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在明末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犒賞

作者 ︰ 替你快樂著

長假結束,各位書友安好,休息過後,請繼續點擊,推薦,打賞本,呵呵呵。拉牛牛

四兒坐在城牆上好半天才恢復了體力,漸漸的感覺到兩條胳膊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被百戶小旗吆喝著再次站起,拄著一桿長矛艱難的站在了女牆下。

遠遠的看見賊人在城牆一千步外再次聚攏起來,士氣上好像是很是低迷,也不去管還在城下哀嚎輾轉的傷著同伴,就那麼一片黯然的躺倒一地。

這一番大戰,雖然沒有消耗掉他們多少體力,但卻大大的消耗了他們的精神,人就是這樣,只要精氣神一泄,那就沒了支柱,再難站起。

其實四兒便是如此,若不是想到城破之後,自己老娘小弟的慘狀,自己也早就泄了這口氣了,哪里還能站的這麼久?

有民夫夫子抬上一桶桶熱乎的飯菜,吆喝著敲打著木桶的邊緣,炫耀的給大家看今天的伙食。

今天的伙食真的不錯,滿滿的干飯,還有帶著肉的干菜湯,那干飯的香氣和著肉湯的味道,本來應該讓這些八百輩子沒見過肉的漢子變成惡狼,但情況卻是沒有一個人上前爭搶,大家都拿著一雙貪婪的眼楮看過去,但肚子卻不爭氣的開始翻騰,看著那肉變成了城外的鮮血和滿地的死人,那個還能吃下?

都是些曾經的平民,那是殺雞都是難得也是不敢的百姓,而現在卻在自己的手里殺戮了那麼多同類的生命,哪里見過這樣的殺戮血腥,他們絕對沒想到自己會是一個個殺人的凶手,想著城外的慘狀,有的人見熱菜上漂浮著的肉塊止不住干嘔起來。

四兒的領隊把總,畢竟是曾經的軍戶,那也是曾經出外幫助胥吏衙役催逼過錢糧賦稅,打過人,砍過抗稅不交者的腦袋的,也算是見過生死慘狀的,見這些腌貨一個個只是在那里干嘔,卻沒有人上前吃飯,當下心中大急。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如果都是這樣,不要說下次賊人來攻打,便是餓都餓暈了他們,吐都吐的他們再拿不起刀槍,哪里還能堅持到天黑?一旦這段城牆有失,那第一個掉腦袋的便是自己。

當下大急,用腳踢打著歸自己統領的丁壯,嘶喊著;「快吃點,這是你們這些餓死鬼八輩子也見不到的好吃食,還不可盡了吃?吃個夠本?這才剛剛開始,大戰還在後頭,不吃哪有力氣殺賊?快快給我吃啊,不吃就沒有啦。」

所有的人都木然的看著那一排排的飯桶菜桶,卻沒有一個想要上前的意思。

見大家依舊不為所動,就又對大家打躬作揖的陪起笑臉「你們都是我大爺,我求求你們吃點吧,不吃就沒有力氣再戰,到那時沒有力氣拿起刀槍,你們怎麼殺賊保家啊,那可真是大家一起死啦。」

四兒一想也是這個情形,咬著牙走過去,抓起一個飯碗,狠狠地舀起一碗白米飯,再澆上一碗肉湯,一仰脖子,把這碗飯菜囫圇的塞下肚子,壓住嘔吐的心思,站到了原先自己的位子,繼續觀察城下賊人的動靜。也沒有感覺今天這個不再是霉變的白米飯照往天香甜多少。

有了一個人帶頭,大家就紛紛站起來默默的舀起自己的一份開始吃了起來,偶爾有把吃了一半的飯食又都吐出來,但把總就再給他裝上滿滿一碗,強迫著哀求著他吃下去。

只有吃下飯食,才能繼續戰斗,才能繼續在接下來的戰斗殺戮中活下去。

在戰斗的間歇里,張縣令在一幫縣衙執事和師爺的帶領下眾星捧月般來到城上,對有功的鄉勇和士兵給與獎賞和鼓勵。

千戶劉海子也頂盔貫甲一身戎裝的出現在了城牆之上,對張縣令夸夸其談,大事鼓吹起自己手下的英雄了得。

張縣令一邊在心里鄙夷著這個只會喝花酒貪軍餉的武人,(不知道哪里有軍餉可貪墨)一邊還要不住的夸贊著千戶大人及手下的敢戰英勇,畢竟現在還是要用著他的。

耳朵里不耐煩的听著千戶大人喋喋不休的呱噪,一邊來到城牆邊,手扶著城牆垛口向戰場上望去。

整個戰場上賊尸累累,那些原先受傷的賊人也已經流干了身上的血液,慢慢死去,所以戰場上再沒一點聲音,顯現出一片詭異的寂靜,每個尸體上都插滿了箭簇,密密麻麻的就如同山上的茅草。一陣風吹過,帶起箭尾白羽的淒厲風聲,如地獄鬼哭,除此之外再听不到半點風聲。

其實整個上午的戰斗看著很是激烈,但對于守城的鄉勇來說到不是很凶險,一是鄉勇們站在高高的城牆之上,又有護城河阻擋著賊人,沒有一個賊人能夠過來,再有就是賊人弓箭稀缺,不到真的爬城時候也沒舍得拿出來與城上對射。所以除了射箭射月兌力的幾十個鄉勇簽丁外幾乎沒有損傷。但看看外面的倒伏的賊人尸首到有足足兩千之數,可謂大勝。

張縣令滿意的回過身對著身邊的一個簽丁和藹的問詢道;「上午一戰你可射了多少箭?射殺了多少賊人?」

被問的正是四兒。

四兒平時哪里見過這樣大的官?自己的里正都是如狼似虎的對待自己街坊,那就是已經高不可攀的人物了,這縣太爺只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不要說見一面,就是在縣衙外面多看一眼都要招來一頓皮鞭,每日里也看見過惹惱了縣太爺的人被抄家被夾拷游街的,在小民的眼里,縣太爺就是地獄的閻王,鬼府的判官,在這一帶,掌握著小民百姓的生死大權,即便是在街上遇見縣尊的大轎,那也是早早的尋了地方跪下,連正眼都不敢多看的。

今天這位縣太爺站的這樣近處問自己話,當時嚇得臉色慘白,上下牙齒打架,渾身戰栗不能言,正惶恐間,身後被那個帶隊把總在自己腿彎里踹了一腳,四兒順勢跪倒把整個臉都埋在地上,只是不住的吶吶給縣太爺大老爺磕頭了。

那帶隊的軍漢見四兒實在不堪,忙上前替四兒答話道;「好叫縣尊老父母知道,這漢子是個叫四兒的簽丁,今天作戰還算勇敢,共射了二十箭,卑職見證是最少射死一個賊人,射傷三個,倒是不多得的好箭手。」

「好好,不錯不錯。」張縣令滿意的撫須贊嘆著;「倒是個勇士。好,按照先前約定先著人記下殺敵人數,等戰後一並受賞。」

那把總代四兒連連磕頭道謝。

但縣尊卻是意猶未盡,為鼓舞士氣,當下大聲道︰「但現在我卻要先行額外封賞與他,來啊。」

分管雜務的師爺馬上上前躬身等待東主吩咐。

「先賞這四兒白銀十兩,給他家送白米一石。」沉吟了下道;「白銀白米必須一粒不差的交予他家人手里,若果哪個敢于克扣半分,我就請王命旗牌,按戰時條例,斬殺了此人。」

那師爺不由的渾身一顫,本來還想扣下五兩銀子喝酒的,也放棄了這個心思,唯唯諾諾的答應了。

那四兒身後的軍漢很是眼熱了一下,但馬上釋懷,上前一腳踹出,對著依舊把臉埋在地上的四兒笑罵道;「你個腌貨,難不成樂糊涂了?還不快謝謝大老爺的賞賜?」

四兒也沒听到什麼,只是听那軍漢踹自己然後讓自己謝賞,就把個頭磕得山響嘴里連連謝賞。然後爬起來由師爺帶著下城去領賞回家,倒叫周邊的鄉勇丁壯眼熱萬分。

是啊,現在這個年頭,就自己這窮頭百姓,哪里見過銀子長什麼樣?一年下來,見過幾個銅錢就是不錯了,而這四兒卻是一下子就是十兩啊,豈不一夜暴富?眼熱的同時也開始盤算自己如何戰斗殺賊,也得上這白花花的銀子,于是整個城牆上的鄉勇簽丁都開始躍躍欲試起來。

張縣令見自己鼓舞士氣的目的達到,就滿意的準備向下一個地方行去。

這時候,戰場上突然又有變化,那賊人營地卻是傳來一陣高亢的秦腔,看過去,卻是賊人營地搭起戲台開始唱戲,這卻是怪了,怎麼著戰場上卻成了大戲的看場?

隨著大戲的開羅,那賊人的真的卻是氣勢起了變化,一個個賊人都亢奮起來,隨著便是響起一陣沉悶的鼓聲,賊人的大營又開始轟動起來,但這次的陣勢卻與先前不同,眼看著一隊隊的強悍盜匪開始走出營地,排在前列,老弱婦孺在後面跟隨,隨著鼓點開始慢慢的上前。

眼看著賊人大軍漸行漸近,城上的各個官吏忙上前對張縣令勸說下城,但張縣令想著原先的戰斗並沒有多少死傷,第一是被自己的箭雨殺傷,第二便是被自己的護城河阻擋,即便是僥幸的也是被那道土牆阻隔,對于城上的鄉勇簽丁沒有什麼傷害,自己也是相對安全,所以想展現一下自己的身先士卒,指揮若定鼓舞士氣,也很想表示一下自己的文武雙全的英雄本色,要在城上指揮著大家共抗賊人。

見到這個不靠譜的想法,所有人都大驚失色,一個師爺忙拱手道;「東主,孔子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老東主身系萬千百姓,萬萬不可以身犯險,還是回衙靜待小的們的佳音才是。」

張縣令看看眾人的目光,看看千戶大人的猥瑣情形,跺跺腳很無奈的道;「罷了罷了,我一文官,只會耽誤大家的攻守,我就在縣衙門等待大家殺賊的好消息,本縣會不吝嗇大家的賞賜。關于城防守衛一切都以千戶大人決定,後勤物資都以我的縣衙安排,大家多多努力,拜托了。」然後大袖一揮帶著從人下城而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掙扎在明末最新章節 | 掙扎在明末全文閱讀 | 掙扎在明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