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喉 第二百四十五節 先天五太(上)

作者 ︰ 李北羽

孔璋沒有料錯,智經在劫雲中的分身意志的確沒有把他列為第一目標,但是在智經的序列中,他也已經被列為了「感興趣」的生靈。

孔璋的魔質形態是智經以前所未見過的,一旦被列為感興趣的生靈之一,這意味著智經便可能會對他進行主動的感應和追躡。

當智經在感興趣的生靈身上解析出一切他想知道的之後,理所當然這個生靈便沒有大太價值了。

遠古時代,人族興起,百聖爭鳴時,許多的聖階就是如此殞落的。

不過這一次算是有點例外,孔璋竟然有機會躲掉了最初的追躡,成功的抵擋了劫雲第一波的攻擊。

而劫雲除了這第一波的攻擊外,竟然沒有繼續發動攻擊,甚至智經的分身意志也沒有繼續追躡。

原因很簡單,因為武帝

劫雲同時針對的是六人,天妖當場滅亡。

九幽神君本體被追擊千里,最後逃至靈州,從上次奪來的那yin冥空間入口遁入,劫光緊隨,便再消息,人知道九幽神君借著這界天,智經並不能完全掌握其中的法則,是否能大幅度削弱劫光的威能。

扶搖大聖則根本沒有走,發瘋一樣的纏著武帝,頭一個被劫光所滅。

不過同一時間,扶搖大聖被滅的同時,極北之地,北俱蘆洲的萬妖殿中,一團金s 的火焰忽然猛地生起。

錦袍男子輕輕嘆了一口氣,他走動間,身後隱然有一大團五s 光華流轉。

他將那團金s 火焰招至面前,「放心沉眠吧,我自會護住你這最後一絲元靈,智經的第一目標不可能是你。」

扶搖大聖如此瘋狂自然也是有所恃的,那便是即使他滅亡在劫光之下,與他同源而生的孔雀聖王卻依然存在于萬妖殿中,使得他預先留下的一絲元靈便能在孔雀聖王的身邊復生。

雖然這一復生,必然會令智經生出感應,再分出劫光前來劫殺,但是這世上屈指可數有可能替他擋過這一劫的人中,孔雀聖王亦是其中之一。

隨著這金s 火焰一生,大楚上空的劫雲立時一縮一漲,又有一道劫光生出,直落向北俱蘆洲。

萬妖殿中的男子冷哼了一聲,身後原本若隱若現的五s 光華忽然由虛化實,盛漲而現,從他身上狂滋猛漲開來,將整個萬妖殿都護在其中。

智經的第一目標自然是武帝,因為六人大戰中,武帝的破壞力是最強的。

劫光落來,武帝卻是不避不讓,怒吼了一聲,舉拳便轟。

孔璋適才雖然也用了類似他現在的力量,兩者不同的是,武帝是毫顧忌的使用,反正他身上還有青龍聖靈的護持之力。

而孔璋卻是像走鋼絲一樣,只能憑自己將核分解和聚合同時使用,如此核分解的力量雖然也勉強形成聖階循環,但是其力量卻是比武帝差得遠了。

所以孔璋實際上是干擾了劫光,好在劫光沒有以他為第一目標。

而武帝卻是悍然的反擊,雖然相比劫光,他的力量在層次上實際要稍遜,但是仗著青龍聖靈的護持之力,他卻是可以近乎限的使用。

劫光落下,落到武帝頭上不遠處時,武帝一拳轟出,那劫光光柱便轟然炸開,化作萬千紅星。

武帝冷目看向劫光,他現在已經明白扶搖大聖最後的底牌了,原來是想借天地輪回劫除去他。

不過即使知道中計,他也所畏懼。

第二道劫光落下,依然被武帝轟碎。

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全都是一樣。

空中便只剩下武帝一人,面對紅s 的劫雲,宛如挑戰一般屹立不倒。

雲海蒼茫,蜀山最高峰上站了十余人。

最當頭的是兩人,其他人侍立一旁,竟然連羽皓然也在侍立之列。

因為那兩人是兩大聖階修士,一個是蜀山劍聖獨孤,而另一人卻是蒼穹派的裂天劍皇。

兩人遙望的方向正是雲京方向,隱約可以看到那漫天劫雲的一角。

「大劫啊,劫雲生出之前,我最後所感應到的共有六股聖階氣息,只是不知道到底有哪些人參予了此戰,又會殞落多少。」裂天劍皇道。

「還好,我們被智經告誡,不應此劫。武帝、扶搖大聖,還有九幽老鬼似乎也出手了,扶搖大聖的第二個幫手似乎是天妖一脈,想不到天妖還沒死,竟然又出來興風作亂,此番恐怕是難逃劫數了,自作孽不可活。」獨孤搖頭嘆道。

「第五個如果我沒有料錯是王純陽,此人隱忍至深,在這場大戰時才一舉突破聖階,果然聰明,即使劫數臨身,他亦不會被劫數列為第一目標,最多被波及,大有希望逃過此劫。」

「最聰明的還是那幾個魔道的老鬼,也借著這驚世一戰同時破階,避過天劫。」

「呵呵,此法雖好,但實際上卻是少了一番磨煉,若是ri後與同階修士相斗未必是福。」裂天劍皇傲然笑道,言下之意如果遇上他,恐怕吃虧的便是這種取巧之輩。

「好個武帝,竟然和劫數對抗起來了。」獨孤繼續感應著遠處的天空的動靜,他的神識雖不敢靠得太近,但是武帝與劫光之戰太過激烈,莫說是他,便是一般的天人境修士都能感應得到,只是沒有他清晰罷了。

裂天劍皇雙眉一挑,感應了一下,發現果然如此,不由眸中微生佩服之意,道了聲︰「可惜了。」

道門曾先得太上感應宗暗示此番劫生非同一般,現在感應之下,也察覺得到這次劫數生出的劫雲遠比任何一個聖階渡劫時為大,不過這倒也不奇怪,因為畢竟是六個聖階激戰引來的。

但他們也勉強能分辨得出劫光的威能似乎比他們當初晉階時遇上的劫能還要強大得多,若換成自己此時面對劫光,恐怕已經殞落。

武帝竟然不但未死,還能在那里不斷的轟碎劫光,所以裂天劍皇也不得不佩服。

不過佩服之余,他也明白表示並不看好武帝。

「這次的劫數之力似乎,似乎是先天五太。」劍聖獨孤忽然道。

裂天劍皇雙眸一亮,「當真?」

兩人立時再不說話,轉而將神識全力運轉,要借著武帝大戰劫光之機,看能否借機多窺得一絲先天五太的奧妙。

旁邊侍立的一眾人等,不論是羽皓然父女,還是隨裂天劍皇而來的修士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兩人嘴里所提到的先天五太是什麼玩意。

他們自是不明白,但是裂天劍皇和劍聖獨孤卻意識到這是極好的機會。

道門壟斷了向智經的獻祭機會,雖然大部份是推衍法訣,而且歷代之下也知道向智經獻祭有利必有弊,但已經沒辦法在一朝一夕間改變過來。

諸如獨孤、裂天劍皇之輩,能走到現在的聖階,之前又何嘗沒有修煉過向智經獻祭而改良過的法訣,唯一較少的倒是葉家,因為地處北海,極為不便。

且不說其中的壞處,單論好處而言,至少道門這麼多次獻祭,必然也有人處心積慮的獻上足夠的祭品向智經求問能渡過天地輪回劫之法。

智經給的答案並不正面,但回答的內容卻提到過先天五太,太初、太始、太素、太極、太易(又稱太一。

智經給的回答必然不完善,但道門先賢們卻紀錄下來,經過歷代的猜想和推衍,基上可以斷定,這是指的從聖階開始的不同境界。

其中太一最好理解,聖階對其有不同的稱呼,比墨聖稱之為端。

所以太一便是指聖階修士在力量層次和神識境界上已經能分辨到原子的地步,這一境界的極致便是能細微到正核與負離的法則。

再細微,聖階修士們便不是個個都力所能及了,並不能明白後面的境界了。

所以剛才裂天劍皇一听獨孤的話便全神貫注了,因為以前他們渡劫時的劫能也不過是太一的地步。

但這次的劫數動靜明顯超過了,又有武帝在全力對抗,涉及的劫力恐怕也是前所未有。

這對武帝來說是在劫難逃,但對其他人來說卻是難得的機會。

孔璋自然也感應到了劫光與武帝之戰,他卻沒有想靠近去觀摩的想法,而是化成一道遁光向北急走。

他心中涌起莫名的危機,直覺危險並沒有完全被除去。

他雖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智經列入了「感興趣」的名單,但是卻理所當然的認為,若劫數滅殺武帝後,難保不會再找上自己。

要想再對抗劫數,他也還能勉強再為之,但若劫光也是窮盡,最終也是必亡之局。

要想逃過此劫,便得想想辦法。

為躲避天地輪回劫,這麼多年來,聖階修士們嘗試過不知道多少辦法,硬抗的也不是沒有,但通逃過一次的,第二次卻仍逃不過去。

至今為止活得最長的是東海蓬萊派那對老神仙,但對于他們能否渡過下一次的劫數,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其他辦法,最為有效的便是像九幽神君當初那樣尋找一個的界天,內中的法則智經並不能完全掌控,遁入其中或能避開感應,即使仍被追躡,但也可在陌生的戰場上應劫,削弱劫數的威力。

此番九幽神君肯出來助扶搖大聖,正是有其中的原因。

他自感劫數將臨,所以四下準備,但即使強奪了一處yin冥界天,也沒有把握能應付下劫數。

正好扶搖大聖找上門來,他便利用上了,在戰場上將自身的劫數一並引來,其中最強者必然會將之分擔一部份,剩下的劫數,他再遁入那處yin冥界天中,削弱後應付。

孔璋思索良久,似乎也只有此法稍好,只是急切間上哪里去尋找一處嶄的界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羅喉最新章節 | 羅喉全文閱讀 | 羅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