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老兵志怪談異 【第三百二十三章】奇案(4)

作者 ︰ 笑看茶涼

第三百二十三章奇案(4)

由于李師父的指點迷津,我們幾個協助警察緝拿到了殺豬賣肉的許賴孩,而且那廝倒也爽直,知道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地捉拿于他,肯定是東窗事發、敗露無疑,也就非常坦蕩地承認了他就是殺害黃掌櫃的凶手。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們幾個對黃掌櫃一案的這個結局仍是感嘆不已。

「以前听那些說書藝人在說水滸的時候,那里面的梁山好漢們經常說是‘壞人衣飯、如同殺人父母,當時不理解是什麼意思,今天看來,確實是很有道理的啊!」小李兄弟感嘆道。

「沒錯,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路留一步、味讓三分,不能什麼好事兒都讓自己吃盡佔完,絕對不能是自己吃肉,讓人家連湯也喝不上!」我說,「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凡事不能做得太絕啊!」

「不對、不對!兩位兄弟說的都是有些道理,但還沒有說到病根兒上,」劉老大說,「這叫作與天斗、與地斗,就是不能與人斗。自古以來,人們戰天斗地,死的人也沒有多少,反而是爭取來的好處更大;但人與人斗,小則失和、大則傷命,再往上說,那就是兩國交兵、尸山血海!」

「嘿嘿,還是劉老大見解深刻,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沖突,也就在于一個‘爭字,如果沒有人與人爭、人與人斗,這個世道就太平啦!」霍排長說,「就拿這次抗日來說吧,如果小***老老實實的呆在他東洋老家,別打我們華夏國土的主意,哪里會死這麼多人嘛,說其根本,還是人與人爭斗罷了!」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幾個感嘆著、議論著,由人與人之爭,談到國與國之斗,最後又回到了那些微言大義、撲素精妙的老話當中︰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得饒人處且饒人、凡事做絕害自身!

回去見到了李師父,我們自然是對他交口稱贊、佩服不已,說李師父法術高妙、直能通神,要不是李師父出手相助,還不知道這個許賴孩逍遙法外到何時呢!

但李師父卻是意味深長地搖了搖頭,平平淡淡的幾句話就讓我們幾個張口結舌、如墜雲霧︰「呵呵,差矣差矣,這個許賴孩啊,他只是一把殺人的尖刀,卻並非是那掌握刀柄的手!」

「這個?李師父你這話的意思是」劉老大驚愕地說,「李師父是說,那個許賴孩的背後,還另有他人主謀嗎?」

「呵呵,如果事情只是像你們說得如此簡單,那麼,他們官府衙役都是吃閑飯的廢物麼?而且那個許賴孩一刀殺掉黃掌櫃已是冤氣得出,為何還要擄走黃掌櫃的頭顱呢?」李師父不答反問,讓我們原本以為已經告破的黃氏一案,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師父,那個許賴孩他自己都已經承認了,他承認就是他殺了那個黃掌櫃——這可是掉腦袋的大事兒,他肯定不會亂說的啊!」霍排長十分迷惑不解地問其師父。

「那些被吊死鬼迷住而上吊、被鬼上攝魂狂吃沙土當沙糖、被水鬼誘惑而下水等等的人,在表面看起來,都是他們自己自願的。但那是他們真的想要上吊、想要吃土、想要下水的嗎?」李師父說。

「李師父說的這些怪事,我都曾听說過,也有部份是親眼看到過的。但那些人只是當時迷惑無知、事後清醒後悔啊!」

「就拿那上吊自殺的人來說,吊死鬼蠱惑勸說著人活著受罪、死後得到解月兌,讓人迷迷糊糊的越想越覺得活著沒意思,然後就不由自主的弄根繩子,一旦套到了脖子上面,那就中了圈套、九死一生了!」劉老大說,「不過,要是恰好被人所救,過了那個時辰,他就清醒過來了,不會一直犯痴迷糊的。」

「是啊,師父,你看這許賴孩,他砍死黃掌櫃都已經十來天,黃家找不到他的頭顱,就用木材雕了個頭入土下葬這麼長時間了,難道許賴孩仍未清醒過來麼?」霍排長不由得質疑起他師父。

我們幾個站在那里听他們議論著,心里亦是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李師父確實言之有理,黃掌櫃一案似有蹊蹺,如果許賴孩身後沒有高人或者神鬼相助,就憑他一介屠夫粗人,很難把案子辦得如此不留馬腳,而讓官家警察們束手無策、久拖難破。

更重要的是,那許賴孩砍殺黃掌櫃以後,已是冤氣得出,根本沒有必要攜其頭顱、徒增破綻,而且是一切如常、不逃不避的。

但是,劉老大和霍排長他們質疑的也是非常符合實際、不無道理。

因為鬼怪迷人,不過一時片刻而已。從黃掌櫃被殺到今天,已是十天有余,若是許賴孩是受蠱中邪的話,應當是早已清醒如常。

如果主謀指使許賴孩砍殺黃掌櫃的另有他人,那麼,一介殺豬粗人,怎麼能肯代人受過、甘願掉頭呢?這難道當真如古人所說的那樣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嗎?

我們幾個一頭霧水、茫然不知所措,難以判斷這個黃掌櫃一案的真相,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師父卻是笑呵呵地顧左右而言他︰「你們幾個,听說過的軼聞典故、野史雜談確實不少,想必肯定是對荊軻刺秦的掌故非常熟悉吧?」

「哈哈,這是當然啦!名傳千古的大刺客與一統華夏的秦始皇,他們兩個踫到一塊的故事,自然是流傳萬年、婦孺皆知!」劉老大笑道,「只是可惜那個荊軻好漢了,嘖嘖,功虧一簣、遺憾終生啊,要不是他當年失手,現在還不知是什麼世道兒呢!」

「那麼,荊軻刺秦為什麼會失敗呢?要知道當時他荊軻的膽量蓋世無雙、荊軻的擊技嫻熟高強、荊軻所用的利刃見血封喉,而且荊軻所帶的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以及督亢地圖頗受秦王信任,從而讓他得以近距離面見秦王等等,這麼多看似必成的條件,為什麼偏偏會失敗呢?」李師父提起典故滔滔不絕。

「嘿嘿,這當然全怪荊軻的助手秦舞陽啦!那小子純是一個地痞流氓潑皮戶,在市井街坊上稱霸一方還可以,一旦到了真正的大場面上,他就不行了!」小李兄弟搶先回答說,「這就是老人們所說的,狗肉上不了席面,他秦舞陽就是這種貨色、有蠻勇而無虎膽,做不成大事的!」

雖然民間對荊軻刺秦一事眾說紛紜、說法不一,但整體上還是為荊軻惋惜的居多;而對荊軻刺秦失敗方面,大部份人還是認為,是他的助手秦舞陽辦事不濟、壞了大事。

如果太子丹能夠多等幾天,讓荊軻和他的生死兄弟前去刺秦,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只是人生不能回頭、歷史不容假設啊

「嗯,小李兄弟說的不錯,當年荊軻刺秦之時,那個秦舞陽要是在旁邊一塊動手,哪怕是截不住秦王,至少能夠替荊軻擋住夏無且的藥囊,不讓荊軻分心受阻,也不致于遺憾千古啊!」劉老大說。

「呵呵,說的不錯!你們可否清楚那個秦舞陽最後的下場嗎?」李師父問道。

「這個?荊軻被秦王擊中八次,後來被武士當場砍成肉泥了,至于秦舞陽麼,我想肯定也是活不成的!」劉老大說。

「不錯,老夫熟讀《史記》,特別是對《史記.刺客列傳》更是倍感興趣、了然于胸,」李師父說,「但那《史記.刺客列傳》中對秦舞陽的結局並沒有寫清道明,反而在巫家之書中記載的非常清楚!」

「哦,還有這等到事兒?秦舞陽的下落在《史記》當中確實沒有交代明白,但怎麼可能在巫書上面記載得十分清楚呢?」劉老大驚奇地說,「要知道無論是荊軻還是秦舞陽,他們都是武士俠客,而不是巫門中人吶!」

「這樣吧,各位都少安毋躁,請我師父他老人家給大家詳細講講,如何?」霍排長提議說。

反正我們策反了郝光偉、拿下了山南州,立了個不小的功勞;近來又無戰事,而且我們剛剛幫助縣衙官府破了黃氏一案,協助逮到了殺人凶手許賴孩,自然是難得有空兒閑聊。

我們近來無事一身輕、只嫌日月長的,听听李師父他老人家講段軼聞奇事權當消遣嘛——至于許賴孩的背後主謀,不管他是人是鬼,至少他本人已經承認,暫時不會有人質疑這個結果的。

小李兄弟更是眼明手快,非常殷勤地給大家每人倒了一碗開水,讓李師父潤潤喉嚨、慢慢道來。

「呵呵,好啊,反正是閑來無事,老夫也就抖抖多年的舊包袱,給大家講講胸中的巫門奇事吧。雖然只是巫門之書,在可信度上堪比野史,應該是比較接近當年真相的。至于匪夷所思、古怪離奇之處,你們也就權當故事來听吧!」李師父飲口茶水,這才開口講了起來︰

話說戰國後期,秦國已現橫掃天下的霸氣,小小燕國的彈丸之地,當然難逃被滅的命運。

當時太子丹也是非常清楚,要想靠兵力抗秦,無疑是以卵擊石而已。所以他想另走捷徑,準備效法魯國,像魯國那樣,由敢死猛士曹沫一人,手執匕首、劫持齊桓公,以逼迫齊桓公歸還被侵佔的土地。

曹沫劫持齊桓公、收回國土的事兒大家肯定也比較熟悉,所以老夫在此就不多講了。

那個太子丹用心良苦、低三下四,終于使荊軻和秦舞陽踏上了刺秦之路。

因為秦舞陽在刺秦以前,少年殺人、聲名顯赫,也算是膽識非凡之輩,而進了秦王大殿之後,突然判若兩人,面色青白、渾身發抖,差點兒壞了大事,讓荊軻無法接近秦王。

好在荊軻冷靜以對,終于取得秦王信任而得以接近秦王。

等到圖窮匕見之時,只要秦舞陽勇敢上前,沖過去截住秦王,讓荊軻得以下手的話,那個結果肯定就不是後來的局面了。

可惜的是,從荊軻持匕動手,直到秦王的侍醫夏無且用藥囊砸向荊軻、以遲緩其追殺秦王,到最後秦王反戈一擊、眾武士砍殺荊軻,那個秦舞陽一直並未上前,眼睜睜地看著荊軻倒下、被剁成泥

而這一切,都被那個夏無且親眼所見,自是十分清楚。

不用說,自古以來就是功高莫過救主,他夏無且立下救主大功,秦王當然對他賞賜頗豐,而且越發得到秦王的信任與賞識。

至于那個秦舞陽,眾臣清醒過來以後,紛紛叫嚷著要以酷刑處死,以此向秦王表現忠心。

但是,夏無且卻向秦王進言說,幸虧這個秦舞陽沒有出手相助荊軻,否則大王危矣,故而暫且保下秦舞陽的項上人頭。

秦王認為夏無且言之有理,要是秦舞陽與荊軻合力,後果實在是難以設想。而這個夏無且臨危不懼、救主有功,所以秦王就問他,是不是要赦免秦舞陽無罪?

夏無且搖頭否認,說是這個家伙面色有異,並非是他不想刺殺大王,更不是他被嚇得肝膽俱裂,而是他身上有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老兵志怪談異最新章節 | 民國老兵志怪談異全文閱讀 | 民國老兵志怪談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