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四十九章 鷸蚌相爭 漁翁欲得利

作者 ︰ 我不是阿斗
.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晚上8點進行第三更

-------最後一周新書榜,拜托了諸位------

公元224年,蜀建興二年,魏黃初五年,吳黃武三年

許昌城魏國朝堂之上

曹丕召集文武大臣,商議起兵伐吳事宜。

「孤欲伐吳,眾卿以為如何?」

侍中辛毗向來直言敢諫,此時環顧朝堂,發現無人敢答,他便起身出奏曰「中原連年大戰,百姓流失甚多,而今地廣人稀,若陛下養兵屯田,再等十年,臣敢言,吳、蜀皆可一戰而勝!」

辛毗說的道理曹丕自然明白,可近年來,他有感時日無多,便想在有生之年為子孫除掉一方禍害,為此,他已經等了一年,而今竟然還要他再等,還是十年!孤能活十年嗎?曹丕在心中落寞的感嘆一句,面色卻一片冰寒「荒謬!迂腐之言!去年孤就想南伐東吳,是你們,也是你們勸孤,讓孤休養生息,莫動兵戈。可偽漢做了什麼?那阿斗小兒平了南蠻!現在他們的南征大軍還沒有休整過來,要是再錯過這個良機,孤再想伐吳可就要難上加難了!」

辛毗還欲多言,卻被一旁的司馬懿拉住了,雖然不明白一向英明的皇帝為什麼在伐吳這件事上犯了糊涂,但看皇帝的模樣,好像是真的已經下定了決心,也罷,只希望蜀漢不要橫插一腳,辛毗心中暗嘆。

司馬懿這時候出言奏道「陛下所憂並無道理,吳漢同氣連枝,日後只怕更難應付,不若趁其元氣大傷之際,斷其手足。」

曹丕大喜,「仲達所言極是!」

老謀深算的賈詡借口身體不適,已經稱病在家,朝堂之上除了辛毗一個人敢勸曹丕之外,其他的都想明哲保身,不願多言,由此,伐吳一事正式拍板定案。

在去年,曹丕就開始命船工制造大船小船,一年的時間過去,魏國的船塢里已經擠滿了無數的戰船。

司馬懿建議魏軍由淮水入江,先取南徐,後取廣陵,曹丕覺得他的意見不錯,也就采納了。

黃初五年夏七月,曹丕點齊水陸兵馬十五萬,以曹真為先鋒,張遼、張郃、文聘、徐晃等為大將,許諸、呂虔為中軍護衛,曹休為後軍將,劉曄、蔣濟為參謀,乘十只龍舟,戰船三千余艘浩浩蕩蕩開赴而出。

魏國伐吳的消息傳到健康之後,孫權恐慌至極「而今曹丕大軍壓境,眾卿可有良策?」

諸葛瑾向來主張與蜀國修好,此時听到吳主發問,他當即出言奏道「吳蜀同氣連枝,大王只要派遣一能言之士前往成都,想必諸葛丞相定會出兵相助」。

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但卻又擔心稻草不夠結實,孫權遲疑的問,「蜀漢大軍剛從南中回來,只怕力有不怠」。

諸葛瑾微微一笑,「大王莫憂,臣料定魏軍必圖我南徐(鎮江),所以只要提前派出一員大將在此屯兵據守,吳國無憂矣!」

顧雍這時候也贊同道「子瑜所言不差,臣復議」。

孫權大喜,「好,既然如此,那孤就把陸伯言調到南徐!」

「大王此言差矣,荊州非陸伯言不可守,絕不可妄動」說話的是張昭。

孫權不悅的看了張昭一眼,「孤也知道,可除了陸伯言又有誰能替朕分憂?」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一直在健康城內無事可做的徐盛憋不住了,「末將願為大王分憂!」

「文向有何良策?」孫權好奇的問。

「北軍不善水戰,末將可立下軍令狀,若是曹丕敢親自渡江,某必將其擒之以獻大王」赤壁之戰,周瑜可是燒了曹操的幾十萬大軍,現在換了曹丕,徐盛也有把握將其擊退,所以言語間極為豪邁。

「若曹丕不敢渡江呢?」

「假若曹軍不敢渡江,末將亦有良策可殺其大半,讓曹氏父子不敢再窺視我東吳!」

一句曹氏父子,讓孫權想到了同樣大敗而回的曹操曹孟德,爽朗的笑了笑,他贊道,「善!即如此,江南的事情就全部托付給你了。來人,中郎將徐盛功勛卓著,特加封其為安東將軍,總鎮建業、南徐兵馬!」

徐盛大喜,領命而出。

「曹丕伐吳?大軍十五萬?」听到這個消息之後,劉禪也是大喜!

急急的在殿內來回轉了幾圈,劉禪自言自語的說道「曹丕終于忍不住了,魏國大軍南下,國內必定空虛,這可真是天賜良機呀」。

感慨了一會兒,劉禪吩咐道「黃皓,速去諸葛丞相府傳召,就說朕有要事相商,請丞相務必速來」。

黃皓領命前去。

不多久,諸葛亮就領命前來。

「微臣見過陛下」

「相父快到這邊坐,朕有些東西要給你看」劉禪盤膝坐在竹席上,在他面前擺著一個巨大的木盒。

諸葛亮這些日子也听說了,皇帝好像吩咐了一群匠人在搞什麼沙盤,當時他不以為意,而今天走到近前,他才發現那木盒里的一個個沙堆造型獨特,有的是一大片的隆起,看起來像山峰,而有的坑窪不平,看上去像河流。

「陛下,這是關隴地形圖?」諸葛亮好整以暇的盤膝坐下,從劉禪繼位以來,他已經好久沒有像今天這樣與劉禪並排而坐了。

「不錯,相父,你覺得這沙盤如何?」南征大軍班師回朝之後,劉禪就一直忙著做這個關于關隴地區的沙盤。

「很是不錯,山川河流,城池谷道,樣樣俱全,陛下真是奇思妙想」,諸葛亮手搖羽扇,很是欣慰的夸了劉禪一句。

劉禪不敢自傲,他反而有些擔憂諸葛亮說他不務正業、專好奇技婬巧,現在看來,以諸葛亮敏銳的軍事眼光,應該是看到了沙盤的重要意義,想到這里,劉禪也就放寬了心,「相父,黑衣(暗探)來報,說曹丕曹子恆點齊十五萬兵馬已經沿著淮水順流而下,看樣子,孫仲謀有的忙了」。

諸葛亮不以為然的搖了搖頭,「北人不習水戰,之前曹操如此,而今曹丕亦是如此!」

劉禪來自後世,所以知道曹丕此次伐吳必然大敗,但諸葛亮可不是穿越的,僅僅依靠各種情報的推斷,他老人家竟然就直接猜中了結果,看來,妖人果然就是妖人。

「那敢問相父,鷸蚌相爭,焉能使漁翁得利?」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更新最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節 |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閱讀 |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