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160章 初戰用奇(上)

作者 ︰ 乾坤不動

第160章初戰用奇(上)

與竟陵水軍交戰的江東水師並非是精銳水軍,但船只器械都是遙遙領先于魏船的。竟陵水師三四艘戰船先後撞在了江東巨艦身上,戰船前段的鐵錐***頗深,把戰船和巨艦固定在一起。

巨艦如何馬力十足,拖著三四艘魏船行駛也是難以提速。更何況水面上兩國百十艘戰船殺的火起,一時也是無路可逃。竟陵水軍開始攀爬巨艦,要和吳人拼命,吳人只得應戰。

雙方殺得激烈時,留在魏船上的魏兵對巨艦的船身開始鑿船,抹油,放火。一系列瘋狂的舉動告訴吳人,這群魏兵瘋了!不考慮自己的生死,一心要留吳人陪葬!

海面的火勢越來越大,處于邊緣的吳船倒是退出了危險區域。絕大多數的吳船還是留在火海之中的。或者魏人砍殺,或者砍殺魏人,無論是那一種,最後的結局都是活生生的被燒死,淹死。

魏人的戰船經過狹窄區域的火海,本就帶著火勢而來,忙于作戰拼命,也無人理會船上的火勢。于是先有十幾艘竟陵水軍的船只開始進水,沉沒……好在竟陵水軍早已棄船不顧,各自在吳人船上拼殺著。

更有甚者在吳船上四處點火,這般行徑讓吳軍感到無比的驚恐,眼前的竟陵水軍哪有半點作戰的意思?分明是一群亡命之徒啊!

竟陵水軍老將指揮著眾軍破壞吳人的巨艦,水面上熊熊的大火不斷冒起黑煙,負責破壞作業的魏兵用衣襟捂著口鼻,仍是逃不過煙燻火燎的浸入。不斷有魏兵被燻的迷迷糊糊,最終掉落水中。

水面上喊殺聲驚天動地,兩岸的吳軍素手無策,一面焦急的觀戰,一面使人快馬去石陽稟報,請求援軍。

激戰持續的時間越久,水面上的船只越少。兩艘吳軍的巨型戰船先後被竟陵水軍擊沉,半截船身傾斜著露出水面,上面還燃燒著大火。

竟陵水軍老將經驗豐富,每當吳船要沉時,便使軍士用巨木撐開吳船,然後尋找下一個攻擊目標。只是火海上行船,魏船本身也是被燒得不輕……

水面的喊殺聲逐漸稀少,只剩下大火伴隨風勢呼呼的響個不停。從竟陵方向出現一支水師,乃是吳將陸抗的船隊。望著遠方沖天大火,無奈的搖了搖頭……

……

江夏的失利的消息還沒傳出,壽春方面的交鋒方是正式開始。陸凱,丁奉,朱異分兵三路,共計十三萬吳軍殺奔壽春,沿途大張旗鼓,氣勢如虹!

據探子來報,壽春的魏軍被司馬望帶走一部分,余下的魏兵數量在六萬左右。壽春的城牆早已修復,而且城外尚修建了許多防御工事,挖出了些許溝塹作為屏障。

尋常狀況下這對吳兵來說等若噩夢一般,本身攻堅能力便不突出,魏人又是大興土木的建設防御工事,這足以和倍于魏人的吳軍打一場消耗戰了。如今吳人卻是不怕,有了投石車這等寶貝,攻堅能力是一下子翻了幾番,魏軍依照老方法固守城池才是自尋死路!

要知道吳國同時發兵南陽,江夏,壽春三處,吳人擁有投石車的消息其他各處也是剛剛得知,壽春的魏軍如何有所準備?

陸凱躊躇滿志,心中不停盤算著魏軍的應對之策。把魏人的行動模透了,這盤棋就是走個程序而已。想起荀勖氣急敗壞的樣子,陸凱心中暗自發笑,吳人只是借機索取日後和蜀人抗衡的籌碼罷了。而魏人竟還打著聯吳功蜀的算盤,真是可笑。

當年與魏國聯手做掉了關羽,可等到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之後,接踵而來的竟然是魏軍的大舉入侵!若說吳人有無端背棄盟約的先例,魏人又何嘗是可靠的盟友?

以往是為了保持三分天下的平衡態勢,因此吳國在魏蜀之間搖擺不定。而今蜀漢已然具備打破天下態勢的能力,聯蜀抗魏,或是聯魏伐蜀對于吳國來說不過是選擇站隊。

站在蜀國一邊,得到的是同樣擊敗魏軍的能力。站在魏國一方,吞蜀之後如何抗衡更加強大的魏國?

前者是平分中原後的勢均力敵,後者得不到蜀國全境,對于江東沒有任何的意義。

三路吳兵很快便在壽春城下匯聚,城中的魏軍如同所料一般沒有出城作戰的打算。面對十幾萬吳軍,魏人也不敢輕舉妄動。

壽春魏軍費盡力氣建設的防御工事和溝塹,紛紛被吳軍破壞和填平,一天的功夫吳軍就推進到了壽春城下,把壽春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單單圍困壽春是不夠的,陸凱分出兩支萬余人的隊伍分別在壽春北方和西方的交通要道屯駐。這兩個方向分別是徐州和豫州的地界,以往作戰時,豫州和徐州的魏國援軍沒少來幫忙。

投石車紛紛做好了準備,雖然天色已晚,但吳人十分樂意給魏軍當頭棒喝,讓魏人體驗下投石車的威力,和夜晚難以入眠的痛苦。

魏人在城頭上看的清楚,指指點點的不知道吳人鼓弄的是什麼玩意。守城的魏軍也是不明白,吳人來勢洶洶的不攻城,在做什麼?

吳軍忙碌之時,後方卻是奔回了數百殘兵敗將!

陸凱聞言一驚,連忙命人傳令丁奉,朱異等將速速趕來議事。逃回來的吳兵乃是派往附近偵查和屯駐的一支吳軍,見到了陸凱七嘴八舌的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這支吳軍屯駐地點乃是潁水,這是壽春附近最大的河水。不想還沒到潁水,迎面而來的是萬余魏軍!領頭的吳將力戰而死,跟隨的數千人也是傷亡慘重,只有這幾百人知機,搶先一步跑回來報訊。

「不好!魏人莫非欲決水?」陸凱心中一震,卻又有所不信。此番交戰與前次沒甚差別,十三萬吳軍比起十萬吳軍不過是多了三萬余人。魏軍縱然不敢出城交戰,也不必用這等決死之計……

大水固然可以淹沒吳軍,壽春城屆時也是難以保住。兩敗俱傷之計,有什麼一定要采用的必要?

沉吟之時,丁奉,朱異等各路吳將都是趕到,聞得此等軍情與陸凱的想法大同小異。魏軍潛伏在潁水附近,其目的只能用欲決堤來解釋,然而魏軍並沒有決堤的動機!

這等態勢的反應和動作,說明了魏人對這一戰根本沒有獲勝的信心,所以才有了極端的舉動。

「承淵以為如何?」陸凱先征求丁奉這宿將的意見。

丁奉輕捋白髯道︰「攻城之計當咱緩,防洪之事亦不可不備,速剿滅城外魏軍為先。」

「季文怎看?」陸凱轉而征詢朱異的看法。

「承淵所言極是,另須防備城內魏軍有所動作。」朱異略作補充道。

陸凱點了點頭,于是傳令大軍準備遷營往高地,使丁奉引一軍斷後防備城中的魏軍動作,朱異點兵三萬人往潁水一探究竟。眾將領命各自離去,陸凱心中難有決斷,不禁嘆道︰「人言王伯輿深通韜略,想不到竟是如此棘手。」

朱異急匆匆帶三萬吳兵趕赴潁水,另外從大軍中又分出了三萬人兵分數路四處設伏。沒有行出十里,只見前方鋪天蓋地的洪水卷來,勢頭甚猛!吳軍措手不及,人人惶恐,四散奔逃。

朱異也是大驚,調轉馬頭顧不上身後的軍卒,快馬加鞭跑向附近高地。然而人如何避得開水勢?三萬吳軍轉眼間便被洪水沖得七零八落……

水勢洶涌,讓吳軍將帥各感意外,本是井然有序的數萬大軍一時間混亂不堪。洪水無情,就算吳人善于水戰也禁不起水淹,這個時候人人懷危,各自逃命而已。

就在一片混亂之時,本該在城頭看熱鬧的魏軍突然大開四門殺出,魏將人人奮勇爭先,殺入吳軍陣中。

丁奉竭力指揮眾軍抵御,可听到魏人決堤放水的消息,吳國兵將皆無戰心。就算魏人不出城來吳兵都是各自奔逃,眼下更是不堪一擊!

魏軍好似虎入羊群,大肆屠殺吳兵,對于即將到來的洪水竟是毫不在意!陸凱的中軍也是控制不住,見壽春城中的魏軍殺出,陸凱猛然醒悟,大呼中計!

眼下雖是多雨水的季節,然而最近卻無甚雨水,潁河固然水量頗大,然單憑此一處河水如何淹得了壽春城?更何況附近的河流都分派了吳軍前去屯駐,方便控制水道,為何只有潁河一處的吳軍遭到襲擊?

一連串的問號在腦中閃過,陸凱悔恨交加,一時疏忽竟被魏人算計。回顧四野盡是吳軍兵將,丟盔棄甲只為早些跑上附近的高地。反是魏軍分工明確,隊伍整齊的逐片逐片殺戮吳人。更有數路魏軍直奔著自己殺來,無奈之下,陸凱只得帶著親兵家將先行逃命,逐步收攏敗軍再圖計議。

這一戰讓魏軍殺個痛快,吳人在壽春城四周伏尸數萬,血流成河。那潁河的河水還沒到壽春便已然退去,可憐吳人被唬得不輕自亂陣腳,讓魏軍有了可趁之機。

陸凱收攏數千吳兵想著遠方退去,猛然道旁殺出一支魏軍,觀其數量足有萬余!當先一員老將白須飄然,目透精光喝道︰「陸家小子,認得王基否!」話音未落,萬余魏軍猛撲而上和吳兵戰在一處。

這數千人多是四下收攏的吳兵,之前為了躲避洪水逃命,大部分人都把兵器扔掉,如今遇到了魏軍,赤手空拳的如何應戰?只有數百陸凱的本族部曲未曾受損,在萬余魏軍中護著陸凱倍感吃力。

(本書qq群︰212313047,歡迎大家閱讀收藏本書,並多提寶貴建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