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禎末年 第一百零三章 崇禎的信任

作者 ︰ 田盛公

田羽更改完軍制,和楊軍等心月復商議了一陣,便給崇禎帝寫了一封奏疏,仔細陳述陳達反叛圍攻總兵衙門一事,再加上刻意收集了一些證據,還有一些黑道的供詞,即便朝中有人想著護著陳達,不承認陳達想造反,那麼率領一群和山東鎮毫無相干的人圍攻總兵衙門也是形同造反了。田羽恐怕別人搶在自己前頭在崇禎帝面前告自己的狀,造成崇禎先入為主的成見,因此疏本以六百里加急送出。

處理完這個事情,田羽開始知會巡撫衙門,根據俘虜的供詞,開始按單抓人,羅繼祖也沒有辦法阻止,只好同意,不過他給了田羽一些建議,讓他不要派出大量的軍士抓人,以免搞得滿城人心惶惶。至于這個建議田羽嚴格執行,每天派出幾小隊分別抓人。鑒于田羽在流血日的雷霆手段,這些黑道人物不敢反抗,再加上四門緊閉,根本逃月兌不了,這些人往往束手就擒。一時間,濟南的黑道大佬們風聲鶴唳,很怕下一個被抓的就輪到自己。

抓捕行動一直持續了五天才告一段落,現在田羽大營中已經人滿為患,抓捕的足足有一千多人,再加上原來雷震廷俘虜的近一千人,已經超過兩千人。這里面有很多濟南的黑道頭面人物,也被田羽一起關在大營中。而小郡主暗中四處奔走想營救出這群人,最後除了一些參與圍攻總兵衙門的首惡外,田羽同意每個人繳納一定的贖罪銀子放人。

听到這個消息,這些人的親朋好友紛紛奔走相告,籌集銀兩贖人。田羽之所以采用這個方法,出于兩個目的,第一,自己不可能殺這麼多人,而他們大營也沒有專門的牢獄,老是這麼押著也不是什麼事情,在他們身上弄些銀子補貼軍士也是不錯的想法。第二個更是出于一個更深的目的,那就是明哲保身。田羽一直賞罰分明、與兵士共甘苦,受到了屬下的愛戴,但是楊軍給他講了王翦伐秦的故事。

當時秦朝橫掃**,勢如破竹,只剩下強大的楚國,秦始皇曾問李信欲破楚,須多少人馬?李信表示二十萬即可。秦始皇又問王翦,王翦道︰「非六十萬不可。」始皇說︰「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于是派李信及蒙武將兵二十萬南伐楚。最後李信敗于項燕之手,秦始皇不得已起用王翦。但是王翦要求必須給他六十萬大軍才能伐楚,秦始皇只好同意,這下子可以說將當時整個秦朝的軍隊都交付給了王翦。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園地,始皇說︰「將軍既已出兵,何患貧窮?」王翦說︰「為大王部將,雖立戰功卻終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親近臣下之時,多求良田屋宅園地,為子孫置業。」始皇大笑。王翦的軍隊行至關口後,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有人認為將軍求賞太過分,王翦卻說︰「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傾盡全國兵力,交付給我,我只有以多請田宅作為子孫基業的方法來穩固自家,打消秦王對我的懷疑。」

田羽當然也听說過王翦伐秦的故事,听到楊軍這麼一說,馬上恍然大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自己現在的樣子未免不會被有心人誤以為別有大圖,況且崇禎更是多疑的人,現在文官愛錢,武官怕死,出了自己這個另類,難免槍打出頭鳥。再說沒有利益,如何將所有的人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如果自己還這麼堅持下去,不但會引起其它人的懷疑,甚至將領得不到好處,離心離德,恐怕到時候難免眾叛親離,因此才出此下策。

不到三兩天,押解的那些黑道人物大多數都繳納了贖罪銀子,光這一項就使田羽收入了近五萬兩銀子,他留下了一萬兩,其他的按級分發給將領。當然監軍方正化,那些個錦衣衛也重重的分了一份,連巡撫衙門,田羽也按著官職的大小,每個人都送了一份,這一下子,所有人都是皆大歡喜。當然除了那幫黑道人物,還有小郡主。田羽下手很黑,不少人幾乎都要傾家蕩產也籌不來那麼多銀子,沒有辦法之下,只好求救小郡主,小郡主沒有那麼多銀子,只好又去求德王,德王抱著破財免災的心理,足足拿出了三萬兩銀子,最後將所有田羽同意贖罪的人都贖了出去。

楊嗣昌還有高起潛等想借著這件事情整到田羽,因此鼓動依附自己的御史上疏彈劾田羽,罪名有二,一,貪污軍餉,造成兵士嘩變。二,殺人滅口,誣陷陳達逆反。楊嗣昌和高起潛的號召力非同小可,一時間彈劾田羽的奏疏擺滿了崇禎帝一御桌。有些人看到楊嗣昌和高起潛要整到田羽,以為機會來了,收集一些道听途說的消息上疏彈劾田羽,借機向楊嗣昌等示好。

但是彈劾的疏本從來都是泥牛入海,讓許多人模不到頭腦,沒有听說田羽有什麼後台,也不是將閥出身,難道彈劾的罪名還不夠重?但是田羽起家完,再加上嚴于律己,根本就沒有多少把柄可以讓他們攻擊,其中最有分量的奏疏恐怕就是陝西巡撫丁啟睿的了,他在奏疏上寫了田羽冒充流寇,攻下潼關城,劫掠大量銀兩和糧草。

待到田羽勒索濟南黑道的消息傳到楊嗣昌處,楊嗣昌不由大喜,覺得壓倒田羽這個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這件事情了。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消息傳給依附自己的御史們,一時間彈劾田羽的奏疏進入了一個**,每天都有數十份各種各樣的奏疏擺上崇禎的案頭。

崇禎帝吃完晚膳,又和田妃閑聊了一會,才又回到了御案前閱覽奏疏。這些日子崇禎帝的心情很好,雖然韃子已經退出長城,但仍對關外重鎮虎目耽耽,而流寇也是暗波浮動,但是整體來說,大明贏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崇禎覺得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心情也較之以前好了很多。他隨手拿起一封奏疏,打開一看見又是彈劾田羽的,便搖了搖頭,放在了一邊,又拿起一本,但是連著十幾本奏疏都是一個事,那就是彈劾田羽。這些御史看來是不弄到田羽誓不罷休,崇禎帝冷笑了一聲,將奏疏扔在了案上,背靠著龍椅,像是在閉目養神。突然對身邊的王承恩說︰「你覺得田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王承恩听到崇禎問自己。心下一顫。他地消息很靈通。知道田羽得罪了高起潛等人。這些人下了心思想弄到田羽。因此他這幾天一直秉著百說不如一默地態度。沒有想到崇禎帝會問自己。他沉吟了一下。斟酌著詞語說︰「奴才風聞這個田羽很是不檢點。甚至有人說……有人說……」

听到王承恩遲疑。崇禎睜開眼看了一下。又慵懶地閉上︰「說什麼?」

王承恩輕咳了一聲。小心翼翼地說︰「說田羽想做當世地曹操。」

崇禎聞言不由大笑了起來。弄得王承恩不由手足無措。以為自己地話觸怒了崇禎。忙跪了下去。磕頭如搗蒜︰「陛下。恕罪。奴才也是听人家這麼說而已。」

崇禎擺了擺手。輕笑著說︰「沒有你地事。你起來。你起來。我是笑這幫人。哼。當世地曹操。別說他田羽只是一屆武夫。就是他田羽即便有那個能耐。難道我就是漢獻帝。」

「陛下明鑒萬里。奴才佩服。」

「你都是說的別人說的話,朕現在問的是你對田羽怎麼看?」

王承恩不由更加為難,本來想敷衍了事,不想崇禎緊追不舍,又看到崇禎似乎沒有覺得田羽是威脅,因此他緩緩的一邊說,以便觀察著崇禎的表情︰「奴才覺得這個田羽不像這些奏疏中所說的那樣。」

「哦,你說說。」崇禎帝似乎來了興趣。

「奴才沒有見過田羽,只是從一些事情上推測,他從一個馬夫,能升到現在總兵一職,總還是有些能力的,要是說起來他和三國演義中那個張飛有些相似,不,和武聖有些相似。」

崇禎也讀過三國,听到王承恩先拿田羽和張飛做比,又推翻用關羽做比,不由笑道︰「關羽和張飛這兩個人有著天壤之別,你說說為什麼有這種感觸,一會武聖,一會張飛的。」

「听說田羽和武聖一樣,驕于士大夫而善待士卒,人又有計謀,因此我又覺得他像武聖。」

「那你說說,最開始為什麼說他像張飛。」

王承恩笑了笑︰「我覺得他比較魯莽,剛剛升了官就得罪前去宣旨的天使,所以覺得他又像張飛,不過現在又覺得他像武聖多些。」

崇禎點了點頭,輕聲說︰「你說的也有些道理。但是我覺得這個田羽倒是個可造就之才。」說完從旁邊拿出十幾個信函,一封封展開來,對王承恩說︰「這里說的才是真正的田羽。」

王承恩多精明的人,一晃眼,就知道那些信函來自于廠衛,沒有想到崇禎竟然早就對田羽有所關注,听崇禎的話風,似乎對田羽非常的欣賞,看來這次到田鬧劇要以楊嗣昌等人慘敗而收場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崇禎末年最新章節 | 逐鹿崇禎末年全文閱讀 | 逐鹿崇禎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