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二百零四章 籌糧(下)

作者 ︰ 乾坤不動

鐵青著臉出了晉公府邸,迎面而來的乃是孫楚。孫楚見潘岳出來了,連忙上前打探道︰「潘大人,事情如何了?」

看著潘岳的表情,也知道事情不妙,可孫楚對于潘岳的口舌之能依然抱有信心。潘岳能一躍成為朝中幾大勢力之一,除了投機之外,也是有真材實料的。

「楊文琚害人不淺,各地州郡上書給晉公,言楊文然兄弟引兵在外,楊文琚威逼在內,各地民怨沸騰,晉公震怒,命楊文琚七日之內辦妥軍糧。」潘岳見四周也無旁人,一邊走著一邊埋怨。

孫楚跟在身側聞言一震道︰「軍糧數目龐大,一月也是難以辦妥。晉公之給七天時間,難道!?」

「哼,楊家兄弟害苦我也,先隨我去楊府。」潘岳大步流星上了車架,孫楚也跟了上來,二人一路計議著。

楊府之內楊珧早已焦頭爛額,那軍糧籌措本就不是一時之事,可如今國庫空虛,各地更是不憤楊氏兄弟所為,于是紛紛上書「倒打一耙」。晉公早上召潘岳議事,對于自己的求見毫無應答,這事兒鬧大了。

幸好,潘岳來了。

「潘大人,此番可要救救在下啊!」甫一見面,楊珧竟是先行跪下!

論身份,楊珧也是晉公司馬炎的外戚,論地位,不如潘岳卻也是顯貴。此番楊珧也知道事情棘手,顧不上什麼臉面,先行保住性命再說。

潘岳一肚子的氣正要發作,不想見楊珧來了這麼一手,頓時如同泄了氣的皮球堆做在那里。

「文琚何必如此,快快起身。」呆了一下,潘岳慌忙扶起了楊珧。

「潘大人此番被晉公召見,晉公是何態度?」到了這個時候扯什麼都是白費,楊珧直切主題道。

潘岳萬分悲痛的看著楊珧,一字一句地說道︰「晉公使文琚七日之內,湊集軍糧,運往兩淮,逾時……恐怕……哎!」

「啊!?七天……」楊珧本是帶有一絲希望的,畢竟自己乃是司馬氏的外戚,潘岳又可以美言幾句,可沒想到等來的是這樣的結果。

孫楚在一旁無奈的道︰「文琚啊文琚,各地官吏與你秋毫無犯,你何必得罪他們?」

楊珧愕然道︰「籌集軍糧,國庫不足,取各地倉廩乃是常事。這些貪官污吏未免過分,那糧倉之中竟是空空,軍糧如何置辦?」

孫楚道︰「只是這事兒未免過于急切,導致人怨沸騰……哎!」

楊珧哭喪著臉,轉頭望向潘岳道︰「潘大人可要救我啊!」

「這事兒麼,晉公只說讓你七日之內辦妥軍糧,卻是沒有說七日之後如何處置。」潘岳眼中神光閃爍,若有所指的道。

「啊……不怕二位笑話,我已遍求朝中大臣借的錢糧,卻是一無所獲。國家糧倉沒有余糧,單憑我楊家之力,如何辦妥?」楊珧苦笑道。

「文琚何以如此糊涂?」潘岳見楊珧臉上幾個大包鼓鼓著,一看就知道是著急上火導致,當下也不忍繼續責備。

看到楊珧不明所以,孫楚道︰「文琚使何人督辦錢糧?」

楊珧不明所以,一愣道︰「當然我府上管家。」

時人常說楊珧聰明,可如今的潘岳卻是恨不得一巴掌抽在楊珧臉上才解恨。朝堂之上各部分工明確,群臣各司其責,置辦錢糧自然要找相關的官員。讓自己府上的官家去跑這事兒,如何能有效果?

敢情你們老楊家把這軍糧當做囊中之物,要獨吞?

「荒唐!此乃國家要事,應有相關員吏督辦,怎可讓自家人去做!?」孫楚見潘岳不說話,忍不住喝道。

奸佞當道,奢靡成風,骨干之士朝中依然有不少,可大都是各掃門前雪,誰也不會蠢得多事。不斷晉升的大都是楊家這種司馬氏的外戚心月復,以及趨炎附勢的小人。

這些人擅長的乃是阿諛奉承,辨風觀火,對于治國和政務一竅不通。

有人說當朝為官的,這麼點常識難道不懂?可要知道魏國實行的乃是九品中正之法,官僚的選拔都由士族和貴族把持著。家中未及弱冠的孩子都能身居高位,平日里不是狩獵就是盡享富貴,哪有人關心什麼政務?

就算有苦讀書之人,卻不是為了國事,而是為了清談。出口成章已經不算什麼了,清談講究的是機鋒,但和國家政務沒有半分關系。

這些清談之人說的貌似有道理,而現實中根本與實際完全不相關。偏偏清談之風一起,人們爭相傳誦,于是這看起來有幾分道理,實際上狗屁不是的「道理機鋒」就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準繩。

這種人在朝中被委以重任,朝廷還能有好?

楊珧被認為是聰明人,可楊珧平日里就是清談算計人過活罷了,正兒八經的政務根本就沒接觸過。上面有命令吩咐下來,自然有下人去做。朝廷正常的程序在這個時代根本行不通,想成事兒,靠的是關系和門道,以及雄渾的財力。

依照常例做事兒的官員,往往要等候許久沒有結果。可人家走走門道,塞上些金銀,轉頭就辦妥了事情。回頭到了晉公那里,誰辦事得力,便一目了然了。堅持自己的人不在少數,可貪圖私利的人更多,久而久之,傻子才去走正當的程序。

這樣有好處,是因為方便了許多人,可也有弊端,便是影響了國家整體的運作。

朝廷各部對于這種風氣不滿的,都在司馬炎繼承晉公大位之後,便告老還鄉,致仕了。這三年蜀漢在蓬勃發展,縱然也有不足之處,可比起腐化眼中的魏國來說,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別。

依照楊珧兄弟幾人的想法,這事兒是個累活兒,卻也是個美差。那征集軍糧,不妨多多益善,送到前線的不一定要足量,可留在自家手中的卻是要足夠。

往日里提拔個人,走走關系,都是府上的管家出面,楊珧可沒想過別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都這副德行,管家只能是更加的飛揚跋扈!

所謂狐假虎威,狗仗人勢,背後大樹好乘涼。主人家若是十分沉穩,那手下也未必是沒有一分囂張,類似楊珧這種主人家,管家何等的德性便不言而喻了。

各地州府不說官階在哪兒擺著,哪個是軟柿子?在京城別人還忌憚你楊家一二,放到全國各地,楊府不過是京城無數豪族之一罷了。

你楊府誠然勢力不小,可我背後的靠山未必就輸給你!

等楊珧好不容易搞清楚了事情的緣由,潘岳和孫楚的鼻子也氣歪了。這二人好歹是在下層官吏逐步混上來的,通宵那些歪歪門路和潛在的規矩外,對于朝中正經的程序更要比楊珧這種自恃有幾分小聰明,一日成為高富帥的強上許多。

說到底,楊家靠的乃是姑娘嫁給了司馬炎。

在哪兒之前楊家這官職都是依靠財力的。

「那該如何是好?」想通了關節,楊珧也開了竅,這個時候再看潘岳和孫楚之前那副不屑的嘴臉,心中不由得生了厭惡。

潘岳和孫楚好生「教訓」了楊珧一番,心中也是把這個人看得輕了,此時悠然不覺的道︰「事不宜遲,先往尚書台再說。」

尚書台作為這個國家的中樞,仍然在運轉,可卻與國家大事沒有什麼關系。

因為這個國家,現在又兩套班子。真正處理國家要事的,乃是晉公手中的尚書台,而非是魏國的尚書台。

潘岳,楊珧,孫楚要去的,是國家的尚書台,畢竟國家的庫府是由這里說的算的。

(國慶長假來臨,祝各位書友節日快樂,健康快樂。不動有些發燒,最近幾天更新的慢了,不過保證一天兩更,請各位繼續支持不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