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翼鷹揚 正文 38章 有封電報

作者 ︰ qianqian1940

「喬治,我這里有封電報,而且我猜這封電報會使喚您感覺到愉快些的!」

富蘭克林.羅斯福拿出來一份電報形成的文件,遞到參謀長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手中。對于電報的內容不加解釋,只是怡然自得的坐在那兒,吸著雪茄煙。

「他們是這麼打算的?難道說……」

富蘭克林.羅斯福依然沒有說話,只是做了個就是如此的表情。

「嗨,我得說我挺佩服這些家伙。雖然他們不夠聰明,但他們的勇氣倒是十足的很。這樣看起來我們的那個計劃可以執行了,總統閣下我建議我們立即開始聯系其他盟國,準備實施我們的計劃,您看這樣好嗎?」

「霸王計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里,絕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戰役。戰役之龐大與復雜,在當時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甚至在後世,對于空降、登陸作戰,也有著相當的指導作用。好麼在這里,這次反攻歐陸的作戰,就依然叫這個值得紀念的名字吧!

富蘭克林.羅斯福沉吟了一下,雖然他知道這是個好點子,但那實在是太過于龐大的一場戰役,而且也是一個太過于重要的戰役。

顯然在這個時空里,美國不擔心蘇聯能夠到達德國,因為他們沒那個本領。最多他們能夠取得烏克蘭、部分波蘭、部分芬蘭,那已經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了。因為就算此刻「**同盟」的合縱已經形成,而且中華聯邦也頗有一次性解決問題的打算,所以並沒有進行什麼政治斡旋。

明眼人已經看得明白了,中華聯邦與他的盟國,是打算與這時世界上幾乎所有強國的聯合,進行一次常規性質的較量。結果很難說,但倘若勝利的話,200年之內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挑戰中華聯邦的世界領袖的地位。而且就算失敗,中華聯邦在國際上的地位將會有所下降,但擁有了熱核武器的中華聯邦,也永遠不會再跌落到世界的底層。

尤其當他的科技加速發展的時候,這幾乎是沒有懸念的問題。唯一就是中華聯邦倘若這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敗,那麼國際社會就會迫使它放慢發展科技的速度,給各國一個記得科技競爭的機會。否則就像大家都知道的那樣,讓中華聯邦像現在這個模樣再發展50年,尤其當他們離開了地球可以前往外層空間的時候,那麼這個世界上,他們的領袖地位也就永遠不會再被動搖了。

如果說各國畏懼中華聯邦的話,那麼這才是如同美、英、法、蘇等國真正害怕的地方。作為當世的強國,他們不敢想象倘若世界成了中華聯邦為領袖的世界,那將會是一個什麼模樣——無論如何,那是不可接受的模樣!

但眼看擋不住中華聯邦科技的發展勢頭,不然也不會有人說,50年之後中華聯邦的科技發展,將遠遠超越世界各國,而到那時只要中華內部不出現問題,世界就必須在他們的統治之下。而有了世界資源的分配權,他們的科技發展就將再度加速。最終可能的結果是,各國能夠得到民用級別的科技,而軍用科技可能被中華聯邦永遠的獨領風騷。

「好吧,喬治,開始準備我們的霸王行動吧,而且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德國人,因此必須使用合適的計劃!」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將軍由于看了電報,他知道進攻並不僅僅只是為了從納粹手中得到法國,也並不僅僅只是為了擊敗軸心國的軍隊。這一次的作戰目標,與計劃原本的目標有所出入。這一次進攻的目標,將會變成威脅中華聯邦在歐洲的盟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當然也包括西班牙。

他們都將會被盟軍所威脅,尤其是英、美以及南美的軍隊為主的盟軍主力。至于法國,則大部分由法國人自己去設法解放,顯然盟軍並不打算在法國費太大勁。不過為了法國在對付奧地利、意大利、荷蘭、西班牙時能夠出全力,這一的「霸王戰役」依然是以解放法國為噱頭的。

「是的總統閣下,我們有足夠的力量來做這些事情。而且我們已經準備好霸王計劃之中的計劃副本,所以對軍方來說,這不是問題。但您知道,我們缺乏一個盟軍總司令。畢竟這件事……」

盟軍直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一個適當的總司令人選。這個人必須是一個對于戰略上非常精通的軍人,同樣又要具備一定政客的手段。畢竟盟軍總司令是一個軍人、政客的聯合體。

「好吧,那人選呢?我想喬治,你該告訴我盟軍方面的人選問題,你知道這個人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望,否則的話……」

此刻由于沒有了先前的北非之戰,蒙哥馬利固然在敦克爾克的撤退行動中表現的不錯,但卻沒有值得一提的戰線。至于美國方面,則因為陸戰幾乎沒有進行,唯一進行並取得進展的,差不多就得要算是西西里島之戰了,這使巴頓有了名將的光環。但他顯然更適合當戰將,而不適宜成為盟軍總司令。最重要的是,他還正處于自我放逐的過程之中。

那麼這一次美國要提出誰來擔當盟軍總司令的位置呢,不著急,讓他們慢慢商量吧?

此戰的打算,就是要調動中華聯邦駐在烏克蘭與哈薩克斯坦的坦克集團軍。因為只有這樣,蘇聯方面才能向烏克蘭方面發動進攻。尤其,德國人因為對波蘭與芬蘭的不信任,正在打算全力進攻斯大林格勒,從而得到通過黑海的補給線。

到時蘇聯就可以調動大量的軍隊,名正言順的出現在斯大林格勒,同時切斷烏克蘭與哈薩克斯坦的陸上聯系。而盟軍的空中力量,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對中華聯邦以及烏克蘭形成威赫。

—————————————————————————————————————

「文學網,請閱讀,支持作者創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郵箱︰@163。

—————————————————————————————————————

且不說美國方面在準備進行的霸王戰役,盟國之間又在為了盟軍總司令在爭吵。之所以盟軍總司令遲遲定不下來,原因在于巴格達會議舉行的時間太晚。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中華聯邦替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中華聯邦在清泉城的會議形成的決議對外公布時,向全世界宣布,將會組織一個名為北太平洋公約組織,同時這個組織將會成為未來的,目標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聯合國機構的預備組織。就在盟軍方面為了總司令一職的人選而吵吵個不休的時候,北太平洋公約組織對外公布了組織的軍事機構。名稱為北太平洋維和軍,他們職責是以極端武力維持和平,同時負責維護北太平洋公約組織的,盟約的穩定與實施。

明眼人一看,這就是一個《中華法典》的翻版又或者說放大版之做。好在「北太平洋公約組織」各國,除過歐洲的一些國家之外,北太平洋組織的成員國,多數都與中華聯邦有著邦聯的關系。因此他們並不存在「**同盟」或者說「盟軍」的問題。

當然對于美國人來說,這是必然來到的挑戰,這並不是件重要的事情。但值得盟軍方面注意的是,據說一個類似于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委員會,將會輔佐北太平洋公約組織的主席,來擔任總司令。但實際的軍事行動,將會由各國參謀機構的高級軍官組成龐大的參謀團,來進行戰爭的所有計劃。

實際上,整個機構之中根本沒有總司令的存在,所以的主席不過是負有宣戰的權利,但戰爭與他這個標準的政客可以說,沒有什麼太深刻的關系。說白了,政客負責提供他的戰略目標,而將軍們則負責把這種目標轉換成可執行的具體戰役。

對于這時有盟軍而言,這當然是一個新思路。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盟軍只是一個抗擊納粹的組織,可以說與北太平洋公約組織的地位極不相符。倘若雙方真的發生戰爭的話,那麼一個響亮的名稱是不是需要呢?

隨著北太平洋公約組織,把這些消息對外的公布,盟軍方面內部的爭吵逐漸平息下來。他們把注意力從總司令的人選上,放到了一個機構的組織,以及在其中擔當領袖職責的國家。這又使盟軍方面遇到了一個難題,因為盟軍的國家之中,可沒有一個像中華聯邦一樣的存在。

對于這件事富蘭克林.羅斯福倒不太擔心。畢竟法國與英國在前面的歐洲戰爭之中,已經讓他們的力量損失了不少。而此刻南美軍隊自然是以美軍合作要多一些,雙方的認同也要多些。

「好吧,我看一個機構才是必須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翼鷹揚最新章節 | 鐵翼鷹揚全文閱讀 | 鐵翼鷹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