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1984 第四十章 無視法律還是超級英雄

作者 ︰ 恐怖的南瓜頭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每一次阿建下手的方法都會越發的熟練,他甚至為了下手還準備了各種各樣的裝備,儼然成了漫畫之中超級英雄的打扮。哈

而他屢次的下手,不但是引起了全城警察的注意,而且還因為的士司機的連環死亡,整個港城各個的的士公司都組織人員在警察局的門口抗議示威。

但是對于很多市民來說,阿建卻成為了城市的英雄,特別是那些受過他幫助的受害者在記者面前的申辯,更加讓媒體把他塑造成為了超級英雄一般,阿建已經完全的被催眠了,他只覺得自己就是懲罰那些邪惡的的士司機的判官,手段一次也比一次血腥。

看到這里,有些年輕的觀眾還沉浸在那畫面的血腥刺激當中,而一些年長的觀眾已經有些微微的沉思,除了開始痛快的叫好和認同,慢慢的也有了一些其他的議論。

徹底的蛻變是在警察阿哥進入醫院之後,這里的劇情和原本有了完全不同的發展,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阿建去醫院滅口,這讓阿建徹底的轉變,殺阿哥,綁架阿哥的女兒阿敏,一直到後來的汽車追逐,最後汽車沖進了一家大排擋之中,在這里顏旭徹底的改變了結局,在他要殺死于沙展的時候,店中的火焰點燃了他身上撞車而噴灑的菜油,他整個人瞬間變成了火人,在不斷的慘叫聲之中,他變成了一具焦尸,字幕慢慢的升起,隨著蛇仔的電吉他聲,太極樂隊的迷途響起,迷茫的歌聲也代表了劇院觀眾的迷惘。

雖然起了字幕還有音樂,但是後面的劇情並沒有結束,一輛輛的警車和救護車趕來,警察維持現場,救火員在救火,眾多記者手中的相機閃爍,圍觀的人群是議論紛紛,于沙展被緊急的救護,一架擔架車從店中推了出來,上面一個還冒著煙的人型焦炭被出來,直接的抬上了一輛救護車,車門關上,鏡頭從下鄉向上的拍攝著這具焦尸,在音樂結束之時,鏡頭正好的異到焦尸的面部,那緊閉的眼楮突然之間的睜開,屏幕一片黑暗,濃重的呼吸聲響起,給影院里的觀眾留下了無盡的懸念。

雖然這樣的鏡頭在未來好萊塢的恐怖電影之中已經用濫了,但是在這時候,一切還都是那麼新鮮,也讓觀眾的心跟著一緊,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影院的燈一下子明亮起來,一下觀眾已經開始起身,掌聲伴隨著口哨的聲音向著後排的演職人員襲來,這才是對一部電影最基本的肯定。

還有一部分人依然的坐在那里,他們好像是在思考什麼,但是隨著掌聲的繼續,他們也逐漸地加入到其中。

「導演,我們成功了。」吳盟達的神情十分的激動,眼楮有些微紅,自從破產之後他看盡了人情冷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失態過,听著那雷鳴一般的掌聲還有叫好聲,他知道自己這一次成功了,他這條咸魚終于要翻身了。

周慧敏緊緊地抓著顏旭的胳膊,她是第一次的感受這樣的場面,那掌聲讓她整個人都沉浸在其中,她的小臉變得紅撲撲的,完全的不能掩飾心中的激動。

顏旭看著場中的一切,他心中也小小的激動,看著場中人們不同的反應,他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切的開始……

**************************分割線***********************

無視法律還是超級英雄,作為老牌的報刊,《星島日報》用這樣的一個標題開啟了對顏旭新片的討論,他們用一整版來為的士判官作了詳細的報道,從影片的海報以及到影片的主要內容,但是他著重報道的並不是電影的精彩,也不是影片里面那刺激眼球的畫面,而是直接的從法律和人性方面入手。

「這是一個講述人性、講述灰暗的故事,雖然我們對于阿建的遭遇是無比的同情,也承認法律的確不健全,對某些罪犯的懲罰力度完全不夠,很多人都充滿了迷茫,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對的行為,如果我們站在阿建的角度來想,也許我們會比他表現的更加爆裂,但是我們堅信以暴制暴是不對的,現在是一個法治社會,如果人人像是阿建一樣的話,這個世界早就亂套了,其實善和惡只是一念之間,所謂的判官也只不過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有人說他是判官,有人說他是凶手。因為只要是人,都會自私,都無法做到不偏不倚。即使真的有人能夠做到大公無私,每個人的標尺都是不一樣的,……」

《文匯報》給的士判官的版面就不如《星島日報》那麼大,但是並沒有把它放到娛樂版,而是在實事版之中,整篇報道除了稍微的介紹一下影片之外,它更多的是關注當今港城的的士行業。

「的士司機的拒載,漫天叫價多收費用,甚至扔客的行為每一天都在發生著,只要是經常搭乘計程車的市民幾乎都有遇到過前面那些問題,再看過電影讓人心中解氣的同時,又不由得讓我們想要問一句,我們需要的是什麼,難道真的要出現的士判官才行,這個行業已經是越法的混亂,不但人員的素質逐漸低下,而且拉幫結派甚至有黑社會的勢力摻入到其中,我們只能是呼吁香港政府,能夠盡快的出台規範性的文件,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對計程車行業日益復雜情況進行整頓,來保障市民的合法權益……」

《信報》則是從電影的發展開始闡述,提起了最近在電影圈里面最熱的分級制度。電影分級制度,香港電影出現來的最大變革,黑色的字體佔據了版面的四分之一,那樣的顯眼和奪目。

「除了保護兒童以及青少年人,避免讓他們接觸一些可能對他們有不良影響的電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分級制對成熟觀影人群來說也是好的,也讓成年人有機會觀看更多描寫成人世界現實一面的電影。這是一個世俗社會,而非聖人社會,一個寬松有活力的社會,應該允許有普通人的需求。,才是自信成熟的文化環境的常態。無論是恐怖片、神鬼片,還是**片、暴力血腥片,大家對題材電影有更多的選擇,這是電影工業發展成熟的一個標志。」

「1896年電影開始傳入香港,1913年香港第一家制片機構華美影片創辦,1925年上映香港第一部長故事片《胭脂》,1934年香港第一部有聲片誕生,1953年電檢條例制定,1984年香港電影分級制度實行,昨天,香港第一部三級片上映。顏旭導演的這一部的士判官,雖然里面充斥著刺激眼球的血腥鏡頭,但是整部影片直接控訴了當今計程車管理混亂這樣一個社會現象,是一部少有的對社會丑陋現象具有黑色諷刺意味的電影,在這里判官是一個極度具有諷刺意味的符號,以**果的暴力來解決使用間接暴力者,有著一些武俠小說里面俠客的味道,但這樣的判官是得不到任何公開法律支持,最後只能成為一名反社會分子,其實影片也是在抨擊法律並不等同于人性……」

ps:感謝18377707194、屎耀前100起點幣,上海舊木地板回收500起點幣的打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導演1984最新章節 | 大導演1984全文閱讀 | 大導演19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