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一百零七章 博弈(下)

作者 ︰ 乾坤不動

听到黃崇言及第三條,無論書吳國君臣還是緩步駐足的魏國使臣荀勖都忍不住側耳傾听。

「這三麼……江東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方取得北方之土,亡于魏人刀斧之下者何止萬人?幼子喪父,慈父失兒,賢f-悲夫,痛哭手足者不下數十萬,哀號之聲不絕于耳,思親之心難絕于念,此乃與魏之血海深仇,恨不得啖其r-u而飲其血!陛下疏萬民之心,善待魏使,冷落蜀臣,此等舉措使親者痛,仇者快,崇見其百害,未見一利,求陛下解hu-矣。」黃崇義正詞嚴,說道ji動之處起身慨然,一番言辭說的吳國君臣頓時啞口無言……

荀勖本是駐足傾听,聞言忍不住勃然大怒,轉身急急撩衣奔向黃崇戟指罵道︰「西蜀小兒欺人太甚乎!蜀人身披無懈可擊之甲,手執無堅不摧之刃,兵只數千可抵雄兵十萬!然藏鋒懷內貌似忠厚,以吳為餌與魏相擊,坐收漁翁之利,取雍涼三輔于西,得新城魏興在東,樂觀吳魏成敗,此等居心尚y-指鹿為馬,顛倒黑白耶!?」

黃崇見狀冷笑道︰「此非北方殿堂,荀公曾亦為江北名士,何以如此失禮,成何體統?」

荀勖也知自己失禮在先,然話已出口覆水難收,聞言躬身道︰「蜀人妖言hu-眾,其意惡毒,荀勖一時失禮,還望吳主見諒。」

江東君臣都是暗恨蜀漢藏拙的,因此善待魏國使臣,等待蜀漢的說法。國內確實是怨聲載道,提及北伐之事人人皆有怨s-,這也是吳人對蜀漢使者黃崇冷落的原因所在。

然黃崇言之鑿鑿,情真意切,說的很是清楚。你吳國和魏國作戰死傷無數,百姓埋怨不斷的根本在于北伐不利,也就是說是吳國戰斗沒有打好,這和蜀漢或是北伐有什麼關系?

而北伐之役你吳國也不是沒有所得,國土並非沒有擴大,這都是兵卒百姓拿x-ng命換回來的。百姓恨的是自己的親人離世,然殺死這些親人的難道不是魏人麼?這個時候身為一國君主還善待魏國使臣,這只會讓百姓更加的不滿。

換個角度講,吳國百姓如此,那魏國百姓就不恨吳人麼?雙方陣亡的兵將有幾十萬人,牽扯的家庭更是數倍之多,這已是血海深仇,難道吳國還有回頭的余地不成?

深一層考慮下去,魏國傷亡之比吳國多不比吳國少,可魏國這個時候仍舊派人來江東,這般忍耐仇恨和企圖破壞吳蜀聯盟的用心是否更加的可怕?

所謂聞弦歌而知雅意,這深層的思考和若有所指的意境吳國君臣都是听得明白。無論自身的立場是怎樣,對黃崇的這一番話著實找不到什麼否認的理由,句句在理又讓人如何反駁呢?

對于荀勖來說,這可不是雅意,這是**luo的挑釁與誣蔑。若真是被黃崇說動了吳主,不說魏國的外ji o政策能否順利實施,就是荀勖本身多半也回不到江北了。因此荀勖不顧禮儀,返身怒斥黃崇,痛陳利害。

縱然你巧舌如簧,然蜀國有意隱藏真正的戰力,至江東這個同盟于險地,此乃不爭的事實,如何分辨?

吳國與魏國也好和蜀漢也罷,都是三分鼎立之勢,不會向任何一方低頭。對于蜀漢和曹魏,吳國或是心存畏懼,或是心有不滿,卻終須要選擇一方的。魏國兩次遣使入吳,其用心自然是替自己打算,然蜀漢有意隱藏實力,更是讓吳人深感面上無關,尊嚴盡掃。

說是盟友,實是利用,如此**luo的利用就算明知盟友之含義,卻也讓吳人感到些許的心寒與惱怒。

「嗯……擺駕偏殿!「吳主孫亮略一思索,面沉似水的道,當先在儀仗簇擁下轉往偏殿而去。

黃崇雙眼微微一垂心有定數,當下依照禮節跟隨;荀勖怒s-未消,聞言心中竊喜也大步而去。

陛下有令擺駕偏殿,吳國眾臣一時都沒了用武之地,只好留在大殿等候消息。只有少數重臣得以往偏殿議事。參與者驟減,偏殿議論的內容和機密x-ng無疑都是更上一層。

「蜀為盟友,有心懷貳心棄友背盟之嫌,魏為敵寇,卻有滿腔熱誠攜手並肩之意,吳乃小國,然疑hu-未定,實不敢輕易允諾任何一方。」落座偏殿之後,卻是吳國名臣陸喜發話,吳主孫亮只是靜靜的傾听。

陸喜一番話不偏不倚,道出吳人憂慮,更是端平了吳國對魏蜀二國的態度,便等著二國明碼標價了。

荀勖聞言大喜道︰「蜀人先出投石,再有堅甲利刃,以其過往度之,實不可測,堪為吳魏之大敵,不可不除也!」

陸喜點頭道︰「蜀之刀兵遠超當世,若聚萬人恐無敵于天下矣。」

黃崇心中一沉,暗道今日之談絕非易事,自家鋒芒畢l-招天下人所嫉,這陸喜更是深不可測之輩,寥寥數語把自己在大殿上建立的優勢一掃而空,反陷入了眼前的苦境。

這個時候吳國的態度已經無從揣測,與蜀漢的同盟關系可謂是名存實亡,全看眼下這一場口舌之辯——其背後乃是利益的分配是否讓吳國滿意,並讓同盟更加的穩固,至曹魏于絕境!

想到這里黃崇面s-不變緩緩道︰「吳蜀兩國世代之ji o,豈是宵小所能挑撥?然崇拜觀眾人對吾國刀兵甚是介懷,事到如今崇亦難以有所遮掩,若吳主亦不為嫌,崇自當為諸君解hu。」

「哦?」吳主孫亮聞言微做反應,並無下文。黃崇之意說的清楚,這個時候會談能否繼續都在這讓人眼紅的刀兵之上,吳主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讓荀勖退下,吳蜀見證刀兵之事;一是吳魏蜀三方共同听黃崇的解釋。

陸喜眉頭一挑道︰「今日之事,攸關三方,無可避人之事。」

荀勖聞言心中大定,這陸喜看不出什麼名堂,然處處可壓制黃崇的氣焰,目前看來自己還處于較為有利的一方。自從到了偏殿吳主孫亮放佛把一切事務都ji o給陸喜決定,其信任和見重可謂無可比擬。

听陸喜這麼一說黃崇素來從容的面s-也變得無比難看,盯著陸喜好似沒有下文,又望望吳主孫亮,可孫亮也是毫無表示。黃崇頗為掙扎的扭動五官,終是長嘆一聲,倍顯無奈道︰「哎……既然如此,還請陛下借sh-衛百人一用。」

「準。」孫亮出奇的惜字如金,與先前大殿的表現判若兩人。當下有吳國宮中的sh-衛百余人站在偏殿之外,等候差遣。

黃崇起身拱手為禮,來到偏殿之外召來了自己從川中帶來的隨從們。看著黃崇在殿外忙活,吳主孫亮和陸喜心中暗自揣摩其用意,到了這個時候魏人不可信,蜀人也是不可靠,唯一考慮的便是吳國的利益。

荀勖坐在一旁心中竊喜,總算是不虛此行,無論此行結果如何能掌握到蜀漢先進斗具的奧秘所在也是大功一件。正在偷著樂的荀勖越想越是開心,卻突然又想到若是吳國站到了蜀漢一邊,自己恐怕就有了x-ng命之虞,那個時候怎麼可能讓知曉奧秘的自己活著離開江東!?

頓時荀勖冷汗直流,神s-頗為不自在。眼楮忍不住去看陸喜。這白衣文士自從出場來就平衡了三方的局面,自己還因此慶幸,現在看來其心之狠毒簡直是讓人m-o骨悚然!

看似平衡了三方的局面,然三方終歸有一方要被踢出圈外,那麼被踢出的一方掌握了三方皆知的事情,又怎麼可能有命回到自己的國家?這根本就是陸喜設下的死局!

心情難以平復,荀勖忍不住閉著雙眼調整呼吸。這個時候方才一直注視殿外的陸喜微微側頭,帶有一絲笑意的看了看荀勖。若荀勖張開眼楮定能看到陸喜眼中淡淡的悲傷和冷漠。

這陸喜和陸氏一族的陸凱,陸抗,陸胤等人絕對不是一路人!

這個時候跟隨黃崇入江東的蜀漢隨從們踏入殿外的空地上,一起抬上來的還有十八只箱子。

箱子里是什麼?瞬間吸引了吳主孫亮,白衣陸喜,魏使荀勖的眼球。

黃崇示意隨從打開其中一個箱子,自己大步上前取出了一支長刀,比劃了幾下。黃崇乃文武雙全之士,平素里以文士身份見人,到了兩軍陣前也是能縱馬廝殺的將領。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黃崇手中的大刀上,這刀看起來和尋常的大刀沒什麼分別,然而仔細看起來在日光照sh-之下隱隱有刀芒跳動,不知是錯覺還是眼hu 。

「嗯……」吳主孫亮微微出聲,似乎有所感悟。

「矣……」荀勖似乎猜到了什麼,忍不住也出了動靜。

三人之中唯有陸喜不動如山,bo瀾不興,絲毫沒被這寶刀所動。黃崇在空地上看到殿中三人的神態,心中為之一凜,旋即提刀步入偏殿之內,兩側的sh-衛見狀紛紛手按刀柄,ting身攔截。

黃崇大步入殿一副硬闖的姿態,沒等吳主孫亮開口,兩側的sh-衛各自chou刀砍去,口中大喝︰「大膽!」

就算是蜀國的宮殿之中,黃崇也沒有入殿可攜帶武器的特權,更何況這是吳國的宮殿呢……頓時三四支兵刃呼嘯而至,空地上等待的百余名sh-衛也各自chou出兵刃把蜀漢使者團團圍住!

「噌……」

「當啷,當啷啷……」

幾聲細微的響聲,接著便是刀刃墜地的響聲,撲向黃崇的吳國sh-衛難以置信的看著手中半截兵刃愣在那里。

吳主孫亮見了眼中頓時發出異樣的神采,荀勖則是臉s-一沉似乎心情不佳,仍舊是陸喜不動聲s-,面無表情。

黃崇心中冷哼一聲,閃步到了陸喜身前手中寶刀飛斬而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