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122章 勝負(下)

作者 ︰ 乾坤不動

第122章勝負(下)

上黨王劉虔被俘虜之後,姜維與範長生等群臣先是安慰劉禪,隨之蜀漢君臣便產生了顧慮。

捉到俘虜,不外乎是降是殺兩條路,可上黨王劉虔是敵國的皇族,比普通的敵將可要矜貴的多。若降必定是禮遇有加,高官厚祿供養著,來彰顯自身的氣度和姿態;若死,恐怕就沒有普通俘虜那麼輕松了。

近年來蜀漢國力發展迅速,在南方的域外諸國打開了一片天空,國內的人力物力都膨脹的厲害。魏蜀兩國隔絕消息多年,就算是一封信也要輾轉年余才能傳到各自的手中,若是幾年沒等到回信那也是常有的事兒。

不過有吳國作為橋梁,魏蜀之間彼此的情形還是有所了解的。無論是魏人還是吳人,都認為這是川中的夸大其詞。域外諸國與中原江東的窮鄉僻壤差不多,就算打通了道路,對于發展國力也不會有什麼益處。

國家富有是依靠稅收,而不是通商,只要使百姓安居樂業,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家自然會強盛。通商是世家豪族用來謀取暴利的手段,用在治國之上,簡直是不上道,甚至使世人嘲笑。

崇奉儒教的這個時代,大多數的世家與國家相同,都是依靠農民和土地來使自己富有。也有一部分世家豪族近水樓台先得月,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依靠交易,也就是市場變得富有。例如當年的糜竺,在徐州富可敵國,資助給劉備的資產數以億計。嫁妹妹的時候一次性就送給劉備兩三萬的奴僕,這都是因為青徐二州近海產鹽之故。

但總體上,商業與百技都是被人唾棄的對象,甚至很多人依靠手藝吃飯,但卻瞧不起自己。典型的例子便是華佗,做為一名士人,憑借才學進階廟堂是華佗的願望,醫術只是用來糊口的門道。有此志向,卻憑借醫術聞名于世,這讓華佗苦惱不已,導致了最後的悲劇。

再有太原王烈,品德高尚,學識兼備,為當世名流,避亂于遼東。當時的遼東太守數次請其出仕都被拒絕,後來把王烈逼得急了,便要用經商來污染自己,這才躲過了一劫。

文化傳承之中,早把世人的眼界局限在某個程度之內。只有後世而來的劉禪,才具備如此的思維。因此魏人和吳人認為川中在夸大其詞,做門面功夫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兒了。

耳听為虛眼見為實,鐘會伐蜀已然見識到了蜀漢的實力,等到蜀軍北伐,雄厚的實力便展現的淋灕盡致了。

到目前為止,蜀漢在西線的軍力不下十萬,而且另有一支人馬攻取了魏興等地。最讓魏人意想不到的是以往常常糧不足月的蜀漢軍隊,竟然是糧草豐足,讓人探不出底細。

明眼人看得出,蜀軍補給無憂自然是國內有足夠的儲備,最為關鍵的卻是經過「天下之巧」馬鈞改造的木牛流馬,行走山澗如履平地,大大提高了運輸的效率。

想搞清楚蜀漢究竟發展成了什麼樣子,只有問劉虔。有些東西始終是瞞不住的,一時憑借克敵制勝,但不會一世如此。天下巧匠並非馬鈞一人,給了方向,便有超越的可能。

劉禪不怕劉虔投降,怕的是魏軍用劉虔來對付自己。戰場之上若是魏人利用劉虔插這麼一杠子,蜀軍必然是士氣大跌,軍心凌亂。

姜維與範長生等人把話點到,剩下的便是劉禪自己抉擇。若是退兵,剛剛奪取的雍涼二州便拱手讓給了魏國,國人亦因此失望,再想北伐恐怕難上加難。戰陣之中因為劉虔而兵敗也是同樣的下場。

一國之君擁有無上的權威,可權威來自于人心所向。失了人心,縱然大權在握,終究也是難成氣候。

換個角度思考,有打敗蜀軍收復失地的方法,魏人有什麼理由不采用麼?

無論是劉虔的是惜命投降或是寧死不屈,最終必然要被魏人推倒戰場上,作為奠定勝利的基石。

這一仗事關此次北伐的勝負,更關系著蜀漢未來的命運,劉虔的生死無法改變,蜀漢全軍退回川中,魏人就會把劉虔送回來麼?

于是劉禪帶著文武群臣身著喪服,在全軍將士面前為愛子劉虔舉行了葬禮。

「今即吾子亡日!來日陣前,有號稱吾子,亂吾軍心者,殺無赦!」劉禪割破手指,向天起誓,慷慨激昂的說著。

九萬將士鴉雀無聲,聞之無不感動,悲憤化為了強烈的戰意,只等與魏軍決一死戰。

劉禪在陣中望著好似驚濤駭浪般沖殺過來的魏軍,想起了當日所立之誓,示意蜀軍準備出擊。

魏騎沖到眼前,前排的蜀軍躍躍欲試,牢牢的握住大盾,等待魏軍鐵騎的沖擊。魏騎也是鼓足了勁兒,瞄準了方向只等靠近便一槍刺去!

在蜀陣前三十步內是最為安全的區域,既不在對方弓弩手的射程內,前面的魏騎又將諸葛連弩手迫回蜀陣中,因此魏軍鐵騎都是拼命狂奔。

看看還有四五步便要與蜀軍短兵相接,沖在前排的數百魏騎突然覺得天昏地旋,一個個的栽倒在塵埃中。

絆馬索!

最為普通的作戰工具,布置在最使人疏忽,也是最要命的這五步範圍之內。

「殺!」傅僉大吼一聲,蜀漢的陣列開始整體前移。

前排的盾牌軍抽出短刀割斷絆馬索,緊隨其後的長槍手瞄著地上的魏兵就是一陣猛戳。

後面的騎兵並沒有減速,見狀反而更加凶狠的沖了上來,連人帶馬狠狠的撞在蜀漢的盾牌上。不只是一下,幾乎同時撞上來的有數百騎。撞上盾牌的同時,魏騎居高臨下,手中的長槍去刺蜀軍;蜀軍半蹲在盾牌之後,拿著長矛去刺魏騎。撞上盾牌的同時,也撞上了槍尖,分不清是人是馬,只是一片混亂。

這數百騎還沒分出生死,緊隨其後又是數百騎直撞過來。戰馬踏著自家的尸體抑或是蜀軍的尸體,飛躍著撞入蜀陣。騎士與戰馬高速疾馳下的力道是難以阻擋的,攔在前面的蜀軍陣列已然凹進去一大塊,遍地都是蜀兵的尸首和散亂的盾牌。

這只不過是開始,用步卒硬抗騎兵的蜀漢一方就付出了數千條人命的代價。

陳本在後方看的清楚,懸著的心放下了許多,蜀軍選擇這個時機對攻,顯然是錯誤的,自取滅亡。

「變陣!」傅僉傳下軍令,隨著旗幟一變,蜀軍的陣勢也發生了改變。

原本密不透風的戰陣,忽然散開,或二三百人,或五六百人聚在一處,在戰場上組成了無數的小陣。

四面八方都用盾牌護著,里面是長槍長矛以及弓弩手。蜀軍分散收縮,便留出了大面積的空地給魏騎馳騁。魏騎游走于空地上,陣中的蜀軍遠弓近槍,有針對性的殺傷魏騎。

魏騎想還以顏色,便要盤旋陣中組織人馬對著蜀軍散落的小陣沖鋒,將其各個擊破。大軍正在沖鋒,哪有空隙給你回轉組織隊列?況且沖鋒的不只是魏軍,還有蜀軍。

傅僉,範恩,黃崇率領數萬蜀軍迎面沖殺而來,柳隱強忍傷體統領騎軍也從一側殺了過來。

連續消耗的魏家鐵騎此時已是強弩之末,對面的蜀軍也不硬拼,只是憑借暫時的人數優勢,把魏騎淹沒在人海中。

陳本見雙方處于混戰狀態,于是加緊催動步兵投入戰場。此時蜀漢一方早停止了弓箭的射擊,盡數投入了肉搏戰中,魏軍一側唯恐誤傷也是將弓箭收起,抄起短刀長槍作戰。

沒了箭矢的天空本該是一片清靜,可此時卻是又被烏雲籠罩,一片又一片的陰影出現在地面上,由***大,讓人來不及反應。

「小心投石!」陳本驚悚萬分的看著天空,無數的巨石從天而降,砸在步兵陣中,怵目驚心。

「啊!……」

「救命!……快……跑……」

被騎兵落在後面的魏軍遭到了蜀軍投石車的攻擊,片刻的功夫遍地都是尸體。沖在前面的撒腿向後跑,在後面的魏卒也都立即停下了腳步,四散奔逃,躲避巨石的襲擊。

比起弓箭,投石車的威力更加驚人,是人類無法組織的,只有逃,別無他法。在絕對力量的面前,只有渺小,自卑,恐懼。魏軍的斗志徹底崩潰,只在這短短的數刻之間。

陳本面如土色仍是心有不甘,急命令親軍督陣斬殺逃兵。突然一塊巨石落在陳本附近,兩名親兵不幸被砸得腦漿迸裂,半邊身子成為一攤血泥。鮮血帶著碎石塊飛崩到陳本臉上,打出了一個拇指大的口子。

愣了一下,陳本看著地上的尸首,猛的掉轉馬頭撤往長安——這仗還怎麼打?

前面的騎兵仍在奮戰不休,沒想到後方支援的步卒竟然潰敗,龐會等魏將皆是大驚!

「匹夫安敢如此!」徐霸大斧一收,怒喝道。

「速速收攏人馬突圍!」張統見形勢不妙,率領自家的騎兵沖殺過來,與徐霸合兵一處。

沒了步兵的支援,魏家鐵騎如何強悍也難以取勝,經過數次的消耗兵力上也開始顯得單薄起來。

蜀漢人馬沒了負擔,姜維與廖化各引一軍去追擊陳本,留下數萬步卒圍攻龐會等人。

劉禪立于中軍大旗之下,看著魏國大軍轉瞬即潰,心中默念著什麼。文虎率領御林軍護衛這劉禪,同樣為死于陣中的劉虔默哀。

徐霸,張統刀斧並舉率領三千余騎要沖開一條血路,蜀軍撒網已久正是收網之時。四面八方無數刀槍劍戟向魏騎身上招呼著,更有步卒在地上布置絆馬索,套索等物。

亂軍之中,誰還顧得了腳下?更兼人馬往來行走早踏得煙塵四起。徐霸掄斧劈殺在前開道,不想戰馬誤踏套索之內,四周的蜀軍見狀猛拽繩索,戰馬一個不穩轟然倒地。

徐蓋冷不防中計,一條腿被馬身緊緊壓住動彈不得,手中大斧也是摔丟老遠。面對蜀軍殺來,徐霸大聲吼叫,順手抄起一只箭矢抵擋。身後蜀軍趕到挺便刺,徐霸明知身後有人,無奈一條腿動彈不得,又是側身坐在地上,雙目一閉暗嘆自己死于非命。

那蜀兵長槍剛剛刺出,未曾留意身後魏騎來援,自己反被人在背後一槍戳個窟窿,倒在地下。

匯聚上來的魏騎越來越多,殺散了附近的蜀兵,其中數騎跳下馬來救援徐蓋月兌險。蜀將陰盛見魏騎驍勇,難以抵擋,便帶人退出老遠,使眾軍士張弓搭箭射向魏騎!

騎兵靈活機動,目標雖大可這點距離沖上前去斬殺蜀兵弓箭術還是小意思。但陰盛指揮弓弩手包圍魏騎才射,四面八方都是箭矢!

自家主將被壓在馬下,尚未拖出,數十魏騎唯恐徐霸被弓箭傷到,竟是不約而同的勒住戰馬,只用武器遮攔箭矢。圍上來的蜀軍越來越多,箭矢越來越密集,魏國騎士中箭者不斷增加。被圍在當中的徐霸也知形勢緊急,在眾人的奮力拖拽下終是把腿抽了出來。

「下馬!」徐霸大喝道。

魏騎聞令紛紛躍下戰馬,以自己的戰馬為盾牌抵擋蜀人的箭矢,只有如此才能拖得久些。蜀軍已然將眾騎團團圍住,此時已是沒了沖鋒突圍的機會。戰馬側身而立,護住眾人,但不過片刻便中箭無數而斃,頹然倒地。眾騎士以身體托住戰馬不倒,當中的兩人將手中長刀交給徐霸,牽著唯一一匹留下的戰馬道︰「請將軍上馬!」

「你們……」徐霸心頭一酸,雙眼泛紅。

「我等死不足惜,請將軍留得有用之身!」兩名騎士不容分說,把徐霸推上了戰馬。

這數十騎都是徐霸府上的親兵家將,其父輩祖父輩多是跟隨徐晃南征北戰的將校。

當年徐晃曾嘆「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意思便是說古代的人擔心不能遇到賢明的君主,現在我幸運的遇上了,應當效力功勞,要我個人的名譽干什麼呢!

正因如此,徐晃終其一生都沒有結交朋黨,但其下屬都對徐晃奉若神明。不少將校辭官不做,到徐晃府上作為家將,伴隨徐氏子孫一代代成長。

魏將張統負責殿後,被傅僉等人纏斗不休好不容易月兌身殺了出來。見到前軍已被蜀軍打散,張統帶著數百騎四處收攏人馬,往來沖突,轉目望去卻不見了徐霸的身影。

「陽平侯何在!?」張統在陣中疾呼道。作為徐晃的長孫,徐霸繼承了其父徐蓋陽平侯的爵位,因此張統如此稱之。

有一騎兵上前道︰「陽平侯似被蜀軍所困!」

順著騎兵手指的方向,只見數百蜀兵聚在一處,中間的魏兵用戰馬為盾竭力抵擋。張統一拍戰馬,對眾騎道︰「可隨我去救陽平侯!」

眾騎不顧一身血痕,轟然應允,于是數百騎向著蜀軍殺去。沿途的蜀兵不斷的騷擾,襲擊眾騎,又是不少魏騎被蜀軍刺殺。

陣中僅剩七八個魏兵,仍是死死的頂住戰馬尸體。陰盛命令眾軍瞄著魏兵的腿腳射去,戰馬的月復下空虛,沒有遮攔,不少魏兵腿上中箭卻咬牙堅持,不退半步。

徐霸見眾人舍死相護心中感激,見勢無可挽,于是翻身下馬。魏騎見了驚道︰「將軍何故如此!?」

徐霸慨然道︰「霸與諸君同歲,今日陷陣同死便是,安可獨自偷生!」

「將軍快快上馬,待我等尋得空隙保將軍出去。」幾名魏兵身中數箭,仍是咬牙堅持道。

徐霸大刀拄地,熱淚盈眶道︰「霸與諸君同死!」言罷便要沖出去陷陣。

眾兵何嘗不知此乃無謂之舉,見狀也各自放棄了抵抗,圍住徐霸坐倒在地。徐霸狀甚歡喜,也坐于地下與眾軍相擁大笑,引吭高唱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見魏人放棄抵抗卻相擁大笑,陰***怒︰「放箭!」

蜀軍見徐霸等人慷慨壯烈,含笑赴死,多有于心不忍著。無奈軍令已出,于是無數箭矢射去,可憐徐霸與魏卒一下被射成了刺蝟,只剩下高亢激昂的歌聲回旋于天際。

「子修休慌,張統來也!」方射死了徐霸,蜀軍陣勢突然崩裂,數百騎從外殺入,正是魏將張統!

「啊……!」見徐霸與眾軍相擁而死,張統怒上眉梢,拍馬掄刀來殺陰盛。

陰盛提刀上前準備割去徐霸首級請功,回首只見一魏將殺至近前。陰盛急掄刀抵擋,刀還未出,戰馬已然錯過身側,一顆血淋淋的人頭抓在張統手中。

張統翻身下馬,見徐霸與眾人緊緊相擁,面帶笑意而死,知好友已是為國盡節。眾騎殺散了蜀軍也圍攏過來,皆是感嘆不已。

此時附近的幾支蜀軍又殺了上來,張統提刀上馬率領眾軍沖殺,尋路而走。緊緊圍裹眾騎的蜀軍突然變得松動,張統暗奇。只見一軍從後方追了上來,正是大將夏侯劭!

(本章五千字,歡迎大家收藏閱讀本書,請多提寶貴建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