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的仇恨 正文 後記

作者 ︰ 顏柳之風

「濟北貞王勃者,景帝四年徙。徙二年,因前王衡山,凡十四年薨。子式王胡嗣,五十四年薨。子寬嗣。十二年,寬坐與父式王後光、姬孝兒奸,悖人倫,又祠祭祝詛上,有司請誅。上遣大鴻臚利召王,王以刃自剄死。國除為北安縣,屬泰山郡。」

——班固《漢書》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

這個故事中的第一男主角(劉寬與劉新宇究竟誰是第一男主角,已無法根據出場次序來確定,其實作者早就開始含糊。作者注)劉寬,能夠從史書上找到的記錄只有短短的兩句話。而他的墳墓在1995年至1996年間,給那些參加了發掘的考古專家們留下了無盡的猜想,因為,劉寬真的被掩埋在一座沒有修完的陵墓之中,沒有玉衣、也沒有黃腸題湊。所以,西漢最後一任濟北王的故事就這樣成為荒丘中的一個謎。與其使之成謎,作者索性按照史料的記載,輔以現代生活中的些許經歷,設法讓這個故事逐漸完整起來。在此需要鄭重說明的是,故事就是故事,盡管其中有些是內容符合歷史記錄的,但杜撰的成份極重,如劉寬與劉徹之間的糾葛,事實上,劉寬死于公元前87年劉徹駕崩的幾個月之後,漢昭帝劉弗陵下詔以「詛上」以及「」的罪名,令劉寬自殺了;此外,劉寬「」的事實發生他與他父親的妃子之間,而並不是他的妹妹。

之所以作者冒著被罵作「胡說八道」的風險來胡說八道,理由是在作者身邊的人群中,往往存在著很多始終帶著劉新宇那種淺薄的仇恨情緒的人們,當他們被這種情緒左右時,原本快樂的生活立即被灰色調涂抹起來,而且由于客觀存在的種種不堪,人們簡化了因仇而恨的復雜過程,反而使之更加快捷。甚至可以對不相干的問題也仇恨起來,如「仇官」、「仇富」等等。雖然當前確實存在著一些庸碌和貪蠹的官吏可仇,也存在著一些為富不仁的富戶可恨,然而在仇著並恨著的群體之中,並不完全都是出自對公平的渴求以及對不良現象的不平,反而有些是出于找不到優越感繼而失去幸福感的心態,這才是可悲的。

幸福感的輕易失去,導致了仇與恨的輕易構成。人們如此方便地仇恨著︰女朋友被比自己優秀的男士帶走了;薪水雖然能夠糊口,但那位比自己晚來的同事憑什麼比我每個月多掙了一百元?努力做好的方案幾乎耗費了心血卻未獲老板認可,老板明明就是個草包!……就這樣恨起來了,就這樣不快樂起來了。

因此,作者只想通過劉寬與劉新宇的故事來陳述一種觀點,那就是——

生命太過短暫,愛的時間尚且不足,哪來的空閑恨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的仇恨最新章節 | 輪回的仇恨全文閱讀 | 輪回的仇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