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禎末年 第二百四十章 燎原之勢

作者 ︰ 田盛公

禎最終下定決心,使用原山東系的王六和王守仁,閣臣、陳新甲還有戶部尚書等人商議剿寇事宜,內閣閣臣們要比崇禎對形勢更悲觀,因此很多人提出憑著堅城固守,而非主動出擊,可惜崇禎根本就听不進去這樣的意見,在他看來,優勢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內閣和前方的孫傳廷盡力,完全可以復制當年的南原戰役,將李自成消滅掉,以便穩固大明的統治。首發

內閣閣臣知道這個皇帝剛愎自用,好殺成性,大明的形勢越來越危險,這位皇帝的性子也就越來越暴躁,已經進入了一種誰的話也听不進去,只是一意孤行,這些人為了明哲保身,反對了幾句,也就順著崇禎的性子說話,最後,崇禎決定調洪承疇率大軍出潼關和開封的孫傳廷匯合,王守仁率部北上加上左良玉的大軍共同圍剿李自成。

洪承疇接到崇禎的聖旨後,準備了一下,率軍從大同出發前往潼關,不料王六卻失足落馬,受了傷。洪承疇的主力就是王六的一萬五千人馬,王六受傷,洪承疇只好停了下來,將情況匯報給崇禎,崇禎接到洪承疇的奏疏後,將王六恨得牙癢癢,王六怎麼說都是久經戰陣的武將了,而且可以說是山東鎮第一猛將,他從馬上掉下來摔傷,崇禎如何能信。不過崇禎這時候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好下旨命令洪承疇前期出發,王六待傷勢略微好轉再出發。

孫傳廷雖然壓制不住左良玉,但崇禎的聖旨還是有一絲威懾作用的,左良玉看到崇禎聖旨上的嚴厲之言,也不敢怠慢,率軍北上,只不過速度很慢,簡直和蝸牛差不多,要是用左良玉這種速度趕到開封,恐怕得個一年半載,但對于這樣的情況,崇禎和孫傳廷都是素手無策,誰讓自己也有短處,沒有糧餉呢,再說左良玉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讓崇禎松了一口氣,崇禎就怕左良玉會公然抗旨,如果抗旨的話,崇禎也沒有其他辦法,現在全力對付流寇,哪里有精力和實力來解決跋扈的左良玉。

王守仁接到聖旨後,不由有些惆悵,因為田羽在他離開的時候,曾經和他深談過,田羽知道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會在襄陽建立政權,雖然因為自己帶來了一些蝴蝶效應,不知道歷史還會不會按照原來的軌跡進行,但是田羽回過頭來看看,雖然自己帶來了一些效應,但好多事情還是按照原來的軌跡進行了,如果真地按照歷史的發展,那麼王守仁在湖廣的壓力就很大了,因此田羽特意囑咐王守仁,讓他時刻注意李自成的動向,告訴他李自成一定會在十六年攻打襄陽。田羽當然不能告訴王守仁自己是穿越來的,只是說自己憑著中原的態勢分析的,但王守仁卻深信不,因為田羽在他心目中雖然說不上和神差不多,但至少田羽的預感和直覺還從來沒有失敗過,因此崇禎的聖旨讓他左右為難,違抗聖旨恐怕不行,但自己率領湖廣鎮北上,一旦被李自成鑽了空子攻陷襄陽,恐怕自己這個總兵難逃殺頭之禍。

雖然聖旨是崇禎下的,但一旦襄陽被攻破,崇禎一定不會認為是自己地戰略問題,而將全部責任推卸給自己,更何況自己一個從山東鎮出來的將領呢,恐怕崇禎會殺而後快,因此王守仁考慮再三,給崇禎上了一封奏疏。雖然王守仁奏疏中打算留在湖廣,但是他還是擔心崇禎不會同意,因此也做好了北上的準備。

十天後,王守仁地奏疏送到了京師,崇禎一直關注著中原戰場,對來往的奏疏往往不過夜便批示,看到王守仁的奏疏,崇禎將其他奏疏都放在了旁邊,拿起王守仁的奏疏看了起來。

王守仁追隨田羽之前是有功名在身,不但文采很好,也寫了一手好字,他最拿手地便是宋徽宗的瘦金體,崇禎可不知道,看到這封奏疏,還以為是王守仁派人捉刀寫成的呢,心中贊揚了一下字,崇禎仔細的看了下去,王守仁在這封奏疏中寫道︰「……流寇集患十五年而現獨大,非一朝可圖也,現豫西眾府縣已陷十之七八,寇勢減大,往往數萬騎為一隊,飄忽如**,非中原之兵可剿之……而欲急已潰之中原,失可之險要,蛇豕肆釁,恐其禍有不止于藩王者。此社稷之憂,而非小小成敗之計也。」王守仁這封奏疏已經認識到了大明和流寇雙方實力的對比,處于劣勢的大明已經不能主動地尋求流寇主力作戰,只能扼險據守,等待時機。同時王守仁還提出,一旦自己揮軍北上,流寇南下湖廣,襄陽自不能守,一旦襄陽失陷,中原震動,星星之火恐成燎原之勢。

王守仁地這封奏疏完全是從客觀出發,沒有夾雜著任何個人色彩,但是在崇禎那里卻變成了田羽在和自己較勁,再加上王六摔傷的事情,崇禎連起來一想,更加確實了心中的想法,因此他立刻否決了王守仁的想法,不顧實際情況,下令王守仁必須北上參加會戰。

王守仁接到崇禎的第二道聖旨後,不由苦笑了半天,他想了又想,還是提筆寫了一封奏疏,奏疏上寫了田羽當時地分析,當然王守仁不會傻到告訴這個分析是田羽的想法,在最後,王守仁說道︰「臣揮兵北上,襄陽空虛,一旦流寇南下襲擊襄陽,則襄陽危矣,臣為湖廣總兵不得不為湖廣百姓著想,因此請聖上三思。」

崇禎看到王守仁地奏疏之後。氣地一把將奏疏丟在了地上。惡狠狠地說︰「田羽。田羽!」這次崇禎可真冤枉了田羽。王守仁地這封奏疏完全是自己地意思。田羽遠在遼西。怎麼會這麼快知道崇禎聖旨地內容。怎麼會指使王守仁上疏呢。但暴怒地崇禎已經喪失了理智。認為一切都是田羽授意地。崇禎真地非常想派出緹騎將王守仁押回北京殺掉。不過最後崇禎還是壓下了心中地火氣。又給王守仁下了一封聖旨。措辭非常嚴厲。限王守仁接到聖旨後

王守仁接到這個聖旨後。知道自己再寫多少奏疏都沒有用了。甚至反而讓自己攤禍。因此只好率領二萬二千大軍北上。留下三千軍隊守衛襄陽。王守仁多數都是新軍。戰力本就不是很強大。再加上無餉。士氣很低落。就是連糧草都需要山東鎮地接濟。這樣地軍隊面對流寇能成功那才怪了。

王守仁率領二萬多大軍出動。是不得已為之。王守仁心中有些不忿。又給崇禎寫了一封奏疏。除了告訴崇禎自己已經按照聖旨北上。另外就是要餉。同時信中不無一旦襄陽失守。責任並不在自己地意思。

崇禎看到王守仁終于動身。松了一口氣。在他地思想中。洪承疇和孫傳廷合力完全可以打敗李自成。再次控制住中原地局面。

洪承疇在潼關還在休整。等待著後邊地大同總兵王六。李自成又將開封城包圍。這一次李自成足足發動了近十五萬大軍。佔了流寇兵力快四分之三。可見李自成是想著趁洪承疇和王守仁兩人沒有趕到開封之前攻陷開封。

左良玉本來距離開封最近,可惜他行進速度太慢,當李自成再次圍困住開封的時候,左良玉的大軍距離開封還有一百多里的路程,听說李自成圍困了開封,左良玉不但沒有加快行軍速度,反而又撤退了幾十里,這樣一來左良玉距離開封足足有二百里左右,左良玉已經打算作壁上觀。

洪承疇听說李自成圍困開封後,連忙率軍出潼關,朝著開封的方向急進,可惜洪承疇只有兩萬多軍隊,不說趕不到開封,就是趕到開封,恐怕面對十五萬大軍也難有什麼作為。

崇禎听說李自成又開始圍攻開封,也慌了手腳,連連派兵遣將,除了洪承疇、王守仁、左良玉,崇禎一口氣又派了總兵虎大威、方國安、楊德政等總兵率領軍隊趕赴開封,準備解救開封之圍。不過總兵虎大威等人所率兵馬很繁雜,沒有什麼戰斗力,這樣一來,明朝的軍隊數目增加了許多,足有十七八萬大軍,似乎可以和李自成一較長短,但事實呢?

這十七八萬大軍中,開封守軍近一萬人,洪承疇四萬三千人,總兵虎大威一萬人,方國安八千人,楊德政五千人,王守仁二萬二千人,左良玉八萬人。

對外號稱四十萬,可是這十七八萬人中有一多半都在觀望,其中就抱包括左良玉八萬人,王六一萬五千人。因此官軍的實力不過七八萬人的樣子。

這七八萬人開進朱仙鎮,擺出一副與李自成決戰的樣子,李自成只好放棄了圍困開封,率領流寇主力趕至朱仙鎮,與明軍援軍一決勝負,為了防止開封城內地官軍出城追襲,使流寇陷于月復背受敵的不利地位,李自成派人持偽造的洪承疇部令箭到城下大呼道︰「賊旦夕成擒矣,但恐其潛遁入城,汴兵無多,當嚴守,不可輕出。」開封守軍不多,又中了李自成地計策,因此閉門不出。

由于官軍比較駁雜,而崇禎又沒有下旨讓洪承疇統帥,因此官軍無法協調統一行動,各自為政。在李自成的攻擊下,楊德政部首先頂不住壓力,開始逃竄。楊德政的做法引起連鎖反應,不少總兵開始隨著楊德政逃竄,官軍最後僅剩下洪承疇部和王守仁部。

洪承疇和王守仁無法與李自成的十五萬大軍抗衡,只好撤退,李自成曾經和山東鎮交過手,對山東鎮地戰力還是比較畏懼,雖然上次洛陽戰役王守仁沒有參與,但李自成沒有動王守仁部,而是對洪承疇部進行了疾風暴雨般的打擊。洪承疇的二萬多軍隊那里是李自成的對手,不久就有不少兵士潰散,洪承疇僅僅率領五千標營朝著潼關方向逃竄。

李自成早就將洪承疇看成心月復大患,而且又急著報當年南原慘敗之仇,咬住洪承疇不放,最後在潼關以東一百里的地方追上洪承疇,將洪承疇全軍包圍。

洪承疇的標營都是騎兵,因此李自成包圍地部隊只有三只騎兵,一支是田見秀的騎兵,一支是張+的騎兵,另外一支是郝搖旗的騎兵,一共不到三萬人的樣子。洪承疇死命突圍,可惜敵眾我寡,無法沖破重圍,被李自成地部隊緊緊圍困。

洪承疇和田見秀等人都是老對手了,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因此田見秀等人死命攻擊,希望能夠擊破洪承疇標營的防御,生擒洪承疇,以便報當年地一箭之仇。

洪承疇地標營也算是精銳吧,死死支撐,到了第三天,五千標營剩下不到兩千,眼見著大勢已去,洪承疇想到了自刎,最後心月復奪下了洪承疇的長劍。洪承疇看著周圍地將領,嘆了一口氣說︰「大勢已去,非常感謝眾位這些日子的支持,現在已經沒有出路,只好一鼓作氣沖出去,希望眾位能夠沖出重圍……」洪承疇地話還沒有說完,外面的流寇部隊亂了起來,洪承疇非常驚訝,這個時候還有誰會來救自己呢?

剛想到這里,一個兵士沖進來匯報說︰「大人,是王總兵到了。」

洪承疇一听王六到了,眼神不由一亮,連忙吩咐眾將率領大軍趁勢突圍。王六一萬五千人都是騎兵,而且其中有不少都是從原來山東鎮過來的,因此戰力非常強大,生生沖破了流寇三萬大軍的圍困,將洪承疇救了出來。

田見秀等人雖然猛烈攻擊,仍無法擊敗王六,這時候潼關的守軍听說後,又派出了一支五千人地部隊接應,田見秀看到沒有勝利的希望也就退軍了。

朱仙鎮一戰,洪承疇損兵折將退回潼關,如果不是王六救應及時,恐怕洪承疇也得落在流寇的手上,虎大威等總兵四處逃竄,最後楊德政首先被李自成擊潰,方國安損失過半,而虎大威逃地最快,那也損失了近千人,唯一沒有多少損失的便是王守仁。

朱仙鎮一戰也標志著崇禎想主動出擊,剿滅李自成的計劃破產,而且又損

量的精銳部隊,使得兵力更加捉襟見肘,優勢完全~握。王守仁看到大局已定,本來想著退回襄陽,不想崇禎卻又下令王守仁部進駐開封,協助陳永盛部守衛開封。

王守仁雖然不願意,但是無法違抗崇禎地聖旨,只好調頭北上進入了開封。開封有了這兩萬多大軍,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氣。不過不久開封又落入了李自成的包圍之中。李自成近十二萬部隊將開封圍了一個水泄不通。李自成看到王守仁部進入開封,知道開封一時之間無法攻打下來,命令田見秀三營騎兵快速進軍襄陽,準備攻佔襄陽。

李自成在朱仙鎮大勝官軍,使得河南境內的官軍只有開封一隅,其他主力都消滅殆盡,因此李自成才會絕對揮師襄陽,當年攻打襄陽的原因有四個︰第一,湖廣兵力空虛,雖然左良玉有**萬大軍,加上那些依附左良玉的流寇,恐怕遠遠超過十萬,但是左良玉這時候已經不是湖廣總兵,駐扎地在河南,給了李自成機會。第二個便是借機打擊明朝小股部隊,擴大戰果,為推翻明王朝做準備。第三個現在李自成的擔憂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三邊總督洪承疇,另外一個便是左良玉,一旦攻打潼關地洪承疇,左良玉極有可能威脅李自成的後方,而洪承疇初敗,元氣大喪,需要一段休整時間補充兵員、馬匹、器械、糧餉,在短期內不可能出兵河南,因此可以借機攻打襄陽,即便左良玉回援,李自成也有信心擊敗左良玉。第四個便是河南連年大饑,在糧食等物力上無法供應李自成、羅汝才和革、左五營龐大隊伍的需要。而湖廣是產糧區,當時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因此攻打下湖廣,對流寇非常有利。

李自成的三萬騎兵朝著湖廣進軍地消息讓湖廣巡撫宋一鶴坐臥不安,王守仁部已經被崇禎調到開封,現在被圍在開封,無法回援,而襄陽城中只有三千步卒,根本就不可能是三萬流寇的對手,因此宋一鶴連忙上疏崇禎請兵。另外宋一鶴又給原來的湖廣總兵左良玉去信,希望左良玉能夠看在湖廣父老鄉親地面子上回援襄陽。

左良玉可不傻,田見秀他們三支騎兵部隊是李自成的精銳,以他七八萬雜牌軍隊哪里會是田見秀地對手,因此左良玉已現在已經不是湖廣總兵為借口,拒絕了宋一鶴。崇禎倒是很著急,他現在才想起王守仁之前的奏疏,現在才知道王守仁是一片好心,而不是和自己較勁,但是現在一起都為時已晚,王守仁已經被圍困在開封無法回援,附近又沒有其他兵力,崇禎最後只好讓宋一鶴自己想辦法。

宋一鶴看到崇禎地聖旨,不由苦笑,自己一屆文人能想什麼辦法。宋一鶴雖然覺得襄陽已經無法守衛,但還是最後做了努力,調集近萬青壯協助守軍守衛襄陽。

左良玉任湖廣總兵的時候,守衛襄陽,對襄陽坑害很深,只是由于左良玉招降納叛,足足招收了十多萬人的兵力,可是朝廷只給他二萬五千人的軍餉和糧草,而且還不及時,左良玉為了養活這十多萬人,不得不全靠向當地居民任意搜括來維持供應,這就給襄陽地區的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這使得襄陽的百姓早就離心離德,因此宋一鶴雖然調集了近萬青壯,不但對守城沒有一點用處,反倒起了反作用,最後青壯反戈一擊,使得襄陽很快陷落。

攻克襄陽後,田見秀等人沒有收手,而是朝著承天而去。承天是明代嘉靖皇帝的父親興獻王的封地。陵寢也在承天,因此宋一鶴等人都在承天守衛。承天堅持不到兩天,就被田見秀等攻陷,湖廣巡撫宋一鶴自殺,巡按御史李振聲被俘。

田見秀部攻打下承天之後,馬不停蹄,連續攻下襄陽附近的荊州等府縣,在荊州殺明朝湘陰王,湘陰王不過是一個郡王,連萬歷的兒子福王都死在了流寇的刀下,小小的湘陰王的死只掀起了一個小小的漣漪就平靜了下去。

田見秀在襄陽狂風掃落葉一般席卷湖廣大地,李自成也沒有閑著,他數次攻擊開封,由于孫傳廷和王守仁等人的竭力抵抗,李自成未能如願。這時候流寇的戰力已經有很大的上升,同時在攻城也使用了**,開封曾經作為宋朝的都城,城牆非常牢固,即便使用了火藥,效果也不是很好,反倒死了不少兵士。李自成看到無法攻破開封,最後想到了掘黃河水淹開封的辦法,九月十五日夜里,黃河大堤被掘,由于使用了火藥,黃河大堤被炸開很大一段,一時間開封和附近的府縣都被黃河大水淹沒。孫傳廷和王守仁率領大軍護衛著周王逃走,由于大水已經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李自成也只好登上高處避水,給了孫傳廷和王守仁逃命的機會。

現在湖廣大部分已經落入了李自成的流寇手中,孫傳廷和王守仁的兵力不足二萬五千人,因此只好朝著山東退去。孫傳廷和王守仁這麼一退,開封失守,使得千里中原全部落入李自成之手,中原的易手,使得李自成獲得了戰略上的優勢,大明這時候月復心一潰,又被李自成扼著順天咽喉,使得南北分割,落入了癱瘓的狀態。

而中原之敗後,崇禎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一場大的戰役,只得眼睜睜的看著李自成不斷的擴張,不斷的攻下重鎮,如果沒有朱仙鎮慘敗,也許大明不會敗的這麼快,朱仙鎮一戰使得大明精銳盡失,連守衛城池的力量都沒有,才會演變成這個態勢。崇禎現在非常後悔沒有听從大臣的話,沒有听從王守仁的話,如果能夠將王守仁留在湖廣的話,不可能讓李自成形成現在的燎原之勢,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的藥,因此崇禎只好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未完待續,)

首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崇禎末年最新章節 | 逐鹿崇禎末年全文閱讀 | 逐鹿崇禎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