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之性格與命運詳解 第2章 生肖文化的發展史

作者 ︰ 張亞慧

第2章生肖文化的發展史(本章免費)

生肖作為一種久傳不衰的民俗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且有著廣泛的延伸空間,這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民間,生肖文化幾乎已經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就連三歲的小孩都能將十二生肖的排序倒背如流,人們不禁要問︰生肖在中國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演變過程是怎樣的?現在的生肖文化和幾千年前的生肖文化究竟有什麼不同?本文將一一作以詳述。

十二生肖的發展

現代社會中的生肖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逐漸完善而成的,其發展經歷了萌芽期、發展變化期、成熟期、廣為流傳期等幾個階段。夏商時期,我國的干支紀日法已經形成了初步的體系,此時生肖文化開始萌芽,生肖動物的名稱開始在甲骨文中出現,不過與干支還並未發生直接的聯系。直到戰國時期,陰陽五行說逐漸興起並大熱,方士們才將干支紀日與生肖動物相對應,並和十二支的五行屬性聯系起來。東漢時期,佛教文化開始逐漸傳入我國。及至南北朝時期,由于佛教的勃興和普及,十二生肖方普遍使用。

清人趙翼所著的《陔余叢考》一書中第三十四卷及梁章鉅所著的《浪續談》第七卷,都認為「十二屬」最初始于東漢時期,在漢代之前沒有人提起過它。不過,對于這一說法,很多人也都並不認可,因為早在宋代時期,王應麟就在其著作《困學紀聞》一書中舉出《詩經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為例證,此詩句有「以午為馬」的含意,因此不少人由此推斷早在先秦時期就開始有了生肖。不過可惜的是,這一觀點理由並不夠充分,大多是由猜測而來,因此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到了南北朝時期,十二生肖的使用已經相當普遍,很多書籍都對其有明確的記載,如《南齊書五行志》、《周書宇文護傳》等。尤其是後者,對屬相的描述更是詳盡,有「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之句。不過,當時的十二生肖沒有太多的文化因素和意義,只是幫助人們記住其出生之年而已。

到了宋代的時候,生肖已經不僅用來紀時,還被人們賦予更多神聖的意義,如民間將生肖與人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並產生了許多禁忌。宋徽宗時期,由于皇帝屬相為狗,因此他就下令全國禁止殺狗。一些太學生們不滿他的做法,反過來質問他︰「神宗皇帝的屬相為鼠,為什麼當時沒有禁止全國養貓?」明代的武宗皇帝因屬豬,曾頒布過一個命令︰全國範圍內禁止養豬,違令者充軍。結果,到次年清明皇家備辦祭祖三牲時,竟找不到一頭豬了。

十二生肖出現後,最初以是紀時被人們所利用,後來又發展為紀日,尤其是在我國的西域地區,此法更是被廣泛使用。1904年,德國的一支探險隊在高昌古城獲得了一份日歷,上面是內容是由粟特語寫成的。在該日歷中,所記各日都用粟特語、漢語、突厥語稱呼。每日先用粟特語七曜日的名稱,再用漢語甲、乙、丙、丁等十二干之音,最後又配以十二生肖的鼠名。在其上的第二日,用特語譯出漢語之木、火、土、金、水五行之名,並用紅字記之。這個發現說明,當時高昌地區的文化已經融入來自很多地方的因素,從而達到高度文明。

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的關系

眾所周知,在民間人們將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配合使用,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搭配呢?其意義是什麼?總結一下,大概有兩種說法︰

一、清代人劉獻所著的《廣言雜記》一書中曾引用李長卿《松霞館贅言》,來解釋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的關系︰

「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于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

地闢于丑,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丑屬牛。

人生于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

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犯屬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

巳者,四月之卦,于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

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

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

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

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雞之精,故本屬雞。

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二、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來確定的︰

我國早在漢代時期,人們就已經學會了根據太陽升起的時間來紀時,並將一天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每個時辰為兩小時。具體如下︰

子時是從夜里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此時正是老鼠最為活躍的時候,故有子鼠之說。

丑時是從凌晨一時到三時,此時正值牛在反芻,故有丑牛之說。

寅時是指凌晨三時到五時,此時正是老虎到處覓食的時候,最為凶猛可怕,故有寅虎之說。

犯時是指凌晨五時到早晨七時,此時太陽還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月宮中的玉兔正在忙著搗藥,凡間的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故來犯兔之說。

辰時是從早晨七時至上午九時,這時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機,故有辰龍之說。

巳時是從早上九時至中午十一時,此時正是蛇頻繁出沒的時候,故有巳蛇之說。

午時是從中午十一時到一時,此時陽氣正盛,太陽當空,正是天馬行空之時,故有午馬之說。

未時是從中午一時至下午三時,此時是羊在吃草的時候,故在未羊之說。

申時是從下午三時至五時,此時猴子開始活躍起來,故有申猴之說。

酉時是從下午五時至晚上七時,此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故有酉雞之說。

戌時是從晚上七時至九時,此時人們已經入睡,狗開始守夜,故有戌狗之說。

亥時是從晚上九時至十一時,此時萬籟俱寂,豬也正在酣睡,故有亥豬之說。

目前,最廣為流傳的說法就是以上兩個,至于其它的一些傳說和趣談,大多都是人們開心解悶的笑談,或是貶惡揚善的寓言。但不管是哪種說法,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都已經是密不可分的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十二生肖之性格與命運詳解最新章節 | 十二生肖之性格與命運詳解全文閱讀 | 十二生肖之性格與命運詳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