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禎末年 第四十九章 困境

作者 ︰ 田盛公

盧象升和田羽收拾殘兵,向大名府進發,雖然一直擔心韃子會追擊,但韃子也沒有再次分兵追擊。原來岳托被石頭砸得吐血,受創不輕,又因為連續大敗,瑪瞻身死,心情更是大壞,傷勢越發沉重起來。十來天下來,一個力可拔山的滿族漢子瘦的跟猴子似的,感覺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

巴都里的腿傷恢復的倒不錯,現在已經可以拄著棍子在軍營中四處活動了,只是日後這條腿恐怕得瘸了,騎馬打仗就會大受影響,甚至可能會因此告別軍旅生活,這對于一個整日里在馬上討生活的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連別人都為他惋惜。巴都里卻毫不在乎,用他的話說就是我怎麼的也還是兩條腿,總比沒有腿強吧,再說瘸子怎麼了,照樣建功立業。他從一個曾中過秀才的漢人隨從那里知道了孫臏這個人和馬陵之戰後,更是在營中四處吹噓,自己要轉行了,當一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甚至不知從哪掏弄來一本孫子兵法,讓他的那個漢人秀才天天給他講解。

因為兵力損失巨大,又帶著那麼多劫掠的財物和壯丁,韃子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無力再攻擊府縣。而岳托這幾日更是一直關注著高起潛的動作,擔心高起潛趁火打劫。不過高起潛卻沒有絲毫動作,每天窩在慶都,不知做些什麼,讓岳托放下心來。但他又擔心盧象升、田羽卷土重來,因此派出兵士送信給多爾袞,準備合兵。

岳托在擔心盧象升、田羽,他兩人何嘗不擔心岳托呢。雖然到了大名府,但是楊廷麟帶來的幾乎是壞消息。大名府現在的知府是楊嗣昌的門下,因此處處為難楊廷麟,一顆糧食也不給。而那些鄉宦士紳更加是勢利眼,雖然盧象升在大名府任知府的時候素有賢名,但人走茶涼,自古皆然。又見盧象升得罪楊嗣昌、高起潛,甚至有些人連見也不見楊廷麟,因此楊廷麟這些日子沒有少吃閉門羹。

大名府的百姓念盧象升的恩義,紛紛解囊相助,只是百姓也苦,能拿出多少糧食呢,有的人竟然連下鍋之米都給楊廷麟送了過來,即便如此,楊廷麟這些日子不過籌集了三四百石的糧食。

田羽的軍糧本來很多,但自從收了山東鎮的敗兵之後,支出很大,一路上又送給盧象升一些,現在軍糧也是捉襟見肘。一時間,盧象升和田羽的士兵只好節衣縮食,每天只有中午吃一頓飽飯,早晨和晚上都是稀粥。

盧象升和田羽的大軍準備屯在大名府的城北一個叫五里鋪的小村莊,兵部尚書、三邊總督盧象升和潼關鎮總兵選定五里鋪屯兵的消息經過里正傳到村民那里,使這個小村子一下子沸騰起來,紛紛扶老攜幼,迎出大軍足有三里之遙。

望到五千大軍迤邐而來,所有的百姓紛紛跪拜朝著軍中的盧象升磕頭,盧象升在馬上朝四方抱拳作揖,以作回禮。等盧象升一過去,百姓們紛紛拿著一些饃饃、野果遞給兵士,甚至有個大娘把家里寶貝似的攢起來的幾個雞蛋煮熟,硬往那些兵士懷里塞。田羽看到盧象升受到大名府百姓的如此愛戴,鼻子一酸,心中說︰「什麼時候我也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等大軍安頓了以後,盧象升帶著親兵就去大名府知府那里要餉要糧,足足去了大半天的功夫才回來。田羽正巧在外面巡營,看到盧象升兩手空空而回,不由苦笑了一下。

盧象升忿忿的將馬鞭扔給掌牧官楊陸凱,跳下馬來,苦惱的朝田羽說︰「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大人,怎麼了?」田羽關切的問道。

「這個沙福德本是本督向皇上舉薦為大名府知府。不想他現在投靠了楊嗣昌等。竟不念交情。以大名府兩年來匪、災為借口。一點錢糧也不撥給我們。」

其實自從听完楊廷麟在大名府地遭遇。田羽對盧象升此行就沒有報多大地希望。看到盧象升一臉憤懣。安慰說︰「他沙知府不念舊情。但大名府地民心可用。我這還有些銀兩。拿出去買一些糧食。可以支持一段時間。大人再看看民家地一些鄉宦士紳是否可以支持我們一些。」

盧象升用拳砸了一邊地樹干。發泄自己心中地不快。沉默良久才說︰「順德府地羅田嶺、滑縣地張慶善兩人與我有舊。家中都是資財萬貫。我現在就派人去找找他們。看看他們能不能幫助我們。」

回營以後。盧象升寫了一封懇切地親筆信找心月復去順德府、滑縣下書。雖然糧食不多。但田羽與盧象升商議了以後。認為僅靠五千兵士要想建功。不啻白日之夢。因此還是決定開始招兵。由于盧象升在大名府地名氣。加之中原百姓對韃子恨之入骨。因此招兵地事情進展很快。

盧象升因為受困于糧餉。不敢多招。最後得兵兩千多人。加上原來地兵士已經超過原來地兵數。但戰力卻比原來地天雄軍下降了很多。田羽手頭有從潼關劫掠地銀兩。雖花了一些。但是比盧象升要財大氣粗多了。因此新增了五千多兵士。加上原來地兵士。兵數達到近八千人。山東鎮地兵士陣亡了足有二千多人。又加上不少看到沒有勝利地希望。于布陣之時當了逃兵。現在田羽地營中山東鎮兵士也就五百出頭。

田羽地騎兵損失到不到五百。馬匹損失也很多。在盧象升地幫助下。又購買了五百多匹劣馬。這樣王六地標營和雷震廷地騎兵營恢復到戰前地水準。王守智和金學峰各分到兩千人。這樣兩個步兵營地人數都在兩千五百人左右。而王守智地步兵營用旗定為紅黃綠相間地彩旗。弓兵營、火器營地損失不是很大。各分了五百多人。將編制增加到一千人。

田羽又買了些糧食,這樣一折騰,田羽的十萬多兩白銀如流水般花了出去,連下月的軍餉都沒有著落了。而一萬三千多的大軍一天人吃馬嚼消耗甚大,就是一天兩次粥,一次飽飯,有時候都供應不上,盧象升和田羽不得不派出兵士去山上挖野菜、打獵維持。

正當盧象升和田羽陷入馬上就要斷糧的困境時,從順德府和滑縣都傳來好消息,首先是滑縣的下書人和張慶善的老管家一起回來了,張慶善準備了三千石糧食、白銀一萬兩助軍,又號召滑縣百姓一起捐糧,共得糧近一萬石,而且滑縣周圍的百姓陸陸續續的仍在捐糧。盧象升听說以後,非常興奮,有了這一萬多石糧食和一萬兩白銀,夠他的兵吃一兩個月的了。盧象升馬上派出五百兵士隨張慶善的管家南下運糧,他又寫了一封感謝的信,派楊陸凱代表他前去謝張慶善。

楊陸凱帶著兵士走了不過兩三天,順德府的羅田嶺派他的大兒子羅羌前來回書,盧象升看過後大喜,原來羅田嶺接到信後,除了自己慷慨解囊外,同樣號召鄉宦士紳一起捐糧,現在的勢頭不錯,籌糧已經超過一萬石,白銀五千兩。

盧象升為了感謝田羽這麼長時間對他的接濟,將這些錢糧送給了田羽,同樣寫信給羅田嶺表示謝意。田羽便派雷震廷、雲睿和羅田嶺的大公子羅羌一起去順德府運糧。

順德府和滑縣百姓的慷慨解囊使盧象升和田羽的錢糧的困境暫時得到緩解,但是盧象升和田羽聯名上給兵部請求支應糧草、兵器的疏文如同石沉大海,沒有絲毫訊息,盧象升與田羽新招的兵士每天只好拿著棍棒操練。

這日操練完畢,田羽走到盧象升身邊,無奈的說︰「大人,沒有兵器甲仗,這些兵怎麼可能上戰場啊。」

盧象升對這個情況怎麼能不知,沉默了良久,嘆了一口氣說︰「現在看來只好憑著我的老臉再去求沙福德一趟了。」

「大人,沙福德能幫咱們嗎?」

「現在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只好死馬當活馬醫,踫踫運氣了。」田羽一時無語,一個兵部尚書、三邊總督竟然被排擠到了這個份上,看著都心酸。

本來沒有抱著多大希望的盧象升,竟然把這個事情辦成了,不知道是這個沙福德突然良心發現,還是因為上次拒絕了盧象升,這回放不下臉面了。只是沙福德只撥給了三千刀槍和甲冑,無異杯水車薪。火藥、鐵子鉛彈倒是很多,盧象升雖然無火器營,但田羽在他去之前,就和他打過招呼,一定多弄些這些東西,因此盧象升給田羽拉來很多。看到還有三四千人沒有甲冑兵器,田羽和盧象升商議了一下,最後決定等籌集的銀子到了以後,便去各府的鐵匠鋪訂購兵器和甲冑。

這些日子的艱難讓田羽對如何賺錢更加上心,每天除了訓練兵士外,幾乎都是一個人鑽到屋子里不出來,又寫又畫,讓下面的將領有些模不清這位總兵大人到底在干什麼。而王六幾次想從田羽的口中探點風聲,都被田羽已各種借口搪塞了過去,更加增加了神秘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崇禎末年最新章節 | 逐鹿崇禎末年全文閱讀 | 逐鹿崇禎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