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在明末 第一百七十五章 施行新政—發明

作者 ︰ 替你快樂著

「同時我心中有個新的耕作工具,趙兄弟。」

趙鐵匠忙站起,真的不知道軍師還有什麼可以讓自己驚喜的。

「我將給你一套圖紙,那就是馬拉犁,並且是點播的小農機具。」

看著趙鐵匠迷惑的眼神,呂世心道,這些小農機具都是後世剛剛興起並且絕對管用的東西,簡單卻科學,並且一家一戶一個作坊就可以完成,自己作為穿越人,也只能拿這些顯唄了。

「馬拉犁一犁三頭,帶著料斗,料斗里份肥料和種子,種子是按照一定尺寸點播,並且是按照一到兩粒點播的,好處是,三頭犁比單頭的功效快三倍,馬的速度比牛快五倍,整合下來便是十五倍的功效,肥料和種子一起下去,又節省了人力,按照顆粒點播,比現在大把楊種節約太多,更主要的是節約了間苗的時間和人力,這樣大約把耕作十畝土地按照現在需要拉犁,扶犁,點種,培土,施肥,壓實,間苗七個人減少到兩個人便成,由原先的十天變成一天。不但提高了耕作效率,更主要的是節約了時間,讓壯勞力有更多的時間從事訓練和興修水利,也把一切耕作成本降低,使得百姓有更多的收入。」

趙鐵匠一听,不由得渾身發抖,別人不知道,但自己最清楚,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工具,真的打造出來,那要節約多少人力物力?

「還有一點,也是我剛剛想起的,我看咱們葫蘆峪老營山上出產一種發綠的石頭,並且很多。」

三叔點頭道︰「的確如此,不過那東西石質過軟,同時開采的時候也不能采出大塊,且茬口過于鋒利,修橋補路那是不行的,修整寨牆也是不行,幾場風雨下來,自己就化了。這個廢物東西不知道軍師拿來何用?」

「您老看沒用的東西,在我看來卻是大有用處,這東西可是個寶貝,將來我們的山寨能否固若金湯,不怕炮火打擊就看這東西了。」呂世興奮的道。

呂世不會造槍造炮,但這現代連上初中的學生都會的石灰燒制的法子那是耳熟能詳,那工藝再簡單不過,至于污染,現在說環境保護這個話題還為時過早,整個世界還沒有工業污染這一說,大的金手指沒有,這生活小常識還是有滴。

「這是什麼東西?」黑虎星也來了興趣,凡是對軍事上的,黑虎星都有興趣,軍事以外的,對不起,那就神游物外了。

「這個東西叫水泥,原料當地就有,就是哪個發綠的石頭,加上黃土和石膏還有就是煤炭,這些我們這里都不缺。」

甘肅臨澤板橋堡石膏礦,儲量4000萬噸,但現在不叫甘肅,同在陝西治所之內,離著富縣也不是太遠,最主要的是這個還不是戰略物資,官府根本不與制止。

石灰石葫蘆峪就有,煤炭,陝西陝西本來就是煤炭大省,只是開挖的規模小罷了,現在正好可以大加利用。

其實石灰這東西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不過不是粘合用的,而是消毒刷牆用的白灰,沒有粘合力,要想用于砌築,還要在理加上汁液才成。水泥與石灰其實在本質上是有很大區別的。

「這東西干什麼用?」

「這東西生產出來,可以替代黃土和糯米砌牆,一旦干燥之後,便是比石頭都硬,我們就可以大面積的使用這水泥,擴建我們的黑虎寨和葫蘆峪寨牆,加高加厚加固,等萬一官軍來功,他們常用的那些什麼挖城法,鑿城法都將再無用武之地,我們的寨牆便的固若金湯。」

古代攻城一是蟻付蹬城,就是依靠雲梯繩索,光靠人力死戰,現在的桿子大多采取這個死打硬拼的辦法,然後就是地道炸城,不過這時候的火藥還不叫**,嚴格意義上說應該叫發射藥,同時配方還不存,古代人還在里面迷信的加上許多其他物質,簡直就不純上更加不純,所以炸城的威力不大,挖掘地道只是想通到城內。還有就是現在普面應用的鑿城法,就是組織一批死士,跑到城下,用大錘敲打城牆磚石,然後掏空里面的夯土,但如果有了堅固的水泥,這個辦法就將再無用武之地了。

听到軍師這樣的解釋,大家無不歡欣鼓舞,葫蘆峪的特點便是四周高山密林,軍隊行人根本不能穿行,只要葫蘆峪谷口山寨不破,那麼以葫蘆峪未來產出,即便是官軍圍困上幾年都將安枕無憂,怎麼不讓大家歡喜?

所以我們馬上就開始籌備材料,搭建窯爐,開始生產,等開春春暖花開的時候,士兵在訓練之余,便整修加固我們的兩個山寨寨牆。」

曹猛這個大總管得到這個好辦法,當時就坐不住了,一向沉穩的人恨不得立刻開工,造出這樣的好東西。

「石頭我馬上組織人手開挖,軍師說的黃土,我們這里俯拾即是,關于煤炭,我們葫蘆峪倒是沒有,但這也無妨,葫蘆峪外左近便是小煤窯,價錢也不高,軍師發明的煉鋼爐用的焦炭便是當地煤炭做的,至于石膏,軍師說了這陝西西面就有,我馬上聯系商人販運,好在這東西都不是什麼戰略物資,官府也不去管控,請軍師放手施為,我一定不耽誤大家事情。」

「銀錢問題也不需大家操心,這些東西本就不是很貴,只是車馬錢外加一些罷了,我們還支付的起。」三叔也連忙表示。

「這就好,好在煤炭也不要塊,就是那些大家不要的面煤即可,石膏也不是需要很多,主要的是黃土和石頭,想來這些都好辦的了。」

說到煤末,呂世心中一動,想起里一個東西來。

「說起煤面,我倒是又想起一件物事。」

大家眼楮又是一亮,這軍師還真是神人啊,好東西一件連著一件,這次又是什麼?

「這個東西我是基于軍隊需要才想起的,這個東西叫蜂窩煤。我們行軍打仗,難免在外扎營,生火做飯便要大量民夫上附近山上砍柴,帶著這些夫子行軍,不但浪費人力物力,而且還拖累行軍數度,戰事一起還要派兵保護,更有像上次富縣一戰,我們需要在一地埋下伏兵,當時我們預計的是埋伏三天,這三天我們為了不暴露目標,就不能生火做飯,要不炊煙大火一起,一切心機都是白費,所以我們的戰士只能是吃干糧和冷水,這樣將嚴重影響我們的戰斗力。」

大家對這事情都是深有同感,卻也沒有辦法解決。

「但是這蜂窩煤一出,就解決了所有這些事情。」

大家興奮的眼前一亮。

「這東西不需要明火,也不冒煙,火頭比木材還硬,燃燒時間還長,一塊便能燃燒上一日不滅,平時燒水做飯,不怕發煙冒火讓敵人發現,扎營之後,還可以在帳篷里點燃,給戰士們取暖。」

「真的有如此好物件?軍師快快道來。」趙鐵匠和黑虎星都急的站起來了。

「其實這東西也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生產這東西便是八成的煤末,兩成黃土,用水和了,做成圓柱樣並在圓柱體內打上一些孔,因為這樣可以增大煤的表面積,使煤能夠充分燃燒,這樣便成了,然後我們用鐵打制成特殊的爐子,當然,我們鐵料緊張,那就用陶做也成,這樣行軍打仗也攜帶方便。」

「就這?能成嗎?」大家對這樣簡單的東西卻有那樣的的作用功效都表示了謹慎的懷疑。

「也不費事,先做了幾個便知道成與不成了,不過我話在前頭,第一個做出來的一定送我這里來,你看看這會三嬸都給這火盆里添了四次碳了,還把各位燻的跟個灶王爺相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覺轟然大笑起來。

「然後就是送到大廳里,給我的孩子們取暖。就這麼定了。」呂世信心滿滿道。看到軍師有如此信心,大家當然相信這小小的簡單玩意一定有了軍師說的那些功能,真是這樣,那真是士兵之福啊。

「軍師真是天人,卻是有了這些好東西,我等同為讀書之人,我等不及身矣。」吳濤陳車嘆服道。

呂世不可能和他們說自己是個穿越人士,當時哈哈一笑道︰「同樣讀書,我卻不願意讀死書,更對科舉好感缺缺,于是更多的研究一些雜書,齊民要術便是我最願意看的,在那個基礎上我再適當的改進下罷了,也當不成大事,但凡是與山寨有意義的,我都會慢慢的想出來。」

吳濤和陳車不覺釋然,想來還是自己讀書不多,沒有軍師博覽群書,這正應了那句,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趙鐵匠也知道齊民要術這東西,那是工匠的寶典,但那里真的有軍師這樣的好東西嗎?如果有,那為什麼這書都出了上千年,自己卻沒有見到誰造出這些好東西?看來還是軍師不想驚世駭俗,軍師胸懷中到底還有多少寶貝沒有拿出?趙鐵匠充滿了期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掙扎在明末最新章節 | 掙扎在明末全文閱讀 | 掙扎在明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