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為戰神 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才是硬道理

作者 ︰ 風雪雲中路

只是對于楊震與挺進軍兩位老帥商議第二階段作戰事宜的事情,李延平盡管知道他並未達到自己的目的,但詳情卻是不清楚,但從楊震發來的電報上看,結果並不是很樂觀,兩位老帥的戰略意圖,明顯與楊震所期待的才差距較大。

盡管李延平在心也認為,楊震此次的胃口的確有些過大,但是作為軍區代政委,他卻心很清楚東北根據地面臨的困境在哪里,人力資源,甚至是普通的人力資源困難程度,已經達到了不解決不行的地步。

部隊眼下急需的後備兵員,正在建設的工廠內的工人,甚至農村的勞動力,目前都匱乏到了極點,東北的精華在南滿,而現在拿下南滿還只能是一個遙遙無期的目標,但是即將投產的各個工廠,卻是不等人,還有農村勞動力的匱乏,也是不等人。

北滿宜農荒地之多,恐怕眼下為全國之冠,在三江平原大片、女敕江流域,大小興安嶺東西兩麓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地等待開發,但現在實際上的農業人口與自身所需數量,有相當大的缺口。

而現在部隊征集大批青壯年入伍,更是加劇了農業勞動人口的匱乏,甚至已經影響到了農業的生產,即便經過兩年的努力,即便有著大量的宜農荒地,但是糧食產量因為勞力的限制,始終徘徊在不高的水平線上,而就每年生產出來的有限糧食,還要被江北方面一而再的敲詐。

人口數量的不足已經成為根據地發展最大的制約,工業、農業,外加後備兵員無一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無論男女,楊震的後續計劃胃口的確很大,但是如果不建立一條穩固的交通線,即便打通了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天知道,在相當一部分時間之內,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只能靠雙腳走幾千公里的路,而又沒有受到過任何軍事訓練的老百姓,在穿越了重重的封鎖線之後,還能有多少人能安全的抵達東北,要知道,對于如此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日本人是不可能沒有一絲察覺的。

讓日本人在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國人死亡,與封鎖抗聯,遏制其發展之間選擇,以日本人並不拿國人命當回事的一貫作風來說,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而東北根據地需要的人口,並非幾萬,幾十萬。

如果說當年剛出山的抗聯,還處在嗷嗷待哺的嬰兒期的話,那麼眼下坐擁幾十萬大軍的抗聯,不過還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幼兒,為了將抗聯的成長扼殺在幼兒時期,日本人絕對不會有任何的顧忌的,所以與關內的交通線,要麼就暫時放棄,要麼就徹底的打通一條安全的線路,這是抗聯發展的必然,也是必須的要求。

盡管李延平對楊震的胃口感覺有些過大,但這也僅僅只是感覺而已,對于楊震的想法,深知目前東北根據地困境的李延平還是理解的,也是支持的,但對于挺進軍,甚至央來說,楊震的這個想法恐怕就很難被接受了。

要知道西進作戰,面臨的不僅僅是日軍華北方面軍主力,以及一個日軍蒙疆駐屯軍,還有重慶方面的第八戰區,包頭以西還是人家的地盤,而整個西進作戰所經過的地域之,在大同以北、以西的地方,都是第八戰區的轄區。

而這個第八戰區,絕對不會對抗聯西進視而不見的,所以即便是擊敗了日軍蒙疆駐屯軍下一步還要面對著重慶方面的第八戰區,這不僅僅是楊震頭疼,恐怕也是央最頭疼的事情,眼下這個時候,一旦與重慶方面再發生什麼軍事上的沖突,只會給國內現在本就已經微妙的政治形勢增添上更加不穩定的一筆。

同時一旦兩黨之間大打出手,佔便宜的只能是坐收漁利的日本人,大敵當前發生同室抄戈的悲劇,這不僅僅是抗聯不願意見到的,央更加不願意見到,這就是所謂的需求與現實之間的差距,無論是延安還是重慶,這個時候誰都背不起打內戰的惡名。

而對于已經開始限制共活動,並且一直要求軍政、軍令統一的重慶方面來說,無論綏以及綏東地區是否是抗聯或是十八集團軍從日本人手奪取回來的,既然是八戰區的地盤,那麼絕對會過來搶奪。

相對于日軍蒙疆駐屯軍來說,整個第二階段構想之,恐怕央最頭疼的是怎麼該與重慶,以及對自己三面合圍,時不時的搞點摩擦的八戰區打交道,一方面肯定是要過來搶食的,一方面又是聯系關內外的生命通道,這無疑是一個兩難的決定。

而且對于央來說,楊震這個包頭、歸綏地區必須要控制在手的態度,一旦真的西進,不與第八戰區發生沖突根本就不可能,一旦槍聲響起,能不能控制住規模兩說,首先在政治上,就處于被動,畢竟你十八集團軍現在是**,在老百姓的眼你應該服從央政府的命令。

看著一臉疲憊的楊震,李延平猶豫了一下之後道︰「這件事情,尤其是還要涉及到挺進軍以及關內部隊配合,最終還是需要央拍板,兩位老總不贊同,肯定是有他們自己的想法,這不僅僅是底氣和戰略、戰術眼光的問題,其還有其他的關系。」

「去年的百團大戰,听說副總指揮被批的夠嗆,兩位老總如此慎重,恐怕也與去年的事情有一定的關系,既然這件事情還需要央去拍板,我們最好還是安排一個人去央實際匯報一下,讓央對我們目前的困境,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們之前總是報喜不報憂,現在有些事情該說破了。」

「眼前大戰正濃,你和老郭都走不開,而楊副司令和項主任,一個分管地方武裝,訓練軍區二線部隊,一個目前的工作,主要向地方和宣傳方面傾斜,他們一個走不開,一個去央匯報不合適,這樣吧,還是我去一趟央,當面向央做一個詳細的匯報,很多事情,電台上是無法解釋清楚的。」

對于李延平去央匯報的想法,楊震想了一下卻是最終搖了搖頭︰「老李,這個時候軍區離不開你,我也離不開你,要是你這個時候離開,豈不是要我老命嗎,至于去央的事情,等這階段戰役結束的吧。」

「反正挺進軍在熱河戰役結束之後,也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和換裝以及訓練,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的挺進軍雖然裝備上去了,但是訓練水平上與目前所需要的距離,差距還相對較大,不經過一段時間的整訓,承擔下一步的作戰,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而且關于第二階段作戰,我們目前還只是有一個大致的想法,更詳細一些的計劃,還需要一段時間研究,這個時候去央,在時機上也不合適,最關鍵的是,第二階段作戰有沒有必要展開,還是要看我們這一仗打的究竟如何,打贏了,固然沒有任何的問題,如果打平了,打輸了,就是說出花來,屁用也沒有了。」

「我這個人在這種事情上,還是喜歡謀而後動,第二階段如果展開,面對著就是日軍整整一個蒙疆駐屯軍,以及華北方面軍的大部,甚至有可能是關東軍的三面夾擊,間又涉及到與重慶方面的關系問題,央在這種事情上,肯定會慎重再慎重的,要想說服央,必須要有一個說的出口的理由,第一階段打不好,去了也是做無用功。」

對于楊震的回答,李延平深以為是的點了點頭,楊震這是實話,要想讓央接受這個即便是重慶國民政府參謀本部都不敢想象的計劃,沒有一個可以讓央信服的理由是不行的,說一千道一萬,把第一階段的仗打好了才是真理。

看著車輛已經轉進了總部的大院,李延平在拍了拍前邊司機的肩膀,沒有讓他將車開到總部門前,而是讓他將車開到總部後面的一處戒備森嚴,專門接待央來人的小招待所,李延平知道,如果車一旦開到前面,那幾個刮噪鳥肯定讓楊震的休息泡湯了,眼下的楊震再不休息,身體恐怕再也支撐不住了。

對于李延平的小動作,已經疲憊到了極點的楊震卻是沒有拒絕,他知道自己現在再不休息,身體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了,關東軍的全面反擊在即,這個時候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是絕對必須的。

至于見那幾個人,倒是不在于一時,很多時候,自己太熱心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晾他們一段時間,還是比較適合的,而且對于這幾個人的來意,楊震心也是大致的有數,眼下最困難的蘇聯人肯定是有所需的,而美英那兩個人則無疑是來提要求的。

對于這幾個家伙見與不見,楊震經過短暫的思考後對李延平道︰「讓他們先等著吧,如果他們實在著急的話,那麼讓他們去東北局或是就和你談,不要讓他們知道我回來的事情,就說我現在新京以北的前沿,有些事情上趕著不是買賣,冷下來一段時間對我們大家都好。」

話音落下,看著車已經穩穩的停在了小樓前,已經疲憊到了頂點的楊震再也沒有說什麼,而這次一向剛強,即便是身負重傷的時候,只要能行動就從來沒有讓護士貼身照顧的楊震,這次下車卻是在袁芷若和張雄兩個人攙扶下來的。

上了樓,楊震在告訴一直跟在身邊的一個參謀各個方面如果有敵情變化的話,立即將他叫醒之後,甚至連衣服都沒有月兌,便倒頭便睡,李延平除了留下袁芷若照顧他,以及必要的警衛之外,將所有的人都撤出了這座小樓。

李延平離去的時候不僅在外圍放了嚴密的警戒,以保證楊震可以安靜的休息,還再三交代所有的人,對楊震的行蹤一定要進行嚴格的保密,絕對不能透露出去,所有的警戒,即要絕對保證安全,更要部署的隱蔽,防止被那三個眼楮賊的很的家伙,看出什麼門道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我為戰神最新章節 | 抗日之我為戰神全文閱讀 | 抗日之我為戰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