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相 正文 一百四十八章 上官黎,真古之君子也!(求票)

作者 ︰ 水葉子

與那人說完話,依舊是鄭岳將他帶下去妄置,唐相整整衣冠後到了前面的書肆,微笑著拱手團禮向陳一哲及眾名士告罪。

親自走進弘文印社,親眼目睹了印社所出的書籍後,眾名士對他的態度自然又有了不同,然則受剛才那消息的沖擊,此刻眾名士便是想要親熱也實在不能夠,拱手還禮之間臉上都有著抹不去的憂s 。

弘文印社對于剛剛成立的「清音文社」實在太重要了,而文社辦的好壞又與眾名士們的聲望與利益緊密相關,所以此刻當印社出現危機時,眾名士難免感同身受的擔心起來。

潤物無聲之中,唐松已憑借著弘文印社與江南士林的核心翹楚們扭結到了一起。

不等唐松行完禮起身,張旭先已上來把住了他的手臂,「萬方等六印社已經聯袂降價售書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上官,現在還弄這些虛文作甚!」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听完張旭的紹個唐松悠悠一聲長嘆後,仍舊向眾名士行了一個完整的團有匕。

見他年紀只在弱冠上下,但遭遇這等大事時臉上卻看不到半點驚慌失措模樣,且禮儀一絲不苟。眾名士們嘴上不說,心中卻暗道此子遇事能靜,果然是修身有得,誠為可造之材也。

「罷了」陳一哲擺擺手,「柏高說的是,現在的確不是多禮的時候,有什麼處斷你盡管去做便是」

聞言,唐松笑了笑,「既然本城所有的印社都已降價售書,我弘文豈能例外?」

言罷,招手喚來了經鄭岳選中的書肆管頭,「沖刻書寫布告,本印社一應書籍同樣折為八成售賣」

管頭躬身應命而去後,唐松邊束手邀客,請眾名士往書肆後的小院落奉茶。

這些名士們一走書肆內越來越多的士子們不約而同的長出了一口氣,隨即便有議論聲紛攘而起。其間頗有幾個與周青因會文相識的本城士子湊了過來,打問適才這些個名士們都說了些什麼。

周青敷衍了幾句,見他話中得不著什麼有用的東西那幾個士子便開始好奇猜測起唐松的來歷。

這實也怪不得他們好奇心太盛,奕在是唐松太顯眼了。

面對雲集而來的江南名士,任是換了那個士子都不免會心生緊張,但那年齡只在弱冠上下的唐松卻與他們應答無礙,絲毫看不出半點拘謹來。

這已是極讓人訝異,更加想不到的是眾名士對唐松的態度居然也是極親熱,全沒有他們漫游拜會時常會遇到的拿捏身份景象這一鼻都太怪異,太過于違反常規是以眾士子們就難免好奇揣測。

猜測了一會兒也沒個頭緒這幾個士子見周青一臉凝重遂有人出言追問。

「我是為此印社而憂啊」周青嘆息未盡,本書肆降價的消息已經傳開,眼見印刷裝幀如此精美的水天精藏書卷居然一降便是兩成價格,越來越熱鬧的書肆內頓時起了一片的歡呼聲。

眾士子們已經看過,這家剛剛開張的弘文印社內所有書籍價格與萬方等六印社皆是差相仿佛,譬如同一本《文心雕龍》,書價之差只在三五文之間,但書的好壞差異卻足以倍計此刻又降兩成,那此書肆中的書買起來可就太劃算了。

歡呼聲中,便有士子向周青笑道︰「周兄你听听,降價了,何必杞人憂天?」

「越是降價,越是可憂」周青又是一嘆,「諸位皆是士林人物,焉能不知書?弘文印社所出之書論價與萬方諸社相同,但精美足倍之。越是精美估本越高,利錢自然也就越薄,其利本薄,卻又一降兩成,長此以往,如何支撐?越賣虧空越大,最終必然難以為繼」

言至此處,周青輕輕拍了拍手中的書卷,「吾所憂者非為弘文印社,若其真到難以為繼時,以後卻向何處買這等水天精藏?」

隨著周青的言說,那幾個士子臉上的笑容慢慢斂沒無形。這本是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不一時書肆內又有許多讀書人醒悟過來,本是歡樂的氣氛漸次消失。但與此同時,它卻帶來了一輪瘋狂的購書狂潮。

弘文印社或許就要支撐不住,這樣精美的「水天精藏」書卷極有可能再也看不到了,現在不買更待何時?

人同此心,心同此念,霎時之間,剛剛開張的弘文印社之書肆內掀起了一股風暴,他們那里還是買書,分明就是放搶!

在如此熾烈的氣氛下,腦子就容易發熱,原本可要可不要的書也都紛紛買了。店里的這種風暴又不斷吸引著路過的讀書人,並迅速如漣漪般向整個揚州城擴散開去。

就在書肆內的管頭並伙計們忙碌不堪的時候,書肆後那個雅致的小院落里,唐松剛剛安撫住眾名士們如同周青般的憂慮,說起了另一個話題,「敢問哲翁,文社的曉諭告示可擬定了?」

陳一哲點點頭,從袖中掏出兩頁折疊極其精細的竹紋紙,「這是近幾日我與眾人商議後的定稿」

唐松接過來細細看完,良久未置一詞,見他如此,眾名士中有人發問道︰「小友以為如何?」

「好文字」唐松贊過之後方道︰「只是在下尚有一妄言,請諸位姑且一听」

從讀書之論到飲酒之論,再到這弘文印社的開張,唐松每有言行必定出奇,這一點眾名士之間已多有言及,此刻見他如此,紛紛留意而听,有座次稍遠的甚至還起身離座往前走了幾步。

唐松輕咳一聲後朗聲言道︰「此告示誠為佳妙,振江南文運、提攜後進之良苦用心天日可鑒,感人至深。然稍有遺珠之憾者,是為主張不明」

聞此言,陳一哲並眾名士面l 疑hu ,「主張不明?」

「是,有哲翁為大 ,各州翹楚名士共襄盛舉,江南士林之菁華可謂盡入清音文社矣。這等前所未有,也必將留名于後世的大文社焉能沒有自己的文學主張?」

響鼓不用重錘,只這短短兩句,眾名士頓時明白過來。是啊,前幾日怎麼把這事情給忘了?

見眾名士們如此,唐松微微的笑了笑。文社文社,畢竟是要以「文」為主,似清音文社這般根基如此堅厚的龐然大物若只是出幾並好作品實在算不得什麼,它必須在理論的層面有新的創見與主張,惟其如此,它才能與別的文社徹底區分開來,而不是僅僅只有一個「大」字。

這就如同要成軍先定旗一樣,以清音文社的背景,其所立之旗就必須是 旗王旗。

歸根結底,唐松提出的是個佔據制高點,重立風潮並進而使清音文社能夠搶奪整個天下文壇話語權的問題,雖只是短短幾句話,其間的野心卻是昭然若揭。但他的這份野心卻又正合了度中眾名士的心思。

清音文社畢竟是江南士林菁華的大匯聚啊,其成立的初衷正是為了對抗北地士林,冀圖改寫當前南北文運之爭的結果。

在這等背景下,唐松提議間流l 出的野望恰與清音文社成立的背景不謀而合。

沉吟了一會兒後,名士們開始發言討論,最先開言那人遲疑聲道︰「而今《珠玉集》風縻訌南,我等何不將批駁曲子詞立為清音文社之主張?」

听到這話,唐松臉上猛然一僵,隨即干咳了一聲,「山白先生此言竊以為不妥」

「恩?」

「方今曲子詞雖盛行江南,但究其根底,其崛起時日太短,實在算不得文壇主流。想哲翁與飛白諸先生何等身份?清音文社何等根基?若以此為主張未免立身太低了些,高度不夠啊」

唐松此言引得眾名士們紛紛頜首,就連那自蘇州而來,自號為「飛白」的名士也自嘲的一笑,「上官小友說的是,某這提議確實太小家子氣了些」

飛白先生開口之後,眾名士們紛紛各抒己見,只是這事太過重要,再則一個文學主張的提出也絕非倚馬可待之事,似中唐時白居易與元穩提出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主張就是長久思考的結果,並最終影響文壇千余年。

有此背景在,是以討論的雖然熱烈,但效果卻實在算不上好。陳一哲見狀抬起手來壓了壓,議論聲漸漸的停息下來。

待徹底安靜之後,陳一哲方轉過身來看向唐松,「你既提出此事,想必定有所思,不妨盡言之」

「此事若無高屋建瓴之眼光斷難言之,哲翁高看我了」

這是實話,卻也讓陳一哲皺了皺眉頭,這個事情太重要,不能不解決,但看來又實難在短時間里解決,真是個大麻煩哪。

等了一會兒見無人說話,唐松再次輕咳了一聲後緩緩聲道︰「或者有一人所言可為借鑒」

眾人應聲看來,唐松向sh 奉的雜役道︰「且取些《珠玉、集》來」

不一會兒功夫,十數本《珠玉集》送到,這已是目前書肆內剩下的全部存貨,卻依舊不夠人手一冊,好在座中眾名士對這本風縻江南的詩詞集並不陌生,因此也就不礙什麼。

唐松按方位親手分發後,便打開手中那本,將當日由陳子昂親手寫就的《珠玉集》書序誦讀子一遍。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哦,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糜,風雅不作,以耿耿也……。

在這篇序文中,陳子昂明確將漢魏風骨與風雅興寄聯系起來,反對沒有風骨、沒有興寄的作品。如此以來,復歸風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興,而是要追蹤多悲涼慷慨之氣的建安風骨,寄托濟世的功業理想和人生意氣,從而徹底與只是片面追求華美辭藻,卻內容空虛的宮體詩風劃清了界限。

與此同時,陳子昂也在《珠玉集》序文中明確提出了「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的詩美理想,要求將壯大昂揚的情思與聲律和詞采之美結合起來,從而創造出健康瑰麗的文學。

批判宮體詩風,提倡風骨,提倡興寄,並給出了明確的詩美標準。借為《珠玉集》作序的機會,陳子昂可謂提出了一整套切中當今文壇時弊、高屋建瓴的詩歌主張。

唐松誦讀之中,陳一哲並眾名士靜靜而听,面l 思慮之神情。

誦讀完畢,又是一陣長久的沉默,最終還是飛白先生先開口,「陳伯玉乃方今詩壇執牛耳人物,其人所言自然不錯,只是他這身份……」

話雖不曾說透,唐松卻明白他的意思,「陳伯玉乃蜀中人氏,而今雖官于神都,卻實為北地文壇之邊緣人物」

言說至此,唐松笑了笑」「眺舊族勢大,士林文壇俱為其牢籠久矣。譬和崔盧李鄭本就是數百年前開創宮體詩風之中堅家族,而宮體詩風之盛行又為四家帶來無盡聲望。如今陳伯玉身在北地卻一心要反宮體,他的處境還能好到那里去?」

「哦,上官小友對北地士林之情形倒是知之甚深嘛」

「大意了。」聞言,唐松心下一凜,臉上神情卻是半點不動,「這哪算什麼知之甚深,只要到過神都的士子可謂無人不曉」

隨即,他又是一笑,「提起陳伯玉此序實是為子借鑒,清音文社之文學主張如何,仍需諸公定斷。

然據某之愚見,宮體詩風確乎是要不得了,時移世易,詩風也當歷時更新,為後輩士子開創出一片新天地來。于此事上,諸公責無旁貸,清音詩社責無旁貸,江南士林責無旁貸」

言至最後三句時,唐松聲音漸漸高昂,在這一片寂靜中真是擲地有聲。

但迎接他的依舊是一片寂靜,眾名士們或獨自沉思,或目光交視,卻又無人說話,顯然是思慮不熟,不肯輕易開口。

目睹此狀,陳一哲站起身來,「茲事體大,且深思之後再作會議不遲」

聞此言,唐松也不再說什麼,安靜的退回了自己的座次。

正在這時,門外走進一個腳步急促的雜役,看他向自己走來,唐松徑直道︰「這里並無外人,有神麼消息盡管說就是」

那雜役聞聲止步,躬身道︰「剛剛接得消息,萬方等六印社再次降價,已由此前的八成將至六成了」

聞此消息,滿座皆驚,宋天星這已是徹底撕破臉皮要逼死弘文印社了!

弘文印社出書的成本唐松心中清楚,以最初的定價而言,此刻別說再降兩成,就是再降四成依舊不虧本。再者他開這個印社本就不是為了取利,是以整個人篤定的很,面s 絲毫不為所動的淡淡開言道︰「傳話給林管頭,重出告示,本書肆亦降至六成」

他這話一出,不說陳一哲等名士,就連那雜役也是目瞪口呆,「啊!這……,那剛剛買了書的這些人若是要退書怎麼辦?」

唐松端坐不動,聲音依舊是淡淡的,「準其原價退書,再以降價後的六成購入」

那雜役簡直要瘋了,「這…這…」了許久,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唐松霍然而起,「若一心只為取利,本印社何必要名之為‘弘文,?又有何臉面名為‘弘文」苟利士林生死以,豈因小利避趨之!咄,還不速去!」

雜役失h n落魄的去了,除了他的腳步聲之外,眾多名士聚集之地真是落針可聞。

良久良久之後,飛白先生的浩然贊嘆長聲而起,「好一個上官黎,真古之君子也!」

听此贊嘆,唐松ch n角處顯l 出一縷微不可查的笑容,淡而悠遠……,(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比叭c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隱相最新章節 | 隱相全文閱讀 | 隱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