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劉家的好

作者 ︰ 我不是阿斗
.

劉禪進入長安之後不久,郿縣的百姓也在漢軍的護衛下浩浩蕩蕩的來到了長安。

一開始,長安的百姓對這些外來人員有極大的敵視,但在漢軍的壓制下,沒有任何人敢挑起紛爭。

經過數十年的戰亂和殺戮,長安三輔之地的人口已經降到了兩萬戶,也就是僅有十萬人。

曹操生前雖然把武都和陰平兩地的氐人遷到了三輔之地,但卻遠遠沒有緩解關隴之地人口的空缺。

人口問題沒有解決,新的的問題倒是出現了。

蠻、漢之爭,漢人的村落與氐人或者羌人的村落往往靠在一起,為了一畝良田、一條小溪,他們甚至都會出動全村的壯丁進行搶奪。

漢軍到來之後,巨大的軍事壓力把這些問題全都壓制住了,但是誰都看的出,只要一個火星,干燥許久的柴禾就會怦然而起,燒起沖天大火。

「諸位長史、參軍,對于三輔之地,你們有什麼看法?」劉禪盤膝坐在殿中央,在他下方左右兩側各坐著︰蔣琬、費煒、郭攸之、馬謖以及羅憲。

蔣琬環顧四周,淡淡的說道「陛下,三輔之地良田荒蕪,人煙斷絕,百姓苦不堪言。雖然從郿縣我們取到了大量的軍糧,但卻只夠四萬大軍用上三個月,三個月之後,我們就會無糧可用,而陛下又下詔免掉了長安的賦稅,雖然可以收取人心,但卻讓我們失去陷入無糧可食的困境」。

劉禪微微頜首,嘴里道「听說大量的百姓躲入了深山,長史,你可以派人入山去勸說他們回來,至于荒蕪的田地,費長史,你需要派人登記在冊。」

蔣琬與費煒相視一笑,嘴里同時應諾。

「至于軍糧,據朕所知,長安城內有數家大姓,他們所存糧食,應該足夠大軍所用」

馬謖一驚而起,「陛下不可,陛下已在城外約法三章,怎可食言而肥?」

劉禪擺擺手,嘴里道「幼常莫急,朕的意思是,取出庫存金銀,向這幾家購買糧草,若是他們真不願意,那也就罷了,朕不會強求」。

馬謖猶豫了,「這~」。

「朕心中有數,對了,鎮南將軍可把藍田攻下了?」

劉禪打的主意是在郭淮和司馬懿反撲之前,把長安周圍的小城小村一掃而空,全部遷移到長安三輔之地。

這一招釜底抽薪,正在由趙雲施行。

「鎮南將軍派人快馬來報,藍田已經攻下,一千魏軍不戰而降,現在他正帶著人馬護送百姓回程」

「喔,那渭南呢?」

「渭南的兩千守軍正在頑抗,不過廖將軍說再過一個時辰,他就可以攻下此城」

「嗯,各地的百姓一定要安撫妥當,不可讓長安百姓與其發生沖突,更不可搶奪百姓財物,朕還是要再重復一次,一旦發現漢軍士卒強擄百姓,力斬不赦」,劉禪的目光在殿內掃了一圈兒,今天漢軍的將軍都不在此處,所以他言語間沒有絲毫顧及。

「陛下,微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馬謖吞吞吐吐的望向劉禪,似乎在猶豫究竟要不要多管閑事。

「講!」

「微臣發現幾名軍士搶奪百姓財物」

劉禪雙眼寒光四射,「為什麼不早點講,是誰的麾下?」

「是鎮南將軍的屬下」

原來是趙雲的手下,劉禪當即大手一揮,「等鎮南將軍回來,去把苦主領到他面前,讓他自行發落」。

馬謖遲疑一番,最終還是接下了這個差事。

這是一個危急的時刻,郭淮、夏侯尚甚至司馬懿隨時都可能反撲過來,如果劉禪不趁著空檔,鞏固好長安,那麼他便很有可能再次失去這個「祖龍興盛」之地。

得到了,就要牢牢把握,劉禪立起身子,嘴里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欲取天下,復興漢室,朕就必須取得民心,民心之所向,便是我漢軍之所在」。

蔣琬擊掌而嘆,「好一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說的對,沒有人,沒有人心,再強大的王國也會滅亡」。

「長史是在說始皇帝的強秦吧?」

「不錯,昔日強秦滅六國,度量衡,車同軌,焚書坑儒,這是何等的霸氣?但短短幾十年,如此強盛的國家便毀于一旦,強秦之所亡,不在乎軍士多寡、武器強弱,而在于民心已失也!」

「善!」

「公琰所言大善」

之前魏延奪取長安之後,倒也沒有做出派兵擾民的舉措,不過緊緊是不擾民,這是遠遠不夠的。

劉禪這些日子一直忙著處理政務,有的時候他一天只能睡上兩個時辰,他知道自己與那些牛人比起來還是大有差距,所以劉禪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原則,施行兼听則明、勤能補拙的方法,多听,多做。

長安城內沒有諸葛孔明,而蔣琬、費煒、郭攸之還遠遠沒有成長到諸葛亮那個層次,不過在劉禪的一旁策應下,偌大的長安城倒也還治理的井井有條。甚至可以說得上路不拾遺,幾天下去,長安城的百姓已經徹底的放松下來,他們不必擔憂自己的財產會被劫擄,自己的兒女會被搶走。

一些膽子大些的,竟然在城內溜達起來。

秋冬接替,正是農閑的時候,劉禪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命人在城內貼出了大量的招兵告示。

上面的各項政策非常誘人,比如說︰一人當兵,全家免稅;一戶出糧,來日三倍還之。

就是說,假若現在長安城的百姓為漢軍提供了一斗的軍糧,那麼來日劉禪就要還給那戶人家三斗的糧食。

這一條,有點兒商鞅變法,取信與長安百姓的意思。

幾日前,馬謖提出的軍士強擄百姓的問題,趙雲核查之後,親手砍下了那幾個軍士的腦袋,然後又去受害的農戶家里賠禮道歉。

昔日曹操曹孟德,馬踏麥田,刀割胡須,而今趙雲趙子龍,槍挑軍卒,賠禮道歉。

在有心人的傳播下,漢軍的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很快就傳遍了關隴之地。

原本對大漢已經漸漸有些遺忘的百姓們,也在恍惚間想到了大漢的好處。

興許,皇帝還是劉家的好!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更新最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節 |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閱讀 |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