭之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劉尚傳最新章節 | 三國之劉尚傳全文閱讀 | 三國之劉尚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