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在明末 第八十五章 考察

作者 ︰ 替你快樂著

在老營里,和三叔等一起吃了中飯,呂世顧不得疲累,帶著一幫人要考察下葫蘆峪的情狀。

首先看下葫蘆峪隊伍的訓練情況,這是山寨里的重中之重,曹猛很上心盡責,那些原先葫蘆峪的兄弟在黑虎寨老兵的帶動下,在尚好的伙食刺激下,按照黑虎寨的訓練方式正在艱苦訓練。原先就是葫蘆峪山寨里的主力,有很好的底子,訓練起來倒是上手的快,由于有了奔頭,大家的精氣神也與以往大是不同,整個第九隊第十隊已經初具規模,距離按照呂世的要求上戰場當然還不能達到,但作為守護部隊還是可以勝任的了,呂世對此很是滿意。

查看完了部隊,然後主要查看是老營的安置問題。

的確如三叔所說,上萬的男女都在山寨後面不遠的地方亂哄哄的奮干著,挖地窖的挖地窖,割茅草的割茅草,整修道路的整修道路,就沒有一個人想到要到更遠的地方去考察去看看。

這就是人們的一種羊群本能吧,就認為大家在一起更安全些吧,見軍師到來紛紛放下手里的活計跑過來見禮,更有那老人跪下感謝,鬧的呂世不堪其苦。

百姓為山寨的建設奮力苦干,條件是相當艱苦,好在現在山寨上還有足夠的糧食,讓大家早飯吃點干的吃飽,晚飯喝點稀的活命,這已經是大家求佛心里的所有盼望了,所有沒有一點怨言。

呂世就和三叔等尋了幾位有經驗和手藝的老者,開始向葫蘆峪谷地深處出發,開始對葫蘆峪展開初步的考察,為在戰斗空余里,呂世能仔細的自訂戰事完結後葫蘆峪建設的範本規劃。

葫蘆峪的地勢非常好,四面有險峻的山脈與外界阻隔,想來有敵人相犯,也只能是小股,大部隊是不可能翻過這樣的高山峻嶺的,而山谷里卻是丘陵起伏,樹木覆蓋,百年以上的參天大樹隨處可見,人行走其間總是有各種動物野獸出沒其間,不斷的引起王家兄弟和李蘭花的大呼小叫,更有一次三個人為追一個狐狸跑出去很遠,隱沒在滿山林木之中,讓大家好生擔心。不一會李蘭花卻是捧著一個小兔子蹦蹦跳跳的來到呂世面前報功,那沾滿汗水和草葉的小臉上滿是得意的歡笑,呂世愛憐的挽起袖子來給她擦拭,看的跟誰左右的一般人等大覺尷尬。倒是三叔和曹猛都幸福的微笑點頭。

谷底里還有十幾條丈寬的溪流常年不斷,清冽而湍急,最後匯集成一條浩浩湯湯的一條大河,奔騰著流出葫蘆谷。這正是將來呂世心目中水力發展的理想之地。小溪里時不時的有魚兒安然悠閑,這是未來老人孩子的大補之物,想來這些魚兒也沒有幾天好日子過了。

看看山間谷地沿河處沖擊出大片平原,土地肥沃平坦,真如三叔所言,都開墾出來養活十幾萬人應該沒什麼問題,不過現在正是隆冬,這些還要開春才能實施,但有了這些得天獨厚的地勢開春就一定會興旺發達的。

再往里走離葫蘆峪山寨也就四五里的樣子,就有驚人的發現了,竟然真的讓他們找到了一個高高的土坎,敲打之後知道那土坎土質緊密厚實,正是打窯洞的好去處,並且離山寨還不遠,大家高興萬分,馬上讓人回山寨調來人手,開始試著施工。

如果這次打窯洞成功,那麼大家就會有了一個安定的場所居住了。四位老營里長佬也是彈冠相慶,認為只要軍師再調來三百年輕力壯的士兵幫助,不要幾天就可以挖好一排排窯洞讓大家安居樂業了。

在往谷里深入,草木更加茂密,野獸出沒更加頻繁,呂世拉住戰馬對著三叔道;「三叔,以現在這里的資源,完全可以組織一些老獵戶出來,設陷阱,挖獵坑,捕獲一些獵物,一是給軍中兄弟獲得些肉食,二來也可獲得些山寨緊缺的皮毛等物,但是對于獵人的所獲得也不能白拿,也要給與一定的獎勵,以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三叔連連點頭,曹猛就上前道︰「軍師之發甚好,這一來增加山寨物資,二來也可以順便查探這周邊山勢走向,各地隘口情形,以免將來有官軍貨桿子翻山來襲。」

呂世對曹猛的謹慎甚是贊賞,簡單的談論了下之後又對三叔道︰「孟子的事情倒是需要慢來,但現在三叔就是組織一些婦女來,把上次咱們繳獲張家堡的牛羊在這里放牧,繁衍後代,這樣咱們也就慢慢在搶掠的基礎之上發展咱們自己的生產,開春時候再號召百姓中的婦女老人放養些雞鴨,一來給士兵一些禽蛋營養補充,二來也可以讓山寨里的孩子得些營養,長的壯壯的,以為後備,我們活著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能有子孫後代的繼承延續。」

老師畢竟出身農民,對著居家過日子還是很少上心和仔細的,這也正和了三叔的脾胃,三叔馬上讓人記下,以便馬上實施。

呂世讓跟在後面的王家兄弟拿出紙筆來,一路走一路記下和劃下哪里適合建設工匠營的場地,哪里適合發展火器營的場所。更仔細的對能夠生產紅磚的地方加以指點,並把燒制紅磚的一些簡單工藝說給王家兄弟知道,如此走走停停,這葫蘆峪不斷的給大家帶來不斷的驚喜。

最大的驚喜還是在走到谷底的時候,一個礦徒出身的士兵在跨過一個河流的時候突然的驚叫起來。

「軍師,軍師,快來看看啊,我們撿到寶貝啦。」那礦徒士兵興奮的語言都變了音。

呂世忙下馬跑過去看,只見那軍士在河水里捧著一大把黑乎乎的流沙大呼小叫。

呂世不明所以,來到跟前仔細觀察,見那士兵手中的黑乎乎的泥沙里在陽光下不斷的有點點亮星閃動,看過後震驚的看著那個士兵道;「兄弟,你說膩著手中的這這這十不是所謂的鐵砂?」

「正是啊,軍師,我們發現寶了,這正是鐵砂,而且還是那種含鐵量非常高的鐵砂,這說明---」

「這說明在這個溪流上不遠的地方一定有個含鐵量非常豐富的鐵礦是不是?」呂世為這樣的發現都已經渾身戰抖了,一個鐵礦,一個含鐵量非常高的鐵礦對于需要軍事起家的黑虎寨來說意味著什麼那是不言而與的,三叔和曹猛一听,馬上就急火火的安排人等警戒四方,曹猛更是分派一個人馬上回到葫蘆峪要求調派原先的黑虎寨老兵跑步過來看守這片未知的地點,那神色如臨大敵。

在人員來的之前,大家隨著河流的走向,不顧荊棘順流而上,慢慢的探尋,在那個經驗豐富的礦徒出身士兵的帶領下,真讓他們找到了一個的鐵礦礦脈,敲打石頭檢驗的結果竟然是有六成的含量,這不說不是一個意外之喜,所以的人都忘記了荊棘劃破皮膚的疼痛,忘情的歡呼起來。

狂呼之後,大家仔細的探查,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那就是這個礦床不是很大,但對于黑虎寨來說已經足夠了。陝西本就匱乏鐵等金屬礦,但這樣的小型鐵礦卻是各地都有,在這葫蘆峪里就有這麼一個,怎不說這是老天的眷顧?

呂世召集人手到跟前,嚴肅的說道;「現在我宣布,發現鐵礦的事情不要對任何人說出,這才是真正的戰略物資,這是我們山寨以後發展的命脈,馬虎大意不得。曹大總管一定要日夜加派人手看護,不得有一絲懈怠。」

曹猛上前施禮,鄭重道︰「軍師放心,屬下省得輕重,如出任何差錯,某願以頭擔之。」

現在的這個世道,鹽鐵茶酒都是官府嚴格控制之物,天啟年間,朝廷還專門在各地派出礦監太監,可見明朝對礦山重視程度。一個小小的鐵廠都是聚寶盆般的所在,真要是為外界知道,不要說是官府,就是周邊的桿子以及地主豪強都會如蒼蠅般無休無止的以命相爭。

再往里走,山林越加茂密,雖然是冬天卻也有遮天蔽日的感覺,呂世又在山中發現了一種樹木,扎木。這種樹木堅韌而有彈性,正是做後世所謂英國長弓的好材料。

英格蘭長弓被譽為冷兵器中最可怕的武器之一。這種弓最早源于威爾士,後來流傳到英格蘭,並由英格蘭人發揚光大。長弓使用的是紫杉木或岑木,(後來在網站里看到有考據黨發現扎木有和他一樣的性能,並且扎木的地域生長範圍廣大,所以是可以代替紫杉木的。我也認同這個考據,因為我就生活在北方,小時候就拿扎木做弓獵殺兔子,呵呵呵)弓體長1.8~2.2米。使用者要求有相當的身高。在1279年的英格蘭,要成為長弓手的要求是身高1.75米以上,有較強的臂力。長弓的箭也是特制的,箭身長大箭頭鐵鑄,可以輕易貫穿騎兵的胸甲。射箭時射手朝天開弓,讓箭自由落下。因為正面多有盾牌防護,從天而降的箭雨不易躲過,且箭在自由下落中提高了速度,長弓的射程超過300米。在火器還未盛行的中世紀,這無疑是一種可怕的遠射程殺傷兵器。

但是長弓兵因為先天的缺點和科技上的缺陷命中率不高,需要成一定規模數量才能體現出這兵種的威力來。但長弓現在對于黑虎寨來說制作相對于中國的復合弓要簡單的多,更要適應人群的多,原先開中國復合弓五石的只要這個弓三石就可以了,而且射程更遠,由于箭矢的自身重量的原因使箭矢穿透力更強,一般鐵甲根本不能阻擋,不過這這弓也因為過于長大,只能是步兵裝備,騎兵是想也不要想。

但資源不可以浪費,等自己在富縣一戰之後安穩下來再組建一個長弓隊,把火器營里的弓手都換成長弓,那可是真的天下無敵了(實際情況不一定如何的)

如此大家走走停停,不斷的發現著,規劃著,到了晚上才回到葫蘆峪的山寨,大家都累的要死,但大家又都興奮的要死,三叔按照軍師給出的辦法安排人手去了。

呂世不顧勞累,重點的對老營四老說了在葫蘆峪四周坡地推廣農業梯田作業辦法,讓坡地變平地,保水養肥,這更讓幾位鄉老大開眼界,大呼軍師之法真是絕妙,把軍師幾乎尊為仙人了。

梯田這個事物是在毛太祖的時候才出現的,這個方法也給山區農業帶來了無窮的好處,所以當然讓大家吃驚了。

安排下事情後,呂世不能多呆,還要連夜趕回黑虎寨的,看著軍師的奔忙,三叔和整個山寨男女都大受感動。

軍師不為爭權奪利,只是為自己這樣的賤民奔波努力,大家都記在心上,所以在軍師走的時候,已經是萬人空巷,山寨百姓一直送到了十幾里外方才戀戀不舍的回去,更有曹猛等不放心軍師安全,打著火把一直送到黑虎寨外,直到黑虎星出來接了才罷手。當然李蘭花也就理所當然的回到了黑虎寨里,一天到晚的成了呂世的影子,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既然回來也不得休息,打發了王家兩小休息去,呂世和吳濤在油燈下整理探討著軍隊訓練的經驗和不足,以及山寨里里外外的大事小情,商量大大小小事情的解決辦法。

黑虎星翹著二郎腿優哉游哉的喝著開水,已經神游天外,竟然把個開水喝得呼嚕呼嚕山響,喝著喝著突然一拍大腿,嚇了呂世和吳濤一跳,不知道他又範了那根神經。

「軍師,吳兄弟,你說這麼多天,那個富縣知縣干什麼呢?」

呂世和吳濤一愣,都不約而同的放下手里的事情互相對望,是啊,這富縣成外四方都快亂的天翻地覆成了一鍋粥了,那富縣知縣干什麼呢?

第四卷開始,大戰開始,兩方三勢力開始勾心斗角血戰不休。請各位書友大力推薦,推薦再推薦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掙扎在明末最新章節 | 掙扎在明末全文閱讀 | 掙扎在明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