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相天下 第一章 英雄出世 第二十節 三緩之策

作者 ︰ 沙計時

第二十節三緩之策

所謂天時有四季,日月有早晚。音律分高低,弓弦有張弛。做事情也分著輕重緩急,在听完了歐陽虹索獻的三急之策後羊玄之心中已經開始惦記那三緩之策了。

「瑞之方才還說另有三個需要緩辦的事情,此時也不妨都說說吧。」既然得隴便立即望蜀的羊玄之已經是迫不及待的問道。

「學生所言的三件易緩辦的事情,並不是不重要,只是這三件事情,件件關系到國家社稷的根本,要想辦好卻不是輕易可以一蹴而就的,非得十年之功不能見效,所以瑞之才把他們歸為三件亦緩辦的事情。」歐陽虹聞言點點頭說道。

「那就請瑞之一一道來。」羊玄之聞言更加是一臉的慎重,把身下的坐席拉的離歐陽虹更加近了。

「這一件事情其實丞相已經做了一半了……」歐陽虹忍著笑說道。

「我已經做了一半了?卻不知是哪一件?」羊玄之聞言有些詫異的問道。

「輕徭薄賦,精兵簡政。」歐陽虹答道。

「瑞之所言極是,然則目前朝廷要想九合諸侯,征伐四夷都要需要大量兵卒,這個時候精兵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羊玄之聞言微微一皺眉頭問道。

「兵貴精而不貴多,以目前國人的生產力每十戶才可以供養一名士卒平時訓練以及戰爭時所需的全部費用,如今京畿之地總數不過百萬戶,卻養著近三十萬大軍以及數千名各級官吏。這樣下去,日常維持都恐不夠又何談戰爭時期動輒數以億計的開銷那?」所謂的戰爭從來的都是政治的延續,但是所有的戰爭究其根本還是在燒錢,所以算起經濟賬是戰爭的統帥們所不能回避的。

「而太多的士卒也會讓墾荒的民力不足,如果丞相肯裁撤二十萬大軍便可以解放這些壯勞力回去務農,這樣里外里一年便可以為朝廷節省下來近三千萬錢。」听歐陽虹說到這里羊玄之眉頭皺的更緊了,內心之中似乎在掙扎著無法一時做出決定。

「只留下十萬兵卒……恨少啊!」羊玄之沉默了許久後問道。

「以前朝廷雖然養著三十萬大軍,然而這些士卒不但缺乏訓練而且裝備極差,戰斗力其實並不強,而如果丞相肯裁撤二十萬大軍的話,用每年所節省下來的三千萬錢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為這些士卒配備更好的裝備以及更加充足的訓練,這樣算來戰斗力不但不會減少還會因此而大大提高。」歐陽虹似乎對羊玄之對自己這番話會有所疑慮心中早有準備一般,接著說道。

「嗯,瑞之所言確是一條治國強兵的良策……這樣吧,此事我想回去再看看瑞之書簡中所寫的詳細的策論,過幾日再答復瑞之你看如何?」羊玄之點點頭慎重的對歐陽虹說道。

「此事原本就不是急切之間就能夠辦好的,丞相的慎重是應該的,瑞之完全理解。」歐陽虹自然理解羊玄之的難處,畢竟一次裁撤二十萬大軍對于朝廷來說不可謂不是一件大事。

「那麼這第二件亦緩辦的事情又是什麼那?」羊玄之見歐陽虹如此通情達理臉上稍微松弛了下接著問道。

「廢除目前世卿世祿。並在這個基礎上開設五級科考人才錄用制度。從中吸納各諸侯國的各路人才為朝廷效力。進一步削弱各諸侯國。」歐陽虹說道。

「科考?」歐陽虹所說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當時對于羊玄之來說根本就是聞所未聞,他不禁詫異的反問道。

「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穩定的制度開始崩潰,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歐陽虹所說的正是天下士子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的處世原則。

「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集權得以加強。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才當時采用的是察舉制與征闢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後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征闢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征闢制也存在著種種弊端。」歐陽虹接著說道。

「到了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于門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堵塞了民間人材。」歐陽虹並沒有直接回答所謂的科考是怎麼一回事而是話題一轉說起了歷朝以來的國家人才選拔制度。

「嗯,誠如瑞之所言目前的人才選拔制度上卻是有不少的弊端,但是老夫還是對你所說的科考有些茫然不知所終啊,還請瑞之詳解之。」羊玄之雖然能夠明晰目前吏治的問題但是卻還是對歐陽虹所說的科考完全模不到方向。

「科考簡而言之就是用儒家經史典籍作為基礎,在全國各個州縣開設分科的考試,從中為國家選拔人才。學生在這卷策論中也有極為詳盡的描述和規劃,此事同樣不是可以一蹴而就可以辦成的,至于丞相是否采納還請丞相看完學生的這個策論之後再行定奪吧。」歐陽虹見到羊玄之一臉的茫然忙勸解道。

「但是目前各地諸侯割據,如何能夠在各州縣開設分科考場那?」此時的程淼聞言不禁問道。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可以在這個階段只是在京畿的各郡縣設立考場,但是鼓勵各地的學子們都來參與,這樣一來各地的人才都被我們吸納過來了,豈不就正好削弱了各地諸侯的勢力了嗎?」歐陽虹解釋道。

「不錯,此確是一良策。可行,可行。」程淼聞言點點頭說道。

「公濟也以為可行?」羊玄之就連程淼也贊同便問道。

「既能為朝廷選拔儲備人才又可以借機削弱各路諸侯何樂而不為?」程淼聞言笑著答道。

「好,容老夫回去詳加閱讀了瑞之的的策論之後再找你和子虞商議此事。」歐陽虹之前所獻的三急策羊玄之都是立即就采納了,一則是因為那三件事情都是刻不容緩必須要辦的,另一方面那三件急策都是針對某一方面的威脅做出的應對之策。

但是之後歐陽虹所的這兩策就因為是牽扯太多讓羊玄之一時間難以做出決定,當然了他的慎重是完全可以被歐陽虹理解的,如果羊玄之草率的就答應了反而會讓歐陽虹心生疑慮。

「還剩下最後一策,還請瑞之也不吝示下吧。」羊玄之此時已經幾乎是肩並肩的和歐陽虹坐在一起了,此時的他對這個才華橫溢的少年早已是心中暗暗拜服了。

「不敢,目前國庫空虛即無法應對戰爭又無力賑濟災民,如今之計便是要立即重啟鹽鐵官營制度。唯有如此不能在短時間內為朝廷積蓄大量的財富。」歐陽虹所說的鹽鐵論是當年漢武帝采納大臣桑弘羊所實行的財經政策。

西漢初年對鹽鐵業采取自由經營政策。漢武帝時,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打擊工商業者,實行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並設置行政機構具體管理。在中央于大司農之下設鹽鐵丞,總管全國鹽鐵經營事業,于地方各郡縣設鹽官或鐵官經營鹽鐵產銷。

鹽官營的辦法是︰民制、官收、官運、官銷。募民自備生產費用煮鹽,政府提供主要的生產工具牢盆(煮鹽用的大鐵鍋)以間接控制其生產,產品由官府收購。

鐵的官營官府控制更緊,包括直接組織開礦冶煉,鑄造器物及銷售,即控制了生產和流通的全部過程,不像鹽的民制官收。曾是漢武帝時期龐大軍費的主要來源地。

「好,這一策老夫這就準了,今夜天色已晚已不能深入討論下去了,明天我會派車來請瑞之過府詳細商討這卷策論之中所涉及的所有有關事項。」見天色已晚羊玄之便提出明天繼續討論,說罷他就帶著荀輝、程淼等人告辭離去了。而季驚雷也不敢再逗留便也和歐陽虹向大覺寺的主持戒賢大師告辭回去了。

當季驚雷也告辭離去後歐陽虹也準備就此告辭離去的時候卻發現戒賢正在擺棋盤,他先是一愣但是隨即便興之所至的坐在了棋盤的那一端,拿起一枚白子落下了右上角。

「瑞之,依你看羊丞相能夠完成天下的大一統為億兆百姓帶來安寧嗎?」戒賢大師手中拿著一顆黑子卻並不著急落下。

「大師是天竺人為何對中土的百姓也這般的關心?」歐陽虹見戒賢並沒有落子便端起了茶盅,卻發現茶早已經涼了。

「茶涼了就不好喝了……」說著歐陽虹便隨手將茶水倒在了地上。

「是啊,羊丞相便如同這已經涼掉茶水一般隨時要被倒掉了……」戒賢望著棋盤有意無意的說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權相天下最新章節 | 權相天下全文閱讀 | 權相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