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禎末年 第二百六十章 大順永昌

作者 ︰ 田盛公

自成在襄陽建立了政權,用的是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攻下了西安後,李自成改西安為長安,李自成稱王,改國號為大順,年號為永昌。將崇禎十七年改為永昌元年,正式表明取代明朝的勃勃雄心。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後,只留下文官和李雙喜守衛西安,自己率領大軍傾巢而出。李自成兵分兩路,一路由李自成、劉宗敏率領,由平陽攻太原、寧武、大同、宣府、居庸關,一路由劉芳亮率領,沿黃河北岸攻擊懷慶、安、衛輝、保定,兩路人馬對北京形成夾擊之勢。

崇禎听說李自成兩路朝著京師攻擊,不由慌了手腳,連忙召見大臣商討對策。他對大臣嘆息說︰「朕非亡國之君,卻事事現亡國之象。祖宗櫛風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于地下。朕願督師,以決一戰,既身死沙場亦所不顧,但死不瞑目。」說罷,崇禎痛哭流涕。然後又朝著大臣憤憤的說︰「賊勢如此,無人專承擔,今庫藏殫竭,為之奈何?卿等無一為朕分憂哉?」

內閣首輔陳演連忙表示願替天代征,但崇禎卻是搖了搖頭說︰「南人不可。」其他輔臣和陳新甲等紛紛願意代帝出征。都被崇禎一一拒絕。最後輔臣李建泰表示願代帝親征,崇禎這才同意。

崇禎本意就是讓李建泰代他出征,听到李建泰這麼一說,不由大喜過望,高興的說︰「卿若行,朕不敢輕,當效仿古禮,親自踐行郊外。」那為什麼崇禎會選擇李建泰代他親征呢,原來崇禎看中了李建泰是山西人。李建泰不但是山西人,而且在老家數有家財,一旦山西被流寇攻破,那麼李建泰的家族勢必會遭兵災。李建泰絕對不會袖手旁觀,會為捍衛家鄉而殊死搏斗,更何況李建泰又是當地的巨富,不用擔心軍餉的問題,這就是崇禎打的小算盤。

崇禎的想法是用李建泰阻截劉芳亮地人馬,但李自成的主力是從北方來,劉芳亮不過一個偏師,李建泰就是能夠擊敗劉芳亮于大局也沒有多大的影響。自從崇禎接到關外的戰報後,又想著倚重田羽來,他準備讓田羽對付李自成的主力。

崇禎是先一步得知皇太極戰死的消息,不久範志完和田羽的疏本就到了京城,田羽山東鎮在關外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大明的官場引起了轟動,田羽地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京師中地官員,不論屬于哪一派,都將田羽視為了大明的守護神和拯救者。田羽的聲望不但在官場上傳開,在百姓中已經達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態勢。京城熱鬧的地方,都會有說書人在傳頌著田羽地英雄事跡,其實有很多都是說書人杜撰出來的,什麼四猛八大錘(薛剛反唐中地人物,我最喜歡。呵呵)都出來了,老百姓卻沒有一絲懷疑,如果不是這麼牛,怎麼奴酋都會死在山東鎮的手里。隨著事跡的傳誦,不但田羽的聲望日高,連田羽身邊的將領一個個都粘了光,什麼王氏五虎,什麼孤膽英雄高冉升,什麼騎士無雙李笑天都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人物。

崇禎當然知道田羽地聲望對于自己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不過崇禎現在已經到了病重亂投醫地地步,何況崇禎那麼打壓田羽,田羽都沒有一絲反叛的念頭,崇禎當然不會放過田羽這個救命地稻草。為了安撫田羽,崇禎加封田羽為靖逆伯,同時給田羽寫了一封代朕親征的賜諭並賜予尚方寶劍,賜諭中言道︰「朕仰承天命,繼祖宏圖,自戌辰自今甲申,十有七年,未能修德尊賢,化行海宇,以致兵災連歲,民罹戰火,皆朕之罪。流寇本我赤子,盜弄干戈,流毒數省,朝廷不得已用兵剿除,本為安民。今卿代朕親征,鼓勵忠勇,表揚節義,獎勸廉能,選拔雄杰。其驕怯逗玩之將,貪酷盼逃治吏,妖言惑眾之人,缺勿軍餉之輩,情真罪當,即以尚方從事。行間一切調度賞罰,俱不中制。卿宜臨機應變,好謀而成,安天下之民。卿忠猷壯略,品望宿隆,辦此裕如,特茲簡任。願卿早蕩妖氛,旋師奏凱,侯封進爵,鼎彝銘功……」崇禎這封賜諭寫地讓人看起來非常情真意切,而且在賜諭中給了田羽莫大的信任,一切事情可以臨機應變,不從中制,可以說以前許多戰役的失敗往往都是因為京師的遙控指揮導致,這下子田羽可以放手一搏。同時崇禎也打破了明朝末期的習慣,用武官代朕親征。更讓人感到有些可笑得是,崇禎竟然一下子派出去兩個代朕親征的大臣,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不過為了保住大明的江山,崇禎寧可讓天下人笑話自己,天無雙日,國無兩主,崇禎這個命令一下子成了西洋鏡,幾乎京城中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情,而作為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崇禎卻根

關心這件事情帶來的反響,而他最看重的就是如何保江山,在他想來李建泰根本就不可能打敗李自成,一切還都的看田羽的。田羽遠在遼東,即便日夜行軍,到達關內也需要一段時日,崇禎只希望李建泰能夠堅守住太原,等待田羽的援軍趕到。

崇禎親自為李建泰踐行,酒席過後,李建泰離開正陽樓出征,崇禎在城樓上目送直至李建泰大軍消失在視野中,才坐轎回宮。出征儀式雖然搞的很宏大,但崇禎已經沒有那麼多兵力交給李建泰,督師大學士李建泰手下只有一千五百人的京營士兵,隨行的有監軍、兵部主事凌炯,總兵郭中杰,主管火器以及水里的西洋人湯若望。

李建泰雖然承付著崇禎守住太原地希望。但是他是一個比較拘泥于古法地人。按照兵書上地說法。每天行軍不過三五十里。按照這個速度猴年馬月才能趕到太原呢。趕不到太原如何談起守住太原。拯救山西于水火。李建泰實在是有負崇禎和朝中重臣地重托。其實這也不願李建泰。李建泰出征不過是一種虛張聲勢地政治姿態。李自成大軍超過二十萬。甚至更多。李建泰不過一千五百京營士兵。恐怕連流寇地牙縫都不夠塞地。何況李建泰地兵員和糧餉都需要就地解決。在這樣地形勢下。李建泰地代朕親征不異畫餅充饑。

李建泰也遇到了很大地困難。一路上各府縣恐怕李建泰征兵索餉。拒絕李建泰入城。堂堂督師大學士竟然連自己地府縣都進不去。真可謂威風掃地。最後。李建泰不得不采用極端方式。發兵攻打府縣。才得入廣宗縣城。

李建泰督師出征。名義上是為帝分憂。實際上卻是為了挽救自己地家鄉和自己家族地萬貫家財。

李建泰還在畿南如蝸牛一般爬行地時候。曲沃被李自成攻陷。李建泰一听說曲沃被攻陷。頓時像泄了氣地皮球一般。早日在崇禎面前許下地豪言壯語一下子拋到了九霄雲外。一直徘徊在畿南觀望風色。

李自成率領大軍則勢如破竹。連連攻陷太原、汾州。王六率領殘兵敗將困守大同。李自成對這位原山東鎮地將領還是有一定地怵意。同時怕一旦攻陷大同。引起田羽地注意或者仇視。率領山東鎮返回關內。因此沒有攻打大同。而是繞路朝著京師進發。陝西、山西精銳已經盡墨。一路上李自成幾乎沒有遇到太大地阻攔。甚至有不少府縣開門迎降。

劉芳亮率領地南路大軍也是一路順風順水。不久就攻到了真定府。這時候地李建泰正龜縮于真定。面對氣勢洶洶而來地流寇。李建泰雖然自知不敵。但是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姿態。和劉芳亮打了一仗。結果當然不出任何意外。李建泰兵敗真定府。倉皇逃往保定。

崇禎听到這些消息不由如坐針氈,他也知道形勢已經到了大廈將傾的地步,換了別的大學士恐怕也未必有什麼好的結果,因此他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田羽的山東鎮身上。

田羽在接到崇禎的賜諭後,立即著手準備回軍事宜,雖然韃子正在內訌,但是範志完也不敢大意,而且崇禎只命令山東鎮回軍,因此範志完將關外的吳三桂、白廣恩等人整編了一下,守衛松錦等城池,防備韃子。田羽的山東鎮由于和韃子數次苦戰,兵力已經大減,如果讓現在的山東鎮回到關內和李自成作戰,即便是孫吳重生,也沒有辦法取勝,而田羽又不想著動用濟州島上的騎兵,只好給崇禎上疏,請求征兵。

崇禎接到田羽的疏本後,大筆一揮就同意了,而且朱批還有些責備田羽的意思,不是已經命令你臨時可以隨機應變,這點小事你覺得可以就可以著手去干了,不要事事請示,耽誤了回軍的時間。

田羽接到崇禎的回復後,立刻在松錦招募士兵,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就招募了兩萬新兵,不過也來不及訓練了,率領山東鎮星夜回援。就在田羽距離山海關還有一段路程的時候,劉芳亮攻破了保定,督師大學士李建泰竟然奴顏婢膝,投降了劉芳亮。這樣一來,整個畿南門戶大開。

崇禎看到事情緊急,又下了勤王之旨,可惜這道旨意也沒有什麼效果,京師周圍的各鎮要不是在關外,要不就是兵敗,哪里還有多少勤王之師。到京的勤王之師一共有三支,一支是由洪承疇率領的陝西兵,王六接到了田羽的命令,也追隨洪承疇趕到京師,另外一支是孫傳廷率領的湖廣兵,主力是王守仁。最後一支是山海關總兵唐通。三支勤王之師,竟然有兩支由原山東鎮將領率領的大軍作為主力的,不知崇禎知曉後作何感想。(未完待續,)

首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崇禎末年最新章節 | 逐鹿崇禎末年全文閱讀 | 逐鹿崇禎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