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一百七十七章 用兵之妙(上)

作者 ︰ 乾坤不動

更新時間︰2012-09-02

宛城血戰蜀漢天師道一軍猶似困獸,兀自掙扎,然並非孤軍奮戰——便在宛城東方三十余里外,蜀漢大將羅憲帶著兩萬多蜀軍猛的遭遇魏國大將司馬干的魏軍,兩軍倉促交戰各逞手段,殺得激烈萬分!

魏國不增東南之守,盡集國內之軍由許昌經宛城,奔赴新野湖陽轉往襄陽,為的便是杜預沒有後顧之憂,沒有兵力薄弱之困。同樣是戰,荊州乃蜀人治下之地,東南卻是自家地盤。戰火燒在何處更佳,不言而喻……

司馬京引兵奔赴宛城大道,乃是正兵;司馬干引魏軍疾馳小路奔赴新野乃是奇兵!不想兩路魏軍竟然都是遭遇到了蜀軍,頓時宛城附近殺聲震天,血流成河!

鐵騎縱橫沖突如風如電,魏家鐵騎,蜀漢新騎兩下交匯沖擊,各展其能!蜀漢南方騎兵多在羅憲之手,能從湖陽激戰中全身而退,便是倚仗騎兵開路。而今道逢魏騎,決戰竟是不期而至,蜀人措手不及額,魏人同樣沒有準備。

羅憲反應迅速,身先士卒率領蜀騎縱馬沖殺!司馬干反應也是不慢,失掉先機,卻不失勢,拼著更大的損傷,倚仗更多的魏騎,與蜀軍打起了對攻,不肯退讓!狹路相逢勇者勝,雖非狹路,更勝狹路,遭遇戰中雙方手中均是握有鐵騎,任哪一方退卻,後果皆是不堪設想!

倉促中交戰,蜀軍不知道魏人有多少兵馬,魏軍同樣不知蜀人有幾分兵力,彼此完全是不顧一切的爭搶主動,一時雙方騎兵銳減,死傷甚重!激戰片刻之後,宛城一方的戰事也引起了羅憲和司馬干的注意,此時魏國江夏太守王濬帶著一支魏軍也是追趕而至,投身戰團之中。

羅憲驍勇無比,手中長矛幻化如風,魏軍兵將紛紛中矛落馬。眼看魏軍越來越多仍然沒有休止,身後的魏軍雖然兵力較少可又十分狡猾,羅憲心中一動喝道︰「宛城戰事必然是魏興人馬推進到此,我等在此苦戰無益,且隨我廝殺,與魏興人馬匯合!」

蜀軍先在湖陽大戰,此時天色已黑,魏軍又是無窮無盡,身後再出現江夏魏軍,可謂是九死一生之地。羅憲心知行軍至此,絕無退路,只有繼續向宛城方向沖殺,管他形勢如何,但求先和自家人馬匯合一處再做打算,好過如此被魏軍擊破。

此時蜀軍氣勢猶存,斗志尚高,在羅憲的沖殺引路之下急急奪路而走。黑夜之中魏軍疾馳沒帶火把,蜀軍身在地方月復地也是不敢聲張,黑漆漆的一陣混戰魏軍截殺了部分蜀軍之後,卻是被蜀漢大軍月兌身。司馬干和王濬一踫面,才知蜀軍虛實,遠端戰事也是高漲,二人不敢怠慢急忙率領魏軍繼續追擊。

……

襄陽東方七十里開外,蜀漢大將文鴦,文虎兄弟二人帶著數十蜀兵回到了登岸之處。負責運輸蜀漢兵力的船隊在不久之後護送近五萬後續蜀軍抵達,方知襄陽大敗之消息。劉禪為求兵貴神速,親自引一軍突前,本想和魏軍糾纏等待後援,不想卻是落入魏軍算計之中。

聞得陛陷襄陽蜀軍大驚失色,蜀將王業急道︰「襄江之水非是一夜可成,襄陽/水師怎會毫無發現?」

文虎氣急敗壞的道︰「魏軍十分狡詐,襄樊之地秋日多雨,魏軍早有準備,積少成多,我軍毫無防備之下……竟……」

文鴦也是跟著說道︰「魏軍早就選好地勢,故作一番激戰退去,我等不敢追擊,等到大水襲來方醒悟魏軍有意和我等激戰,吸引我等固守河岸……」

王業見狀也知陛下親自指揮也是兵敗,魏軍必然是精心布下了陷阱,此時再做計較也是無益,當下三人略一商議立即提兵撲向襄陽。蜀軍前進沒有五里,但見前方煙塵滾滾,竟是數萬魏軍步騎分明的分為三路殺來!

蜀軍駭然急忙列陣應戰,魏軍也是愕然。蜀主劉禪親自來救襄陽,行動如此迅速輜重必然在後方。杜預心知襄陽一時難以攻破,蜀漢四方援軍卻是很快便到。單純依靠湖陽/水路運送補給錢糧恐怕很是危險,倒不如趁著蜀軍新敗,趁機來奪劉禪這一路蜀軍主力的輜重,充當自己的軍資。

誰曾想這才多會兒的功夫,竟然又冒出了數萬蜀軍,杜預真是又驚又喜!驚者,蜀軍原來是前後兩部,若是自己大意倒是麻煩了;喜者,蜀軍若是知道劉禪新敗必然焦急,擊敗這一路蜀軍之後,所得之錢糧豈非更多?

魏軍利用水攻大敗蜀軍,士氣正盛;蜀兵聞得劉禪危機,心內焦急,雙方霎時短兵相接!文鴦,文虎,王業三人各逞勇武率軍沖殺。文家兄弟剛自大水之中撿回性命,心有余悸,體力未曾恢復,混戰之中只僅能自保,戰力銳減。王業乃是川中大將,生力之軍,縱馬掄刀沖殺在前與魏軍血/拼死戰!

魏軍步兵中路正面應戰,兩側鐵騎避開蜀軍鋒銳卻是繞至側翼回旋沖擊蜀軍陣勢。蜀軍陣中也有騎兵,兵力卻是不多,應付得了一側,另一側乃是鞭長莫及。王業顧不上兩側,心惟一念,大刀猛劈猛砍力沖魏軍中路。

魏國鐵騎聞名天下,就算陣地攻堅也未必能守得住,互相對攻倒也有機會擊破魏軍中路,從而打開局面,搶佔先機!

杜預乃是魏國名將,思慮周詳,謀略超群,略一交戰已看清蜀軍名門。暗中授意一番,但見夾擊蜀軍的魏國鐵騎分出數千人馬不理戰場蜀軍,竟自馳往蜀軍後方,奔著蜀軍屯糧之所而去!

對于魏軍來講取得蜀軍前後近十萬人馬的錢糧輜重,乃是長久立足荊襄的根本。眼前的蜀軍縱然勇猛,可步騎異勢之下差距實在是過大,戰敗不過早晚事,先行奪糧保障收益,同時更使蜀軍分心。

果不其然,魏軍動向被蜀軍得知之後,軍中果然大亂。那屯糧之所固然是蜀漢命門,負責接應的戰船更是蜀軍的退路所在。沒了糧草還有退路可走,沒了退路和糧草,便是無路可投。王業聞訊大驚,顧不得廝殺拼命,急忙組織兵將分兵回援。可是魏軍鐵騎在兩側把蜀軍夾的死死,又是分出游騎四方奔馳,授命回援的蜀軍剛剛離開大隊,就被騎兵幾路截殺,不成隊伍……

……

襄陽南方,荊山東腳下,蜀漢大將羊琇與魏將賈輔連日交戰,歷經數日仍是不分勝負。魏軍佔據地勢,易守難攻;蜀軍志在進入襄陽範圍鼓勵守軍,也是珍惜兵力。羊琇與賈輔激戰連連,佔不到絲毫便宜。

昔日同朝為官,今日勢如水火!羊琇深知賈輔武藝略在自己之上,但年在兗州共事之時,二人也曾較量過。只是斗兵難有勝算,自己武藝見漲,力拼賈輔倒也不是沒有機會。賈輔方面始終苦口婆心,希望羊琇投奔魏國,也是不願意過早的分出勝負。

這一日又是雙刀並舉,激戰不休。賈輔刀勢如常,仍自勸說不停,羊琇精神抖擻,誓斬摯友于馬下!

「羊稚舒你切勿執迷不悟,今日是你最後的機會,難道賈輔斬不得你麼!」連日苦勸無果,賈輔怒火中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