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卵擊石?(上)

作者 ︰ 乾坤不動

接下來的一戰對于陸氏一族來說結果已經注定,陸鎮為族中大將自然知曉其中的奧妙,若是帶著陸氏的兵書回建業便趕不上這最後的一戰,因此陸鎮堅決要留在營中。對于陸鎮的堅持,陸抗與陸喜也是沒有辦法,只好挑選了幾名年輕的族人使之回建業送書。

第二日一早期待已久的軍帳終于升起,陸抗等吳國文武皆是一身鎧甲分為兩列站在大帳之下,副都督陸喜,監軍全尚分別在陸抗左右手坐下。

以孫奉,孫旅為首的一幫年輕將領無比的激動與興奮。無數次與陸抗的對質,無數次的無功而返,終于等到了自己大顯身手的一天,眾人如何不開心呢?相反陸鎮,陸濤,陶璜等人為代表的中年將領們便顯的心事重重,這一仗還不知道要如何打,可面對數倍于自己的蜀軍實在是沒有什麼勝算與信心。

「根據斥候所探,蜀漢分兵十五萬進軍豫章,新都以及廬陵,蜀主劉禪引兵圍困柴桑,蜀將黃崇,羊祜引兵八萬駐守鄱陽。陛下命我等出戰,不知各位將軍有何妙策破敵?」陸抗目光一一掃過眾人開口問道。

就算是蜀軍分兵,可是在鄱陽仍舊是有八萬的兵力,而吳軍不過四萬而已,這一戰依舊是眾寡懸殊。孫奉等一幫少年將領本是摩拳擦掌的等待大干一場,誰知陸抗沒有發令,卻是咨詢眾人,這一下就把這些少年將領難住了。

全尚眯縫著眼楮打定注意不發一言,軍事上自己並非是毫無了解,只是說不過陸抗等一幫人罷了——這當然是全尚自己認為的,其他人如何想就不關全尚的事兒了……

陸喜和陸鎮,陸濤,陶璜等人早有默契,也是一言不發等待下文。軍帳之內氣氛頓時尷尬起來,陸抗說完之後也沒有再開口的意思,饒有趣味的一個一個看遍這些少年將領們,似乎等待什麼。

過了半晌仍舊是沒人言語,陸抗笑了笑道︰「孫奉將軍近年來多立戰功,作戰勇猛頑強,堪為少年一代之楷模,就請孫奉將軍談談破敵之策吧。」言罷,眾人目光齊刷刷的聚集在孫奉臉上,孫奉只覺得一凜,雞皮疙瘩起了一身,心中暗罵陸抗。

心里罵著嘴上卻是要說些什麼的,這麼多人都看著自己若是啞口無言豈非讓人小覷了?要知道在一系列針對陸抗保守策略的內訌之中,孫奉隱然成為了這一代年輕將領的領袖,陸抗這個下馬威給的正中要害,孫奉不僅要說,說出的策略更要合情合理才行。否則,孫奉辛苦建立起來的形象便自此毀于一旦了。

「這麼……我軍固守已久此番出擊必然是出其不意,蜀人防備不足我等只須奮勇沖殺,定有獲勝之機。」孫奉一腦門的汗急切之間倒是說出了句有模有樣的話來,緊張的心緒頓時為之一緩。

陸抗沉聲道︰「陛下數次下旨使我等出擊,這等事情鬧得滿城風雨,蜀人探子如何不知?孫奉將軍所言出其不意所指何事,本都督未曾听懂。」

「這……」孫奉心知陸抗找自己的麻煩,然而陸抗所說的甚是有理,事情鬧得這般大,蜀人多半是知道消息的,那自己所說的不就是廢話了?

「都督此言差矣,蜀人雖眾,我軍卻是精銳,以一敵二亦可獲勝,何須出其不意!?」孫旅見狀挺身替孫奉解圍,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引起無數將領的叫好。

「蜀人兵器削鐵如泥,防具刀槍不入,孫旅將軍莫非是神仙下世可以一敵二?若是兩軍陣前能保住性命,陸喜之名倒寫無妨。」這次輪到陸喜出言揶揄。

孫旅聞言大怒,便要和陸喜爭辯,雙眼顧盼間欲尋求其他人的幫助,卻發現眾將在听到陸喜之言後均是臉色黯淡,完全忽視了自己。而陸喜在朝中和世家中的輩分都是極高,全尚又是打準了主意不言語,孫旅一人倒是撲騰不起了。

「我與都督曾經有所密議,只須陛下悄然下旨鎮住汝等,便可緩步實行麻痹蜀軍,還有一線生機。嘖嘖嘖,偏偏是汝等不識天高地厚,逞一時之勇,口舌之快,成熟不足敗事有余,如今聖命難違,汝等既自我標榜勇武,這先鋒之任非二位將軍不可了。」陸喜一身白衣,是在場眾人之中唯一沒有身穿鎧甲的人,幾句話說的輕描淡寫,可其中隱含多少的怨憤眾人都是听得出的。

只是大多數人被孫奉和孫旅的鼓吹所迷惑,忘記了敵我的形勢,忽視了蜀軍的厲害之處,盲目追隨這兩名宗室貴冑的意思,和陸抗等人搞起了對抗。到了上陣之前,才是恍然大悟,可惜為時已晚。這個時候就算眾將不想出兵也是無用,聖旨連下誰敢違逆!?

全尚坐在一旁心想陸喜啊陸喜,你這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啊。兩軍形勢如此的險惡,還讓宗室貴冑們去打前鋒,若是陛下知道了,還不要你陸家償命?嗯……這不對啊……全尚想著想著陷入沉思之中,軍前的形勢與在朝中虞汜與周處等人分析的形勢大不相同,怎麼會這樣的悲觀?蜀人有先進的刀兵鎧甲這個眾人是知曉的,可在朝堂之上為什麼就沒有人出言提醒呢?難道是朱異等人的連番勝利麻痹了眾人的思想,還是眾人心里實在是太想贏這場仗,而導致的眼前的結果呢?

說不清楚,想不清楚,耳邊卻是傳來陸喜的話語︰「這不怪你們,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就算是孫武復生也未必有破敵之策。不知如何去贏,又怕堅持到最後不過是徒勞一場,這種心態我與都督都是理解的。」

是啊,吳主孫亮不過弱冠年紀,朝中文武不是年老沒有膽魄就是年少經驗不足,少有的陸抗等人卻被當做對立派,雖然兩派的宗旨都是為國,然而意見不同,道路不同造成的內耗已經不是垂危狀態的吳國能夠負擔起的了。

又是一片沉默,沒個人都在反思自己的過往和過錯,少數人仍舊是不服,可又不得不承認眼前的現實。蜀軍的兵力強大是現實,蜀人的武器先進是現實,而這些現實在今早之前卻是被自己以及大多數人統統忽略。不是沒有人提醒,不是沒有人勸誡,然而良言相勸都成了耳旁風,左耳听右耳冒,留下的只有輕蔑,驕傲,結果便是眼前的不知所措,毫無信心。

這一仗還沒有打,吳國大部分將領都被陸喜的幾句話打得斗志皆無,垂頭喪氣。

「孫奉將軍終是年輕,此等重任恐難以勝任,末將不才原引本部人馬為先鋒沖擊敵陣!」一名大將昂首挺胸走出班列拱手請令!眾人聞言一驚,心中暗想是何人有如此膽魄?定楮觀之,卻是陸氏族中大將陸濤!

陸抗見狀問道︰「此乃必死之戰,汝可知曉?」

陸濤微微笑道︰「陸濤身為武人只知盡忠報國,死于戰事為我之榮耀,亦彰顯我陸氏門楣。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生死早被陸濤置之度外,蜀人要戰,豈可墮了我江東武者的威風!」

「好,便準你為先鋒,尚須一軍為後繼,不知誰人願往?」陸抗點頭將一支令旗交給陸濤,隨即問道。

「末將請命!」陸鎮挺身而出,接過軍令。陸抗絲毫不理孫奉等一般將領,不斷的發號施令調兵遣將,軍中被視為「老派」的中年將領們自告奮勇紛紛請戰,完全無視戰場上的必死之局。這般舉動深深震撼了孫奉等人的心靈,孫奉顫抖的身體,不知不覺雙目已經濕潤,可就是邁不出腿,張不開嘴。

終于安排完畢,陸抗大手一揮眾將各自回營整頓,偌大的軍帳之中只有四五十名少年將領傻傻的站在那里,仿似定住了一般。這些請戰文武的氣節,膽魄,斗志,勇武無一不遠超自己,這就是自己口口聲聲所唾罵的「保守黨」,「消極派」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