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禎末年 第一百六十二章 功不成志堪憐憫

作者 ︰ 田盛公

楊嗣昌三月初一自縊身亡,萬元吉和楊山松嚴密控制楊嗣昌自殺的消息,而是對外宣稱楊嗣昌積勞成疾,嘔血傷心而亡。萬元吉一面料理軍務,一面將楊嗣昌的死訊上報給崇禎皇帝,崇禎得到楊嗣昌的死訊後又恨又憐,恨楊嗣昌督師一年勞師糜餉不說,反倒陷落襄樊。憐的則是楊嗣昌忠心報國,卻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

楊嗣昌督師的時候就有不少人攻擊他治軍無方,致使流寇縱橫于川、襄之間,現在楊嗣昌一死,彈劾楊嗣昌的疏本絡繹不絕。崇禎年間五十相,大多數都沒有落得好下場,但是崇禎對于楊嗣昌的信任、眷顧卻始終如一,他對身邊的大臣慨嘆︰「督師功雖不成志堪憐憫,宜用輔臣禮歸葬。」隨後崇禎又下一旨︰「督師閣臣楊嗣昌,督師功雖未成,盡瘁堪憫,與祭一壇,地方官護柩回籍。」

楊嗣昌一死,崇禎感到大臣中再也沒有如同楊嗣昌一般的能臣,除了楊嗣昌他就信任的就是薊遼總督洪承疇,但是洪承疇在關外與東虜正在苦戰,根本就不可能調回來繼續剿寇。思考了兩天之後,崇禎終于下了決心,那就是擴大孫傳廷的職權,加孫傳廷兵部尚書餃,督師各鎮,全權負責剿寇事宜。同時崇禎也知道楊嗣昌之所以如此,都是因為左良玉跋扈不服調遣所致,因此心中對于左良玉也非常不滿,要是擱在別的總兵頭上,恐怕崇禎早就派出緹騎殺左良玉以泄心中怨氣。不過左良玉兵多將廣。而且屬下有不少都是投降過來的流寇,一旦殺了左良玉,恐怕這些人又得成為流寇,因此崇禎只好按捺在心中殺左良玉地想法,不過他也想給左良玉點顏色看看,以免左良玉更加驕狂自大,同時崇禎覺得田羽的山東鎮不但軍力強大,而且能精忠報國。因此下旨奪去左良玉平賊將軍大印,仍以總兵餃視事,而遷田羽為平賊將軍。

崇禎這個想法還最終沒有定下來的時候,李仙風、孫傳廷兩人的疏本就到了崇禎的案頭。崇禎听說張獻忠、曹操入豫準備攻打開封,更是慌了神。李自成和張獻忠時有摩擦崇禎等大明官員是有所了解的,現在听說張獻忠、曹操入豫,有和李自成聯營的架勢,崇禎再也坐不住了。他不在猶豫,奪左良玉平賊將軍以贈田羽,又下嚴旨令左良玉入豫殲滅張獻忠,不得讓張獻忠進入豫西一步而打亂山東鎮剿滅闖賊于洛陽的計劃。

崇禎剛剛解決張獻忠入豫這件事情,麻煩又來了,雖然崇禎以功雖不成志堪憐憫為理由替楊嗣昌辯護,但是許多科道言官卻絲毫沒有放棄攻擊楊嗣昌地打算。工科給事中李如璧上疏追究楊嗣昌督師失敗之責說︰「襄陽失,則荊南有剝膚之恐。」刑部主事追究楊嗣昌有六大可斬之罪︰「一。失藩陷城。二、彈劾巡撫以代其責。三、《華嚴經》滅蝗,詠咒平寇。四。張獻忠入川,單褲縱逃。五。賄賂監軍。六,交結朋黨。」。其中最厲害的是禮部侍郎,他認為楊嗣昌「奸欺誤國,請用嘉靖朝仇鸞例,開棺戮尸。」……

崇禎雖然對這些奏疏置之不理,但是感情不能代替法律,而且現在不追究楊嗣昌之罪,日後恐怕難以駕馭群臣,只好下令有關職司︰「文弱兩載辛勤,一朝盡瘁,雖有瑪瑙山之功,不能掩張獻忠、曹操兩賊囂張,襄王罹禍之罪,下所司會勘以聞。」

朝廷上下官員已經都知道崇禎對于楊嗣昌的袒護,因此將楊嗣昌失陷藩王等罪責,故意援經輕典,加上議功方式,解月兌了楊嗣昌的罪責,顯然這種處理方式是符合崇禎地意願的。但是言官們卻揪住不放,令崇禎氣惱不已,最後他將各科道言官召集宮中,狠狠的訓斥了一頓說︰「楊嗣昌系朕特簡,用兵不效,朕自鑒裁,而其尚有可取之處,各官見朕有議罪旨意,彈劾不已,其心何以。今疏留中,諭爾等知之。」在崇禎的重壓下,彈劾楊嗣昌的風波終于慢慢地平息了下去。

雖然眾官不再糾纏楊嗣昌之罪,讓崇禎松了一口氣,但是外憂內患仍讓他焦頭爛額,他一面憂心關外的戰事,另一方面又恐怕孫傳廷才力不及,剿寇不靖。其實他沒有料到他的決定還會引起一場風波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說說前方的戰事。

張獻忠自桐柏山而出,進入河南,一戰而下泌陽,泌陽縣令死難,引起李仙風的恐慌,他一面加緊布置開封防務,一面朝孫傳廷求救。張獻忠攻下泌陽以後,繼續揮軍北進,一路上幾乎是所向披靡,各縣聞風而降,李仙風也顧不得縣城,他打定主意守住開封,其他各縣只好听天由命,而陳永盛的回軍也給了他膽氣。

左良玉雖然對崇禎奪去平賊將軍之印大為不滿,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不敢違抗聖旨,帶著兩萬多大軍循著張獻忠走過地古道進入河南,緊追不舍。張獻忠、曹操偵知陳永盛回軍開封,知道不可能攻克開封,只好向著其他方向流竄,與左良玉又玩起了游擊戰。洛陽的闖王得到張獻忠狼狽逃竄地消息後,便熄了一切念頭,準備突圍。

而田羽那方面則為崇禎的旨意擔心不已,雖然田羽受領平賊將軍印,成了一名真正地將軍,但是田羽心中並不快樂,他知道自己奪了左良玉的平賊將軍一職,左良玉勢必會對自己不滿,甚至還會懷恨在心,他雖然不怕左良玉地勢力,但是他擔心的是自己和左玲兒地事情。山東鎮大軍開到洛陽後不久,左玲兒听說父親在鄖陽一帶,距離洛陽並不是很遠,加上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見過父親。因此左玲兒辭別田羽,尋找父親而去。左玲兒走後不久就給田羽寫來一封信,告訴田羽左良玉對他的印象不錯,覺得他是大明棟梁。田羽接到信後,心中非常高興,既然左良玉對自己的印象不錯,那麼自己和左玲兒地事情就沒有什麼障礙了,如果不是戰爭一觸即發。田羽恐怕早就央求孫傳廷為媒,成全自己和左玲兒了。不想現在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情,一旦左良玉懷恨自己,自己和左玲兒的事情恐怕就得曲折了。因此他尋思良久,給崇禎上了一疏︰「奏為恭謝天恩,仰祈聖鑒事。四月二十八日,兵部火票遞到上諭︰「田羽公忠體國,與將士甘苦共嘗。賞罰分明,數戰有功,著賞平賊將軍印,辦理軍務,欽此。」,臣竊曾為一馬夫,毫無勞績。得聖上厚恩,而位列總兵。已經惶恐之至,現今闖賊未滅。洛陽尚在敵手,聖上以平賊將軍賞臣。臣心惶惶,至頭餃之寵錫。尤慚未展寸功,是以具疏叩謝天恩,並辭平賊將軍之印。現今臣師困闖賊于洛,臣益當慷慨誓師,枕戈達旦,拯救百姓于水火,以期仰答高厚鴻慈于萬一。微臣感激涕零,謹修此疏叩謝天恩,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田羽送走這個疏本以後。日夜期盼皇上能夠收回成命。崇禎哪里知道田羽為了討好左良玉而拒平賊將軍一職。他還以為這是田羽和他搞文官那套虛應故事呢。因此又下旨仍令田羽為平賊將軍一職。田羽接到二旨後。雖然急得直跺腳。也沒有辦法。

田羽看到無法推掉平賊將軍一職。也就只好將全部身心投入到了戰場上來。孫傳廷和田羽地諭令都已經印刷完畢。除了一小部分由城中地細作貼到要緊之處外。田羽在城外觀察風向。搭建了一座高塔。派人攜帶大量地諭令登塔朝著城中揚去。田羽選擇地那天。風力很大。因此絕大部分諭令都隨著大風飄進了洛陽城。不少百姓看到大量地紙張從天而降。還以為什麼東西呢。紛紛哄搶起來。不少識字地人大聲讀了起來。百姓們听後都不由縮著脖子一個個蔫了下去。

田羽是在東城撒進去地諭令。東城守將是袁宗第。他拾到了田羽地諭令。看完之後。連忙帶著親兵趕到闖王駐扎地安國寺。這時候闖王也听到了消息。正準備讓親兵過去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袁宗第就趕了過來。袁宗第看到闖王。便將手中地紙張遞給了闖王︰「闖王。你看看。這是山東鎮揚進來地諭令。」

闖王展開紙張。然後大聲地讀了起來︰「欽賜平賊將軍印、山東鎮總兵田示︰「仰在城文武官吏軍民人等知悉。本鎮十萬天兵圍城三月有余。非不能戰。而念全闔城百姓之命。現今洛陽外無援軍。內無糧草。只要本將揮軍攻打。破城易如反掌。爾等游魚釜中。豈能當長活?可即開門投降。一概赦罪記功。有軍中頭目自動來降者賞都司以下官職。兵士來降。給予銀兩以作返家盤纏。除首惡闖賊之外。斷不再殺一人以干天和。倘罪重孽深。仍舊延抗。本官雖好生惡殺。亦不能救也。慎勿沉迷。自貽後悔。」」

牛金星听完冷哼了一聲︰「這個田羽地口氣還挺大。」

闖王咂模了一下說︰「欽賜平賊將軍印。山東鎮總兵。看來咱們地對手又升官了哈。」

宋獻策笑著說︰「听說了,原本這個平賊將軍崇禎給了左良玉去做,這楊嗣昌一死,崇禎小兒將一肚子怨氣撒在了左良玉的身上,又讓田羽做這個平賊將軍,哼,誰做都是一樣,最後還不是落得個兵敗地下場。」

闖王琢磨了一下說︰「你說這個左良玉平賊將軍當得好好的,突然之間讓崇禎將平賊將軍一職給撤了,將這個大印交由了田羽,他能不能因此懷恨田羽在

牛金星點頭說︰「那是自然,田羽尚不到而立之年,而且是最近兩三年才崛起的,怎麼能和根深蒂固,當了這麼多年的左良玉相比,我要是田羽拒不受這個平賊將軍之印,既可以對崇禎表示忠心為國,又賣了左良玉一個好,那可是一箭雙雕啊。從這個東西上看來。田羽是受了這個平賊將軍一職,左良玉和田羽之間將來必有好戲看了。」

闖王聞言不由大感興趣的說︰「啟東,你這個話從何說起,平賊將軍一職讓誰去做,那是崇禎小兒說的算,左良玉怎麼能把這個帳算在田羽頭上。」

牛金星搖了搖頭說︰「大明地這幫將領都是窩里橫,你想田羽沒有什麼背景,沒有什麼資歷。突然一下子將左良玉地平賊將軍一職奪了過去,就是左良玉不說,左良玉軍中那些總兵、副將能高興嗎?左良玉也是目光短淺之輩,崇禎他不敢恨。那只有恨田羽了。而且我听說孫傳廷已經掛了兵部尚書餃專司和咱們作戰事宜,他是文官之首。那麼武將也得有個領頭的不是,崇禎不讓左良玉這個老資格做平賊將軍,而將平賊將軍讓給了田羽,田羽雖然打仗還是有兩把刷子。山東鎮兵力也不弱,但以他地資歷能指揮得了左良玉那幫驕兵悍將嗎?所以我說以後有好戲看了。」

宋獻策插話說︰「不但有好戲看,咱們再給他們澆澆油,讓他們內斗。最近一段時間,我將張獻忠入川的前前後後都打听了一下子,對張獻忠他們地事情已經大體掌握,可以說楊嗣昌之所以敗就是因為文武不合。而武將各行其是,才讓張獻忠鑽了空子。不然以張獻忠的兵力,恐怕早就被楊嗣昌剿滅在了巴蜀之間。」

經過這幾個月地打探。牛金星對于楊嗣昌追剿張獻忠這一年多地事情也是非常了解,因此他笑著插話說︰「我听說左良玉開始還比較听楊嗣昌地命令。而且楊嗣昌為他討得了平賊將軍一職,左良玉感恩戴德之下。才取得了瑪瑙山大捷,不想平賊將軍印卻最終使得楊嗣昌和左良玉、楊嗣昌和賀人龍,賀人龍和左良玉之間的不合,才使得楊嗣昌功虧一簣。本來大明並沒有平賊將軍一職,這個平賊將軍大印也是前朝所留,楊嗣昌靠著崇禎的信任,討得平賊將軍印以激勵將士,沒有想到最後卻敗在了平賊將軍印之上。看來孫傳廷也要重蹈楊嗣昌覆轍。」

闖王聞言笑著說︰「看來這個平賊將軍印還是咱們地福星啊。」

牛金星說︰「那當然,平賊將軍印讓楊嗣昌功敗垂成,現在崇禎又亂了手腳,將本不該授予田羽的平賊將軍印,授予了田羽,你想想左良玉能心服嗎?我看田羽初出茅廬,恐怕看不清楚這一點。現在咱們和張獻忠、曹操都在河南,官軍勢必會有聯軍的一天,到那時候田羽恐怕就有苦頭吃了。」

闖王雖然也覺得牛金星和宋獻策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他還有一絲擔心︰「張獻忠看來是要放咱們的鴿子啊,咱們地細作回報說張獻忠並沒有按照他承諾的路線攻擊開封,自從打下泌陽之後,反倒向東逃竄,看來有回湖廣的意思,這段時間除了陳永盛的大軍開回開封以外,山東鎮並沒有什麼動靜,現在左良玉追進了河南,而張獻忠又掉頭亡命,看來孫傳廷和田羽是不會調山東鎮一兵一卒回開封了。」

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根據情報已經商議了幾回了,知道原來的一切打算,一切計劃都已經成空,現在只有闖營獨自面對山東鎮了。宋獻策看了牛金星一眼,牛金星眼楮閃爍了幾下,笑著對闖王說︰「現在看來只有靠咱們自己了,突圍我們已經準備妥當,只要闖王一聲令下,我們便可以突圍而去。」

闖王說︰「福王府的金銀珠寶和咱們拷掠得到的糧餉已經處置好了?」

牛金星答道︰「都弄好了,一共二百三十一車,都已經整裝待發,為了防止路上會有車損壞,我又讓張鼐收集了近一百輛大車備用。」

闖王說︰「這些可是咱們日後逐鹿中原地家當,一定要全數運回伏牛山中,不能讓山東鎮得去一分一毫。」

劉宗敏接口說︰「闖王,你放心吧。我已經派一功、雙喜帶著二千騎兵和五萬步兵護送這些財寶。山東鎮加起來不過四五萬人,要想啃這塊骨頭,恐怕他還沒有那麼好的牙口。」

闖王聞言終于將心放了下來,看了眾將一眼又說︰「我這些日子琢磨了一下。如果我們都從西門突圍地話,二十萬大軍走也得走幾個時辰,所以我有個想法,那就是分營突圍。」

牛金星和大家一直認為集中突圍為好,因為二十萬大軍縮成一個方陣,田羽即便有二萬騎兵,也沖不破大陣,現在听到闖王提出分營突圍地辦法不由大急。牛金星看了宋獻策和李岩一眼,看到兩人臉上也現出不贊成地表情,心中對自己集中突圍的辦法更增加了信心,因此朝著闖王說︰「闖王。咱們地優勢便是兵多,劣勢則是兵多不精。山東鎮優勢是兵精而且騎兵多,劣勢則是兵少,一旦我們分營突圍,恐怕正中田羽的下懷。他可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了啊。」

宋獻策也忙說︰「啟東地話不錯,我記得人們分析遼東楊鎬薩爾滸之敗便是分兵所致,現在咱們不能走楊鎬的老路啊。」

闖王看到李岩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從表情上一看就知道他也不支持自己分營突圍的意見,自己最依賴地三大謀士都不同意,也讓闖王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了動搖,不過他還想看看武將們的想法。因此朝著劉宗敏說︰「捷軒,你是什麼看法?」

劉宗敏本來也是支持集中突圍的。不過闖王說起分營突圍地話頭,讓他想起了南原時候的事情。當時就是分營突圍,闖王一路。高夫人一路。闖王這一路最慘,只剩十八騎敗走商洛。在洪承疇、孫傳廷星夜勤王之後。丁啟睿派大軍進山搜索闖王行蹤的時候,如果不是高夫人在劉芳亮的保護下突圍出去,打起了闖王旗號,虛張聲勢,讓丁啟睿誤以為闖王並沒有逃入商洛山中,恐怕闖王難逃被擒的下場,因此他打起精神想了想說︰「我覺得分營突圍也是有好處地,闖王說的不錯,咱們二十多萬大軍只從西門出城的話,估計需要些時辰,到時候就會給田羽調兵阻截的機會,更何況咱們還有那麼多大車的輜重,所以我認為分營突圍也許會好一些。」

闖王看到劉宗敏支持自己分營突圍,又將目光掃向其他將領︰「一功,芳亮,還有宗第你們都說說。」

高一功素有很少發表意見,因此劉芳亮首先開口說︰「雖然軍師和牛先生集中突圍可以震懾山東鎮,但是就好比將雞蛋放在了一個籃子之中,一旦遇到個差池,就是那個覆什麼下,沒有完卵。」

听到劉芳亮這麼一說,牛金星提醒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劉芳亮聞言不由一笑︰「對,就是這個話,我是大老粗,沒有記住。所以我覺得分營突圍就像把雞蛋放在了數個籃子里面,危險會更小一些。」

劉宗敏拍了劉芳亮肩頭一下︰「你小子,是不是小時候買雞蛋給弄打過,不然怎麼又這麼深的體會呢。」

劉芳亮聞言臉上不由一紅,打了個哈哈︰「我家里窮,哪里能買雞蛋啊,還不是老娘攢了十好幾天,準備賣錢換些鹽巴,沒有想到被我一個粗心都給打爛了,弄得家里十幾天都沒有吃上一口鹽,想一想那個日子,再看看現在,真是天壤之別。」

高一功這時候開口說話了︰「我同意闖王的意見,分營突圍,不過還是以西門為主,其他各門突圍可以作為西門突圍地掩護。」高一功是高夫人的弟弟,在闖營武將中素來有聲望,闖王對于他地意見也特別的尊重,而且高一功也很少發表自己地意見,往往發表意見,也是切中要害。因此听到高一功也同意分營突圍的想法,闖王看了看牛金星等人說︰「牛先生,軍師,還有林泉,你們再議一下,看看到底是集中突圍好呢,還是分營突圍好呢。」

牛金星、宋獻策、李岩互相看了幾眼,牛金星首先開口說︰「那闖王你說說你地分營突圍的辦法,我們再商量一下,雖然我們三個人都認為集中突圍要好一些,未必就是最好地辦法。」

闖王聞言點了點頭說︰「我的想法是這樣的,田羽他們也不是無能之輩,估計他們已經猜出咱們要退往伏牛山中,所以南門布置的兵力要比其他各門都多。所以我們可以派出一股子兵,佯從南門突圍,吸引南門的火器營和騎兵,最好能將火器營和騎兵營纏住,不讓他們支援西門。東門是孫傳廷和田羽大帳所在地,而且也是輜重所在地,所以我想著招募一些死士,拼死攻擊。如果能夠擊潰東門大軍,那麼就可以打亂對方地指揮。即便無法擊潰對方,但是總理大臣和平賊將軍被攻,對方不可能不救。因此可以減緩西門的壓力。至于北門暫且不去管他,那里的兵都是步兵,行動起來較慢,等到他們趕到任何一門,恐怕戰事已經結束。」

闖王的辦法一說完。牛金星三人紛紛點了點頭,李岩搶先說︰「這個辦法倒是可行,其實和集中突圍也沒有什麼差別,南門和東門不過兩股偏軍,服務于西門突圍。」

宋獻策接道︰「我們可以先出南門,這樣可以給田羽一個假象,那就是我們從南門突圍。等到東西兩門大軍準備向南門運動的時候,咱們出城一擊。一定可以出其不意,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牛金星也點了點頭說︰「這個主意要比咱們集中突圍的辦法靈活。我看就這麼辦,不過這南門。東門兩支偏軍,恐怕難以月兌身啊。」

闖王嘆了一口氣說︰「壯士斷腕。不得以而為之。如果咱們只從西門突圍,恐怕早晚都會陷入山東鎮的重圍,只有這樣,打亂對方的布置,切斷他們互相呼應之勢,我們地機會才會更多。而且我們也可以趁著其他各門援軍未到之際,全力攻打西門的騎兵,全殲他們于西門,這樣也可以避免被騎兵尾追之苦。」

牛金星想了一下說︰「闖王,那南門、東門你準備派遣多少兵力。」

闖王早就胸有成竹的說︰「南門不求一勝,只求能夠纏住火器營和騎兵營,最不濟要將火器營給我死死纏住,因此我覺得兵力不用太多,一萬到兩萬之間即可。這些兵多帶些木板和棉被,防御對方的火器,對方要是沖,就嚴防死守,對方要是放棄攻擊,準備支援其他地方,咱們這營兵一定要像牛皮糖一樣粘上去,一定不讓火器營離開南門半步。一旦突圍順利,我們可以派出騎兵接應他們,里外夾擊,擊潰火器營,一旦突圍不順利,那麼南門地這營兵馬只好自己謀出路了,因此這營兵一定是咱們精銳的部隊,不能派那些投奔過來的桿子,不然南門一潰,勢必會影響到咱們整體突圍的計劃,這營的將領選擇也需要慎重。」

雙喜聞言忙說︰「義父,這個差事就交給我吧。只要我還活著,就不能讓火器營離開南門半步。」

張鼐拉了雙喜一把,然後對闖王說︰「闖王,雙喜哥剛剛成親,這個活你就交給我吧,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劉芳亮朝雙喜和張鼐擺了擺手,笑著說︰「你們不行,這麼重大地任務還是咱老將出馬,闖王南原的時候,我可就是偏軍,掩護主力突圍,這個差事我熟,就交給我吧。」其他將領都知道南門突圍的危險系數最高,因此也紛紛要求自己從南門突圍。

闖王掃視了一眼眾將領,這些人很多都跟隨了自己十來年,這十年來朝夕相處,再加上同生共死,感情非一般可比,他自己心中也知道南門是突圍任務最艱巨的一個,對方不但有五千騎兵,還有近萬的火銃手和剛剛弄清楚名字的迫擊炮。可以說南門山東鎮的實力是最突出地一個地方,帶著一兩萬人叢這里突圍,為西門爭取時間,雖然不能說必死,但是生還的機會要比其他各門要小了很多,因此他遲遲下不了決心。雙喜剛剛與高夫人身邊地慧劍結婚,不能讓他這個剛剛做了不久的新郎官去冒險,張鼐呢,他還有對付對方神聖騎士團地任務因此也不能去,劉宗敏一直是前線總指揮,西門還需要他去指揮,郝搖旗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闖王對他已經另有安排,思來想去,最後他目光落在了劉芳亮地身上︰「芳亮,南原的時候,你曾經帶著一隊人馬突圍,也有了經驗,這次南門地重任就交給你了。」

劉芳亮看到闖王將重任交給自己。不由咧著嘴笑著對其他將領說︰「你看,我就說我有經驗,你們別和我爭。」然後又對著闖王說︰「闖王,你放心,有我劉芳亮在,就不會讓對方的火器營離開南門半步。」

闖王點了點頭,拍了拍劉芳亮地肩頭︰「芳亮,我給你兩萬精兵。你再看看有什麼需要的,盾牌、木板,鎧甲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你就和啟東說,讓啟東給你準備。」

劉芳亮說︰「是,闖

闖王又看了看眾將說︰「東門雖然山東鎮只有一個騎兵營,還要保護孫傳廷和田羽,但是東門攻擊的意義也非常大。如果能夠襲破東門大營。山東鎮必潰。因此東門也是一場惡戰,而且咱們要打他個出其不意,因此我的想法是派三千騎兵攻擊。」

這次闖營的將領沒有去爭,因為騎兵大多數都在張鼐、雙喜、郝搖旗和田見秀四人手中,其他將領大多數都是步兵,只有標營才是騎兵。看來這東門的任務八成會從這四個人選出,通過剛才大家也都知道闖王已經胸有成竹。听到需要騎兵攻擊,這四個人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闖王。一個個挺起了胸膛,希望闖王能夠點自己的將。

闖王掃視了四人一眼。然後緩緩地說︰「雙喜剛剛結婚,而且自入洛陽以來一直負責輜重事宜。因此這次我準備讓雙喜的騎兵負責輜重最外圍的保護和與伏牛山中聯絡。張鼐的騎兵隊伍用來對付對方地神聖騎士團,也不能去東門攻打山東鎮。見秀的騎兵最多。是西門突圍對陣「義」字營的主力,因此出東門攻打山東鎮的任務只好委屈搖旗了。」

郝搖旗爽朗的一笑︰「闖王你就放心,我準保將孫傳廷、田羽打地屁滾尿流。」

闖王盯著郝搖旗說︰「搖旗,現在咱們騎兵實在是太少,所以不能再撥給你了,奇襲田羽大營,步兵沒有多大的用處,因此東門一戰只好依靠你原來營中的騎兵了。我記得你那里只有近兩千的騎兵,對方東門共有五六千騎兵的樣子,還有些步兵,不過不多,因此你的任務也非常重,一旦不能得手,千萬不能意氣用事,白白浪費兵力,帶著你的騎兵退走,與大營合為一處。」

郝搖旗一共有一千九百多騎兵,而且郝搖旗地騎兵大多數都是老兵,不同于闖王進入河南招募的新兵和桿子。這個話還得從闖王敗入商洛山中之後說起,在山中闖王曾受到官軍地追剿,闖王派郝搖旗守衛一處要地,不想郝搖旗這個人非常好酒,雖然闖王百般叮囑,郝搖旗還是沒有控制住自己的酒癮,正當郝搖旗醉酒地時候,官軍來攻,失了要地。郝搖旗酒醒之後,數次帶兵想奪回那個地方,不想官軍守衛森嚴,使他大敗而歸,他覺得無顏再見闖王,便帶著自己的兵士進入河南發展。這次闖王進入河南之後,郝搖旗再次投奔闖王,因此他這近兩千人馬都是跟隨他有些年頭地老兵,雖然人數不如田見秀的騎兵,但是戰力卻非田見秀那些新兵可比,這也是闖王為什麼將奇襲東門地任務交給郝搖旗的原因。而郝搖旗則想借著這個機會以贖前罪,郝搖旗和劉宗敏等人不同,劉宗敏一直是闖王的手下,但是郝搖旗當年和闖王同列老闖王高迎祥手下為將,高迎祥死後,高迎祥軍大部分歸為李自成指揮,因此郝搖旗也就投奔了李自成,當時闖王兵敗南原之後,郝搖旗力勸闖王進入河南發展,但是闖王沒有接納郝搖旗的意見,再加上郝搖旗的隊伍軍紀不嚴,受到闖王的訓斥,因此郝搖旗自失地而走以後,闖營的將領對郝搖旗意見就頗大,認為他既不忠于闖王,又不能約束士兵,這次投奔闖王之後,劉宗敏等老八營的將領都曾經勸過闖王不能重用郝搖旗,但是闖王仍然對郝搖旗信任有加,讓郝搖旗非常感動,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听到闖王將奇襲東門的任務交給自己,不由大為激動,甚至有些哽咽的說︰「闖王,這次搖旗不會再給你丟臉。」

闖王朝著郝搖旗點了點頭,輕咳了一聲,然後說︰「啟東,現在百姓的情況怎麼樣。」

牛金星嘆了一口氣︰「田羽這招很陰險,現在洛陽的百姓听說山東鎮要攻城,一個個都非常害怕,尤其不少人都傳說山東鎮如何如何強大,咱們闖營根本就不是對手,百姓都不敢再明著幫助咱們闖營,怕一旦山東鎮進入洛陽,他們受到報復。而且不少大戶竄連起來,準備在城中接應田羽攻城,雖然我們已經查實了幾戶,殺了他們震懾其他人,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情況對于我們非常不利。」

闖王聞言不由下定了決心,大聲說︰「眾將听令,三日後突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崇禎末年最新章節 | 逐鹿崇禎末年全文閱讀 | 逐鹿崇禎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