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老兵志怪談異 第二百九十六章 回光返照(9)

作者 ︰ 笑看茶涼

第二百九十六章回光返照(9)

姚員外知道,這盜竊皇宮大內御用貢品,遠比朁越之罪還要厲害,歷朝歷代對此均是比擬造反之罪進行嚴處;更何況官家從他小兒鋪中所搜出來的貢品數量巨大呢,一旦罪名坐實,極難逃月兌滅門誅族之禍!

像這等大罪,任你蕩盡家財、如何打點上下,亦是絲毫不起半點作用的。而要想月兌厄解困,避免這次滅門之災,唯有找到真正的罪魁禍首,洗月兌冤情、方可幸免。

但是,能從戒備森嚴的大內庫房中盜竊出如此多的御用貢品,除了監守自盜、里應外合之外,除非是役神使鬼,否則斷然不可能越過重重關卡,能把這麼多東西從皇宮中運送出來。

如果是前者的話,那恐怕就是驚天大案了,因為它不但牽涉到貢品庫房的管理內官,而且護衛皇宮的無數侍衛、把守宮門的眾多兵丁們,全部難月兌嫌疑——真是如此的話,那就是大明帝國的根基就要動搖了!

因為那人如果真的有此能耐的話,宮內的珍寶奇玩、大錠金銀才是他的目標,而絕對不會盜取些綢緞什麼的東西,更不會把那批東西白白的便宜處理給自己小兒!

難道說,那批貢品非為常人盜取,而是鬼神為之嗎?

說起奇人異士役神使鬼、盜取宮內之物的事兒,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只是有損皇家面子尊嚴,正史沒有記載罷了。

更為離奇詭異的是,有關光武中興的野史之中,曾經錄有一件異事。

相傳,在西漢後期,由于亂象已現、人心不穩,鬼神之事更是多如牛毛。除了民間的種種怪事層出不窮之外,最為出名的當數出在帝都宮禁之內的怪事。

根據野史記載,西漢漢元帝劉奭在位期間,皇宮內的物品老是不翼而飛,剛開始是庫內金銀,後來竟然連皇帝吃飯的金碗玉箸也神秘不見了!

漢元帝劉奭剛開始還以為是宮內侍從們監守自盜、為非作歹,但嚴刑拷打、杖斃多人之後,事情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是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

後來皇帝一怒之下,將宮門守衛盡數換了一遍,並降詣說,沒有上命,任何人不得出宮。既使這樣,宮內的東西仍是丟失不斷。

朝內文武對此也是憂心忡忡,召遍了破案的高官能手,也是沒有辦法查出究竟是何人所盜。

後有大臣進言說,這麼多東西能夠突破森森宮禁不翼而飛,斷非人力可為也,難道說有邪物妖仙作祟嗎?

眾大臣一番商議,就如此這般奏明皇上、請旨定奪。

皇帝也是無計可施,就降旨請來了當時極負盛名、堪比老莊的道教名人嚴君平,請他運用神通,算算看到底是什麼人竟然如此大膽。

當時道教大興、高人輩出,為何偏偏宣召嚴君平前來解決此事呢?

那嚴君平住在郫縣平樂山,曾在山上刻下「王莽服誅,光武中興」八個大字,當時世人均不了解此預言兆何吉凶,直到二十多年以後,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人們才恍然大悟。

嚴君平在平樂山寫出了《老子道德真經指歸》與《易經骨髓》兩部傳世經典,培養出了位列《三字經》「五子」之一的西漢名人揚雄,可謂是名噪一時。

嚴君平進京見駕之後,未等皇帝開口,就直接向上稟告說,宮內失竊之事,貧道處理之後,就會忘記,絕對不會外傳于人,否則願受極刑!

短短數語,皇帝大驚!因為在秘宣嚴君平進宮之前,並沒有告訴使者因為何事宣他。看來這嚴君平果然是有未卜先知之術啊!

漢元帝劉奭忙問嚴君平,道長既然已經明白宣你何事,想必一定知知道是何人所竊吧?

嚴君平卻回答說,他可以杜絕此事的再次發生,卻不能追回已丟之物,更不能緝拿盜竊之賊。

皇帝驚問這是何故,道長既知根底,能夠阻止于他行竊,為何不能緝拿于他呢,放心好了,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文武寵臣,只要道長說出名來,自會將他繩之以法

嚴君平說,此賊並非人類,而是能夠地遁藏形的邪物所做,貧道來時已準備好一些符咒,只需宮門各處貼上一張,就能讓它無法入內;至于緝拿于它,則是有害無益,還是網開一面、隨它去吧!

皇帝當然難以咽下這口氣,堅持要道長想法除掉行竊妖邪。

嚴君平淡淡說道,此物原本巨竊,後必現身遭報,但現在卻是萬萬不可動它,否則它便不竊俗物,而動國本

皇帝無奈,只得降旨各門貼上符咒一張。從那以後,宮內果然再也沒有出現過失竊之事。

這件詭異之事的謎底,一直到了王莽趕劉秀之時,才算慢慢浮出水面。

原來,王莽死于亂軍之時,軍中眾人均曾看到一股煙霧從帳中飛出、沖天而去,煙霧之中隱隱有一條金鱗大蟒藏匿其中。

劉秀即位後,曾有異人對其解說,漢元帝劉奭期間,宮內物品不翼而飛,就是那條金鱗大蟒,遁地隱形所做。當時嚴君平知其將要化龍且有代漢之志,故而只是阻止于它,未曾敢作法傷害,怕提前逼它轉世為人,做出更大的盜竊之事來。

所謂更大的盜竊之事,當然指的是竊國篡漢啦,幾十年前嚴君平就在平樂山刻下「王莽服誅,光武中興」八個大字,只是他不敢泄露天機而世人不解罷了

當姚員外想到那批綢緞,有可能是鬼神所盜之後,就更加愁眉不展了。要是那樣的話,豈不更是難以找到嫁禍給他的罪魁禍首嗎?找不到真正的罪魁禍首,就無法洗月兌冤屈,就難以避免滅門之禍!

就在這個時候,那個雪獅雖然不在悲鳴流淚,卻是不吃不喝,像是要絕食求死一般。這讓姚員外又是感動又是悲哀——都說是樹倒猢猻散,自己還沒入獄呢,一幫家丁親友早已害怕連累自己而各自逃避,只有雪獅願與主人同生共死啊;而且從雪獅這個表現來看,似乎它已知道主人家難逃此劫、無法幸免,所以想要絕食而死、以示義氣!

那條雪獅不但絕食求死,而且好像害怕自己死得慢一樣,竟然加速快跑,一頭撞在了牆上!

姚員外大驚失色、倍感落寞悲涼,連忙跑過去一看,雪獅早已撞得頭破血流、倒地不起,但近前一看,似乎還有一口氣在,只是昏厥而已。

姚員外不舍就此放棄這個有情有義的雪獅,連忙給它一番包扎,等它醒來。

當天晚上,姚員外就夢到雪獅咬著一個人的褲腳,把他拖到姚員外面前。只見那人渾身血跡、傷痕累累,對雪獅是極為害怕一樣,跟著雪獅來到姚員外面前,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姚員外忙問這是為何?這雪獅一向仁義懂事,從不亂咬于人,今天為何如此瘋狂啊!那人跪在地上連連求饒,說是那批綢緞之事,與他並無關系,全是他義弟蔡朋所為。

一听那人說起綢緞之事,姚員外是恍然大悟、怒氣沖天,喝問那個為什麼要如此狠心陷害于他,害得自己禍及滅門?

那人連忙解釋說,嫁禍與姚門之事,真的與他無關,只是其義弟蔡朋所做。而且說是那蔡朋,現在城南十里處一個名叫異人庵的地方落腳

見那人坦白交待,雪獅這才松口放了他。

姚員外驚得一身冷汗,醒來後亦是顫抖不已。仔仔細細地回味著夢中的情況,令他不敢相信是真是假。

如果真是如他所言,只要抓到那個名叫蔡朋的逆賊,他姚門就可一雪冤屈啦!

就在姚員外心神不定,不知夢中之事真假如何的時候,突然看到昏睡在身邊的雪獅已經醒來,而且非常歡快地搖頭擺尾,似乎非常欣慰一樣。

姚員外披衣下床,模著雪獅的頭,心里是感慨萬千,不由得老淚縱橫、對著雪獅說,要是夢中之事不假,那該多好啊!

雪獅好像听懂了姚員外的話一樣,沖著他不停地點著頭,似乎在說,沒錯的,夢中之事絕對不假!

姚員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一樣,連忙再次沖著雪獅說,剛才我夢到你拖著一個人,向我說道,陷害我家的罪魁禍首,叫做蔡朋,這一切都是真的嗎?真是你找到那個人的嗎?

雪獅再次肯定地點了點頭!

這一下,姚員外激動得渾身發抖,連忙穿上衣服,在室內踱來踱去的,不知如何是好!

天色剛明之時,那個雪獅竟然咬住姚員外的褲腳,把他拖出了家門。姚員外知道事出蹊蹺,于是就跟著雪獅向前走去,想要看看雪獅把他帶到哪里去。

就這樣,雪獅在前,姚員外在後,一人一狗的在大街之上行走著。一直到了衙門之處,雪獅這才停了下來。

原來這個雪獅,把姚員外帶到這里,莫非想要姚員外到衙門里報官不成?

姚員外思忖片刻,認為與其坐以待斃、滿門抄斬,還不如大膽一試,或許還有轉機呢!

于是他就邁步向前,到衙門中將夢中之事供述一番。

那官老爺听了姚員外的話,真是七竅生煙、啼笑皆非,你這個老家伙就憑夢中之事,還想欺騙本官不成?

原本打算一頓亂棒將他打出,旁邊師爺附耳建議說,此事事關重大,如若屬實的話,老爺您可就算是立下大功了,高官厚祿必在眼前;若是錯過這個機會,反而有可能大禍臨頭啊!

那官如夢方醒,反正又不要自己親自出馬,就派上一幫捕快衙役,跟他前去轉上一圈,又有何妨?

想到這里,那官老爺連忙傳來數十個捕快衙役,叫他們跟隨姚員外出城,按照姚員外的指認,將那人抓來審問再說——而且警告姚員外,如果膽敢戲弄于他,一定治他重罪,提前讓他進獄候著。

反正是伸頭是死、縮頭是亡,姚員外也就只得硬著頭皮賭上一把啦。

于是姚員外就領著眾人,然後帶上雪獅,直奔城南而去。

到了城南十里處,向路人一打听,果然有個村落名叫做異人庵。

姚員外信心大增,連忙掏出一疊銀票,打點眾捕快衙役們,讓大家務必盡力,捉拿那個叫作蔡朋的逆賊。

眾人一看姚員外出手大方,懂得官家規矩,而且抓到了那人,回去以後老爺還有重賞,于是就抖擻精神,向前走去。

再向村里的住戶一打听,結果更是讓人驚喜不已——村內果然有個叫做蔡朋的漢子!

那個蔡朋見有十多個捕快前來找他,不待多言,轉身就跑,可見他是做賊心虛啊!

不用說,眾捕快一個個得了好處,自是不能讓那蔡朋逃月兌。眾人一擁而上,把那人五花大綁起來。

押到官衙審問,那***呼冤枉,絕不承認自己犯了王法。怎奈當時官老爺知道此案重大,自然是大刑伺候。

結果未熬多久,那個名叫蔡朋的人就開口求饒,承認是自己盜竊了皇宮內的貢品綢緞,然後將東西處理給姚掌櫃了。

官老爺雖貪雖狠,卻是並不糊涂。他當然知道僅憑口供,是無法定他大罪的。因為皇宮大內的東西,並不是一個草民說盜就能盜得出來的。

再審之下,那個蔡朋終于徹底心理崩潰,于是和盤交待說,自己跟隨一個世外奇人,學得一套法術,能夠召神役鬼、驅使精怪之物。

是他利用法術,驅使幾個成精的耗子,地遁入宮,盜竊了一批貢品綢緞,然後轉賣給了姚掌櫃,並且將所盜綢緞的數量花色全部招認一番。

由于案情太大,那官老爺知道自己不能做主、更不能擅斷,于是層層上報,一直由皇帝親自派人審問。

皇帝所派大臣,將供詞與贓物一對,果然是分毫不差!

但那個蔡朋,既然有此異能法術,為何不盜竊什麼金銀珠寶、古玩奇珍,那不是更值錢、更易取嗎?為何他偏偏要盜些不好處理的綢緞呢?而且為什麼不帶出京城,而是偏偏要便宜處理給姚掌櫃,也就是姚員外的小兒子呢?

案子不審得水落石出,自是無法向上交待。

三堂六問之下,案子終于審得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原來,姚員外的大兒子放官在外之時,曾經破了一個盜竊府庫的大案,抓獲了幾個江洋大盜,數審之下得知,這些亡命之徒們,不但屢次盜竊府庫官銀,而且個個殺人如麻、罪孽深重,按照大明律法,個個當處以極刑。

常言道天地本不全,必有漏網魚。姚員外的大兒子雖然解決了此等大案,以後再也未曾發生過官銀被盜之事,但那些江洋大盜之中,就是有一個人成為了漏網之魚!

那條漏網之魚,就是這個蔡朋!

得知眾義兄盡數被姚員外之子判作極刑,那蔡朋決心為他們報仇雪恨,不但要擊殺姚員外的大兒子,而且要將他進行滅門。

但官府衙役中好手甚多,隨身護衛之人更是武功高強。蔡朋幾次暗殺均告失敗,而且差點落網被擒。

無奈之下,蔡朋就浪跡江湖,尋訪奇人異士,想要效法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也算是他走運,多年的苦心終于沒有白費。他蔡朋最後拜在一個妖道門下,學得了一些旁門左道的法術,能夠驅使鬼怪精靈,替他做些壞事。

也許是機深禍亦深吧,那個蔡朋學得這個邪門法術以後,卻是想假手他人,讓姚家滅門屠戶、斷子絕孫,而且還要讓他們家背上一個遺臭萬年的罪名。

這條路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盜竊皇宮用品,轉讓于姚家,並且讓他們不識此計,方能嫁禍于人,讓官府對付于他們。

這樣一來,不但他們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而且得不到人們的同情,更是讓姚家背上大盜的黑鍋——你不是讓眾義兄因盜獲罪、判得極刑嗎,這叫一報還一報,不但讓你人頭落地,而且還得背上同樣的盜名!

但是,一般的鬼怪小物,並不敢而且不願意進入大內皇宮,更不敢嫁禍給京師清白之人。

說起來真是無巧不成書!那個蔡朋後來恰遇幾個成了精的耗子。那幾個耗子精說是姚家的小子,為了避免耗子咬壞他的綢緞,又怕養貓弄髒了綢緞,竟然想出來一個絕招,那就是他讓店鋪中的伙計,或捉或買的,每天弄來一只活耗子,關在籠中進行***,讓它痛苦慘叫不止,以此來嚇唬它的同類!

這個方法雖然有效,但畢竟是非常殘忍。周圍的耗子們听到同類的慘叫,唯恐避之不及,紛紛遠離他的店鋪——自然,他就這樣折磨死了無數的耗子!

所以說他們一拍即合,決定聯手報復姚家。

這也就有了後面的那些離奇怪事。幾個耗子精地遁藏形,從宮內庫房中盜取了部份貢品綢緞。

然後由蔡朋找來些狐朋狗友,趁著天黑之際,故意操著一口南方口音,將那批貢品處理給了姚員外的小兒子,完成了他們的嫁禍于人、滅門屠戶的計劃

听那霍排長雲山霧罩地講到這里,我們不得不佩服霍排長的口才,雖然我們並沒有從中听明白,到底如何利用白犬解決朱老先生的問題。

「霍排長啊,兄弟我不得不承認,老兄你知識淵博、能吹善侃,而且所講故事也算離奇少見,」小李兄弟說,「不過,這畢竟不是傳聞、就是野史,沒有一丁點兒的說服力啊!」

「對啊,又不是你親身經歷的事兒,更何況朱老先生家可沒有什麼生有陰陽耳的雪獅,」劉老大說,「你剛才曾說,自己也養有白犬看家護院,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那樣神秘啊?」

「哦,原來你們不相信我師父講的傳說啊!」霍排長模了模下巴,「這樣吧,霍某我給你們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怪事兒,听了之後你們就會明白,該如何利用白犬解決老先生的問題啦」

**************************************************************************

業余看小說,不是風月牛人,就是奇聞軼事,而民國老兵屬于後者。穿插亦能起到烘托鋪墊的作用。只是本章故事寫得不好,還請見諒,茶涼爭取下章有所進步吧。謝謝各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老兵志怪談異最新章節 | 民國老兵志怪談異全文閱讀 | 民國老兵志怪談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