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鐵騎 四六一章︰風雨飄搖(二)

作者 ︰ 斷崖路

「軍師,事關重大,請速速通知主公。」郭嘉道。

賈詡語氣堅定的說道︰「主公臨行之際,將長安軍權盡數托付于我,且听我安排,主公不日就會回到長安,先穩定軍心,若是發現城有異動者,先抓起來,听候發落,長安不容有失。」他知道賈榮在長安傾注了多少的心血。

並州的突然反叛,讓長安高層震動,西涼軍征戰多年,還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一匹匹的快馬疾馳向各地,並州的叛變,給長安的官員敲響了警鐘,西涼軍不是鐵板一塊,總有些人經不住誘惑,和其他諸侯互通。

原諸侯的兵馬調動終于引起了賈詡的注意,在短暫的混亂之後,諸侯出現了連結,就在並州的李儒反叛後不久,曹操率先帶領大軍兵臨函谷關下,發矯詔,言稱為漢帝報仇,袁紹劉表劉備紛紛響應,諸侯大軍開始向函谷關一帶靠攏,而並州的李儒直接帶軍攻打西河郡,幽州的閻柔也趁勢發兵,當一個人表現的很強勢,實力很強悍的時候,別人對他的有畏懼和溜須拍馬,而一旦呈現劣勢,就能見證真正的盟友。

長安瞬間變得岌岌可危。

長安的商人明顯減少了很多,就連百姓都听到了一些若有若無的風聲,長安之地的百姓,不是貧民就是從原之地涌來的流民,受到西涼軍的恩惠頗多,不禁為西涼軍的局勢擔憂,雖然愁雲籠罩,但百姓卻依舊循規蹈矩,配合官府的命令,不過依舊有受到挑撥的百姓生事,被巡邏的軍隊毫不猶豫的抓了起來,賈詡對長安實行的是鐵血手段,嚴格盤查出入的商人,軍將領亦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調查,尤其是和李儒有著關聯的將領。

大將軍府。

「主公將長安之事,盡數托付我與張立二人,官員將領但有不從者,一律斬殺,絕不姑息!」賈詡將大將軍印取出,聲色嚴厲的說道。

屋內落針可聞,並州發生的事,賈詡已經如實告知,身為高級官員,他們自然從這件事情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李儒反叛,諸侯調集軍隊,無一不在昭示著西涼軍局勢的危急。

「諸侯大軍欲要趁此時機攻打長安,主公已經下令,嚴守函谷關,徹底放棄並州,保住長安。」

賈詡的話在屋掀起了驚濤駭浪,放棄並州,放眼西涼軍治下也不過是涼州和並州,為了並州,西涼軍可謂是耗費了頗多心血,而今一朝放棄,官員有些難以接受。

「軍師,並州之地,乃是數萬大軍拼搏而來,豈能因為諸侯叩關而輕言放棄,卑職求見主公。」一名官員拱手道。

「此乃主公嚴令,不得違背。」賈詡喝道。

張立張昭二人亦是站出為賈詡壯威,他們三人一發話,也就代表了西涼軍的軍政兩方,不過屋的有些官員還是不解,並州的地理位置不可謂不重要,聯通草原,而且修路的時候耗費了很多的物資。

眾人散去之後,賈詡留下郭嘉張立張昭以及陳震。

「先將並州的官員撤出,此乃是我軍之根本,嚴查軍將領,若是發現有異動者,一律囚禁,等候主公發落,並州之地,耗費了我軍頗多心血,我豈不知,只是諸侯來勢洶洶,並州又有李儒和閻柔窺視,只有聚集兵力,嚴守函谷關,守護住我軍之根本。」賈詡緩緩說道。

「軍師,主公還沒有任何的消息?」張立問道。

四人目光炯炯的盯著賈詡,相比于並州的糜爛局勢,他們更擔心的是賈榮的安危,在召集官員將領議會之初,賈詡就將賈榮失去消息的事情告知,而後五人商討具體的對策。

「尚未。」賈詡感覺嘴有些苦澀,心十分懷念那個平時吊兒郎當,不將政事軍事放在心上之人,只有真正危急的時候,才知道他的重要性。

「諸位,主公不在,正是考驗我們這些臣的時候,望各位一起努力,抵御諸侯的進攻,將局面徹底的穩定下來,讓主公回到長安之後,看到的是安穩的長安,而非亂糟糟的一團。」賈詡生硬陡然提高。

眾人對視一眼,緩緩點頭,眼神愈發的堅定,但凡是在西涼軍治下的官員,不是在諸侯之不得意,就是寒門士,能夠走到現在,都是有一定本事的。

動若雷霆,這就是西涼軍行軍的速度,得到賈詡的命令之後,黃忠沒有任何的猶豫,將官員護送回長安,糧草物資能帶走的就拉走,不能帶走的,全部銷毀,看著並州一條條蜿蜒的水泥路,黃忠突然握緊拳頭,近乎低吼道︰「我一定會回來的!」接連的變故,讓這員老將徹底的憤怒了。

如果沒有賈榮,他現在不過還是荊州一個看守城門的將領,兒估計早在疾病糾纏下死去,他對賈榮不僅有感激,更有著敬畏尊重,軍奉行的是能者上弱者下,沒有讓黃忠感到絲毫的氣餒,相反,比在荊州軍更加的斗志昂揚,每時每刻都在努力,讓手下的士兵變的更強。

麾下的士兵,也從最初不屑的眼神變成了濃濃的敬畏,黃忠畢竟是空降而來的將領,士兵多少還有些不服氣。

戰事一觸即發,西涼軍這台巨大的機器,迅速的轉動起來,三萬士兵駐扎在函谷關,並州的將士官員撤離回長安,草原上陷入戒備狀態,徐庶掌管草原三城,手有呂布這等悍將,草原上各部落自然不敢有任何異動,何況呂布在草原上的威勢非同凡響。

此時的李儒軍並不太平,他能夠取得並州郡,更多的依靠還是長安的松懈,徐榮樊稠等一干原先董卓軍的將領也在李儒的運作下漸漸靠攏,而後一舉叛亂,取得郡之地,但軍的士卒百分之七十是西涼軍,如何會听從李儒的命令向袍澤進攻,軍令不通,軍隊如何會有戰斗力。

這段時間,李儒使勁渾身解數,依舊不能將士卒聚攏起來,如果不是原的諸侯進犯函谷關,恐怕在西涼軍一次沖擊下,聲勢浩大的李儒就會瞬間瓦解。

李儒憑借著以前在董卓軍的人脈,替換一些軍的將領,不過他也知道西涼軍底層士卒和諸侯軍不同,不會因為將領的改變而更改初衷,所有的指導員被李儒聚集了起來,但凡是連長以上的將領也被單獨關在一起,不讓他們和士兵在一起,即使這樣,李儒也感覺到了不安。

自從賈榮入主長安沒有一年的時間,李儒便調查出了董卓的死因,而後忍著巨大的仇恨,加入了西涼軍,一直是兢兢業業,沒有半點過錯,即使是徐榮,董卓死亡的真正原因,最初李儒也沒有告訴,而是慢慢的培養勢力,而後趁此良機,一朝佔據並州郡,給西涼軍以沉痛的打擊,若是不能挺過這次難關,西涼軍就會徹底的敗亡。

外有諸侯聯軍三十萬,內有叛亂,足夠賈榮頭痛的了,李儒此時自然不知道賈榮離開了長安之事。

不僅如此,李儒還將代郡歸還閻柔,作為閻柔出軍的條件,他就是要賈榮體會一下從偌大的權勢瞬間失去的痛苦。

遺憾的是,駐守在玉門關一帶的張遼在李儒起兵拉攏時,不為所動,不管李儒怎麼花言巧語,始終是按兵不動,可以想象,如果張遼帶領萬余軍隊從敦煌等郡叛亂,西涼軍將會面臨怎樣的災難。

黃忠撤走,李儒迅速佔據,至此手已經擁有了並州所有的疆土。

長安城有著萬常備士兵,留下萬人之後,其余的全部派遣了出去,一輛輛馬車裹著黑布運往函谷關。

賈詡坐鎮長安,有條不紊的指揮著大軍,亂局之方顯本色,郭嘉自問做不到這一點,他生性有些懶散,除非戰場上的真切對戰才會提起精神,心對賈詡的佩服之意愈加濃重。

今年的夏季,注定是西涼軍將要面臨的一次嚴重考驗,諸侯三十萬大軍,並州李儒聯合閻柔萬大軍,奔赴戰場,函谷關外重兵雲集。

只要將這個關卡擊破,那麼長安就會暴露在諸侯的鋒芒之下,但函谷關是那麼容易被攻破的嗎。

聯軍兵臨函谷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壓制商人前往長安經商,長安匠作坊有月光杯仙戀等斂財之物,沒有了商人互通有無,大軍消耗的錢糧會成為西涼軍最大的負擔,諸侯之,還沒有自問超過西涼軍財力的。

諸侯聯軍的做法雖然短時間內讓長安運作起來有些困難,但諸侯始終是小看了商人的手段,即使如此,還是有商人通過特殊手段前往長安,戰爭讓原的仙戀月光杯的價格大為提升,商人逐利,而且諸侯軍並非鐵板一塊,面和心不合,不定有多少諸侯暗和長安有著聯系。

長安城內不復往日的繁華,集市慘淡,很多百姓失去了生活的來源,若是賈榮在此定然會感嘆諸侯聯軍的一場戰斗讓長安的經濟至少倒退了一年。

郭嘉奉命成為函谷關的軍師,主將則是由郭汜擔任,趙雲黃忠等人為輔。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西涼鐵騎最新章節 | 西涼鐵騎全文閱讀 | 西涼鐵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