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時代 8-41 藏寶

作者 ︰ 驍騎校

寧王頓時感動的眼淚嘩嘩的,被左夢庚的手下七手八腳攙扶起來,拉到一旁保護下來,戰斗還在繼續,左軍士兵個個身穿黑色魚皮水靠,手拿魚叉、峨嵋刺等水下兵器,如同鬼魅一般和太保們戰在一處,他們都是左夢庚精心挑選的江邊漁民子弟,水性好,武功強,打起來絲毫不落下風。

與此同時,左軍的戰船也靠了過來,和太保們掌握的水軍發生了激烈戰斗,左軍人多船多,寧王軍寡不敵眾,戰斗形勢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其實寧王軍中還有很多是不明真相的無辜群眾,但是亂戰之下,哪能分出來誰是真心效忠寧王的,彼此都認為對方才是叛軍,這一通亂戰將寧王僅存的幾千人馬也打得所剩無幾。

太保們雖然武功高強,但都是陸戰好手,在搖晃不定的甲板上打架佔不到便宜,他們且站且退,跳到旁邊一艘小型快船上,扯起風帆就想跑路,左夢庚哪里容得他們逃竄,令旗一揮,兩艘左軍弩船靠上去一陣狂射,強勁的弩箭將這艘快船射的如同刺蝟一般,船板,篷布,船帆都火箭引燃,借著風勢燃起熊熊大火,太保們渾身是火,驚恐的叫著從船艙里跳出來,落到湖水里想撲滅身上的火焰,可是火滅了卻迎來了密密麻麻的弩箭,不多時這幾位縱橫一時的太保就被射成了蜂窩,叛亂平息之後,寧王在左軍的護衛下出艙觀看,只見水面上飄滿了尸體,不少戰船上的火苗還沒熄滅,裊裊青煙直上雲霄,自己的軍隊已經全軍覆沒,現在只能依靠左夢庚這個十二太保了。

幸運的是左夢庚雖然掌握了局勢,依然對寧王畢恭畢敬,他將從五太保尸體上搜出來的藏寶圖獻于寧王道︰「父王,太保們作亂,兒臣不得已誅殺了他們,讓父王受驚了。」

寧王道︰「夢庚我兒,還是你最忠心,從今以後你就是本王的世子了,咱們回南昌起出財寶,東山再起吧。」

寧王雖然有眾多姬妾,但是並無子嗣,所以才收了那麼多的干兒子,現在說要封左夢庚為世子,一方面是覺得他確實忠孝,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籠絡他,畢竟現在的寧王已經是光桿司令了。

左夢庚自然不會在乎這個「世子」的封號,他和其他太保一樣,關心的是寧王的財寶,只不過他的手法更加高明一些而已。

經過一番內亂,這支鄱陽湖上的水師實力又大大的縮水了,繼續呆在江西只能是坐以待斃,眼下只有一條路可去,那就是南逃海外,仿效當年的建文帝,在海外慢慢擴充實力,等待合適的機會再打回中原。

左夢庚把這個想法和寧王一說,寧王有「勇」無謀,簡單考慮了一下便答應了,他們兵分兩路,大隊人馬開往景德鎮方向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左夢庚親自帶著寧王返回南昌挖寶。

寧王這些年來搜刮了不少奇珍異寶,古玩字畫,再加上歷代寧王的收集和歷代皇帝的賞賜,家里藏的寶貝不在少數,王府的地窖里光銀子就堆了幾十萬兩,但更重要的財寶都放在城外的滕王閣里。

滕王閣實際上已經變成寧王的別墅,樓里掛滿了昂貴的字畫,博古架上都是古玩,吳三桂大軍佔領南昌之時,立刻派兵將滕王閣接管,嚴密保護起來不許人動里面的一草一木,劉子光來了以後也沒有立即進行抄家,他在等候南京方面的旨意,畢竟現在朝廷還沒有正式撤掉寧王的封號,他的王府和別業都不能隨意查抄,王府的家眷們也要好生伺候著。

傍晚,寧王和左夢庚穿了尋常百姓的衣服,在十幾個精銳親兵的護送下來到滕王閣附近的一個小樹林,剛下過雨,樹林里泥濘不堪,大家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據說這里是滕王閣里密道的出口,大凡皇親國戚都有挖逃生密道的嗜好,寧王也不例外,他拿著地圖,按圖索驥找到一處不起眼的墳頭,示意手下扳動墓碑,磚頭砌成的墳墓頓時出現一個黑洞洞的進口,左夢庚剛要下去,寧王擺擺手,讓人先用籃子吊了一根點燃的蠟燭下去,蠟燭晃了兩下就滅了,寧王道︰「密道長久不用必有毒氣,等毒氣散盡方可入內。」

左夢庚感激的點了點頭,寧王雖然有時候瘋癲愚昧,但人品確是不壞,將來需要做個決斷的時候,可以考慮放他一條生路。

左夢庚心懷異志,寧王渾然不覺,過了一會兒,他再次讓人放了一根蠟燭下去,這回蠟燭沒有熄滅,寧王道︰「可以下去了。」

這回左夢庚沒有那麼愣頭青了,先派了一個手下爬下去,看到沒事才親自下去,寧王也跟了下去,四五個人沿著密道向滕王閣爬去,外面的墳頭出口暫時關閉,只留下幾個人哭哭啼啼跪在墳前燒紙,其實是在望風。

密道修得很齊整,拱形頂,青磚鋪地,能容的下一個人弓著腰前行,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終于到了盡頭,狹小的空間內放著一口楠木箱子,打開箱子只看見上面擺了兩套衣服,一套是和尚的袈裟,一套是尋常百姓的布衣,看來這是為逃跑做的準備,拿開衣服,下面的東西在燭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雞蛋大的珍珠,綠的縴塵不染的翡翠,紅藍寶石,鑽石瑪瑙、象牙貓眼,琳瑯滿目,哪個都是價值不菲的絕世珍寶,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可以流通性很強的金錠。

寂靜的空間內,能听到清晰的吞咽口水的聲音,左夢庚偷眼觀察周圍幾個手下的眼楮,都發出狼一樣貪婪的光芒,他心中一凜,趕緊蓋上箱子,問︰「父王,還有沒有其他的?」

寧王道︰「密室里面沒有了,不過滕王閣里有不少好玩意,有膽子的話可以出去拿點。」

財寶面前人的膽子會變得很大,左夢庚牙一咬,毅然決定鋌而走險,推開密室上方的擋板爬出去,就是寧王設在滕王閣里的臥室,密道的入口正好在床上,左夢庚悄悄掀開床板一角偷眼觀察,只見室內空無一人,于是他躡手躡腳的爬了出去,四處走了走,只見門上貼了封條,樓下站了百十個官兵,看來朝廷只是封了這里,並沒打算征用。

寧王也悄悄爬了出來,他可是熟門熟路,知道寶貝放在哪里,指揮著左夢庚等人將牆上的字畫一一摘下,博古架上的寶貝也收進口袋,悄無聲息的將值錢的玩意掃蕩一空,然後退回了密道,那口盛著珍寶的箱子太過沉重,他們七手八腳的將珍寶塞進帶來的口袋里,便沿著密道返回了出發點。

等他們從墳頭的出口爬出來,已經是深夜了,他們來不及歇息,上馬疾走,連夜直奔南方而去。

鄱陽湖上,朝廷的飛艇一直在遠遠的關注著寧王軍的動向,果不其然,他們在收到傳單之後發生了火並,兵力又折損了小半,一仗過後水師向東挺進,飛艇趕忙通知了跟在後面企圖以逸待勞的朝廷水師,也迅速向東機動,哪知道左軍水師忽然又兵分數路,有的向東,有的向西,有的向南,弄得飛艇都不好跟蹤了。只好選擇了船只最多的一路跟過去,這些人登岸之後,也不安營扎寨,也不進攻縣城,就這樣零零散散的消失在山林中。

朝廷的回復很快到了,廢掉寧王的封號,將其貶為庶人,所有家產一律充公,劉子光得了旨意,興沖沖的帶著吳三桂來抄滕王閣,士兵撕開封條,打開鐵鎖,眾人進去一看,頓時傻眼了。

「我記得中堂上掛著一幅蘇軾手書的《滕王閣序》,怎麼不見了?」吳三桂指著空蕩蕩的牆壁問,當值的哨官無言以對,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吳三桂怒氣沖沖的四下一看,更加惱怒︰「博古架上的古玩呢?書架上的古籍呢?爾等居然敢監守自盜,難道不怕軍法麼!」嚇得眾軍一起跪倒,口稱冤枉。

還是劉子光比較冷靜,他仔細打量了一下門窗,說道︰「肯定不會是外面的盜賊,但也未必是咱們的官兵干的,我看這竊賊另有其人。」

吳三桂知道劉子光有著劉青天的美譽,是大明朝斷案的高手,趕緊問道︰「大哥,您快看看,到底是什麼人干的?」因為看守滕王閣的是吳三桂的手下,他也不願意擔御下不嚴的罪名,自然希望劉子光能幫這些當兵的洗月兌罪名。

劉子光讓所有人退出大堂,他獨自一人仔細觀察著,那幅《滕王閣序》掛的很高,如果不爬道高處很難摘下,最好的攀爬地點就是牆邊的條幾,劉子光走過去一看,果然條機上有個清晰的腳印,還帶著一些已經干了的泥土,再看旁邊的太師椅上,也有著一個類似的腳印。

劉子光叫過來一個看守滕王閣的士兵,讓他抬腳看看鞋底,瞄了一眼就讓他下去了,然後又四下觀察了一陣,最後似乎循著什麼痕跡上了樓,過了一會,傳來他的喊聲︰「上來吧,本侯找到線索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器時代最新章節 | 鐵器時代全文閱讀 | 鐵器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