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 第一卷 《風起》 第十二章、真正的大善之舉

作者 ︰ 凡十二

宋天德雖然是個流犯,但卻單獨住在下關村村尾……那是一個大型四合院落的宅子,雖然只是一戶人家,里面卻有七、八間屋子,足夠容納擁有眾多家族成員的住戶單獨居住。

從門外看,院落已經有些陳舊,但卻比那些村民的泥瓦土屋要好得多,顯然是朝廷專為流放官員所建。

院內看不到人影,院外卻種著一棵大槐樹,也不知道已有多少樹齡,樹皮已經開始有些發黑。

當宋天德與李睿祥結伴來到院門外時,鮑英已經帶著兩人等在門前。一人是穿著粗布短褂的鄉間老漢,顯然應該是下關村村長,另一人則是身著青灰長衫的年輕人,也不知道什麼來頭。

易嬴並沒急著上前招呼,而是走到大槐樹前就停下來,仰望著樹頂說道︰「這棵槐樹的樹齡有多久了?是村里種下的嗎?」

「回大人,這棵老槐是大侏十二年由天明公親手所種。天明公種下此樹時曾說過,欲以此樹證心志。如此兩年後,天明公就回朝繼任了工部尚書,而後又升任宰相,再也沒有回過興城縣。」

緊接著易嬴問話,長衫年輕人就自行走到易嬴身後侃侃而談,言語間充滿了自信與自得。

經過幾日惡補,易嬴也大致能明白年輕人嘴中所說的事情。

‘大侏’乃是北越國三朝之前的年號,距今已有近百年,年輕人嘴中的天明公也是北越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名臣。天明公最為天下人所知的乃是他曾在朝中三起三落,而這三起三落的結果卻是天明公的官職越做越大。

據說天明公最後一次入朝就是從工部尚書開始,最後官拜宰相並殞于任上,這才得謚天明公。

易嬴回憶了一下史書中有關天明公的記載,卻沒料到天明公最後一次入朝竟是從興城縣的流犯生涯開始。看來興城縣作為流犯地的歷史還挺長,也就是百余年沒有大的變遷。或許里面不僅有知縣能力的問題,也有朝廷在投入上的限制。

易嬴有些疑惑年輕人對此事的了解,追問一句道︰「你是……」

年輕人朝易嬴舉手作揖道︰「回大人,晚生乃下關村村長柳忠,字秀成。」

易嬴沒想到柳秀成才是下關村村長,裝著打量一眼柳秀成,易嬴的目光卻越過柳秀成肩膀,若有所思地望了望站在鮑英身邊的鄉間老漢。與此同時,李睿祥也已經先行走到院門前,開始向鄉間老漢躬身說起話來。

能讓李睿祥躬身的肯定是宋天德,易嬴有些詫異宋天德的形象竟與知縣易嬴的老朽有得一比。

打量完宋天德,易嬴裝模作樣點點頭道︰「柳秀成?既然你尚有功名在身,怎又甘願做個村長呢?難道你已不想繼續科考了?」

「回大人,晚生當然還要參加科考。只是下關村的村長一職向來都是由我們柳家擔任,自從晚生得中秀才後,家父就將村長一職交給了晚生,說是讓晚生在中舉前都要擔任村長一職以做為歷練。當然,里面也有萬一不得中時的考慮在內。」

北越國的村長一職與現代官場的村長完全不同。

在現代官場,村長已是個體制內官員,只要肯努力,自然還有進步的機會。可在北越國這種農耕社會里,很多村莊都是遵照一些德高望重之人的建議而建立。村莊建立後,這些受命建立村莊的人也就成了事實上的村長,然後村長職務就變成一種家業傳下來。

易嬴在心中稍做思量,點點頭說道︰「很好,既然秀成你還打算科考,本縣就不稱你做村長,直接稱你秀成賢佷了。」

「秀成多謝大人垂青,不知大人有什麼吩咐,秀成一定萬死不辭。」

雖然任何官員都有資格稱呼一個尚未中舉的秀才為賢佷,可在突然听到易嬴暗含勉勵的稱呼時,柳秀成還是大喜過望地深鞠一躬。

畢竟在柳秀成中舉為官前,他都注定要在下關村做村長。考慮到易嬴乃是興城縣的知縣大人,能得到知縣賞識,這已是柳秀成所能想到、所能得到的最大榮耀。

「秀成賢佷,不知你听說過一句諺語沒有,千年松,萬年柏,頂不上槐樹歇一歇。」

易嬴並沒對柳秀成的依附之意做任何表示,一邊說著,一邊就帶著激昂情緒手扶槐樹道︰「雖然我們已無緣聆听天明公的孜孜教誨,但只要有這棵天明公親手栽下的槐樹在,我們就等于每天都在接受天明公的耳提面命一樣。」

听聞著樹葉因勁風而起的颯颯聲響,天地都仿佛在回應易嬴的宣言。

易嬴也激奮得胡子都翹立起來道︰「秀成賢佷,你明日就著人在這槐樹下給天明公立個碑,上面寫清天明公植樹的用意及立志的決心,讓下關村和天下子民的後代都可以共勉之。」

古代最不缺乏的就是鬼神論。

听到易嬴要在下關村給天明公立碑,柳秀成一臉大喜道︰「晚生遵命,大人要不要奏請朝廷給天明公在下關村建個祠堂?」

「不必!除非朝廷親下恩旨,你們都不要在下關村建什麼祠堂。關于這點,秀成賢佷你卻要給本縣好好記在碑文上。」

不是給自己樹碑立傳,卻勝似給自己樹碑立傳,這才是現代官場宣傳自己的正確方法。

易嬴幾乎忘記了宋天德、李睿祥存在,大聲說道︰「我們可以敬仰天明公的思想,但卻不要只崇拜天明公的個人。只有天明公的自強不息思想能夠真正傳延下去,這才是值得所有後輩學習、效仿之事。而不是建個祠堂讓無知鄉民去找天明公求子、求姻緣,賢佷你明白了嗎?」

「小人明白了,那碑文上要注明這是大人的話嗎?」

不知是真懂還是假懂,真不懂還是假不懂,柳秀成一邊點頭,再次追問了一句。

易嬴想了想,再次搖頭道︰「不用注明這是本縣的話,但你可以在碑座上注明這碑是由本縣提議倡建的。」

「然後告訴柳家那些後代村長,只要是修葺過這座碑的官員,同樣可以在碑上留名為記。免得這座碑可以激勵一輩人,但卻無法激勵更多人。你們只要記得給那些繼任官員一些由頭作為念想,天明公的思想也就可以世世代代真正傳延下去了。」

「善!大善!這才是真正的大善之舉。」易嬴的話音剛落下,宋天德就大聲喝彩道。

事情不怕沒人做,只怕無法持續下去。

身在現代官場,易嬴非常明白這個道理,這也是貪污與非法收入為什麼難以禁絕的主要原因。

貪污與非法收入雖然說起來難听,但為了更好的貪污及獲得更多的非法收入,這同樣是一種能讓現代官員努力工作的絕佳動力。只要有好處,只要有看得見的好處,再難的事情都會有人持續辦下去,經濟就能獲得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什麼叫少數人先富起來,這就是少數人先富起來。

不然富民不富官,誰願去當官?沒有了官員權力做依仗,誰又能真正富起來?

這原本就和打破大鍋飯是一個道理,也是激勵易嬴在現代官場及北越國官場尋求進步的持續動力。雖然這話很難得到平民理解,但官員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所有官員都能看出里面的真正價值。

所以,對于突然得到宋天德贊賞,易嬴絲毫不覺得奇怪,因為這原本就是易嬴繞了一個大圈子的真正目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佞最新章節 | 佞全文閱讀 | 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