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59章 困獸之斗(1)

作者 ︰ 乾坤不動

第59章困獸之斗(1)

從壽春通往江東的道路有許多,任意一條路都是不好走。就算沒有魏軍的圍困,也不是一馬平川的暢通無阻。淮南之地水系發達,南北通行東西相匯,水路曲折用來逃亡速度過慢。陸路也是發達,但到達吳國境內需要經過的河流也是不少。而且從壽春到吳國境內也並非一日可達,這也突圍增加了難度。

東方是魏豫州刺史王基的人馬,南方是徐州刺史胡奮的軍隊,西方駐扎的則是司馬昭的大軍。北方地理環境險惡,不利于大軍出擊,而且又是與吳國的位置相反因此不做考慮。東,南,西三個方向都可以作為突圍的目標,只要打通任意一營魏軍便可以破圍而出。

南營徐州刺史胡奮的軍隊經過前次的大戰消耗甚多,傷患也是眾多。魏軍著重對胡奮的南營輸送了兵力,數量上有所恢復,戰力上卻不一定比得上胡奮自帶的徐州軍。和徐州人馬交過手的焦彝自然清楚得很。魏軍看起來是各州的精銳匯聚,實際上兵卒的戰斗力也分三六九等,並非是全軍精銳。

東營王基的豫州軍團雖然歷經數戰,但損耗並不是很大。這得益于王基的屢戰屢勝,戰斗減員便減少了許多。諸葛誕和焦彝等人對王基是恨之入骨,不僅因為蔣班的陣亡,更是因為王基的難纏。

司馬昭所帶領的司州精銳便聚集在壽春西方,離壽春的距離最遠。但沒人會選擇沖擊這一側,魏國的精兵強將都匯聚在司馬昭身邊,離著壽春距離還遠。淮南軍一戰拿不下魏軍,被其他魏軍繞過來截斷後路就成了滅頂之災。所以攻擊西側是非常冒險的,不能輕易出擊。

魏軍雖然有二十萬之眾,不過為了顧及補給線路,保證防御效果,並沒有用營盤將壽春城圍住。而是采取了掘塹而圍的方式,在壽春城外挖掘一道道的深溝,築起土山。魏軍憑借深溝和土山的地理優勢據險而守。這些防御工事都配合附近的地形施工,與周遭的地勢渾然一體,除了正面的強攻之外,別無他法。

淮南軍每日在城頭看著魏軍修築工事,心中憂慮但體力卻是絲毫未損。反觀魏軍雖然采取了輪流施工的方式,但日子久了軍卒難免會積累疲勞。最為精銳的軍卒不會參與築圍,賣苦力的多是新兵和戰斗力不強的部隊。

這一日天空一片清澈萬里無雲,陽光直照大地烤得大地發熱。壽春城東門之外有數千魏卒揮舞著鋤頭對溝塹加深加寬。挖出的泥土倒入竹筐之中,由眾人傳到地面上,再運往土山處堆積。魏卒們身處兩軍陣前,氣氛倒是十分的平和。淮南軍龜縮已久,大家不免懈怠起來。

「這諸葛誕也不過如此,早早投降便是了,害得我等在這里賣力氣!」有的軍卒看了看壽春城,一臉不屑的說道。

「要我說啊不能埋怨人家不出來,這鬼天氣走幾步就是一身汗,換我也是貓在城中納涼啊!」有軍卒取笑道。

「趙老三你還說,上面不是下令了麼,要大家預防著賊軍反撲。這工事要是做得差了,被賊人殺過來,到時候可別尿褲子。」另一名挖土的魏卒笑道。

「老子在村里可是出了名的壯實,等閑三五人近不了老子的身。這賊眾要是趕出來,看我一刀一個都剁了丟到大江中喂魚!」趙老三不滿被人取笑,于是搶著炫耀道。

「得了吧,殺賊還用得上我們麼?臨時征調而已,賣賣力氣就有糧餉拿也是不錯。」听到趙老三的大嗓門,附近幾個魏卒圍攏了過來。

天氣炎熱,魏卒都是汗流浹背的工作著,有了樂子紛紛放下了手里的工具湊過來起哄。監工的校尉見了,連忙跑來喝散眾人。趙老三伸了伸舌頭,埋頭繼續工作。壽春東門外的溝塹足足有十余里之長,數千魏卒分布其中,三五人聚在一起扯扯淡是家常便飯。監工的校尉放來縱馬也是被曬的發暈,略微做些管理便自顧自的找地方躲太陽去了。

與往常相同,看看這一天似乎就這麼過去了。軍營生活本就是平淡為主,但兩軍交戰之時趙老三還是希望日子過得熱鬧些。甚至趙老三還幾度幻想自己能在這沙場之上立些功勞,回去後升個小官,改善改善生活。對于戰爭時不時的爆發一些期待,憑借自己的武勇闖出個富貴多好。若是久經沙場的老兵知道趙老三有這等想法,必然是呲之以鼻。戰場無情刀槍無眼,有命去搏富貴,還要有命享受才是。

咚咚咚……咚咚咚……遠方戰鼓響起,趙老三一個激靈連忙跳出坑外。只見壽春城樓之上架起了十余個大鼓,淮南兵丁擂鼓不停。城門緩緩開啟,涌出了無數淮南軍卒,搖旗吶喊向魏營沖來。吶喊聲響徹雲霄,震得趙老三等人分不清是大地在抖還是自己發抖。

「快跑!賊軍來了!」不知哪個率先反應過來拔腿便跑,眾人也是撇了手中的工具往魏營奔逃。

淮南軍沖鋒的速度極快,不多時已然距離長塹不遠。長塹上除了施工的軍卒,尚有負責守御的魏卒。見新兵一個個都跑了,為首的魏將氣得跳起多高。敵軍大舉壓境,要留下共同守御才是,一哄而散未免過于草包了。眼前軍情危急,不是處理逃兵的時候,魏將派人往大營通傳,自己指揮魏軍進入戰斗狀態。

「放箭!」魏將令旗一揮,從溝塹後方的土山上飛下無數箭矢,射向淮南軍。沖在前方的淮南軍都是一手持盾,用盾牌遮掩身形盡量的保持推進速度。沖鋒在前的勇士為的就是給大部隊打開道路,遮擋敵軍的攻擊。因此在前面的淮南軍都是挺直了腰桿大步前行,盡量給後方的戰友多遮擋些箭支。

怎奈魏軍居高臨下,弓箭覆蓋的範圍極大,就是如此遮擋依舊是不斷有人中箭倒地。所幸魏軍似乎也有所準備不足的樣子,在淮南數萬大軍沖鋒的前提下軍力略顯單薄。依靠人數的優勢淮南軍很快便推進到了土山前方的溝塹處。

這溝塹足有一丈多寬,里面插滿了竹樁木錐,一旦跌入溝中就是必死無疑。前方的淮南軍停住腳步,井然有序舉起盾牌組成盾陣抵御飛矢。淮南軍似乎是傾巢而出,一時間不滿了整個城外的空地。盾牌軍在長塹前不斷的組成盾陣,一時間和土山上的魏軍弓弩手形成了對峙的局面,頗為壯觀。

前鋒站住了腳,後方一隊隊的淮南軍開始跟進,淮南軍中的幾名大將也都帶著自己的親軍加入了戰局。盾牌手護著弓弩手組成陣列,移動到盾陣的後方向土山上的魏軍還射。只是距離較遠,而且魏人在土山之上便于隱蔽,殺傷力遠不如魏軍。不過魏軍的弩手受到了威脅,攻擊勢頭不免開始減弱。

此時由盾陣之下鑽出無數淮南軍或是兩人一組,或是獨自一組冒著箭雨沖鋒。兩人一組的都是一前一後扛著梯子或是長木,跑到深溝邊上順勢放倒木梯和長木等物。然後經由木梯和長木渡過溝塹。獨自一人的軍卒則是扛著沙袋,將沙袋投入溝中填埋,然後順著鋪設好的木梯等物殺奔對面。

這些軍卒都是舍命向前,除了木梯沙袋等物便是一把長刀隨身,沒有盾牌防御完全暴露在魏軍的弓弩之下。魏人見狀拼命阻止,把活力集中在這批淮南軍身上。延緩淮南軍渡過溝塹的時間,盡可能的多殺傷淮南軍。

後方的魏軍大營中,王基等人也是听聞了鼓響,急忙點兵出營前來支援。沒想到淮南軍攻勢猛烈,一番推進下已經有不少淮南軍士過了溝塹殺上土山。土山上的弓弩手被淮南軍團團圍住,四周不斷的有淮南軍放箭和沖擊土山。

魏卒也是勇烈,不少人扔掉弓弩抄起了大刀長槍在土山上和淮南軍展開肉搏。後方的淮南軍潮涌般的不斷渡過溝塹,沒了魏軍弓弩手的壓力淮南軍很快便是填平了溝塹,大軍開始整體推進。

負責指揮防線的魏將本來在土山上,見有淮南軍殺了過來便召集了軍卒下山抵擋。這批淮南軍卒雖然戰力不強,可人人向前毫不畏死。身後是自家大軍,上方是魏人的箭矢,唯有向前才能活命!那魏將禁不住淮南軍的沖擊,愣是被淮南軍的沖鋒頂出十余丈遠。眼看防線失守,魏將便是舍命前沖,頓時陷入了淮南軍的包圍之中。

魏豫州刺史王基坐在馬上,觀望著局勢,見淮南軍入驚濤駭浪般將自己經營多時的防線淹沒,深吸了口冷氣道︰「速速報知大將軍,這是諸葛誕搏命之舉!」

「將軍,我等速去救援前部!」王沖,曾烈兩名大將一齊請命道。

「傳我命令,全軍進擊!務必擋住賊軍!」王基抽出身畔的寶劍高舉叫道。

魏軍久勝之師氣勢如虹,得到軍令大軍向淮南軍沖去,誓要營救被圍住的同袍兄弟。負責前線守御的那魏將听得自家方向喊殺聲震耳欲聾,知是來了援軍于是振奮精神越戰越勇。這一撮不過數百魏軍,周遭的淮南軍一時也是無可奈何。

「楊虎在此!誰敢擋我!」猛然間淮南軍中一員將領殺入魏陣之中,不等那魏將有所反應,手起斧落將其斬于馬下!魏卒見主將陣亡都沒了分寸,不多時便覆沒在人海之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