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混亂時代 第一百四十八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三)

作者 ︰ 八道胡寫

辛棄疾一直是力主與大明死拼到底,對于投降大明之事自然一直是持反對意見的,對宋徽宗更是頗為不滿,曾經極力上書,要求誓死抵抗,言辭上也是頗為激烈,據說在朝堂之上這辛棄疾還差點做出一些大不敬之事。

若非宋徽宗念其抗明有功,恐怕這辛棄疾最少也要落個流放他鄉的下場,而自那之後,宋徽宗便對辛棄疾愛搭不理,對于辛棄疾隨後所上的奏折也押著不看,辛棄疾還因此大病一場,而這種情況下的文人最容易寫出佳作來,估計這辛棄疾的文思打那時候就開始憋著了,今兒踫見胡言就跟看見前列康似的,怎能不寫上幾首膾炙人口的佳詞!

那辛棄疾也不待胡言說什麼,直接便吟道︰

「老大那堪說。

似而今,元龍1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

笑富貴,千鈞如發。

硬語盤空誰來听?記當時,只有西窗月。

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

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

正目斷,關河路絕。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看試手,補天裂。」

吟罷,辛棄疾又補充道「一月之前,老夫病時,老夫的一位好友曾前來探望,當時老夫便有意作詞一首,只怪當時下不得床,自行不得文,今日倒是借著詩會將此詞寫出,此詞老夫心中早有月復稿,也不佔你便宜,若你能做得與此詞相若之詞,便算你取勝如何。」

「老頭果然憋了很長時間啊。」胡言不動聲色,對于辛棄疾所做之詞貌似漠不關心。

胡言終歸不是這個時代文人,甚至連文人都算不上,靠著抄襲混出的名聲自然不能跟大文豪辛棄疾相比,當然現在最重要不是這個,主要問題是︰辛大爺這詞兒到底什麼意思啊,胡言是一句都沒听明白。

現在胡言還帶也算個文化人了,而且還是響當當的文化人,總不能巴拉著別人問這詞兒什麼意思吧,這要這麼問了,不單丟人,估計自己這個才子也得漏了餡兒,先憋一會兒吧,看看形勢……

眾人見胡言沉默不語,還以為胡言正在思量應對之詞,具不敢出聲打擾。

胡言就等著別人對辛棄疾的這詞兒說三道四一番,自己好趁機听听什麼意思呢,可其他人居然都不說話了,所以胡言就只能再繼續憋著了。

謝縉听得這辛棄疾之詞,自是倍感佩服,心中自對胡言能否勝過對方頗為擔憂,拉了拉胡言衣角詢問道「感覺如何。」

胡言實話實說「還得再憋一會兒……」

……

憋了夠半盞茶的功夫,終于有人忍不住了,打算對辛棄疾的詩進行一番品評,這種時候胡言自然得把耳朵豎直了,仔細听著。

辛棄疾這時候寫的自是愛國之詞,而其中也有不少抱怨諷刺,宋徽宗那事兒這辛棄疾顯然還是耿耿于懷,抱怨是有的,諷刺卻還不敢,但對于司馬光等人卻是打臉了,借著詞兒把朝廷的投降氣憤狠狠的刺撓了一番,這首詞念完,司馬光等人連頭都沒抬,畢竟主張投降這事兒甭管怎麼說都不露臉。

基本明白了辛棄疾這詞兒的意思,胡言這心里也就有了對策。

要壓過這些大宋的文人氣勢不難,畢竟胡言腦子里記的那些詩詞都是歷史考驗的真正名篇,那些詞作非但得趕上文思如尿崩那會兒,而且還色香味兒俱佳——有點惡心了,總而言之,胡言現在知道詩詞都是佳作,要意境有意境,要華美有華美,隨便拿出來一首都能名垂千古,但要想讓對方服氣,卻不容易,胡言打算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就是說用對方的詞來跟對方較勁,關于辛棄疾的詞兒胡言腦子里可記了不少,用的話隨便摘出幾首來就行,就最熟的那首吧,以後謄到紙上不容易有錯別字……

「稼軒先生的心情在下可以理解,但如此這般的埋怨官家諷刺同僚,這恐怕就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胡言站起身來,將辛棄疾的詞兒貶低一番之後,順便挑撥離間。

「老夫脾氣直爽,歷來都是有什麼說什麼,若是旁人不做誤國誤民之事,老夫如何會對其諷刺,倒是胡大人你這花花腸子似乎太多了些,莫要再出言挑唆,還是快快想想應對之詞吧。」辛棄疾哼了一聲,冷笑道。

「在下已經憋出來……額,想好了,稼軒先生可要听仔細了。」胡言清了清嗓子,恩,氣勢是很重要的「在下雖然年少,但卻也軍中供過職,即便現如今作為文官,卻依舊記得戰場之上肅殺的氣氛,稼軒先生既寫兵戈,在下自當奉陪。」

胡言站起身來,踩到了桌子上,負手而立,居高臨下,緩緩吟道︰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胡言念完還不忘長長一嘆,順帶著甩甩頭發,一股寂寥落寞便從胡言的後腦勺子上順流而下,擴散在眾人之中。

不錯,胡言所念的這首詞正是辛棄疾的那首《破陣子》,這是胡言接觸到的第一首辛棄疾的詞,印象十分深刻,特別是里面吃牛肉的那一段——那八百里牛的肉到底是什麼味兒?

寫這首詞時辛棄疾只有21歲,跟胡言現在的年齡差不多,口氣上自然也相類似,胡言拿過來用自是恰到好處。

這首詞跟辛棄疾之前的那一首一樣,都是書法愛國之情的,只是這首詞中少了些埋怨,多了分感嘆,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來讀,都能引起幾分共鳴,特別是已經白頭的那老哥幾個,已經八十高齡的歐陽修更是對著自己茶杯里倒出的人影不停唏噓感嘆「好一句可憐白發生,胡大人小小年紀活的倒是明白。」

歐陽修圍觀幾十年,現如今已入耄耋之年,卻依舊關心政治,若非如此豈能來著大相國寺為諸人坐鎮,只是這般勞碌真的有用?自己這大宋還不是落得個為人所吞的境地,自己那皇帝也不怎麼著調,別說干那「君王天下事」了,稍微干點正事兒也比現在強。

越想,這歐陽修也覺得自己這輩子活的沒意思,旁邊就是茶杯,拿那玩意兒把自己砸死吧……唉,還是算了,好死不如賴活著——還得是人家政治家自我調節能力強,腦子里雖然想的多點,但心也大,肯定不去鑽牛角尖。

注釋1︰此處的元龍本為陳登,因為年代混亂,不做過多解釋。

------------------------------------------

推薦,有的投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極品混亂時代最新章節 | 極品混亂時代全文閱讀 | 極品混亂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