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在明末 第五章 被擄上山

作者 ︰ 替你快樂著

呂世站在廟外,看看天色將晚,環顧四周,夕陽下萬山沉寂萬木蕭瑟,在看自己孜然一身,無依無靠,想想剛剛得了老和尚的資助卻不能容留于寺廟,自己還要在亂世為求活掙扎奔波,天下之大卻無自己一席之地,世間萬物豐沛卻無自己明日一餐,人海茫茫卻是無一人相識,想到此間不覺悲從中來,淒然淚下。哈

茫然四顧間,從他所站立的位置,一條路從廟後萬山而來不知起點,而又一分為二分向遠方山嶺重林之後,也不知道通向哪里,身處一個陌生的時代一個陌生的環境,也不知道目的地是何方又往何處而去,舉目無親,確切的說唯一認識的老和尚,卻又白受了他一飯一衣之恩,而後被婉拒出門。腦海里又是一片茫然,一股淒涼孤寂的感覺油然而生深入骨髓。

難到說這天下之大就沒了我安身立命之處?卻白白的來一遭大明,不日後就成了餓殍,只是為著這個大明天下增加一副尸骸嗎?正在自怨自艾時,突听身後廟里有木魚唱經之聲遙遙傳來,心中突然就平和許多,想起與老和尚的那番暢談中,老和尚多有對北京繁華的表述,突然就有了靈感「對啊,反正孜然一身,也無常務,這天底下本就沒有自家的根本,那又何必拘于了目的方位,卻如老師傅所言,天下萬里路在腳下,哪里又去不得?對,倒不如信馬由韁無拘無束,看看這大明萬里天下,領略一下天下風物,見識見識這純正的中華漢家衣冠,也不枉來到這最後的漢家天下一回。

一路向東,若果天可憐見不讓自己中途餓死,就去那北京看看,到得天子腳下,即便餓死京城也不枉來這大明一回,總比回身求那老師傅收留,便困死這方寸之地強卻許多。」

想到此處,心里突然一片空明,沒有了那彷徨困苦孤寂之感,有的是對生的執著,對這天下,京城的向往。回轉身向廟門深深一躬心里默念「佛說,一食一飲據是因果,呂世若當不死,終有一日給這個因緣一個善了。」轉回身辨識了東方方向大步而去。

呂世行出十幾里,看看天色向晚,再看看前後左近也沒有宿頭,知道這大明朝地廣人稀,也還沒有動物保護法,山間常出沒老虎豺狼,至于山雞野兔更是隨處可見,到不如現世那樣的人多獸少,即便是有那啊貓啊狗兩三只也變成了動物園里的瓷器花瓶,連只小雞都敢在它們面前耀武揚威,哪里是這樣的原生野獸相比?想來這時候山里的走獸大多凶猛,自己可別蒙天蒙地的一路瞎走,最終來了趟大明沒被餓死卻飽了獸吻,這樣要是讓眾穿越大大知道還不為自己的大軍里有了如此倒霉蛋而羞憤而死?所以應句古話?

看天早帶傘,日落早打尖。于是呂世就在大路附近背風的山溝溝里,尋找到一顆易于攀爬的大樹下簡單清掃一番打了地鋪。依靠大樹,這是因為萬一有野獸光臨也可爬樹逃生,收拾停當就坐在樹下,就著僅有的一點天光,呂世打開包裹,看看老和尚給自己準備了點什麼︰一襲僧袍,一領薄被,被上是幾張白紙包著的大餅,餅上還有一封書信,信邊還有一套火鐮火繩,翻檢時再沒有旁的物事。抽出書信就著微弱的落日余光展開來看,好在呂世那個世界里也經常登錄台灣網站,與台胞兄弟討論些統一大業,偶有政見不和也在論壇里展開一場友誼的唇槍舌劍,春節時分還拿出毛筆來給鄉親寫些對子春聯,對于繁體字到也不陌生。

整個信件讀的也不吃力。信是寫給北京大白塔寺方丈的,內里除了問候方丈大師的起居身體外,就是著重說了呂世其人,說他是自己剛剛收下的弟子,只是兵荒馬亂的沒來得及到官府申領度牒,便被自己派出前去北京給老方丈問安,若果他到得白馬寺請方丈多多照顧雲雲,其他也就是一些對自己的近況的述說,以及對佛經的一些理解,期間對呂世的一些見地卻是大加贊賞。

呂世知道這其實就是給他的一個身份證明罷了,以便他在行走個個州城府縣之時若遇到官府盤查,也好有個應付,以免被官府差役多做留難,畢竟適逢大明亂世,盜賊桿子遍地,一個不好就是人頭落地的結果,可見老師傅的一片苦心。看罷書信,且不管有沒有用處,呂世仍舊肅然起身,向那廟宇的方向再次深深一拜。

呂世想了下,看看自己這身服飾衣裳,在這個世界也太過扎眼,既然得了老師傅贈送的袍服鞋襪,便干脆換上,把自己原先那身現代衣服月兌了,打成包袱,原本想留下做個念想,但怕一個不好讓有心人見了也是個解說不清的麻煩,就在這棵大樹不遠的地方挖個坑埋了,等收拾完了渾身上下,看自己除了一個頭發外,就是一個真正的大明子民了,不覺心中慘然,許多滋味縈繞心頭久久不散,但想了一會也便釋然,既來之則安之吧,想想前世那些人削尖了腦袋想穿越不成,自己卻得償所願成了穿越大軍一員,也是老天照顧了,走一步是一步吧,老天餓不死瞎家雀,自己也一定不會一來就餓死。

想到此處將書信妥帖揣入懷中,起身尋了些干柴樹枝,拿起燧石火鐮,用電視里見過的方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點燃起一堆篝火,在火上烤了張大餅,吃了個半飽,因為不知道下次得到食物是什麼時候,一定要盡量節約著。起身又在附近撿了一抱干樹枝來,預備著晚上不讓火滅,一是取暖二來防備野獸。經過了幾天的生死掙扎,身心具已疲憊,今天才算是可以好好的睡上一覺,也不他想,倒來就用薄被裹了頭臉,沉沉睡去。只可惜,呂世只顧著防備野獸侵擾,卻忘了這個世界上的盜匪流民,有時也比野獸凶猛的多。

呂世正睡得安然香甜的時候,在夢里突然感覺一陣危險臨近,這也可能是人的第六感神經在作怪,在呂世感覺到危險的時候,豁然起身,第一眼見到的是幾根削尖了頭的粗木棒逼住自己,而後傳來一片大喊︰「哈哈哈哈,頭,快來看看,不是肥羊,卻是個和尚哈。」

呂世第一感覺就是遇到盜匪了,第一的反應就是不動,舉手,求饒。

在已經微弱的篝火的光亮里,偷偷打量四周,只見圍在自己身旁的一伙人,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有的頭上綁著布條,有的頭上扣著陝西特有的氈帽(李自成頭上帶的那種,不過他的頭上加了個紅纓)一個身上還穿著一片綴滿鐵片衣服的人正蹲在一邊翻檢他的包袱。想來那綴滿鐵片的衣服就應該叫做鎧甲,听有人喊,就站起來,一面撕咬著大餅一面走過來,得,那大餅肯定是自己的那塊。下頓的口糧算是沒了,想起還不如昨天晚上都吃了也不冤枉。看著周邊望向那張大餅的嘍口水欲滴的樣子,呂世不由的月復誹︰看樣子強盜家也沒有余糧啊。

這時那頭目樣的盜賊大喊一聲︰「兀那和尚,你是哪里來的,並不去廟上投宿,怎麼在此酣睡。」

呂世忙道︰「我是山那面廟里的和尚,只因奉師傅吩咐要到京城去看白馬寺的方丈師傅,不想行的晚了,左近沒有了宿頭,便在這荒山野嶺里休息,也好明天繼續趕路。」

「真是晦氣,今天爺們本想蹲守大半夜發個利市,結果卻連半個肥羊也無,到是踫到個半死不死的賊禿,趕快給我滾蛋,別叫大爺我一時手癢殺了你,平白的得罪了佛爺,豈不晦氣。本大爺還有勾當要干與你呱噪不起。」

呂世一听忙著連聲的道謝,知道那信和火鐮還在懷里,連那床早已經夾在了一個盜匪腋下的薄被也不要,抱了腦袋在一伙盜匪的哄笑聲中奔逃而去,想來今天是撿了條命了。

可剛剛逃得幾步,猛然听得大喊一聲。

「兀那和尚休走。」

呂世就當場石化,汗出如漿,心道我命休矣。心中卻暗暗較力,握緊拳頭,待等盜匪近身暴起發難,搶了棍棒拼命再說,說不得拼個魚死網破,也好過俯首待斃。這時有幾個盜匪已經亂哄哄地跑了過來,其中一個瘦小的土匪大聲道;「那個和尚回來,頭領有話問你」呂世一听方才知道,這伙盜賊並不是想再次殺了自己,就也放松了拳頭,任由幾個盜匪推推搡搡的回到篝火旁的那個頭目跟前。

「這位將軍,不知道喚回小僧為了何事?」呂世恭敬的問詢道。

那頭目一听呂世喚他將軍,心里特別受用,態度也不再那麼強橫。上下打量了呂世一陣,看得呂世頭皮陣陣發麻,那匪首看呂世神情到也坦然,卻與其他人不相類同,想是見過世面的,便開言道︰「兀那小師傅,俺來問你,你可認識字嗎?」那匪首想想突然就又對自己的問話感覺到好笑。「對啊,和尚怎麼能不識字,要不那怎麼念經做法?」

呂世心里苦笑,這是什麼邏輯,難道不識字的和尚就不能念經嗎?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剛想說不識字,緊跟著那個頭領說道︰「兀那和尚想好了,如果不識字就馬上叫你成了板刀肉,如果識字就有你的好處。快說。是不是識字。「

得,哪有這樣問話的,路就給你一條,那還選個屁啊。「我多少識點字」

那將軍馬上就哈哈哈大笑起來︰「看,還是我聰明吧,我就說和尚一定都是識字的嗎,好了,小的們,俺們打道回府,向首領交割了差事請功。」于是那些土匪歡呼著應答。

出門不利,際遇弄人,奈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掙扎在明末最新章節 | 掙扎在明末全文閱讀 | 掙扎在明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