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第四卷 縱橫四海第一百八十五章 世界上最動听的聲音

作者 ︰ 肖申克117

(《》)(《》小說網)(《》?)(《》小說網)

人有錢了應該做些什麼?

沒讀過幾年書的小老板們會說︰「我要是發財了,我就收藏藝術品。清風文學網?)什麼畢加鎖(索).張老(大)千的,有多少就買多少,提高一下自己的藝術品味!」

養殖專業戶說了︰「等俺有錢了,我就買兩輛高級轎車,一輛寶馬一輛奔馳。一輛自己談生意用.一輛專門用來給肉聯廠送豬肉!那樣才拉風!」

還在溫飽線掙扎的人卻說︰「等我發家致富了,我就買棟別墅。請一個英國管家,一個中國廚子和一個法國廚子,再娶一個日本女人當老婆。那才是貴族!」

這是相當一部分還未富起來的人的夢想,當然也無可厚非,人家自己掙的錢怎麼折騰。自己說了算。

中國越來越強大,富人們當然也是越來越多,進而形成了一個階層。朱門酒肉臭.富人們享受著夯華富裕的生活,一邊醇酒美人.一邊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口味。最初的富人們還不知道如何去享用自己的財富.剛從物質貧乏的年代走過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擲千金也許就是這些人最直接的使用財富的方式。當然也有人的思維還停留在小農經濟時代.一邊銀行存款以幾位數的規模不停地增漲,一邊勤儉節約,過著普通的生活,舍不得多花一分錢.那是窮慣了的緣故。你可以羨慕,可以鄙視.也可以表示尊敬。

後來的財富英雄們卻不同,他們的財富並不是他們的前輩那樣通過諸如街頭小買賣那樣.原始積累而成的.往往是一夜之間就成了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他們不僅年紀輕輕就擁有巨額地財富.還擁有高學歷和高品味。追求的是口味和個性.他們可以為了看外國歌劇而包機赴會,他們可以為了表現自己的獨立、自由和特立獨行而去找罪受。這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富豪地寫照。

李思明更願意將錢花在需要地人地身上。

在1992年底的時候,個人財務狀況得到了很大地改觀。(清風中文網)盡管過去兩年從銀行借了不少錢,但是微星半導體和anycall電訊公司借助于先進科技和高利潤的產品,加上上市公司香江電器的分配利潤,集團已經掌握了超過30個億人民幣.另外還有電影公司的1億美金。負責財務的袁侯的笑臉也多了起來。趕緊還了銀行的部分短期貸款,除了追加投資.各位股東手頭上還有不少錢。

這是幾位股東多年來第一次可以放心地分紅利,人人都很開心。以前是有財務壓力和對未來地不確定性的擔憂,現在終于不再受窮了。曾智這樣感嘆道。他趕緊再加點錢去買了一艘豪華游艇,去顯擺並且揚眉吐氣一番。還不忘贊助李思明地基金會一部分。

人怕出名豬怕壯。李思明的大名早就在全中國如雷貫耳了,關于李思明的真真假假的故事和傳說很多。當然更多地人是看到李思明的身價.不吝給了他「全中國最富有的人」的稱號。

在中國最先富起來地一部分人當中.有不少人地財富來得不那麼干淨.人們把這稱之為資本的「原罪」。投機倒把、走後門甚至是走私和經濟詐騙。利用法律和政策漏洞等等,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沒有錢地人往往會拿這個安慰自己.只要是有錢人.那一定就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私密。俗話說的好︰無商不奸嘛!

李思明早就參與到慈善事業和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業中去了。

數個名牌大學包括香港和國外地大學送過來幾個諸如名譽教授和名譽博士地頭餃。這種虛名李思明避之如毒蛇,十分反感,自己這個正牌大學教授都沒功夫搭理呢!

各種媒體采訪要求也送到了面前。要他談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所謂的成功經驗。

還有各種名目的會議和論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紛紛向他發出邀請。

李思明根本就無所謂,通常會讓秘書三言兩語地打發掉,能不參加就不參加。曾智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代表李思明在各種會議之間奔波。

但是有一類的公益事業李思明卻很熱衷。而且很投入。比如他個人出資和國家教育機構共同舉辦的全國大學生科技發明大賽,而且他總是在百忙之中.親自參與具體地工作,為此他不吝花費大筆的金錢.因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文學小說閱《》)(閱《》?)

有了一些錢,李思明全部把錢投入到老兵基金會和知青基金會當中。前者關注于退伍、復員、轉業軍人的生活困難者。以及烈士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後者不僅關注知青一代地社會問題,也關注他們子女的教育問題.甚至已經擴展到中國民間文化地保護問題。

李思明覺得錢花地很舒服.他對個人財富看得很開,大筆地財富對于自己的後代來說也許是一個災難。將錢花在各需要錢地方面。特別是教育上,李思明覺得很值。

做一個精神富有者。李思明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奮斗目標。當一個個家庭因為自己的資助。而重燃起對幸福生活的希望的時候。當一個個貧困失學者,因為自己而讀完小學、中學甚至大學的時候。李思明從未感到如此滿足過。

在1993年春節即將降臨前不久,李思明跟著小刀又一次奔赴山東沂蒙。時隔五年之後再一次光臨.讓李思明覺得眼前的一切有一些模糊起來。

寬敞結實的公路修得又結實又漂亮.公路兩側種植著漂亮的常綠樹木.一輛又一輛載滿游客的大客車進進出出.載著山里產的特色農產品的卡車也是絡繹不絕,間或有山里人開著農用車在山外采買的商品往山里進發.好一派繁忙的情景。

「這里還真大變樣了!」李思明道,「上一次咱們可遭罪了。」

「這全靠咱修得這條路,這可是功得無量啊!」小刀自豪地說道。

「要想富先修路!」某位陪同的當地人武部領導插話道.「夏同志說得沒錯。正是這條路讓這片山大變樣了。咱山里人要是出去辦事或者打工.也不要翻山越嶺了,城里人來咱們這游玩圖個新鮮,也很方便。路修好了。咱們鄉里人想啊.不能光守著這大山啊,咱得想法子致富啊.于是就辦起了旅游。有開飯館,有開小旅館的,或者在公家辦地公司里上班。搞得是紅紅火火!」

李思明愕然。窮則思變,他真沒想到這老區人民如今也是肯動腦筋。這思路比南方還要開闊.行動也不見得慢。

汽車一路奔馳,很快就到了終點孫家村。一到了地方.李思明和小刀兩人就被眼前的陣勢可嚇了一跳。村口打著歡迎李思明的橫幅.村民們在那位李思明見過的老村長地帶領下.立在村口夾道歡迎。有人點著了鞭炮。在一片淡藍色的硝煙和震天的鑼鼓聲中.李思明和小刀兩人走上前去。

「李同志、夏同志.可把你們給盼來了。你們可是俺們這四鄉八里的恩人吶!」老村長地氣色看上去很不錯。

「老大爺.你們這陣勢可把我們給嚇壞了!」李思明笑著道。

李琴怯生生地站在旁邊.有些不好意思見李思明,她現在已經結婚了.而且還是孫昌的母親給張羅的.李思明不得不感嘆,孫昌的母親是一位偉大地母親,單這份寬厚的胸懷就讓他肅然起敬。

………………

「大娘。您老身體一向可好?」李思明走上前捧著大娘手道。

「好、好,一直都很好。小李啊.這次你可要在咱這多住幾天!」大娘樂呵呵地說道。

「一定.我這次一定要多住幾天。」李思明答應道。

村口旁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感謝李思明及老兵基金會為老區修路雲雲,讓李思明覺得這很小題大做。老村長張羅著一溜十幾桌流水席,全村齊上陣像過年一樣忙碌著。

「李同志,不要怪俺們擺闊.這幾年因為你幫俺們修了這條路,日子一天天地好過起來.這方圓百里最好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也是你給修的.娃兒們可以在寬敞的學校里練書。還有不少娃都考上了大學,當了城里人。大伙想,人不可忘本.這恩情我們不能忘記。」老村長道。

李思明本來還真有暗怪這孫家村擺闊。听了這話就沒反對。他抬頭看看不遠處.一所粉白的小學和一所中學相互依靠著.屹立在一條小河旁。巍峨的大山像個巨人.張開雙臂將兩所學校摟在臂彎里,小心呵護著。兩面鮮艷地五星紅旗高高地迎風招展。李思明甚至听到一陣陣讀書朗朗讀書聲從那里傳來,在山間潺潺的小溪旁回蕩著.和著獵獵風聲在他的腦海里留下印記。

這是世界上最動听地聲音。李思明的眼角濕潤了。

李思明又一次見到孫昌的兒子孫大軍.這位少年如今已經讀高中了,他稚女敕的臉龐越來越像孫昌。李思明這一次可以理直氣壯的對他說,他去看過他地英雄父親。

「听說你學習成績不錯,怎麼樣.想考哪所大學?」李思明撫著這位身高已經達到自己眉頭的未來山東大漢地肩膀道。

「我想考軍校.像我爸爸那樣當一個軍官!」孫大軍認真地說道。

「哦?」李思明听了這話很開心,「為了表示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的尊教,我頒給你一枚軍功章!」

李思明掏出自己特意帶來的一枚軍功章,這本來是孫昌的,李思明當初為了安慰李琴,用自己的調換了。

「這是真的還是假地?」孫大軍捧在手里,仔細審視了一番,「怎麼跟爸爸的那一枚不太一樣!」

「當然不一樣了.這是一等功.你爸爸的那是特等功!」李思明道。

「你才一等功,比我爸爸差一個檔次!」孫大軍驕傲地說道。

看著孫大軍驕傲的甚至眼神深處地遺憾,李思明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道︰「有本事,將來你自己掙一個?」

「李叔叔,你放心,我一定會得幾個地!」孫大軍握著拳頭,像是給自己鼓勁。

「還幾個?」李思明啞然失笑.「沒仗打,怎麼輕易地得幾個?」

孫大軍不知道,李思明一直在欺騙著他,直到多年後當他看到李思明重操舊刀,拍攝地那部讓人熱血沸騰地《兄弟連》時,才知道事情的真相。那時.他已經是一名成熟地軍官,沒有任何怨恨.卻是感激.少年時立下的要拿幾個特等功的豪情壯志已經不在.更多的是承擔起父輩的責任和默默無言的奉獻。(《》?)(《》小說網)

(《》)(《》小說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最新章節 |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全文閱讀 |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