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玉盜筆 第七十六章 太清天尊

作者 ︰ 北宗五爺

[正文]第七十六章太清天尊——

「師弟,見過師兄」剛落到山頂一棟別墅式的建築前,一著黑西裝的中年就上前行禮道。

「嗯,南宮師弟,這是為兄今年天師府新來的弟子,你先帶他去休息一會,我去大廳見見師傅。」說完,諸葛師兄拿了塊玉牌交給張彥「師弟,這是同盟的靈石儲蓄卡,里面還有七十多塊靈石,師弟你要看上什麼就隨便買吧。」說完諸葛師兄便直奔別墅大廳而去。

「你就是張彥吧,能得到張天師的引進,真是難得,好了,你先到東院去修息吧。」說言南宮少年塞給了張彥一張同盟的地圖便匆匆的下山而去,似乎有什麼急事一般。

別墅東邊的一間房間內,陽光透過落地窗映禹四周。張彥正精神飽滿的端坐在屋中心的蒲團上,查看了下己鞏固好的紫府靈氣,張彥打算看一了玄武給的土黃色的玉葫蘆,于是張彥招出腦中空間的玉葫蘆橫放在膝上,隨後放出仙念細細感應了起來,「咦!奇怪?」張彥放出仙念感應了半天,卻好像在看普通的玉葫蘆,竟一點靈力波動也沒有。

「難道要進行血祭?」張彥不由暗暗推測起來。在修真界中,修士如果得到一些好的法寶的話一般會進行血祭。

血祭,顧名思義,就是修士用精血祭煉法器,以達到人器合一發揮最大的攻擊力,同時也會加深修士對法寶本身性質的了解,但同樣凡事都有兩面性,血祭使修真者的心神與法器合一,法器受損,修士也免不了心神受創。

單手握著玉葫蘆思索了片刻,隨後只見張彥右手中指在唇邊上輕輕咬開,左手食指則一點自己眉心。

一滴隱含著仙念的閃著金光的精血從右手中指指尖飛了出來,滴在了玉葫蘆的葫蘆口上,隨後又快速消失不見了。不過浮在身前土黃的葫蘆身上,卻亮起了一點如星辰般的亮點,只是微微的一顫之後,就又恢復了平靜。

張彥當然不肯如此作罷,又在自己眉心快速點了四下。指尖同時再次飛出四滴閃著金色光芒的鮮紅精血,陸續沒入玉葫蘆的葫蘆口中,隨後消失不見了。玉葫蘆這次在吸入四滴精血以後,終于有了更大的反應。一陣清吟,葫蘆身亮起了五點星辰般的微光,同時劇烈的顫動起來。

「怎麼會這樣?」張彥看著玉葫蘆不禁疑惑了起來,這種變化血祭法器書上根本沒有提到。沉吟了一下,張彥忽然眼神一亮,繼而又逼出了兩滴精血投入葫蘆口中,過了會玉葫蘆瓶身上亮出了七道土色黃芒,同時玉葫蘆緩緩的轉動了起來。

「成功了。」正在血祭的張彥臉上露出一絲喜色,忽然一股困意擁上心頭,張彥一怔,自己是修仙者,怎麼還困呢?使勁揉了揉眼楮,張彥看向玉葫蘆。慢慢的,困意止不住的涌來,玉葫蘆在他眼中越來越模糊,最終張彥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同時玉葫蘆一陣轉動,一尊八層的金色小塔的紫府中浮現了出來,飄浮在張彥的頭上,散發著條條玄黃之氣。

張彥感到自己仿佛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來到一處無邊無際的地方,頭上有著七顆星辰在緩緩轉動,四周是混沌的黑霧,忽然前方有一人一牛從天的盡頭走來,渾身沾滿了初生的曦光,盡管是做夢,但張彥頭腦卻清晰無比,這時張彥己經知道自己這是進入了另一個空間內,一人一牛身後恰是一片縹緲的紫色雲霧,將他全身攏入了一片夢幻般的光輝,張彥頓時明白過來,眼前之人正是,太清道尊。

「太…太清…天尊…」張彥感覺到自己腦袋仿佛被驢給踢了又踢。

太清天尊又是太上老君,在我國信仰里,由歷史人物而演變成的神明,最為顯明的要算這位太上老君了。單憑他的名頭之大及地位之尊就可以證明︰太上老君是道教最高神明之一,是三位超級神明中的一位;而它的原型老子是先秦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老莊學派的開創人,被奉之為道教的鼻祖。自然,歷史人物的老子要「普通」得多,神化了的太上老君是「神」。老子生活在先秦的春秋末期,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問題,他著有五千字的《老子》,此書被視為道家的開創之作及道教的經典。

漢代之前的老子大概還只是以思想家的面孔出現的,他被神聖化開始于東漢。東漢時的張陵(後來的張天師)創立了五斗米道,為了與佛教對抗,便抬出老子為祖師,並且尊稱為太上老君。後來稱之為「太上道德天尊」。在道與佛的抗爭之中,道教徒們還創建了「老子化胡」的傳說,說老子曾點化及指教過外來的佛教。且在早期道教中,老子是最高的神,之後降為正規道教中三清的第三位。

由老子演變而來的……太上老君地位雖然不及元始天尊與靈寶天尊,但是仍受到非常高的崇奉,各地都有宮觀奉祀。因為號「太清太上老君」,因此主祀他的宮觀廟殿稱他太清宮、太清殿、老君殿或老君廟。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為三清之第三位。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宮觀「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執扇子。相傳其原形為老子。北魏前稱︰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

像現在在天師府和華廈修真界中的眾多修真門派中都有供著太清天尊,但張彥一直以為這只不過是一個傳說,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竟會親眼見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月復,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

忽然從老字頭上浮現出一片道德靈文,短短的五千字,讓張彥愣在了那里,不知道從哪里來的金色流光,將這片旋轉的篆文照的光彩異常,只一瞬間,張彥仿佛置身于上古洪荒之中,不能自拔!下意識的,張彥握緊了手掌,仿佛只有這握緊的感覺,才是屬于自己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何為陰?何為陽?」張彥抬著頭,自言自語的說道。而那五千字靈文仿佛不受控制一般,平靜的融成了一副太極圖,融入了張彥的手中。

老子的虛像緩緩消失,張彥覺得自己仿佛作了一場夢一般,時間就這樣慢慢的流逝,張彥不知道到底過了多久,終于,手中的太極圖不再旋轉,而是飛回張彥的紫府中,只是,這太極圖比以前,多了一種寧靜的感覺,這感覺,仿佛與張彥血脈相通。

仙念一動一招手,太極圖自動飛回到了張彥的手中,寧靜的感覺更加的強烈了,兩儀迅速的旋轉,將張彥緊緊的包裹住,張彥周身每個穴道全部都已自動打開,貪婪的吸收著陰陽二氣。張彥弱小的仙念,根本不能阻止這樣本能的吸收,就這樣,身體漸漸失去了直覺,意識,模糊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血玉盜筆最新章節 | 血玉盜筆全文閱讀 | 血玉盜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