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丁香 第二十七章 資本大鱷

作者 ︰ 狂歌走馬遍天涯
.

筋疲力盡的丁香在火車上好好睡了一覺,回到紐約的時候又是精神煥發了。

這麼累是因為她和約翰-d-洛克菲勒先生整整談了一夜。

談話的前半部分非常愉快,而後半部分則異常艱澀。作為美國當前最強勢的壟斷資本家之一,任何人與洛克菲勒先生談判都將是壓力巨大、異常艱苦的。

不過洛克菲勒發現與這個美麗的東方女人談判同樣是一種艱苦的嘗試。最後,在破曉之前,對對方的需求底線已經心知肚明的雙方終于達成了一致,十九世紀末對美國工業影響最大的一樁驚天大交易終于達成。而這樁驚天大交易達成之時,雙方甚至沒有精力踫杯慶賀,只是平淡的握手告別,仿佛是兩個老朋友之間完成了一次普通的聚會。

這樁交易的核心內容是︰洛克菲勒獲得了天使石油公司、l&n化學工業公司和福特-狄賽爾汽車公司原屬丁香名下的各10%的股份;而丁香則獲得了美孚石油公司20%的股份。

在當時的任何人看來,這都是丁香佔了很大便宜的交易︰用三家新公司各10%的股份,換取了美孚石油這個壟斷性巨無霸企業20%的股份。

而兩個當事人卻心中十分清楚,就長遠而言,洛克菲勒獲取了更大的利益。丁香不得不佩服洛克菲勒長遠而毒辣的眼光,通過這樁交易,他不僅插足了汽車工業和化縴工業這兩個前景無限的朝陽行業的領軍公司,還分享了天使石油旗下異常豐富的石油資源,把天使石油公司的利益和美孚石油捆綁到了一起。這一交易無疑使洛克菲勒財團在新的世紀里的前景更加光明了。

雖然如此,丁香仍認為這一交易是值得的。

煉油行業是丁香必須要進入的戰略性行業,而在這一領域里要和美孚石油競爭,基本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美孚已經完成了對行業壟斷性的整合,煉油領域幾乎沒有其他人能夠插足進去。這也是為什麼後世美國反壟斷的第一刀就砍在美孚石油身上的原因,這個公司的壟斷能力實在是前無來者!

但美孚石油被分拆的命運反而進一步加快的了洛克菲勒本人財富的增長。根據丁香所知道的歷史,1911年5月15日,美國最高法院依據《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判決美孚石油公司是一個壟斷機構,美孚石油帝國被拆分為37家地區性石油公司。然而盡管有最高法院的判決,盡管媒體此前早已將洛克菲勒定性為「邪惡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壟斷資本家,投資者依然熱衷地追捧這些「嬰兒美孚」的股票,使得拆分後的眾多公司的股票市值合起來遠遠超過原來美孚公司的市值,洛克菲勒家族的財產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比從前更多了。由美孚石油分拆出來的埃克森(exxon)、美孚(mobil)、雪佛龍(chevron)等公司後來都成為世界七大石油公司之一。

因而,就戰略目標而言,丁香也是贏家︰以最快的速度達成戰略目標。

所以,在雙方握手的告別的時候,丁香說這是一個「雙贏」的交易。這個詞讓洛克菲勒眼前一亮,隨即意味深長的笑了。

十天之後雙方這一交易的消息被《華盛頓郵報》披露,隨即在商界甚至整個美國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和洛克菲勒這樣的壟斷性財團聯手,意味著丁香已經迅速從商界的偶像派明星蛻變為實力派財閥,其上竄速度之快,令所有人瞠目。

可是這只是丁香與壟斷財團共舞的開始。跨入門檻的丁香開始了一連串與各大財團合縱連橫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穿插會面。

一個月之內,丁香接連會見了摩根財團、波士頓財團、芝加哥財團、花旗銀行財團和克里夫蘭財團的代表,尤納斯背後的猶太人財團也第一次正式浮出水面,派出代表與丁香會面。

她的戰略目標是快速進入美國的命脈——金融資本領域。玩資本的人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控制者。

在這個時代,美國及全世界的金融企業還處于混業經營的狀態,即經營存貸款業務的商業銀行和發行股票、債券的投資銀行之間沒有業務分界,直到40年後的「格拉絲—斯蒂格爾法案」才在兩者之間豎起了一道高牆,後世聞名的「摩根士丹利」也正是那時才從jp摩根銀行分離出來的。

而丁香進入金融資本領域的切口正是想從專業的投資銀行入手。

各大財團對丁香的試水都非常謹慎,對丁香創辦專業性投資銀行的商業計劃也態度各異。尤其是摩根財團、波士頓財團和芝加哥財團等老牌財團對于當前混業經營的狀況比較滿足,對于創辦專業投資銀行的設想並不是十分積極。

而克里夫蘭財團所表現出的態度是最正面的。該財團勢力主要在基礎工業領域,在金融資本方面的基礎比較薄弱,一直受到華爾街老牌財團的制約和擠壓;而丁香對克里夫蘭財團也興趣濃厚,因為對方在鋼鐵、橡膠、鐵路運輸等部門擁有強大的實力,而這些領域都是丁香非常感興趣的戰略產業領域。

經過多方串連,最後,洛克菲勒家族、克里夫蘭財團、猶太人財團和丁香四方走到了一起。洛克菲勒家族對金融資本領域的滲透目前也如火如荼,對丁香的倡議也是積極響應。四方的代表于1894年7月5日在丁香位于新澤西的農場會面。

一場更大的風暴拉開了帷幕。

※※※※※※※※※※※※※※※※※※

太平洋西岸的季風性氣候讓這里的夏天普遍高溫,不管是低緯度的海南島,還是高緯度的朝鮮。于是,在盛夏的朝鮮,聶士成總兵正心煩意亂。

讓他心煩意亂的不僅僅是該死的炎熱天氣。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名將,聶士成已經感覺到危機的迫近。

在此之前,他已經兩次向李鴻章中堂和朝鮮清軍統帥葉志超請求班師,「派輪接隊內渡,免啟釁端」。可是朝廷和葉帥卻猶疑不決,坐等危機迫近,讓他無奈而憂慮。

這個連日本人都稱贊「計劃戰略常以勇敢見稱」的將領,這次卻幾次三番發出撤退請求,讓所有人都感覺奇怪。

其實在聶士成發給李鴻章的電報中,他的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明確︰「我軍本奉命平韓亂,非與倭爭雄也。倭乘間以水陸大隊壓韓,據險尋釁,蓄謀已久。又敵眾我寡,地利人和均落後著,與戰,正墮彼術中。今匪亂已平,正可趁此接隊內渡,免資口實。此老子不為人先之謀,亦兵家避實就虛之計。況韓為泰西通商之國,豈容倭人鯨吞?倘仍頑梗,可請英、俄諸國評論曲直;一面調集我海陸各軍駐屯北洋,奉天邊境。俟秋涼,我陸軍出九連城趨平壤以拊其背,海軍戰艦大隊塞仁川以扼其吭,彼時倭師勞而無功,將驕卒惰,可一鼓破之也。否則,倭將先發制我,釁端一啟,大局可危。」

一則,東學道叛亂已然平息,馬上撤出軍隊可讓日本沒有戰爭借口;二則,如今敵強我弱的態勢十分明顯,實施積極主動的戰略退卻在軍事上也是明智的選擇,可在戰略上化被動為主動。

可是統帥葉志超卻向李鴻章中堂提出了上、中,下三策,只把他的建議作為「中策」,而另外提出了由北邊速派大軍的所謂「上策」。但是,兵機既鈍,緩不濟急,且無貫徹此策的決心和正確措施,結果仍是「遷延不斷」,實際上無異于「下策」也。當天,李中堂復電「暫靜守勿動」。聶士成看到中堂回電後心頓時涼了。

作為一線的將領,聶士成對于局勢已經看的很明白了。

倭寇這次絕對是有備而來的!日本已經于一個月前依據戰時條例成立了大本營,文官內閣已經徹底把權利下放給了軍方。駐廣島的第五師團已經擴充兵員整裝待發,其中,以陸軍少將大島義昌為旅團長的大島混成旅團已經緊急在朝鮮半島登陸,總共7000多人的混成旅團入朝人數已達4000多人。加上游弋在附近的松島、吉野、千代田、八重山、築紫、大和、高雄、赤城八艦,日軍兵力遠在中**隊以上,已佔有絕對的優勢。

而此時在朝鮮的清軍,只有駐牙台的區區2465人,包括了直隸提督葉志超所帶榆防各營,太原鎮總兵聶士成所統蘆防馬步軍和總兵夏青雲率領的馬隊、旱雷兵及步隊。

更不用說,日本大本營對此次戰爭策劃已久,戰略目標明確,軍事部署清晰,協同配合嚴密;反觀朝廷這一方,至今未明白戰爭的威脅,依舊以撲滅朝鮮的小小騷亂為戰略計劃,對于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根本沒有全面的戰略部署,是戰是撤猶疑不決,後續部隊沒有蹤影,指揮協調混亂不堪……

「***!這樣的仗,怎麼打?!」聶士成猛灌了一口涼茶,卻壓不滅心頭的邪火。

在聶士成看來,這次根本就不該出兵朝鮮,既要出兵,就應有完善的戰爭計劃。

全奉準領導的東學道起義在清軍到來的同時基本就已平息,政治和解已經達成。這讓清軍的出兵變得異常尷尬。

而朝鮮的李氏王朝根本就已經爛到根子里,依據聶士成在朝鮮的觀感,全奉準在民間頗得民心,而且矛頭所指也不是朝鮮朝廷,而是日本和西方的外國勢力。這樣的事,我們摻和啥呀?想到這里,聶士成在心里暗罵駐平壤的袁世凱。這個浮夸喜功的家伙,誤導了李鴻章中堂,讓後者及朝廷輕率的作出了出兵朝鮮的決策。

想到李中堂之前輕信日本人「必無他意」的屁話,聶士成更是一肚子火。中堂大人戎馬一生,臨老怎麼變得這麼幼稚了?這兩軍陣上的事,其他狗屁大臣們不懂,李中堂難道也不懂?

想到這里,聶士成突然發現,他對于自己一直仰慕有加的李鴻章大人,也開始產生了懷疑和不滿。他不由得暗暗告誡自己,李中堂栽培提攜之恩不可忘懷,一定要對李中堂盡忠報恩。

可是懷疑和不滿的種子一旦種下,就如同惡毒的火苗一樣在心底里閃爍著藍色邪惡的火光。聶士成不敢再想下去。

因為他發現,自己對于這個一直盡忠報效的朝廷,也已經產生了深深的絕望。他不明白自己做的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也不明白,自己所死心效忠的這個朝廷,為什麼盡干誤國誤軍的傻事……

所有人心目中的勇將聶士成第一次發現,自己對于即將到來的戰斗,竟然產生了一絲無力和退避的念頭。他第一次發覺自己竟然認為接下來的戰斗是毫無價值的。

「老了?累了?」聶士成反復的問自己。

他和衣而臥,卻輾轉反側,怎麼也無法入眠。

窗外,明月在炎熱的空氣中無聲嘆息,沒有一絲微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血丁香最新章節 | 鐵血丁香全文閱讀 | 鐵血丁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