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禎末年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恩難測冷人心

作者 ︰ 田盛公

禎這時候已經喪失了理智,他總覺得所有的大臣都~于股掌之上,這是他第一次對一個大臣感到無力控制,況且這個大臣還是一個手握雄兵的武將。因此他將河南等地的戰報置之不理,將各地關于雪災等疏本束之高閣,將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如何處理田羽這件事情來。

在崇禎的心里,不管田羽有沒有反心,都要抑制田羽的發展,作為一名帝王,絕對不允許任何人超出自己的控制範圍內,即便這個人再忠心也沒有用,何況還有杜之軼的告發信,讓他神鬼。

緹騎不能用,而在不確定田羽能不能回京的前提下,似乎授爵剝奪軍權這個辦法也不可取,崇禎無力的半躺在御椅之上,心中如同過電般想著自己的一生,他見到了祖父的死,父親的死,兄長的死,也知道祖父不上朝對大明的影響,父親雖然想著勵精圖治,不想登基一個月放撒手人寰,兄長愛木工勝過愛江山,使得宦官為禍,天下狼煙四起,而自己登位以來,雖然自己竭力支持著搖搖欲墜的大明,使得大明芶延殘喘十幾年,但是現在他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外憂內患已經攪得他坐立不安,這時候有出現了田羽這嗎事,使得他感覺到全所未有的累,這不是身體上的疲倦,而是從心中的累。不過自太祖朱元璋開國以來,大明已經延續了二百多年,期間雖也有動蕩,但是大明都挺了過來,他不想自己成為一個亡國之君,因此他不得不又打起精神思考起來。

對付田羽宜緩不宜急,這是崇禎思考了兩三天的結果,現在田羽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武官集團,雖然政治勢力無法和那些將閥世家相比,但是軍事實力卻無人能夠匹及。雖然王六等將官最大的官職不過副將,還有一些不過是副將餃,參將職,但是崇禎知道這些人手下掌握的兵遠遠強過一任總兵,也就是田羽現在手中掌握著大約六七個總兵地軍隊,而且這些軍隊是絕對忠于田羽的。由于田羽屢立大功,使得不少文官、宦官借著田羽地功勞飛黃騰達。這其中的代表就是孫傳廷、方正化。這些人勢必要感激田羽,使得不知不覺間就形成了一個黨,雖然還是隱性的,比不及早已經強大起來的東林黨、楚黨等,但是這些人都是位居要位。更可怕的是崇禎不得依靠這些人來維持風雨飄搖地大明。

韃子、流寇對大明來說,雖可稱為心月復大患,但是還沒有到影響崇禎皇位的地步,而只要田羽願意,完全可以使得大明立刻土崩瓦解,崇禎不知不覺竟然將田羽視為了心月復大患,而且排在了第一位。

洪承疇不能再當薊遼總督了,田羽是他推薦的,而且田羽又將他從韃子重圍中救了出來,雖然崇禎覺得洪承疇未必就卷入了田羽地陰謀之中,但是用這樣的一個人當田羽的頂頭上司,崇禎放不下心,恰好三邊總督傅宗龍剛剛戰死,自己正愁沒有好的人選頂替,洪承疇當然是最合適地人選,那麼由誰來擔任薊遼總督呢?崇禎又陷入了沉思。

歷數知兵的文臣,崇禎思忖良久竟無一人選,當然這也是因為崇禎選擇的人必須和田羽沒有過交集,甚至最好與田羽不合才最為妥當,最後崇禎沒有辦法之下,想到了楊繩武。崇禎選擇楊繩武,並不是楊繩武對軍事有什麼過人之才,而是因為楊繩武是楊嗣昌推薦的,楊嗣昌與田羽不合,這是滿天下都知道的事情,楊嗣昌作為楊繩武的座師,自不會和田羽一條心,這樣一來可以用楊繩武來牽制田羽。

崇禎知道如果不動田羽地軍權,光憑著楊繩武一個文官不可能完全牽制住田羽,那麼如何削弱田羽的軍事實力,而又不讓田羽有所怨言呢?升官,這是最好地辦法,王氏五兄弟里面和田羽關系最密切的便是王六,因此崇禎準備首先調離王六。

要想做得神不知鬼不覺,那就要有好地借口,崇禎翻看著田羽送上來的報功疏本,眼前一亮,王六現在已經是副將餃,按照田羽所報地功績,升他為總兵也不為過,那麼就給王六一個總兵當當,正好大同總兵王樸因松山坐事在獄,明天就砍了他的腦袋,以王六代他為大同總兵,這樣也說得過去,洪承疇去當三邊總督,調王六為大同總兵,想來田羽不會有所覺。崇禎在那里絞盡腦汁準備不知不覺的削弱田羽的實力,他根本就沒有想到方正化早就把消息送了出去,崇禎心中根本就沒有想到,方正化竟然會冒著掉腦袋的危險將自己和他的談話告訴田羽。

顯然剛調走王六,讓崇禎還有些放心不下,王六走了,田羽手下還有四五個心月復將軍,那怎麼辦?如果調得多了,勢必會引起田羽的覺察,雖然皇太極已經退走的消息已經到了京師,但是自己這麼大的動作從關外調兵入關,會引起其它大臣的反對,而且在崇禎的想法里面,最好能夠調派一個與田羽不合的實力派總兵。想到這里,崇禎眼神一亮,他想起了左良玉,左良玉與田羽的齷齪,崇禎是知道的,而且左良玉掌握著足足六七萬大軍,雖然這些大軍在田羽看來不過是烏合之眾,但是在崇禎那里看來卻是一個實力的體現,將左良玉調到關外,湖廣的兵力就更加空虛了,那麼張獻忠怎麼辦?崇禎馬上又想起了王氏兄弟,既然將左良玉調到了關外,那麼就給他個都督做,原來楊嗣昌在世的時候,不是因為一個平賊將軍弄得楊嗣昌兩面不是人嗎?你左良玉不是有官癮嗎?那就滿足你的願望。這樣湖廣總兵的位置就空了下來,正好有理由升王氏兄弟其中之一為湖廣總兵,恩,就讓王守仁來做這個湖廣總兵吧,雖然這樣一來,表面上看似田羽的勢力更大起來,但是王六和王守仁遠在湖廣、山西,可以隔斷他們的聯系,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崇禎想到這里。心中不由大為興奮。這樣一來。田羽就剩下王氏兄弟地三個人。兵力也削弱了很多。再想反叛。田羽就得琢磨琢磨了。崇禎幾天來。第一次飽餐了一頓。美美地

宮。寵幸了很久沒有見過天顏地妃子。

第二天早朝。崇禎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大臣們議論王樸地罪行。王樸在松山首先逃竄。致使松山戰役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地事情。最後議定王樸為死罪。即日執行。崇禎展開了第一步。也不再留什麼余地。將自己地計劃說了出來。大臣們听到崇禎疾風暴雨一般將洪承疇任命為三邊總督。調王六為大同總兵。由楊繩武接替洪承疇為薊遼總督。一個個不由目瞪口呆。不過這些人能做到這個位置。都是萬里選一地人杰。馬上就聯想到了什麼。一個個都不言聲。

崇禎好像覺得給大臣地震撼還不夠。一口氣又將任命左良玉為都督。率兵出關。任命王守仁為湖廣總兵剿滅張獻忠部地想法說了出來。這一下子大臣們都震驚了。他們都知道左良玉和田羽地事情。將這次地任命前後竄連起來一想。這些大臣心中都是一震。尤其是那些內閣閣臣們還有兵部尚書陳新甲。這麼大地事情。崇禎卻沒有和他們透露半點口風。難道皇上……

其實崇禎還是太急了。剛愎自用地他沒有仔細考慮到這個任命地後果。他一直想著怎麼讓田羽不起心。現在這個任命一下來。估計不是傻子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而且沒有和內閣大學士們還有兵部尚書討論過。這可是屬于中旨。明朝地官僚雖然愛官。但是卻有一些氣節。一般人最討厭地便是由中旨任命。按照穩妥地辦法。崇禎應該和閣臣們商量一下。然後以內閣地名義發下去。而且最好將這幾個任命分開來發。這樣雖然不能瞞過明眼人。至少一般地官員不會往深處想。但是今天地這個舉動。不啻于明說田羽我不信任你了。我要分化你地勢力。我要用左良玉來牽制你。

朝臣中地正直官員對崇禎地任命不由有些擔心。一個便是田羽地反應。第二個便是田羽同意了這樣地任命。那麼被削弱地田羽還有不能同心地左良玉能對付得了皇太極嗎?另外這些大臣對田羽都非常有好感。而且田羽立了那麼大地功勞。卻被無端猜。也讓不少人寒了心。

不過幾天幾夜都沒有睡好地崇禎已經偏執到了極點,雖然從大臣們的表情上他看出這個任命是如何的不妥,但是他仍然沒有往心中去,而是大聲朝著大臣們說︰「眾位愛卿,可有什麼意見。」崇禎虎視眈眈的看著大臣,如果有人替田羽說話,那麼崇禎一定會將這個大臣視為田羽一黨。

在崇禎目光的逼視下,所有的大臣都如同廟里的神胎,一句話也不說,反倒是陳新甲掃視了一眼那些大學士們,看到那些大學士們沒有一個言聲,氣得在心中罵了一句,然後出班跪倒在地說︰「請陛下三思。左良玉部數萬大軍移軍關外,勞師餉,現在國庫空虛,恐怕難以支持。另外左良玉部兵力雖然可觀,戰力卻極其低下,恐怕難以與東虜爭鋒,再說……」陳新甲暗中看了一眼崇禎,崇禎一臉的平靜,好像等著陳新甲說完,陳新甲硬著頭皮繼續說道︰「現在正值寒冬,這樣千里移防,兵士們恐怕難以承受跋涉之苦,望陛諒兵士的難處,即便要移防,也等明年春天來臨再說吧。」

崇禎看了一眼陳新甲,冷冷的說︰「左良玉在湖廣數年,不但沒有剿滅張獻忠,反倒讓張獻忠成了氣候,顯而易見,左良玉無法承擔這個重任。皇太極已經退走,調他的兵去關外不過防守幾座城池而已,朕想他左良玉殺賊不行,不能連個城池都受不住吧?再說既然剿滅不了張獻忠,就讓有能力的人來辦,王守仁在山東鎮立過不少大功,手下也有不少精銳騎兵,朕琢磨著,韃子都不是王守仁的對手,更何況是張獻忠呢?」崇禎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借口,說完了將目光看向了陳新甲。

陳新甲听崇禎的口氣,就知道這件事情已經萬難改變,不過他還是非常擔心,戶部已經撥不出來銀兩和糧草,在這麼大冷寒冬讓兵士長途跋涉,如果糧草和餉銀無法及時兌付,那麼極容易引起嘩變,另外崇禎這幾招,很明顯針對著田羽,萬一田羽拒不執行命令呢?如果出現那樣的情況,極有可能將田羽推向韃子,一旦田羽走上極端地路,誰還能夠守衛遼西?這些他不能不想,因此他繼續說︰「是先調王守仁還是先調左良玉?」

崇禎想了一下說︰「同時出發。」

陳新甲聞言不由一愣︰「左良玉部北上,那麼湖廣的防務怎麼辦?」

崇禎這時候不由撓頭,一旦左良玉離開湖廣,湖廣兵力空虛,張獻忠就會更加有恃無恐,不過他現在為了能夠解決田羽,簡直有些不惜代價,因此說︰「湖廣防務由孫傳廷負責。」

陳新甲心不由一沉,孫傳廷現在地情況陳新甲是知道的,手中只有陳永盛一支兵馬,能夠守住開封就不錯了,那里還有能力顧及到張獻忠呢,不過他沒有問,恐怕一問,崇禎會把這個棘手的問題拋給自己,自己又如何能夠解決得了張獻忠和李自成的問題,因此他不準備背崇禎這個黑鍋,因此避重就輕的說︰「戶部早已經撥不出來軍餉和糧草,左良玉這麼多地大軍北上,糧草和軍餉如何供應?請陛下示下。」

崇禎看到陳新甲不停的提出問題,不由有些不耐煩,朝著陳新甲冷冷的說︰「這件事情由戶部和你們兵部協商解決。」

陳新甲心中暗自嘆了一口氣,知道再說下去,崇禎一定將責任都推給自己,現在看來崇禎已經打定了主意,因此陳新甲磕頭回到本班。

崇禎看到無人反對,輕聲說︰「大家都不說話,看來都同意這個計劃,那就退朝吧。」

退朝之後,不少大臣都沒有立刻離開,三五一群地議論起崇禎的這個計劃來。正直的大臣都為田羽擔心,也為國家的走勢擔心,而那些平日里嫉妒田羽或者與田羽不對路地大臣則非常興奮,以前準備扳倒田羽的那些人又有些蠢蠢欲動。

吳忠不久就听說了這個消息,他大喜

很明顯杜之這次成功了,只要杜之軼能夠順利上己的前程可謂一片大好,他的銀子已經花光,朝著幾位京中的熟人打了秋風,弄了一百來兩銀子,就動身給杜之軼報信。

吳忠剛出了山海關,田羽就接到了方正化的書信,接到方正化地書信後,田羽不由勃然大怒,自己在前方拼死拼活,不但沒有功勞,反倒使得崇禎無端猜疑。不過田羽和誰都沒有說,一個人窩在臨時都督行轅的屋子里琢磨如何渡過這個危機。

韃子已經退走,祖大壽已經很久沒有打獵,因此找到田羽,希望田羽也能和他一起去打獵,弄些野味回來換換口味。田羽以身體不適推辭掉祖大壽地邀請,祖大壽這時候也從田羽身邊的人探听出點風聲,最近田羽心情很不好,他不由有些惑,田羽在遼西打了這麼多地勝仗,封侯恐怕是早晚的事情,怎麼會心情不好呢?他將問放在了心里,既然田羽不去,他便邀請了李笑天一眾山東鎮將領出去了。

不久,洪承疇調任三邊總督,王六升任大同總兵,王守仁升任湖廣總兵地令就到了錦州,祖大壽心中一下子雪亮起來,怨不得田羽心情不好,恐怕和這個有關,祖大壽在京中也有些關系,他在聖旨到的前一天才得到了一絲風聲,本來他還不信,沒有想到第二天聖旨就下來了,田羽怎麼會那麼快就得到消息?沒有听說田羽在京中有多少關系啊?他不由覺得田羽更加神秘了起來,同時也對田羽的命令擔憂起來。他知道一旦一個武將受到了皇上的猜會有什麼下場。

洪承疇接到聖旨後,心中卻一點高興都沒有,要說他是敗軍之將,本應該坐罪削職才是,自從解圍之後,他一直等著這一天,沒有想到皇上竟然沒有降罪于他,又委以總督的重任。接到這樣的聖旨他應該高興才對,不過作為混跡于官場數十年的洪承疇,皇上的矛頭指向了田羽,他如何看不出來。雖然接觸田羽地時間不長,但是洪承疇心里對這個年輕的總兵、都督卻贊譽有加,甚至可以說驚為天人,在他地思想里,復遼除了田羽之外,沒有人能夠勝任。現在崇禎卻下了如此的一步臭棋,這步棋足足將大明推向了絕路。因此他怎麼能夠高興得起來。

洪承疇又怕田羽因為此事而選擇極端,因此接到聖旨後,和宣旨的太監聊了幾句,送了二千兩銀子後便急急忙忙的來到了田羽的都督行轅。

田羽听到洪承疇來訪,就知道洪承疇地意思,因此開門見山的便和洪承疇表明了心態,那就是堅決執行皇上的命令。

洪承疇放下了心,拍了拍田羽地肩頭說︰「盛公,我知道你現在心情一定會非常不好受,但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不知道誰在皇上那里說了你的壞話,蒙蔽了皇上。不過從今天的聖旨來看,至少皇上還沒有喪失理智,從另外一面來看,應該高興不是,山東鎮一下子又出了兩位總兵不是。」

田羽點了點頭,笑著說︰「是啊,皇上倒是很看重山東鎮,一下子就提拔了兩位總兵。明日我就擺宴為他們慶祝,明天洪大人一定要過來。」

洪承疇笑了一下說︰「這酒我一定叨擾,接到聖旨的時候我還發愁沒有人手可用,听說王六將軍被任命大同總兵,這下子就不用愁了。」

田羽說︰「王六打仗是好地,就是這個脾氣,在我這就沒有少捅婁子,以後到了大同,還望洪大人好好磨練磨練他。」

洪承疇點頭說︰「田大人放心吧。」其實洪承疇有滿月復的話要和田羽說,不過最後還是放棄了,聊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洪承疇就回去了。

洪承疇剛走不久,山東鎮的主要將領都來到了田羽那里,田羽看到打頭的王六一臉的怒氣,不由打趣地說︰「誰惹我們的王大總兵生氣了。」

王六有些不滿地說︰「大人,我不去當勞什子大同總兵,我就跟隨大人在一起,哪管做一個馬前卒,心中也願意。」王六心眼少,對政治又不敢興趣,因此他沒有覺察到聖旨中的貓膩,只是他不願意離開田羽,因此才發了牢騷。

田羽拍了拍王六地肩頭,笑著說︰「這個我可沒有辦法,讓你當大同總兵是皇上的旨意。」

王六拉過一只椅子大馬金刀地坐上去,然後大聲說︰「我不管,我就留在山東鎮了,看他能把我怎麼著。」

王守仁看了田羽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田羽就知道王守仁已經覺察到了一絲端倪,田羽忙朝著王躍鵬說︰「躍鵬,找幾個心月復親兵,把住門,誰也不能靠近,僕人丫鬟們一個也不準過來。」王躍鵬連忙答應,小跑著就去了,不一會,大門和二門就站滿了兵士,不許任何人接近田羽他們所在的房間。

王守仁這才低聲朝著田羽說︰「大人,我看這件事情有些詭異。」

田羽無奈的笑了一下,然後坐下來說︰「恐怕有人在皇上那里搬弄是非,讓皇上心到我了。這也難怪,自古以來功高蓋主者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王六听到這里,不由一驚,他腦袋里面靈光一閃,馬上就意識到了問題,他挪了一下椅子,靠近田羽說︰「大人,難道皇上要對你動手?」

田羽擺了擺手,嘆了一口氣說︰「還沒有到那個地步,皇上這幾手不過是為了削弱我的力量,有所防備而已。只不過皇上的手段也未必幼稚了一點。」

王六眼中凶光一閃︰「大哥,這個狗屁皇上竟然不識好人心,咱們反了他狗子的。」

田羽忙一把捂住王六的嘴︰「小心禍從口出。」

王守禮說︰「現在來的這些都是患難已久的兄弟,我覺得六子的話也不無道理,我們可不想大人做第二個岳飛。」王守禮的話引起了其他將領的共鳴,都紛紛表態,一旦田羽選擇造反,他們一定會誓死追隨。(未完待續,)

首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崇禎末年最新章節 | 逐鹿崇禎末年全文閱讀 | 逐鹿崇禎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