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14章 初建新軍(2)

作者 ︰ 乾坤不動

第14章初建新軍(2)(本章免費)

楊戲聞陛下深夜召見,急跟隨使者匆匆趕到宮內。書房之內劉禪正惡補《季漢輔臣贊》,看了幾遍終于發現里面的都是死人。看來只能等楊戲來再詢問了。

不多時楊戲趕到,見到楊戲劉禪備感親切,若非此老籌劃,自己還是生死未卜啊。使人看座,楊戲不禁受寵若驚,白日里陳袛都無此待遇,看來陛下定有要事。

屏退眾人,劉禪親自斟滿一杯酒遞到楊戲面前道︰「朕有今日文然功不可沒,今日宮中議事,可有怪朕?」楊戲連忙起身,卻被劉禪一手按在肩頭,酒盞已遞入手中。楊戲見陛下情切,心懷感動,將酒一飲而盡。劉禪見狀大笑,轉身坐回龍椅。

此時楊戲幾步走到當中,跪地叩首。劉禪沒坐穩,見楊戲如此,連忙扶起楊戲道︰「文然不必如此,此番召文然來實是有事相托,文然救朕與危難之中,朕敬文然一杯酒何驚之有?」

「陛下但說無妨,臣願為陛下效死力!」楊戲鏗鏘有聲。

劉禪大喜道︰「朕欲設一情報機構,由朕親自統轄,無奈沒有合適人選,特請文然幫朕參謀。」

楊戲自然是沒有異議,陛下要設情報機構,顯然陛下對于缺少耳目的現況已是不滿。若是一旦新機構成立,尚書令陳袛首當其沖受其波及。陛下以誠相待,自己當為臣子本分,不可畏手畏腳。

一連數日,楊戲皆往宮中與劉禪商議,可所議何事,沒人知道。

與此同時,陳袛忙的是不可開交。安撫流民,登記入戶,分派耕地這一些列事,都由陳袛親自做,許游輔之。徹查貪官污吏之事,就交給了樊建,鄧良二人。陳袛也不過問,每日帶著許游奔波不停,手下各部也是跟著忙碌。

樊建,鄧良二人見陳袛把反貪工作交給二人,卻連句囑咐都沒有,心中知曉這是有意推月兌。鄧良滿是憤恨,這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誰也不願意做,也沒法做。反貪這事兒辦好了,陛下龍心大悅,可百官必恨二人入骨;辦不好,陛下震怒,可百官也未必有誰願意搭救。況且陳袛早放出風去,朝廷要徹查貪墨,如此一來更是困難重重。二人有苦難言,整天長吁短嘆。

比起鄧良的浮躁,樊建老道得多,干脆門也不出撂挑子不干了。鄧良少不了又是一頓嘮叨,幾次去找樊建,樊建都是閉門不見。

這時一條消息傳入宮內,黃皓死了。才淡出眾人視線不久的黃皓就這麼死了,听說是溺水身死,已然就地埋了。

劉禪听後唏噓不已道︰「黃皓如此,實是辜負陳奉宗一片苦心啊。」

當初陳袛私下救助黃皓的事自然有人報告給劉禪,甘陵王的信劉禪也通過他人轉交收到。只是一直沒有回信,畢竟附體不久,面對一個自幼在一起的兄弟,萬一哪句說漏了又是一場麻煩。索性還是置之不理。

兄弟可以不理,兒子不能不理。劉睿死後,兄弟六人情緒都不高,至少表面是這樣。太子的位置不能總空著,可太子伏法才沒多久,暫時還不能明說。立儲之事關系甚大,一旦站錯隊伍後果難料。遠的不說,就說數年前東吳太子之爭,前後因此流放處死的大臣無數,其中不凡吳國功勛之臣。眾臣自是不敢輕提,加上如今陛下心性大變,沒模準喜好就妄自提議那是活得不耐煩才做的事兒。

眾皇子都等群臣表態,群臣都等著看陛下的態度,劉禪心思根本沒放在這上。于是幾位皇子是悶悶不樂。

安定王劉瑤心中最為忐忑,劉睿一死,余下兄弟幾人自己最大,按資排輩這太子的位置將來說不定就是自己的。可父皇如今行事怪異,不依常理,加上劉睿一事陰影尚在,是否按年紀排序也不好說。

西河王劉琮並不想做太子,反而一個勁兒的擔心自己的生死。畢竟太子劉睿生前與自己最為要好。那次跟隨父皇習武,自己體弱病倒,劉睿也跟著病倒。本以為兄弟二人是同病相憐,怎知是劉睿裝病偷偷籌劃謀逆之事。父皇雖然沒有追究,可事後也沒有什麼寬慰之言。要知道前太子庶子張郁,太子太僕蔣顯雖未參與謀逆,可身為太子身邊的重臣,此等大事絲毫不知加以有負教導太子之責,已然下獄。每每想到自己還安然無恙,劉琮就坐立難安。

劉禪與楊戲連續計議了幾日,在張皇後的提醒下,才想起還有這麼六個兒子。後世沒有成家的劉禪家庭觀念還是欠缺,不過任誰對幾個不相干的兒子都不太會在意吧。

皇子們如今都是居住在各自的宮殿中,不再像初時聚集在劉禪的長樂宮附近。除了安全考慮外也是避嫌的意思。劉禪想了想,決定還是在長樂宮召見六個兒子,于是派人去宣召。自己踱步在宮外,身後跟著新任的秘書郎司馬勝之。

司馬勝之字興先,廣漢綿竹人,為人清靜淡泊,原本是州從事。與郤正為至交好友,經郤正引薦,出任秘書郎。今日剛剛上任,不止舉動合宜,第一次面聖也是沒有絲毫緊張的感覺,讓人覺得大方得體,踏實可靠。劉禪頗為滿意,于是也不帶旁人,點了司馬勝之伴駕。

郤正與陳裕帶著一批舊人負責指導新選入宮的宦官,宮女們宮中規矩等,只有通過考核方可入宮。劉禪想了想帶著司馬勝之直奔同心殿——即是訓練宮中新人之所。司馬勝亦不言語,只是緊緊跟隨。

劉禪這邊離開,不久眾皇子听父皇宣召,都急忙趕來。可到了長樂宮,據侍從說陛下帶著秘書郎司馬勝之大人離開許久了,眾人不禁面面相覷。

譙周治學已久,少出府邸,今日譙府迎來一位貴客,正是楊戲。楊戲大譙周十歲,譙周如今都已五十有七,楊戲早已是年近古稀。二人頗有淵源,交情甚好。見是來人是楊戲,譙周心情大好,把得意弟子喊來一一介紹給楊戲。

待眾人一一見過,楊戲笑容滿面道︰「今日來有要事與允南相商,允南休要駁我。」

譙周聞言一笑︰「楊公高升廷尉,莫不是看中我這幾個不成器的弟子?」

楊戲笑道︰「人言譙允南口無辯才,今日一見皆是虛妄。」言罷二人撫掌大笑。

二人自是高談闊論,堂下譙周的幾位弟子見老師如此開懷,心中各是感慨。譙周性格內向,為人低調,少與人爭論,雖然聰慧可口才不佳,不善言辭。如今面對楊戲,倒是口若懸河,可見二人情誼之深。

「實不相瞞,此番前來一是探望故友,另外希望從允南這里借得高徒,允南可願割愛?」二人言談甚久,楊戲終于轉到正題。

「楊公開口,周豈有不從,只是楊公所用多為刑名,我這學生卻無人修的,不知楊公欲借何人?」譙周滿口答應,卻也拋出疑問。自己的弟子無論是在家治學,還是游學蜀中都是儒學傳承。並無人修法,刑之事,去了楊戲手下似乎也用處不大。

不過楊戲這一開口,陪坐的幾名弟子都是暗自激動,能為朝廷九卿做事,可謂一步登天。對于大多數還沒有過為官經歷的弟子來說更是吸引。

「這個允南放心,跟著老朽總不會埋沒他們的才華。陛下方自親政,近日之事允南應有耳聞。如今用人之際,空缺亦多,年輕人滿腔抱負,一身熱血,總要磨礪一番方成大器。」

「這幾個不成器的弟子若是交給楊公,我也放心。不只楊公意在何人?」譙周早有此意,只是朝政一直把持在陳袛黃皓手中,不得施展。如今朝局大變,又是楊戲引薦,心中歡喜。

楊戲胸有成竹,目光在堂下眾人臉上一一掃過。

同心殿中陳裕,郤正帶著七八名宦官,侍女正在教導新人禮儀。這批準備入宮的新人有五十余人,其中宮女二十人,余者皆是宦官。宮外本就有不少家境貧寒早早就做了閹人期待入宮混口飯的。也有聰慧可愛的孩子被人看中,暗中擄走施以宮刑準備賣個好價錢的。所以陳裕,郤正並不擔心人數,反而擔心這些人都是來自底層。往日里宮中來了新人,都是少數,身居皇宮內臣系統中一言一行都有舊人盯著,環境氛圍更是促使新人快速融入。

如今不同,舊人清理掉十之**,留下的不超過五十人,難以維持大的氛圍。加上張皇後那邊的也是遠遠不夠。一旦宮中涌入過多的新人,管理和控制的難度都大大提升。更可怕的是宮中以往那種循規守據,以老帶新的已經不可能施行,也沒有施行的氛圍。新人初來咋到,身邊都是老人還好管教,若都是從底層上來的同類,勾結起來生出什麼禍事也並非不可能。

因此,二人頭疼的是恢復宮內人員配置的同時,還要保證宮中的安全。說到傳授規矩,其實主要都是由二人帶來的四個宦官和四個侍女完成。陳裕是最近才破格提拔的黃門侍郎,完完全全的新人。郤正十幾年來的職責也只是秘書令,雖然身負大才,可對于宦官宮女的瑣事和專業知識,也並不是十分了解。

培訓新人的過程,也是郤正,陳裕二人學習的過程。殿內正在矯正新人們運送器皿的步伐姿態,忽然殿外的宦官尖聲高呼︰「陛下駕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