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老兵志怪談異 第二百六十八章 鬼推磨(10)

作者 ︰ 笑看茶涼

第二百六十八章鬼推磨(10)

你們這些後生,也算是走南闖北、見過世面的,想必也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那句老話!

但同樣的是,天上也不會掉餡餅,天上也不會掉石頭——這一片小山村那麼多人家,百歲老人比比皆是,為什麼魏阿婆她們家,父子二人均是早喪?為什麼別人家平平安安,偏偏就她家出現鬼推磨?出現尸體不翼而飛?

不錯,這一切全是那個該死的異僧一手造成的。但那個異僧為什麼偏偏和她們孤兒寡母的過不去?難道這真是天上掉石頭,而且那塊石頭正好落在她們家里麼?

那個異僧已入魔道,修起了驅尸煉魂的妖邪之法,而且自創小煞、大煞兩種邪法,妄想與那小乘、大乘佛法比肩而立。

但是他雖然害人不少,卻也並非對山民趕盡殺絕;殺人拘魂只是他修煉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那異僧之所以單單認準魏阿婆一家,全是因為她丈夫「華藥王」早已種下了禍根!

百姓們稱他是華藥王,意思是他對草藥這一行十分精通,僅次于藥王孫思邈。這里的山民,多以采藥為生,而且都會一些草頭方,為什麼只有他被人尊為藥王,而且是華藥王呢?

這是因為,那華藥王不但精通于采藥,而且曾以一種非常奇怪的湯水起死回生、救了多人性命,才被眾人贊為杏林妙醫、岐黃聖手,認為他的醫術醫德,可以比肩神醫華佗、藥王孫思邈,故稱之為華藥王!

當年我和杜歡伯,曾親眼看到他讓一條奄奄一息的巨蟒起死回生。

俗話說,深山大澤,野物為王。而這座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里,只有巨蟒與猛虎稱霸。而且兩者互不相服——巨蟒常吞食虎崽,而猛虎又想獵食巨蟒,只要兩強相遇,必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惡斗!

天下萬物、相生相克,我和杜歡伯對此習以為常,稱之為龍虎斗!

那條粗如水桶、長達數丈的青花巨蟒,在深山中已有百年,稍有靈性,而且從不傷人;因為在與猛虎相斗中落于下風,傷得極為嚴重、命懸一線。

就在它九死一生之際,幸遇在山采藥的華藥王,華藥王感嘆那巨蟒既然長得如此雄偉,必然不易,如果死去實為可惜。

于是他一時大發善心,就從口袋中取出一枚極小的葫蘆,擰開蓋子,倒些湯水于那巨蟒口中。

原本奄奄一息命懸一線的那條巨蟒,被二藥王滴了些許湯水之後,竟然立即睜目抬頭,起死回生了

華藥王非神非仙的,他之所以能令巨蟒起死回生,並不是醫術出神入化,而是全在他無意中發現了山里的一種絕世奇妙的草藥,而且他將幾種草藥加以調和配伍,就制成了那葫蘆中奇妙的湯水靈藥!

這山里的普通采藥人,只知枸杞、黃精與茯苓的妙處,根本不曉得深山絕壁之處,竟然生有九大仙草之首的鐵皮石斛!

所謂九大仙草,指的就是鐵皮石斛、天山雪蓮、三兩重人參、百二十年首烏、花甲之茯苓、蓯蓉、深山靈芝、海底珍珠與冬蟲夏草。而鐵皮石斛更是力壓人參靈芝與何首烏,名冠仙草之首,自是妙用非凡!

據說,當年祖龍秦始皇派徐福到東海仙島上,去尋找的不老之藥,就是那鐵皮石斛!

至少在明清兩個朝代,凡是極富極貴人家,所生下來的孩子,所喂的第一口東西,不是母乳參湯,而是石斛之汁,以此來避免孩子早夭;而其家中若有病危之人,只要少許石斛汁滴入口中,就算不能起死回生,也至少可以使病人復蘇,延長其回光返照的時間,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吊命

而那華藥王在深山密林中施救巨蟒之時,除了我和杜歡伯在場親眼看到之外,不巧的是,另有一雙眼楮在旁邊放出不可思議的驚駭之光——那個人就是從西藏而來的異僧!

那異僧在西藏,亦是深明藥理,更是采有雪蓮、紅花與蟲草在身。但那些稀世珍寶,雖然神奇珍貴,卻也並沒有華藥王手中湯水的奇效。

一陣思忖之後,那異僧好奇之心大起,貪欲之光從眼中放出。這讓站在遠處的我和杜歡伯扼腕長嘆,以為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華藥王那人因為一縷善念、救下巨蟒,恐怕會惹得異僧痛下殺手,害命奪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異僧不但沒有出手殺死華藥王,以奪取他身上能夠讓人起死回生的靈藥,反而藏匿身形、悄無聲息地跟著華藥王。

我和杜歡伯雖然貪杯嗜酒,卻也頗有救人善念,只恐怕異僧出手害死華藥王,再加上當時也是非常好奇,一是不知華藥王手中能夠起死回生的靈藥究竟是什麼東西,二是不清楚那個異僧,鬼頭鬼腦的跟著華藥王想干何事,所以就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悄無聲息地跟在異僧的身後!

華藥王救醒巨蟒以後,仍舊攀崖越澗進行采藥,就在他雙手拉住一條藤蘿向上攀爬之時,我和杜歡伯非常清楚地看到,那個異僧突然右手一揚,我們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那條藤蘿就一斷兩截!

身在絕壁、手拽藤蘿的華藥王,當然來不及再做反應,立即驚叫一聲,向崖下墜去!

我和杜歡伯雖然小有道行,但是要想救下急速下墜的活人,也是有心無力、鞭長莫及。除了對那異僧的憤恨之外,亦是十分不解︰他要想殺人奪寶,以他的手段修為,還不是易如反掌麼?為何還要悄無聲息地苦苦跟蹤,最後弄斷藤蘿而讓其墜崖而死呢?

正在我們兩人迷惑不解的時候,那個異僧突然縱身躍出,伸手拉住了正在下落的華藥王,十分平穩地落在一塊突出的岩石之上。

我和杜歡伯相互一笑,終于明白了那個異僧的心機︰他肯定是要漁而非要魚——他想得到的並不是華藥王身上所帶的那一點點的靈藥,而是想得到靈藥的制作秘方!

因為他出手殺死華藥王雖然易如反掌,但他搶到的也不過是一點湯水而已,總有用盡之時;而他這樣一來,略施小技就會讓華藥王對他感恩戴德,從而有可能告訴異僧,那靈藥的制作方法——畢竟在華藥王看來,人家異僧算是對他有救命之恩!

果然不出我們所料,那異僧救下華藥王以後,只是淡淡一笑,說是他本在此修行,偶見山民遇險,自當出手相救,讓對方以後采藥時,務須多多小心

杜歡伯和我在暗處咬牙切齒,深感這個異僧心機莫測,略施雕蟲小技,再加上欲擒故縱之法,一定會使那華藥王感激涕零!

華藥王見對方對他有救命之恩,卻不以恩人自許,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感動得淚流滿面!

異僧故作淡然,說是出家修行之人,原本心善、愛結三緣,如果對方不棄,可作手足來往,畢竟他一人在深山獨自修行,甚感寂寞

華藥王當然大喜,執異僧之手,喜不自勝。二人敘齒以論長幼,便以異姓兄弟相稱。

從那以後,華藥王每次進山采藥,總會找到異僧一敘,並給他帶來許多農家素食和四季衣物等等。

那個異僧果然心機頗深、耐性更佳,只怕萬一心急、功虧一簣。他與華藥王相交數月,對華藥王的靈藥仍是裝聾作啞、只字不提。

這讓我和杜歡伯不由得疑惑難解——那異僧肯定是對華藥王的靈藥起了貪念,想要得到他的制藥方法,但他與華藥王相交數月,卻似忘記一般,難道他真的被華藥王的善舉所感動?如果是那樣的話,他為何又要弄斷藤蘿,施以詭計騙取華藥王的好感與信任?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就算做鬼也不例外。我和杜歡伯私下一商量,決定暗中跟蹤到底,倒要看看那個心懷詭計的異僧,究竟想要做起什麼。

他們兩個就那樣猶如君子之交,又如手足兄弟,在一塊只是聊些修煉之術、濟世之法,以及采藥配伍、解人病苦,絲毫不提靈藥之事。

就這樣,他們兩個來往半年有余,害得我和杜歡伯也跟蹤了幾個月。一直到那年冬天,華藥王找異僧聊天時,才發現那異僧早已氣若游絲、命在旦夕!

華藥王當然是大驚失色,立即掏出內衣口袋中的小葫蘆,倒些湯水于異僧口中。只消少許時間,那異僧就睜眼開口,如夢方醒。

華藥王忙問異僧是何緣故,如果不是他及時趕到,恐怕他早已一命歸陰啦!

異僧表示自己已經年邁體衰,隨時都有撒手而去的可能。話鋒一轉,異僧就問華藥王,他是如何救得自己起死回生的。

華藥王不知是計,連忙再次掏出那個小葫蘆,告訴異僧說,能夠讓人起死回生的靈藥就是這個。

異僧故意嘆息著說,賢弟有此良藥,為何不多多配制,用以救人濟世?天下良藥本為天下人所生,自當用來救治天下之人;你我皆是心善之輩,絕不能以此為私,大材小用啊!

華藥王卻說,並非他私心太重,而是世人多貪無厭,如果此藥為良人所得,亦不妨礙;或若落入歹人之手,畢將使好人不常在、禍害一千年。

更重要的是,此藥不但配制非常麻煩,而且用藥種類甚多,特別是其中的一味主藥,極其稀少、存世不多。如果此方泄露出去,一定會再次掀起眾人追求長生不死的風浪,再加上受貪念驅使,眾人必定瘋狂挖取主藥,極有可能會造成靈藥絕種滅失之禍

如果那樣的話,還不如留得靈藥青山常在,何必打破眾生生老病死的天道呢!

異僧無言以對,只得點頭認可。不過他卻問道,這靈藥中的那味主藥,究竟是什麼東西,竟然如此稀少?難道是靈芝、人參?抑或天山雪蓮麼?

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與至交好友,華藥王倒是十分坦誠,搖著頭呵呵笑道,此味主藥,力壓群芳,絕非人參、靈芝可比,而且存世更少——它就是鐵皮石斛!

鐵皮石斛?異僧畢竟是西藏之人,雖然因為聰慧智深,近來學得漢語、可以和人溝通,但他對《神農本草經》並不熟悉,至于詳細記載鐵皮石斛的《道藏》一書,他更是雙眼如肓,並未見過!

于是那個異僧便請華藥王帶他一塊采藥,讓他也見識見識,鐵皮石斛究竟是何樣仙草!

華藥王非常爽快的答應了。

華藥王告訴異僧說,鐵皮石斛不但稀少罕見,而且多生在生長于參天大樹的樹干之上,或者生長于懸崖峭壁半陰地岩石縫中。

二人一塊來到一方陡峻絕壁之上,尋找好久,華藥王終于在峭壁上小心翼翼地拔下一株鐵綠色的蘭狀小草。

見到這毫不起眼、平淡無奇,甚至有些難看的小草,異僧甚為不解,忙問華藥王,此等小草,當真能有妙用,能夠起死回生麼?

華藥王笑著告訴異僧,古人曾經說過,配伍得法,砒霜可以救命;藥不對癥,良藥反害人命。更何況此草名為鐵皮石斛,位列九大仙草之首呢?今天你且記好此草形狀,改天我再來時,帶來些其他幾味輔藥,並將配制秘方告訴于你

異僧當然驚喜非常,深感大功即將告成。只可惜那等良方,也許與他無緣,讓他空喜一場而已。

原來,華藥王辭別異僧,認為恩人良友相問,自當趕快回家取全藥材,立即掉頭,想要將那秘方告訴異僧。

那異僧一時興奮過頭,而且以為華藥王說過,隔幾天再來采藥之時,才會告訴他靈藥秘方,于是便又煉起了自己驅尸煉魂的邪道妖法。

誰曾想到,那華藥王義氣深厚,回家取全藥材,就再次返回異僧住處,正好讓他在無意中看到了異僧的所做所為。

雖然那異僧剛剛修煉到能夠驅尸作怪的小煞之法,而且尚未殺害活人,他所用的尸體全是悄無聲息地從墳墓之中盜取出來的,但華藥王一眼就看清了是怎麼回事。

原來那異僧正在反復驅使的幾具死尸,正好是華藥王認識的死者!

這一下,華藥王猛然頓悟,知道自己結交邪巫,誤把妖僧當作好友

正當他悔恨交加,自嘆自己有眼無珠、交友不擇,準備返身回去的時候,一不小心被那異僧發現。

華藥王任憑異僧叫喊,只顧返身就走,並不答應。

異僧知道自己一時大意,被華藥王看出了底細,惱羞成怒,一下子追上華藥王,想要用手段逼迫他說出靈藥秘方。

華藥王性子亦是恩怨分明、十分剛烈,見看自己不是異僧的對手,就更加怒火中燒,任死也不願告訴對方靈藥如何配制。而且自知落在妖僧手中,絕無活路,就算他把靈藥的配制方法告訴對方,那妖僧也一定不會留他活口。故而寧折不彎、咬舌自盡

可嘆一代藥王,因為交友不慎,誤中異僧魔掌,為了不向妖僧屈服,就此殞落!這也算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另類吧——若非他有靈藥,不會贏華藥王的美名;若非他有靈藥,也不會被異僧設下圈套!

這正所謂是得之何喜、失之何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啊

那華藥王雖然身死,但他帶來的幾味草藥仍在身上。所以異僧見華藥王死後,從他身上取下所有草藥,認為原料已全,憑著自己的聰慧,一樣可以將靈藥配制出來!

只可惜他太低估了華藥王能力,也太高估了自己的聰慧!雖然配制靈藥的原料齊全,但那異僧折騰了數年,仍然沒有配制出來像華藥王那樣能夠起死回生的靈藥!

異僧終于明白,自己根本沒辦法配出他所需要的靈藥。而這種稀奇罕見的靈藥,華藥王一定會告訴其家人的。

所以他窮其心智、屢次失敗以後,終于不再自己模索,而是打起了華藥王家人的主意,想從華藥王家人中得到靈藥的配制秘方。

但他同時也深知,當初就是因為自己一時大意,才功虧一簣、沒有得手;如果華藥王一家仍是性性剛烈、寧折不彎,他就徹底失去了機會。

所以老謀深算、心機極深的異僧,並沒有冒然對華藥王的家人動手,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他首先要試探一下,華藥王家人到底能不能配制出來那種靈藥

而試探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家人出現意外,家中其他人一定會配制靈藥進行救他。

所以他立即施展邪術妖法,拘禁了華藥王兒子的部份魂魄,讓他突得怪病、奄奄一息。只要他的兒子能夠起死回生,就說明他的家人懂得靈藥的配制方法——因為在華藥王死後,他曾潛入其家尋找剩余的靈藥,最後空手而回,說明他家並無現成的靈藥可用。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時華藥王的兒子尚小,華藥王又何曾想到自己會突遭妖僧毒手,故而並未來得及傳下秘方,已經咬舌而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老兵志怪談異最新章節 | 民國老兵志怪談異全文閱讀 | 民國老兵志怪談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