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翼鷹揚 正文 16章 科學白痴

作者 ︰ qianqian1940

凌晨4點鐘,10艘運輸飛艇的液態氧降落在蘇聯的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亞的空。

一些有著「梅林國際媒體集團」標識的旋翼機,在天空里飛個不停,用攝像機把這個城市最後的影像記錄下來。

在這里因為是蘇聯的城市,並沒有如同日本那麼多木質建築,也不像叢林里有那麼多樹木。因此這里投放的液態氧,多達600噸。

改進型「帝指環」是一種重量為50公斤的液氧炸彈。真空雙層殼體隔絕了空氣,使裝藥部分的溫度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下。它內膽的壓強保持在為,這些條件使里面的氧保持液體狀態。

它擁有無線電控制設備,可以使地面所有的液態氧罐同時開始放釋放,並啟動自身攜帶的凝固汽油燃燒彈的定時引信。

1千克液氧,將變成00升氧氣。50千克就是40000升氧氣。這種比空氣重的氣體,從釋放處擴散開來。

這是一種危險的炸彈,也許等不到那些燃燒彈爆炸,氧氣就會命名附近接觸不良的電線著起火來,或者在其他一些特殊條件下被引燃。

因此飛艇扔下的它們,都具有一個不大旋翼用來減速。降落固然說不溫柔,但絕對無法突破它的殼體。

5分鐘,隨著一個個凝固汽油彈的爆炸,一個個巨大的火球在城市里騰起來。純氧狀態下甚至包括那些輸電鐵塔、大樓本身的水泥都在這種催化劑里劇烈燃燒。

巨大的黑煙升騰起來,蘑菇雲一樣的煙柱下,是燃燒的仿佛地獄一樣火熱的城市。與核彈相比,「帝指環」不過是毀滅的速度慢了一些,威力卻比600噸的威力要大許多。

道路在燃燒,鐵路的鐵軌也因為純氧的助燃,而成為一條條的「鐵流」。新西伯利亞還是蘇聯重要的鐵路交匯點,沒了這兒西伯利亞鐵路就已經被從地面完全切斷。

遠遠看去,純氧狀態下燃燒的城市,就像一個巨大的蠟燭那樣,沖天的火苗照亮了大半個天空。天空里的飛行器,這時全都遠遠離開這個城市。

火焰產生的氣流幾乎形成了一陣風暴,因此天空里除過那些巨大飛艇之外,小型飛行器已經全部降落或者被收回到飛艇內部。

俄羅斯人相比日本人受到的待遇要好得多,最少他們得到了皇家的雲揚大公的承諾,在未來要蘇聯政府賠償他們個人的損失。

最少特種部隊的成員,使用城市內糧庫里搬來的糧食,給每個人準備了三天的口糧。

但面對自己的家園完全變成這個模樣時,多數人還是忍不住哭了起來。雖然唐雲揚雖然答應在戰爭後,由蘇聯政府賠償他們的損失,可是距離他們最近的城市,依然還有將近100公里路程。

而且哪個一城市可以養活得起這多達90萬的難民,只怕他們的出現,會使附近的城市立即就陷入到糧食短缺狀態。

也許在這種情況下,心硬如鐵的斯大林還不會投降,可是倘若蘇聯接近滅亡的時候,他投降嗎?

「不管他投不投降,沒有做完我們的計劃之前,不給他投降的機會!」

看著整個世界,費盡力氣營建的第三大城市成了一片在火海中申吟的「鐵流」時,斯大林真切的後悔了。

「那就是帝指環,我的帝,這麼恐怖的武器……」

有人可能會說,諸如斯大林這樣的無神論者,甚至有著花崗岩腦袋的人不會恐懼。

是絕對嗎?

在一個相對的世界里,膽敢說「絕對」兩個字,豈不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看看他遇到了誰?

他遇到的是中華聯邦國防軍,是使可以使大城市一夜之間,在烈火中毀滅的「帝指環」。

「一線通」里,那幾乎是白熾華的火光,使他明白那樣的光芒,表示溫度已經等同于熔爐的溫度。整個城市哪里是被燒毀,根本就是被融化。

600噸液氧,放眼整個世界,沒有25000公里海岸線,沒有那許多的風力發電機,沒有全國聯網的氫氧氣體輸送管道,怎麼可能造出這樣使人恐怖的裝備。

據貝利亞領導下的國家安全總局的間諜匯報,在中華聯邦氫氣往往是最好的燃料,氧氣也使中華聯邦的鋼鐵廠產量及質量不斷提高。

催化劑的大量使用,也使中華聯邦原本就使用不多的燃料,利用率更高消耗更少。至于居民們常用的燃料,除過家用的沼氣之外,就是液化石油氣。

強制的排放標準,使汽車、柴油車,在中華聯邦的城市用車的行列里基本沒有生存之道。

也許這時斯大林才想到,倘若當年不是光惦記著肅反,而是注重一下科學。那麼「一線通」拍到的,那些可以升起升降的飛機,它的誕生地應該就是蘇聯,也許是蘇聯可以出口創匯的重要科技成果。

可在今天來說一切都晚了,是人家用液氧炸彈來消滅自己的城市。是人家的直升機把城市財富,全都運向了天空。

「那個該死的西科爾斯基,這時居然已經是中華聯邦的大企業家!難道你都不向你故鄉的人民效忠,而只知道忠于那個‘落後’的沙皇政權嗎?」

看著「一線通」里的電視,斯大林是要咬牙切齒的。

就在不久之前,西科爾斯基極為風光還鄉之旅,蘇聯政府不但要給他配警衛隊,還要國家的存亡為依據,來絕對保證他的安全。按照中華聯邦大使的意思就是,蘇聯可以亡國,但西科爾斯基不能受到任何傷害。

就算在車禍這樣的事故里喪失,也會歸結為蘇聯政府蓄意謀殺,那麼中華聯邦就會以此為借口把蘇聯移為平地。

這是一種多麼不講理的態度啊,蘇聯國內的媒體干脆就給安了個「國際霸權主義」的名稱。

可國際社會里,拳頭大就是硬道理!

蘇聯政府不得不首肯這樣的事情出現,這樣的事情在「一線通」媒體公開在全世界批評水晶宮的作為時候,居然使歸化中華聯邦的學者數量更多。

「群眾的眼楮是雪亮的!」

以事實,不過是檢驗了這個真理而已。在中華聯邦,無論為名、為利、為享受的學者,全都屬于受到歡迎的行列。

「只要您有領先他們人的觀念,並擁有研究這些觀念或者設想的願意,那麼中華聯邦就會給您提供所需要的一切!」

與中華聯邦全世界搜集學者的手段相比,蘇聯布爾什維克能得到的評價僅僅只有兩個字——蠢豬!

他們愚蠢到甚至都不明白,極權獨裁最終是毀滅所有人努力的一種敵視手段。一個沒有科技的國家,無論如何富裕,不過是待宰羔羊而已!

在這里還想問一下中國的,那些反對民主的人,在21世紀難道我們還要比斯大林和他手下的那些布爾什維克更愚蠢嗎?

或者您會說科技與民主沒有必然聯系,那麼僅僅需要回答下面這個問題。

為何都是俄羅斯或者蘇聯的學者向西方跑,干什麼後者的學者不回流呢?

為何不領先搞出來核彈呢?為何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把美國佬趕開,充當全世界的救世主呢?

答案很簡單——欠缺本領!

—————————————————————————————————————

「文學網,請閱讀,支持作者創作」不笑生群︰3576141;郵箱︰163。

—————————————————————————————————————

就在斯大林看著「一線通」,新西伯利亞的慘景時,更大的災難即將降臨到蘇聯。

數千艘飛艇,使波蘭軍隊30個在英法資助下,裝甲能力得到極大提高的裝甲步兵師出現在蘇、波邊境。

波蘭軍隊的目標並不是蘇聯的領土,烏克蘭成為唐大公的領地,也不是他們可以染指的地方。

可立陶宛卻與波蘭有著相當緊密的關系,在歷史那曾經是波蘭國家的一部分。

當波蘭在得到了中華聯邦保證的,奪取這些土地並不會受到蘇聯打擊時,波蘭人的心動了。

還有什麼比收回「故有領土」,更受人歡迎的戰爭呢!尤其今天的波蘭軍隊已經不是那個崇尚騎兵的軍隊,強大的空中與地面力量,他們絕對不會弱于蘇聯軍隊。

甚至由于數量的問題,波蘭軍隊的質量較蘇聯軍隊還要稍稍的高那麼一些。

1936年4月24日凌晨,蘇聯人失去了所有空中力量之後,對蘇聯進行的真正打擊開始了。

依照中華聯邦這個佔據了世界幾乎14人口國家的創立的慣例,波蘭在遞交國的同時,通過「一線通」向全世界宣布,波蘭與蘇聯進入交戰。

「……為了重新取加波蘭的固有領土,勇敢的波蘭軍人,將會以他們的熱血與榮譽來證明他們的價值,作為波蘭軍隊的總司令,我命令,光復故土的戰斗立即開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翼鷹揚最新章節 | 鐵翼鷹揚全文閱讀 | 鐵翼鷹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