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禎末年 第六十章 腳板賽騎兵

作者 ︰ 田盛公

田羽又親自登門拜訪了老葛頭,留下白銀五百兩,以表歉意。加上轅門上高高掛起的人頭,終于讓這件風波漸漸的平息下來。而有了糧草,銀兩的田羽,又征了近兩千的兵士,使自己的兵力達到整整一萬。

田羽一邊訓練一邊緊緊的盯著韃子的動靜,除了每天的塘報以外,田羽派出去足有二三百斥候,四處打探消息。岳托佔領了張登以後,因傷亡巨大,兵力捉襟見肘,不敢輕動,而是解鞍牧馬,等待多爾袞的大軍匯合。

而多爾袞的左翼軍行掠至山西,接到岳托大敗,瑪瞻殉國的消息後,轉道而回,大軍兵鋒直指保定。孫傳廷等駐軍容城不敢出兵迎戰,以致韃子長驅直入。

田羽看到多爾袞有和岳托合兵的企圖,不由大急,現今岳托力孤,正是殲滅之機,一旦多爾袞的大軍趕到保定府以南,便會失去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因此他帶著楊軍和十幾個親兵,前去拜訪盧象升。盧象升的兵馬也得到了擴充,現今足有七千多人,經過兩個多月的苦練,雖不及原來的天雄軍,但戰力已非其他軍鎮可比。因此一听說田羽想著趁多爾袞未至保定府之前,殲滅岳托這支韃子軍,不由拍手叫好,約定第二天一早同時起兵,尋岳托決戰。

為了爭取時間,田羽和盧象升的軍隊曉行夜宿,不敢一絲耽擱。當大軍行到蠡縣境內,听斥候回報多爾袞已經繞過保定府,兵分兩路,一路由多爾袞親自率領直撲慶都。一路由二等梅勒章京李國翰率領直奔張登。雖然李國翰這一路只有五千人之數,但一旦讓李國翰與岳托匯合,便可湊成近一萬的騎兵,那樣的話僅憑田羽和盧象升的一萬七千多士兵,何談殲滅岳托這股韃子。

因此宿營之後,田羽帶著人就去找盧象升商議此事。盧象升對附近的地理環境非常熟悉,遠眺著夜空,思考了良久,才說︰「保定到張登的路程較之我們現在到張登的路程雖然要遠上一些,但我軍大多數都是步兵,速度根本比不了全部為騎兵的韃子,看來我們失去了殲滅岳托的機會了。」說完滿是遺憾的用右拳擊了一下左掌心。

「大人,你看我們能不能憑借唐河稍微阻止下李國翰大軍?」楊軍是河間府人,因此對附近地理環境也非常熟悉,才有此一問。

「我倒也想過,但是時間上來得及嗎?」

「步兵是來不及了,不過我們要是派出騎兵,未必就不能趕在韃子的前頭。」

盧象升眼楮閃爍了幾下,捋著胡子沉吟了一下說︰「騎兵倒是能夠趕在韃子的前頭,但是一旦被張登的岳托發覺,出兵相擊,我們的騎兵便可是月復背受敵了。此計不可行,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甚至會有斷送騎兵的危險。」

田羽看了一眼盧象升說︰「盧大人,那看來我們只好與李國翰拼速度了。爭取在李國翰的前頭到達張登。」

盧象升點了點頭說︰「我也想不出什麼太好地辦法。只好如此了。希望李國翰能夠給我們一天地時間。那麼我們就有機會擊破岳托了。不過從情報上來看。岳托尚有四千多大軍。便是李國翰趕不到張登。這岳托也是塊難啃地骨頭。我們也得從長計議。」

田羽在盧象升處直商議到了將近三更天。方才離去。第二天東方剛剛露出一絲曙光。田羽與盧象升地軍隊便拔營朝張登方向而去。

兩股大軍雖然同樣訓練了兩個多月。但是盧象升更加注重軍陣地訓練。而田羽除了軍陣地訓練之外。堅持前世野戰軍地訓練方式。那就是所有地兵士每天下午還要進行十公里地越野跑。因此從急行軍地結果便可以看出兩軍訓練地差距。大軍在近七個時辰地急行軍。跑出近一百里。盧象升地大軍已經到了體力地極限。不少兵士開始跟不上大軍地速度。掉隊地足有兩三千之數。而田羽地部隊雖然也是疲倦不堪。但僅有不到一百名體力較差地兵士掉隊。

雖然盧象升看到兩軍如此大地差距。心中不免有些懊喪。但前方傳來地消息讓他大喜過望。岳托竟然不等李國翰地騎兵趕到。拔營朝高陽而去。揚言要攻破高陽。活捉帝師孫承宗。這樣一來。李國翰和岳托地距離越來越遠。留給盧象升和田羽回旋地余地越來越大。

田羽與盧象升商議了一下。最後決定由田羽率大軍支援高陽。圍殲岳托。而盧象升則率兵北上進駐唐河南岸。憑險阻擊李國翰部。岳托一離開張登。阻擊李國翰便沒有了月復背受敵地危險。盧象升地選擇也很多。可以據險而守。也可以待韃子半渡擊之。田羽、盧象升話別後。各朝自己地目地地而去。

盧象升首先派出騎兵部隊。輕騎而進。破壞唐河之上地橋梁。以達到延緩李國翰部地目地。盧象升地騎兵部隊在楊陸凱地帶領下。顧不得勞累連夜出發。于第三天一早到達唐河南岸。楊陸凱到達地時候已經有十幾騎韃子地斥候過了石橋。楊陸凱派出一隊騎兵前去追殺韃子斥候。那十幾個斥候看到明軍大隊騎兵開到。紛紛退回北岸。看到明軍派出騎兵攻擊。胡亂射了幾箭便朝北方而去。楊陸凱看到韃子地斥候。擔心韃子大軍不時將至。雖然這兩天不分晝夜地趕路。現在體力已經到了極限。但他不敢耽擱。首先開始破壞唐河上地兩處石橋。又派騎兵分別將上下游近一百里之內地所有浮橋全部放火燒掉。

石橋剛剛破壞了不到一半,李國翰的騎兵就到了對岸。看到明軍已經破壞了石橋,李國翰命韃子四處尋找船只,伐木做成木筏。到了下午一共搜集了二十多條小船和幾十個木筏,李國翰一聲令下,五百名韃子上船準備開始強渡唐河。

唐河寬不過三五丈,楊陸凱看到韃子準備強渡,忙組織兵士用弓箭射擊,阻止韃子渡河。李國翰的騎兵見狀立刻隔著唐河朝楊陸凱的兵士實施壓制射擊,掩護強渡的韃子。楊陸凱的騎兵不過千數,而李國翰的韃子足有四千多人,再加上韃子弓馬嫻熟,雙方對射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楊陸凱的騎兵便損失了足有一百多人,看到損失過大,楊陸凱只好指揮騎兵後撤到韃子的射程之外,等待韃子強渡部隊上岸,實施突擊。

五百韃子在騎兵弓箭的掩護下,用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已經全部抵達南岸,陸續開始上岸。楊陸凱朝後邊的騎兵看了一眼,舉起馬刀,高聲喝道︰「將韃子趕回對岸,殺。」八百多騎兵巨濤一般向著沖上南岸的韃子沖了過去。

韃子沒有了馬匹,大多帶著的都是短兵刃,戰力下降很多,再加上因兩軍短兵相接,李國翰在對岸不敢射擊,因此楊陸凱一個沖鋒便將剛剛沖上來的韃子沖了個七零八落,死傷很多。但韃子也真悍勇,死戰不退。雙方鏖戰了足有三炷香的功夫,楊陸凱的騎兵又損失了近二百人,才將韃子再次趕下河去,而韃子也丟下了三百多具尸體。

眼看著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李國翰停止了攻擊,在北岸宿營。同時派出兩個騎兵小隊,舉著火把一路朝上游而去,一路朝下游探路,準備尋找沒有被破環的橋梁,或者水淺之處,以便渡河。楊陸凱的騎兵僅僅剩下六百出頭,不敢分兵,在南岸宿營,派出數十兵士巡邏,牢牢地盯住對岸李國翰的動靜。

過了足有兩個時辰,韃子的騎兵小隊無功而返,讓李國翰打消了其他念頭,回營安歇,準備第二天再次強渡唐河。到了後半夜李國翰被對岸傳來的動靜吵醒,忙披著衣服,走出帳外,向對岸眺望。黑沉沉的夜幕下一道火龍從南而來,看樣子足有五六千人的模樣,原來是盧象升步兵大隊連夜趕到。

韃子的幾個將領听到動靜也都出來查看,遠遠的看到李國翰,忙都聚了過來,巴牙喇章京托克雅是個急性子,沒有等到走到跟前,便大聲說︰「大人,明軍又增兵了,看來明天渡河更加困難了。」

李國翰輕咳了一聲,覺得夜風刺骨,將身上的衣服拉緊一些才說︰「揚武大將軍性子太急了,怎麼就不等我們就去攻打高陽,弄得現在我們進退兩難。」

一個叫葉臣的將領接口說道︰「大將軍曾經在孫承宗孫老兒那里吃過大虧,這次終于有機會報當年一箭之仇,能不急嗎。要不是前些日子敗在盧象升手下,恐怕早就攻破高陽了。」

「那也該等我們到了張登,合兵一處再去攻打高陽啊。」李國翰不由有些埋怨的說。

托克雅笑著說︰「這次我們左右兩軍伐明,咱們左翼軍揚鞭馳突,所向披靡。而右翼軍連遭敗績,輔國公瑪瞻也死于戰陣之上,揚武大將軍是個好面子的人,如何能咽下這口氣。再說大將軍向來高傲,報仇之事怎麼能假手咱們左翼軍,因此我早就料到他會有如此。」

李國翰不無擔憂的說︰「右翼軍連番受到打擊,兵力不足,現在孤軍深入,我怎麼老是覺得心中不踏實呢。現在明軍明顯是在阻擊我軍與大將軍匯合,恐怕里面必有陰謀啊。」

「那我們怎麼辦?」托克雅覺得李國翰說的有理,不由著急的問。

「單靠我們這些兵恐怕難以突破唐河,我看還是給奉命大將軍去信討個主意吧。」多爾袞曾經被皇太極賜予墨爾根岱青的稱號,在韃子將領中威望極高,因此托克雅、葉臣等將領齊聲贊成。李國翰擬好書信,派了一小隊騎兵去多爾袞大營送信。然後望著對岸的明軍連綿的大營,擔憂的說︰「希望我們還來得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崇禎末年最新章節 | 逐鹿崇禎末年全文閱讀 | 逐鹿崇禎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