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56章 孤城(2)

作者 ︰ 乾坤不動

第56章孤城(2)

吳人沒有預兆的撤軍,讓傷兵滿營的五木城恢復了往日的生氣。魏卒幾乎人人帶傷,有的是被刀兵所傷,有的是被弓箭射傷,更多的是逃跑之時自相踐踏受傷。如果吳軍乘勝追擊,依照魏軍當時的士氣和戰力只會棄城而逃。誰都沒有想到,吳軍就這麼無聲無息的撤回了江東。雖然不清楚原因何在,可胡烈等人推測多半是東吳國內出現了問題。

司馬昭和鐘會,裴秀等人也是如此認為,這樣魏軍便能集中全力解決壽春的淮南軍。若是知道壽春已然變為了一座沒有外援的孤城,淮南軍必然是拼死突圍。于是留下一支人馬已久屯駐在五木城防止吳軍卷土重來,州泰等人的部隊都被編入了圍城的各營,加強實力。

壽春城樓之上,諸葛誕和文欽等人冷冷地注視遠方魏軍調動。只見一隊隊人馬進出魏軍各個營盤,不少魏軍點著火把連夜加強防御工事。甚至在魏營之中已經有了數批整裝完畢隨時可以出戰的魏軍,想來是防備壽春的淮南軍突然襲擊構築防御工事的魏軍。這一切似乎都在昭告城內的淮南軍,東吳的援軍已經被魏人擊敗。

一股寒意由諸葛誕等人的心頭升起,沒了外援自己不過是甕中之鱉。將領尚且如此心態,軍卒更是難堪大用。恍惚之間便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諸葛誕握緊拳頭心有不甘道︰「誰能告訴我,這是何故!」陰冷的目光注視著每一名將領的一舉一動,朱成喉頭一緊,張嘴想說什麼又閉了回去。

「東吳……多半是完了……只是為何如此之快?」文欽站了出來不解的道。

「看魏人的舉動應該不是使詐,吳軍至少也有十萬,怎麼可能這麼幾天就被擊敗?」唐咨收回了目光,轉頭也是疑問。

「回府再說!」諸葛誕扔下一句氣哼哼的當先離開城頭。

沒過多久,吳軍拋棄壽春不顧的消息傳遍了城中。不少軍卒本就是被強拉起事,如今見沒了轉機,軍心渙散開始琢磨怎麼能免于此難。軍心尚且如此,民心更是慌亂。雖然有被強迫的意思,可在這壽春城中的百姓誰也逃不掉亂民的帽子。外面便是二十多萬魏軍,領兵的更是如日中天的大將軍司馬昭。城是保不住了,命呢?一時間人人自危,城中亂作一團。

在諸葛誕的府中,聚集了如今壽春城中所有的重要將領。吳軍多半是撤了,確切的消息還沒有可外援是別想再指望了。魏軍已經盡數收回到城外的營中築圍,沒有援軍壽春儲藏的糧食再多也難逃失敗的厄運。現在要做的是安撫人心,安穩軍心,也要有個日後的打算。

眾將開始議論之前,朱成先是跪在地上請罪。請東吳為外援是朱成極力主張的結果,不成想先是全懌降魏,接著朱異在安豐被魏軍擊退,現在東吳全軍不知何故的撤走。這一些列的事件造成了今時今日的困境。朱成雖然油嘴滑舌,可也是個敢作敢當的家伙,不然諸葛誕也不會如此器重他。

見到朱成如此,文欽等東吳將領也是請罪。吳軍這幾仗打成了這個德行,作為吳軍的將領文欽等人都是臉上無光。最關鍵的是吳軍主力這麼一撤,讓這批舍生忘死殺入城中的吳軍先鋒也成了被遺棄的孤軍。這個時候所謂的請罪不過是一種姿態,實際上文欽等人和諸葛誕已經是一條船上的難兄難弟了。

諸葛誕自然明白大家的處境相同,換做以往這朱成多半還有活命的機會,文欽這老冤家是肯定要處死的。不過眼下的局勢多一分力量就多一分突圍的把握,文欽的驍勇善戰人人皆知,這批吳軍殺入壽春時的戰力大家也是看的清楚。處罰文欽等人無疑是自毀長城的做法,諸葛誕是否有心追究都不重要,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主公,此時應先安撫各應軍士及城中百姓為先。」焦彝道。

「此事便交你負責,眾將各自盡力安撫軍卒百姓,此乃壽春穩固之根基,不可怠慢!」諸葛誕點頭稱贊。

「主公,末將以為應多方打探城外的情報,包括吳軍為何走的如此迅速,軍情為先!」接著說話的是朱成,對于吳人的動作朱成始終是耿耿于懷。

「子方所言也有道理,此事便交由子方處理。此外要嚴密監視魏軍的部署,每日都要呈報。」諸葛誕囑咐了幾句。

「將軍,在下認為困守恐怕再無意義,還是早做打算的好。」文欽緊鎖眉頭提議道。

諸葛誕聞言沒有說話,也是在思考文欽的提議。城外的魏軍的防線一日強似一日,城中的士氣一天比一天下降,時間久了壽春不攻自破也是有可能的。軍卒百姓起了異心一時可以彈壓,可彈壓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終究會出亂子。突圍是遲早的,只是要選一個有利于自身的時機突圍才是關鍵。

「是應該著手準備,不過……應選何處突圍呢?」諸葛誕拋出了自己的疑問。

眾將听諸葛誕如此說,都是各自思索應該選擇何處突圍。其實所謂為的「何處」看似指的是突圍的方向,實際上卻是諸葛誕在問眾將,大家的歸宿究竟在哪里。諸葛誕揭竿而起討伐司馬昭,已經是魏國的叛將。魏國是司馬昭的天下,諸葛誕等人自然是回不去了。

吳國是一條路,但是吳軍數次失敗,甚至全懌等標志性的將領都投降了魏軍。孫綝的大軍又是不知為何的匆忙撤走,把諸葛誕等人棄之不顧。雖說諸葛誕向東吳稱臣,可這樣無情無義沒有信用的君主,又怎麼會讓人信任?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諸葛誕的價值便在于壽春以及手中的十余萬人馬。所以東吳才會不辭辛苦,傾全國之力來救諸葛誕。突圍若是成功,能回到吳國的人馬也不會多,那個時候吳人對這一票淮南殘兵是何態度便不好說了。

文欽,唐咨等人也是猶豫,自己背叛魏國投靠了吳國。現在吳人把這支吳軍扔在二十萬魏軍之中不管,顯然文欽唐咨已經成了吳人的棄子,再舍命回到江東會是什麼結局也不好說。

壽春城外,司馬昭也正召集各營統帥交代布置如何抵擋淮南軍的猛攻。魏軍雖然戰局人數的優勢,並且擁有一套完整的防御工事。可淮南軍被困在必死之地,十多萬人若是一心死戰,也會是一場極其艱苦的戰斗。

對于這次淮南的叛亂,司馬昭的戰略非常清晰。便是穩打,困守甚至示弱,讓淮南軍驕滿自大,自以為高枕無憂。這樣才有機會分化淮南軍,由壽春內部找到突破口,使壽春不攻自破。盡量減少交戰和傷亡,畢竟都是魏人投降過來便是不予追究,最大限度的保護國力。現在吳軍意外的撤走,反而沒有了使用計略的空間,只好防備諸葛誕突圍。或者從某個角度上講,吳人的退出戰場使這場戰爭的傷亡人數要翻上幾番。

「諸葛誕等人走投無路,最終必是尋路逃亡江東!」裴秀斷言道。

「老夫也贊同季彥的看法,想要活命唯有逃到江東才行!」王基坐在一旁神態悠閑的說。

「諸葛誕,文欽皆是一時之勇,當層層包圍,大小道路盡設埋伏才是!」鐘會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士季認為諸葛誕會走哪條路線?」司馬昭甚是器重鐘會,有意問道。

看了看地圖,鐘會道︰「想全軍突圍是絕不可能只是,須防諸葛誕聲東擊西之策!」言罷,鐘會神情堅決的手指一處地點。

司馬昭,王基等人走上前來定楮一看均是點頭稱奇,對鐘會的評價不由得上升不少。司馬昭笑道︰「士季所言卻是不可不防,各軍當依據此處變化重新布防才是。」

「末將等必活捉諸葛誕獻與大將軍!」王基,胡奮,州泰,石苞等人齊聲喝道!

經過幾日的安撫和忙碌,城中的惶恐終于不再擴散。城外魏軍呼喊的謠言也被彈壓,可魏人的內容還是傳到了諸葛誕的耳中。早就預料到了吳軍盡退,但真正听到時仍是有所震撼,諸葛誕暗道︰「諸葛誕啊諸葛誕,縱橫天下三十年,今日竟是怕了麼?」

楊虎將百余名軍卒押到府邸之內,這些士卒串通一氣竟然想越城而逃,幸好被楊虎巡夜抓到,于是送到諸葛誕處听候處置。因為蔣班的戰死,諸葛誕對于帶著殘兵回來的楊虎心中有了芥蒂。楊虎也知主公埋怨自己不救出蔣班,只是當時軍無戰心,自己就算舍命去救也不過是多搭幾條人命。況且這兩萬多人馬若是沒有人約束帶領,恐怕回壽春的路上也就都散了。

道理上諸葛誕也是明白,情感上還是難以接受。蔣班焦彝跟隨自己征戰多年,朝廷幾次欲提拔二人都被二人拒絕,對自己可謂是忠心耿耿。如今蔣班戰死,焦彝的心情也是日漸沉重。明明那王基老兒就在城外,自己身為一軍統帥竟是沒有辦法替愛將報仇雪恨!

「拖出去砍了,以儆效尤!」諸葛誕看罷轉身回屋去了。

「主公,臨戰起殺于軍不利啊!」楊虎跪在後面疾呼,諸葛誕听也不听便這麼走了。

城外的魏軍不知淮南軍幾時出擊,日夜提防。城內的淮南軍也是大都不知,只有最為核心的將領和軍隊才知曉幾時行動。諸葛誕只是傳令各軍整備軍械,隨時待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