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喉 第一百五十三節 法會(下)

作者 ︰ 李北羽

其中更有少數在思想和修煉上與道門融合,加入了道門,像正氣真君所在的唯一正氣宗和浩然大先生所在的浩然仙劍宗便是其中之一。

但不論孔聖得勢或是之後道門掌握天下,俱都不曾對其他異端邪說加以容忍,即使是以魔師宮根腳深固,也只能在外獨立山門,井水不犯河水。

那些思想偏激或是極端,又或是繼承了其他大道的宗門便被歸結至一起,被稱為魔道和邪宗。

二者的區別,魔道通常是在大道的見解上與道門截然相反或是有嚴重矛盾沖突之處,邪宗卻多數缺乏獨自的大道見解,是在某一種大道之上分裂出來,缺少「道」而多注重于「術」。

如此雜亂,魔道邪宗雖然被稱為「道」和「宗」,實際卻是沒有融合,只是為了共同的敵人而有時會聯合起來,甚至某些宗門間亦時常爭斗,所以這數千年來,魔道邪宗都沒辦法與道門爭鋒。

正氣真君和浩然大先生所說正是抓住聖盟的最明顯兩個弱點,一是魔道邪宗對大道的理解都是混亂不堪,如何傳道授業?二是一些宗門修煉之道不堪入目,向來被視為妖邪。

不過此次聖盟集合諸派之力聯合起來欲與道門再爭,除了在大楚在後面推手,顯然也是有所準備。

蘇無遮笑道︰「原來真君是有此擔心。不過倒也不奇怪,自孔聖傳道開始,不論是孔聖或是當今道門,雖然大道不一,但是都可歸結于‘有序’,以為自己所持之道才是唯一正確。而聖盟立道,正是認為天道無常,玄門先賢亦有言︰天下萬物生于有,而有生于無。」

蘇無遮所說正是魔師宮、聖極宗、魔相宗在大道上與孔聖一脈及道門的根本不同,孔聖也罷、道門也好,皆認為世間萬物需得有序而作,而且這個序是唯一的,孔聖與道門不同,在于孔聖認為這個序是由簡至繁,于是索性他老人家自己來安排這個序。而道門則相反,認為大道至簡,不論表象如何繁雜,最後仍需返本歸源。

也就是說兩者都認同序是唯一的,只不過一個認為序是必須「走在中間」,不可偏,不可倚,若有偏倚則為邪道。

另一個認為大道就是個圓,從起點始,不論如何彎曲,如何繁雜,最後都要走回去。

兩種大道體現在修士的修煉上亦是如此,孔聖創浩然之氣,先正己後正人,若自身不正不純不精,任你口吐蓮花,也無法證道,所以孔孟二聖之後,儒道已失,只有儒生,而無儒士,更不用說成聖成賢。

道門的修煉上與此有相通之處,都是求精求純。

魔道三宗同出于玄門,最根腳之處也承認世間萬物有序而作,但在這個「序」字上的認知卻是與其他大為不同,才會被歸為妖邪。

最能說明的便是剛才蘇無遮所說「天下萬物生于有,而有生于無」這一句,道門據此認為這是返本歸源後狀態,而魔道卻認為據此可以視為是萬物產生有序的最正確方式,即世間萬物一開始便應該任其無序,任其混亂,哪怕是如煉尸宗般煉尸為奴,如瘟皇派和百蠱門一樣驅使蠱蟲或散播瘟疫。

有生無于,所謂的有便是在這種無序和混亂中誕生,自然而然會產生正確的有序之道。

正因為如此,魔道邪宗才會通常被放在一起,不論是孔聖或是道門都視之為邪道。

一方認為大道如線,一方認為大道如點。

「這般,如何傳道?」席慕白也忍不住發問道。

孔璋亦不由愕然,他修煉至今,蜀山的各種法訣都相當于明確的指出了一條風險最小的修煉之路。

如果依魔道所說,光是各宗的修煉之道不一,便難以傳道。

蘇無遮卻笑道︰「這有何難,本道場不禁世間之道,任何宗門都可以向本道場請求入駐,只要得到道場允準,便可以在此傳道解惑。道場取名稷下學宮,正是想仿效當初諸聖時代,堅信百家之道匯于此,自然會優勝劣汰,假道偽道,任其之前如何一手遮天,終將無所遁形。」

厲岳忽然向王純陽道︰「純陽道兄也贊成如此麼?不怕亂了你們心中的倫理綱常?」

正氣真君與浩然大先生目芒如劍般望向王純陽,靜待其回答。

「厲宗主,不瞞道門諸位道兄,十年後,陛下有征伐妖族之意。若是人族內部仍糾纏于道統之爭,甚至因此而內亂,以陛下之意,便是棄千金于野而不用。」王純陽道,「難得魔師宮向陛下進言,諸宗皆願他日為王前驅,陛下以星界之役小試,遂有道場之賞。」

「就我而言,對于魔道諸宗的學說自然認為太過偏頗,但純陽向來認為這世間之事需得‘格物致知’,陛下立此道場,便是在限定範圍之內允其顯現出來,坐而論道,偽道假道一格便知。」

听得王純陽如此說,席慕無語,厲岳皺起眉頭,正氣真君卻是怒極反笑道︰「陛下倒是好大的氣魄,血河派和化血宗以‘殺’立道,極樂魔宗、黑暗魔巫宗更是倚仗外道,想不到也能容之。」

「真君,若是貴宗有意進駐道場,學宮現有九宮十三殿你可自擇其一,更準備將數個洞天與此相連,目前我等法會之處便是其中之一。」蘇無遮故作大方的道。

「我陰陽宗也是起源于玄門,借房中術而窺仙道,真君與大先生不理其理,有所誤會。」長春真人含笑道。

長春真人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一望便如神仙中人,若非孔璋曾經親身經歷被其師弟桃花真人所脅迫,不免對他的話要信上三分。

道門諸人眉間皆微生憂意,看來武帝是要一意孤行了,為了完成征伐妖族之戰,打算動員出人族的所有力量。

對于大楚來說,魔道邪宗如果能為其所用,自然是實力大增,而且順便可以牽制道門,何樂而不為。

對王純陽而言,儒道已衰,道統被掌于道門之手,如果聖盟與道門相爭,儒道樂得看熱鬧,甚至說不定從中找到復起的機會。

「此地是大楚所有,既然陛下執意恩賜允立道場,我道門也不便干涉朝政,只是話需得說在前,聖盟傳道需得限于此地,若是出了這荒原之外,便得受巡天仙府管束。」厲岳漠然道。

「還有我道門原本所轄,他們俱不得前去傳道。」

「道門當真小家子氣,我們道場都允你們前來進駐,你們卻對自家地方看得緊緊。」北冥神君道。

「爾等尸瘴血腥之處,豈能與我蜀山雲海、昆侖仙境相提並論。」席慕白淡淡的道。

此話說得聖盟一方神色一變,王純陽忙道︰「諸位暫且熄了爭吵,陛下並無大變道門所轄之意。主界之外尚有諸天萬界,之前星界之役聖盟出力不少,陛下有意以此為範,聯合道門、聖盟,以及其他散修,便在此法會立下規矩,凡是神游八極探索到新界面,都需得呈報大楚,然後統一各方之力共同進駐,待教化其子民,歸于王化,則該界資源按出力多少與各方分享。」

「陛下英明,我等願為陛下效勞。」聲音出自散修一方,喜形于色。

修煉所需的資源,明面上大多被道門和大楚把握,所謂王與道共天下。

除此之外,魔道邪宗佔據了一些偏僻之處,或是隱藏在暗中行事,也能獲得一些。

另有一些旁門中人所建立的組織,如八荒藏真樓與十方珍寶坊,靠的是效仿世間的商人,在資源交換和買賣上作為中介,但也不敢染指道門所有。

只有這些散修是最苦的,好一點的遠駐四海四極,佔個孤島,沒得去處的只能苦挨。

一朝劫數至,便化塵土灰,是諸多散修的寫照。

剛才王純陽的提議,卻是打破這一局面。

接下來王純陽所說便與當初祈皇子在御書房內向武帝所說大同小異,孔璋至此才明白當日祈皇子的通盤打算

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陽謀,雖然道門明知其中大楚獲得最大,到時不論哪一方都離不開大楚,畢竟侵佔異界未必的是件難事,但要管轄下來卻是困難重重。

若是如星界般法則已接近主界程度的異界,幅員遼闊,道門要管轄下來都不是件易事,更不要說那些散沙般的散修,就是頗有實力的修真世家任中一家恐怕也要傾力為之才有可能。

但如此一來,必然宗門或世家的實力都需得貫注其中,以防備異界子民作亂,影響資源采取,又要防備有人暗中下手,哪里還有余力再探索新的界面?

正是如大楚的提議才最合乎眾人的利益,定下規矩,各方分享,便可心無旁騖的不斷探索新界面,得到更多的資源。

說到底,任何修煉都離不開資源。

道門也好,聖盟也罷,修真世家、旁門散修不論是修煉還是渡劫準備,都需要大量的資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羅喉最新章節 | 羅喉全文閱讀 | 羅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