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一天師 正文 第六章印匣

作者 ︰ 肆胖子

[[[:::C]]]

要知道這孝仙王一脈與那平常仙家一概不同,專修武、法、器、陣四法,本領驚人,決不遜于那三清洪鈞所傳之玄門正統,而且其專修一口浩然正氣,修成之日,那浩然正氣所到之處,萬法不侵,諸邪闢移,為天下術法之克星,那道門術法,佛門法術,妖魔鬼怪皆在其壓制之下,而且這孝仙王一脈不光修行術法,同時還兼修武藝,當年天下共有四龍,為萬龍之主,與那盤古同源而出,因其本性,為水、火、土、風四龍。

風本色青,木生風雷,那風龍後化為青龍,鎮守東方世界,為一方鎮天神獸,而那土龍,則因巫妖大戰,天地破滅,為保龍族氣運,以自身融入大地,化為天下群山,為大地龍脈,護佑九州,因土龍其色為黃,所以後世一統九州之君主,皆自稱自己為真龍天子,以五爪金龍為皇家專用之物,而那水龍既是祖龍,後為龍族之主,天下鱗甲之長,四海之王,後這祖龍曾以一縷殘魂轉世為人,後一統九州,功蓋三皇,德超五帝,所以稱為始皇帝,是為秦始皇,因水龍色為黑,所以秦朝自稱以水德得天下,尚黑色,以黑龍為圖騰。

而那火龍則幾乎沒有出世,但其戰力為水、火、土、風四龍之中第一,當年那孝道明王初得孝悌王所傳金丹寶鑒、銅符鐵券、淨明靈章,火龍知道是自己一脈的克星,那火龍提自己所轄水族大軍與當時還未成道的孝道明王也就是蘭公欲搶奪金丹寶鑒、銅符鐵券、淨明靈章,但當時那蘭公雖然還未成道,但是卻不用法寶,只憑借自己右手中指指甲,化為三尺龍泉,只憑武藝就斬殺無數水族妖孽,連那火龍都不是對手,那火龍懼怕之下也不敢再搶奪金丹寶鑒、銅符鐵券、淨明靈章,轉身就逃到洋子江中萬丈深潭底藏身去了,從此以後遁世不出,可見這孝仙王一脈武修之術的厲害。

而那這創立淨明道的許遜更是不凡,這許遜可以說是四大天師之中殺性最重,以殺伐成道的,先說那張天師,當年就是煉丹,後丹成之日,降服了追尋丹藥而來的群鬼,最後創立了天師道,其後代張魯則曾割據漢中,成為一方諸侯,算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個政教合一,完全共產主義的國家,而葛天師則也是以煉丹成道的,後精修符,立上清一派,而那道門三山中,除龍虎山外,其他的茅山、皂閣山都是傳承葛天師的道統,同時在羅浮山也有葛天師的道統傳下。

這兩位天師也算當的起天師的名號了,至于那薩天師則有一些名不副實,他只是半路出家的,薩守堅少時本為醫生,因醫術不太高明,開錯藥而吃死了人,于是棄醫從道。當時當道士的時候也學不到真本事,後來走運,正好在一次外出的時候,遇見了當時算大宋朝道門之中最頂尖的三個人物,龍虎山天師道第三十代天師虛靜先生、當時最出名的道派神霄道的道主林靈素及當時有名的道士王恃宸。當時可能這三個道門的頂尖人物看他這麼一個後學末進有些可憐,也可能是看出他後來的發展不錯,于是一人傳了一個道術給他,虛靜先生傳其咒棗秘術,王侍宸傳其雷法,林靈素傳其寶扇一把。

薩守堅學成秘法後,就是靠著這三個法術成了名,他用咒棗術濟貧拔苦,用雷法鏟奸除害,用寶扇為民報冤。于是道法大顯,聞名遐邇。後被稱為「崇恩真君」,這薩天師並無道統傳下,又沒有著書立傳流傳後世,而這薩天師之所以真正出名還不是靠自己,靠的是他的徒弟,這明的是以法陣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收其為部將,傳其符秘訣。實際上用現在網絡魔幻小說上的話來說,就是用魔法陣召喚來了一個大神,然後騙他和自己簽主僕契約,成了自己的打手,讓他為自己沖鋒陷陣,說實話,這薩天師的名號有一大半是王靈官打出來的,在民間王靈官的名聲遠遠要比其師薩守堅響亮。

但是這許遜天師的成道經歷卻大不一樣,這許遜字敬之,出身也算一地方豪門,曾舉孝廉,任旌陽令,所以世人皆稱其為許旌陽,要知道當時晉代因實行九品中正制,極重門第出身,這世間官位皆為豪門所掌,若非許遜出身豪門,就算家中有萬貫家財,也怎麼也舉不了孝廉,當不了旌陽令,後在一次外出行獵途中入山射鹿,鹿胎墮地,母鹿舌忝其崽而死。許遜愴然感悟,折弩而歸,始棲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

許遜後到江西修水得見後世被尊為大洞真君的吳猛,拜其為師得吳猛傳授那三清法要,後吳猛與許遜結成道侶,兩人求見當時已經是赫赫有名的修士諶母,那諶母知道許遜為孝道傳人,于是傳他當年孝道明王也就是蘭公所傳給諶母的金丹寶鑒、銅符鐵券、淨明靈章,孝悌之教、至道秘旨、飛步斬邪之法,而吳猛無緣,無法得傳,後諶母拔宅飛升,那吳猛復拜許遜為師,這才得傳,而後時有火龍後代孽蛟等一眾蛟龍之屬作亂江南,那許遜仗劍斬之,可以說,當時那許遜的行程遍布長江以南各大水脈,這許遜斬殺蛟龍十數條,可以說這許遜在江南地區的名號都是一步一步殺出來,用眾多蛟龍的尸體堆積出來的。

要知道這些蛟龍都是火龍的後裔,戰力驚人,雖不像四海龍王一般為天庭正神,但也有呼風喚雨之能,其本領不在妖族大聖之下,由此可見那許遜的厲害,而在這與蛟龍的戰斗之中,那許遜也收了時荷、甘戰,周廣、陳勛、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鐘離嘉為弟子,加上許遜自己和吳猛兩人,並稱十二真君,而由于那許遜斬殺蛟龍過多,惹得那在揚子江萬丈深潭底的火龍出來報仇,後亦被那許遜斬殺。

最後那許遜在西山立觀傳道,集孝悌之教、至道秘旨、飛步斬邪之法和自己所學之三清要法,玄門秘傳,創出淨明忠孝道,淨指不染物,明指不觸物,淨明者,無幽不濁,縴塵不污‘,‘以孝悌為之準式,修煉為之方術行持之秘要,修成者以忠、孝、廉、謹、寬、裕、容、忍合為垂世八寶華蓋,這垂世八寶華蓋等同于那道家其他宗派的頂上三花,佛門之佛光金身,最終那許遜功德圓滿,東晉寧康二年八月十五日,許遜「合家飛升,雞犬悉去」並留下遺跡,而許遜則被尊為道門四大天師之一。

當初許遜飛升之後,曾經推演天機,知道後世,自己淨明道有絕嗣之兆,又恰逢天地劇變,人間大劫,是以留下一道神念,其中並無神魂,只有關于淨明一道修行的記憶,並將當初自己斬殺的那一條火龍的逆鱗下的明珠給留了下來,藏在那一印匣當中,留了下來,為淨明道傳承的憑證,至于金丹寶鑒、銅符鐵券、淨明靈章,本非世間之寶而被許遜飛升時帶走了,這印匣卻不是凡品,這是當初許遜追殺一條蛟龍,自井中得來。

這印匣乃是當年乘放傳國玉璽的印匣,當年董倬焚燒洛陽,裹挾漢獻帝與百官逃往長安,後玉璽為孫堅所得,但印匣卻重新丟到了井里頭,後被許遜所得,那印匣自秦時起,就開始乘放那傳國玉璽,有幾百年了,得傳國玉璽上凝聚的九州億萬百姓信仰和帝王之氣的侵染,早就成就靈物,可護佑神念不散,外物不侵,而且其因常年與傳國玉璽一同放置,其從傳國玉璽上烙印下四百年間王位變化,帝王之氣消散凝聚,的各種道理,那許遜就憑借這印匣,和自己多年斬蛟屠龍所總結出的使劍之法,寫出《靈劍子》及《石函記》兩部道書。

自許遜飛升之後,淨明道果然很快就絕了流傳,直到唐時胡慧超重新立教,而到宋室南渡之年,有周真公再立淨明道,但由于他們只是得了那許遜流傳下來的道書,並未得印匣傳承,所以他們並非淨明道正統,所傳之中還夾雜有其他道派之術,如內丹修煉之術,神霄道雷法,靈寶派咒術、上清三宗之法,他們更只是曇花一現就隱匿無蹤了,直到那元初劉玉最終得了那印匣傳承重立淨明忠孝道。

劉玉將這胡慧超、周真公所立淨明道一起融匯進去,成了新淨明忠孝道,由于那胡慧超、周真公並未得印匣傳承,所以這兩人不為正統,所以不在淨明道祖師之列,這淨明道以道派結交元朝中的漢族士大夫,暗中支持恢復漢人正統,最終才使元朝無百年氣運,漢人重掌華夏,而那淨明道則又換了好幾代傳人,因有印匣憑證,所以為正統,那劉玉為旌陽公二傳,因許遜為淨明道立教之人,又遺下傳承印匣,所以為一傳,黃元吉為旌陽公三傳,徐慧為旌陽公四傳,趙宜真為旌陽公五傳,劉淵然為旌陽公六傳。

劉淵然,號體玄子,明初江西贛縣人。自幼出家祥符觀。後師事于都紫陽觀趙原陽,受授淨明忠孝道法、符籙咒語、金火大丹,能召雷電風雨,劾治鬼神,兼通醫藥。與人相處,舉忠孝為立本之根。洪武二十六年召至京師,賜號高道,從游者日眾。召居朝天宮,命為右正,後建西山道院以居之。成祖永樂初因忤權貴,貶摘雲南。仁宗嗣位還歸京師,賜號‘沖虛至道玄妙無為光範衍教莊靜普濟長春真人‘,賜二品印誥,領天下一切道教事,取得了與張天師同等地位。而淨明道也到了頂峰,但是正所以盛極而衰,這淨明道也到了這個時候。

要知道這淨明道六代道主,都為當時天下持牛耳者,不光武、法、器、陣天下獨步,而且更都善揣摩天機,預見未來之法,但除第一代立教祖師許遜道法精湛,內外兼修,修得玉肌金骨,萬劫不滅,諸法不侵功德圓滿,拔宅飛升之外,其他五代道主都因揣摩天機,得上天降罪,天人五衰,竟無一人活過七十歲,要知道憑借這淨明道的養身之法,普通人活到百歲也不是難事,更何況是他們這一代道主了。

不過這五代道主的犧牲並不是沒有意義的,經過那五代道主百余年的推演,終于在第六代道主劉淵然時,從把第一代道主許遜留下的警示當中得出了這天地大劫的確切時間,劉淵然根據推演得知,自他以後淨明道逐漸絕傳,而百年之後,有胡人入主中原,從此以後,中國非華夏,至此進入末法時代,不復如今玄門氣象,而到了按現在的話來說,公元2013年2月5日農歷12月25日星期二,癸已年、甲寅月、壬寅日龍蛇相交之日,就是天地大劫之時,這比那瑪雅人推算的世界末日晚了一個多月,而且那劉淵然還推算出這一天不光是天地大劫,世界末日,而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這還是地球人類變革的起點,由此可見這劉淵然的本事可比那瑪雅人高多了。

于是這劉淵然就做了準備,這劉淵然跟前五代包括許遜在內的道主一樣,都將一絲記載有自己修行經驗的神念留在那象征淨明道正統傳承的印匣當中,並將那許遜傳下火龍的龍珠,還有朝廷賜予象征他二品印誥,領天下一切道教事的淨明道印放了進去。然後這劉淵然來到江西麻丘鄉,自家淨明道祖師降生之地,修建道觀,將那印匣沉到道觀中特意所挖的一口水井當中等待這淨明道第七代傳人,在完成這一切之後,那劉淵然在宣宗宣德元年進號‘大真人‘,在南京羽化,而後歷史的發展果如劉淵然所遇見的那樣,自他以後淨明道逐漸絕傳,後清軍入關,從此中國不復華夏,而那作為淨明道正統傳承的印匣,也在麻丘鄉水井底的淤泥當中靜靜的待了好幾百年,最終等到了周宇的到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末世一天師最新章節 | 末世一天師全文閱讀 | 末世一天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