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 土八路的地雷3

作者 ︰ 致命兵器

注︰全文轉載自薩蘇的博客我一個字都沒改,省事啊,其實如果去原址看的話,某些網友的評論也是蠻有意思的。

/u/476745f6010007b4

要說八路軍打日軍坦克,倒也不是太新鮮的戰例,《春兵團在華北的戰斗》一文中,就描述了配合日軍獨立混成第八旅團作戰的坦克分隊在冀東曹各莊被八路軍殲滅的過程。

然而,用地雷炸坦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以土八路造的地雷,比如上面提到的天女散花之類,對坦克不過是撓癢癢,就算是「鐵西瓜」,對頂盔貫甲的戰車來說,也很難構成威脅,國際上通用的反坦克地雷,設計制造時對壓強,起爆,穿甲方式等都有嚴格的要求,這玩意兒可不是土八路的兵工廠造得起的。

然而,這樣的戰例確有其事,下面這張照片,就是此戰中被八路軍擊毀的日軍戰車,按照日軍記載(照片和記述來自土門周平《人物戰車隊物語》和伊東述的《大陸戰車隊?獅子奮迅的突擊》),這次戰斗,發生在一九三八年七月,地點在山西晉城天井關附近。

被擊毀的日軍戰車,屬于日本陸軍第八戰車聯隊,(聯隊長是日軍裝甲兵專家原乙未生少將)是在和八路軍386旅(查中國方面資料,似為344旅688團)部隊作戰中損失的。

該部日軍從七月八日起,支援飯田部隊的步兵攻擊澤州(即晉城),國民黨軍部隊在常平村附近構築堅固陣地頑強抵抗。戰斗十分激烈。晉城地區溝通三省,地勢險要,位置十分重要,雙方在八年抗戰中曾反復爭奪,日軍四次佔領晉城,四次被迫撤出,最終無法將其佔領。

7月10日,日軍發動總攻,第八戰車聯隊掩護步兵進攻常平村東方高地,戰斗從清晨六點進行到下午六點,日軍先後發動三次猛攻,始終不能攻佔中**隊陣地。激戰中,日軍第一線羽賀大隊大隊長負傷,代理大隊長復在第三次進攻中陣亡。

第八戰車聯隊以五十米間隔的隊形對中**隊陣地進行突破,卻在前沿陷入電波狀反戰車壕,遭到中**隊以重機槍發射的鋼芯彈痛擊。由于山地作戰,日軍使用的戰車均為輕型坦克,裝甲薄弱部位多被擊穿,車長渡邊孝等傷亡,車輛也遭到相當損失,未能發揮突破作用,只好撤退待機。

根據時間推斷,這支與日軍進行激戰的中**隊,應當為此時駐守晉城的五二九旅楊覺天部,該部是楊虎城十七路軍舊部,參加過忻口會戰,戰斗力很強。

旅長楊覺天曾幫助八路軍徐海東部籌措物資,雙方關系融洽。該部在晉城駐防期間曾建五二九小學,頗有好名。

此後,前線大雨瓢潑,日軍進攻受阻,雙方在常平村一帶對峙。而這時,就傳來另一個「不幸消息」。另一路佔領沁水的日軍第十四師團所部,因為遭到中**隊的壓迫,被迫撤離,在撤退途中在南山地區被中**隊包圍,局勢危急。日軍上層命令第八戰車聯隊立即組成支援部隊趕去救援。

這次圍攻十四師團所部戰斗,對照中方紀錄,應該是國共雙方合作的東塢嶺伏擊戰。中**隊參戰部隊為李默庵部第九十三軍,第十四軍各一部(國民黨軍),抗敵決死隊第三縱隊七,八總隊(相當于旅,**領導的山西新軍),此戰日軍被擊毀的汽車就達二百多輛。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事變之前,山西的國共兩軍在合作上堪稱各地之典範。

而前來增援的戰車第八聯隊,則在天井關一帶遭到八路軍部隊(查看中方戰史為負責阻援的688團和南公八路唐天際部)的迭次阻擊。

以八路軍當時的裝備,阻擊一支日軍裝甲部隊無疑是極為困難的,但八路軍巧妙地利用險要地形,反復攻擊日軍隨同的步兵,使日軍戰車不得不為了避免孤軍深入而停下來防止被切斷。

戰斗中,走在隊伍中間的一輛戰車突然觸雷,劇烈的爆炸將該車掀翻,戰車的履帶被炸斷,炮塔直接被拋落一邊,車中人員陣亡。

曾經軋過多次八路軍的土地雷,但是安然無恙的日軍戰車兵被這種威力巨大的地雷驚得目瞪口呆,不敢繼續前進,急忙調動工兵進行掃雷。

由于阻擊和地雷的影響,第八戰車聯隊無法按期到達戰場,被迫放棄了這次救援行動。從照片上看到,這種地雷把日軍戰車底部炸開了一個巨大的窟窿,看起來完全不是運氣太好,而根本就是一種專炸坦克的地雷。

日軍感嘆正規的八路和民兵就是不一樣阿,有著可怕的裝備。「八路軍有反坦克地雷」的消息,就開始在華北日軍中蔓延了。

那麼,土八路真的有反坦克地雷麼?

這東西的確可以稱為反坦克地雷,不過,應該叫「八路式」反坦克地雷,世界其他國家還真沒有裝備這種武器的。

這種「八路式」反坦克地雷,其實原理和上文提到的「跳雷」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別是把手榴彈換成了威力更大的東西。

這個東西,就是太原造山炮炮彈。

原來,日軍進攻太原時,守將傅作義發現倉庫中還有大量的軍用物資,為了避免其落入敵手,大方的傅作義和當時在太原的**方面聯系,同意他們去搬自己需要的東西。

八路軍方面當然大喜過望,不過時間倉促,搬走的東西不那麼規整,其中就拉出來了一批晉造山炮的炮彈。

問題來了?八路光有炮彈沒有炮阿!

要是換一家軍隊,估計挖個坑埋了,這東西又不能用,還危險。但當時土八路窮得很,舍不得,八路軍的兵工廠把這些山炮炮彈拆卸了,弄出炸藥來再利用,彈殼則化了做其它用處?土八路的兵工廠里,金屬材料很珍貴呢。

其中也有幾顆炮彈,被改造成了土造反坦克地雷,以打擊當時十分猖獗的日軍戰車。做法就是把「跳雷」里面的手榴彈去掉,換上一發山炮炮彈,裝觸發引信。

一旦日軍戰車通過,就遙控起爆。山炮炮彈被彈出地面,撞擊坦克底甲爆炸。說起來山炮不是打坦克的好武器,要是砸在正面裝甲上估計就滑飛了,可是從肚皮底打上來,活像武術中的撩陰腿,專找斷子絕孫的地方招呼,別說日本的薄鐵皮坦克了,就是德國的老虎估計也不敢挨這麼一下。

從圖片上分析,這輛日軍坦克,顯然就是著了這種組合八路式反坦克地雷的道道。

有人說,薩,你怎麼知道得這樣清楚呢?這還真有一點淵源。薩娘當年認識一個鐵道兵的小司機,其父韓老是八路軍兵工廠的技師。

他有一段經歷和這種地雷有關。

那是百團大戰之後,日軍發動了「百萬大戰」來報復,特別因為八路軍陳賡部三八六旅幾次讓日軍吃了大虧,于是掃蕩的日本坦克上面特別刷了標語「專打三八六旅」要和陳賡單挑。

陳賡其人,黃埔三杰,如何能受得了這種羞辱,于是來找八路軍兵工廠的劉廠長,想弄幾個「有勁兒」的家伙打一打日軍的氣焰。

兵工廠當時就想到了給陳旅長這種反坦克地雷,可是有個問題?那批山炮的炮彈早就用光了,已經沒地方補充去,怎麼辦呢?

這位韓老想出了辦法,用日軍投擲的航空炸彈臭彈重裝引信,改造了一批反坦克雷,雖然笨重了點兒,可是「勁兒」更大。結果,不久386旅在潞城就用這個巨無霸炸毀日軍中型坦克一輛,陳旅長曾為此向兵工廠登門道謝。

天井關之戰雖是小戰,戰果也不十分豐厚,但是看到被炸得翻個兒,身首異處的日軍戰車,還是不由得讓人感嘆阿?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還有,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最後,給大伙兒留一個問題,這輛被炸毀的日軍戰車,到底是什麼型號的呢?有沒有朋友能夠認得出來?

[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最新章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文閱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