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未央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劫後余生

作者 ︰ 悲傷的白娘子

「姑爺,你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圍在劉霄身邊的家兵們急了,紛紛勸道。[我搜小說網]

劉霄臉上閃過一絲苦笑,看了看蜂擁過來的敵軍,忽然感覺周圍的一切很不真實。宿衛軍士們的吶喊,家兵們回蕩在他耳邊的話,間或有倒霉的褚府僕從的慘叫,都在前院的一片焦土和煙火中發虛,如夢如幻。所有的宏圖大志,恐怕即將要隨著這身臭皮囊的消失而煙消雲散。

這是臨時之前的征兆?

定了會子神,又有一波十多名敵軍向他們這邊沖了過來,劉霄笑道︰「走?走到哪里去?天下雖大,卻沒有我這等人的容身之所,你們現在走還來得及,哪里都能尋得一口飯吃」。

「姑爺!……」,七八條漢子盡皆動容,哀聲道,「姑爺如此金貴之軀,尚且和我等螻蟻般卑賤之人一同以命相搏,縱然今日葬身此地也別無所憾!走,弟兄們,殺他娘的!」。

家兵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刃,義無反顧地沖向迎面而來的宿衛軍士,蹣跚的步伐無論怎麼看都帶著些許悲壯,這是他們此生最後的榮光,血不流干,死戰不止!

深吸幾口氣,劉霄感覺身上有了幾分氣力,把那牙一咬,揮劍跟在八名家兵身後撲了過去。

「我大漢子民啊!為何要自相殘殺?!為何我的敵人不是胡夷?!」,每次重重刺出一劍,劉霄便問自己一次,可惜沒有人能告訴他答案。

周圍的敵軍越圍越厚,見褚府上這幫狂徒甚為凶悍,于是結成陣勢將他們圈在中間,將手中長槍齊齊刺出。

噗……劉霄周圍的三條漢子月復部中槍,各自一手握住刺進身體的槍桿狂飆出一口鮮血,接著軟綿綿的倒了下去。

又是啊地一聲慘叫,兩名家兵被敵軍的長刀劈在脖頸上,鮮血飛濺四周。

包括劉霄在內,此時站立著的僅剩下三人!

就在此刻,驚雷般的吶喊從院外席卷而至,「大風!大風!大風!……」。[全文字首發]

緊接著,兩處角樓上剩余的家兵悉數疾奔而下,向前院中的劉霄靠攏過來,一面跑一面高喊︰「援兵來啦!援兵來啦!」。

攀爬進褚府的宿衛軍士不明所以,但是院外明顯變生不測,不禁又驚又疑,砍殺的勢頭隨之一頓。

趁著這個間隙,角樓上十來條漢子旋風般奔到劉霄附近,各自揮刀一陣猛劈,圍住劉霄的人牆須臾間竟被生生撕開一道裂縫。

十來名生力軍一招得手便毫不停頓,直直鑽入人牆中心護在劉霄周圍,四處驚走的婦弱也覺察到院外的異動,先是有些難以置信,隨後便听見角樓上的家兵高喊援兵來了,這才放下心來,不約而同的奔向府門,刨開堆砌在大門背後的木石。

出于求生的本能,關鍵時刻並不需要旁人的調派,前院中還能動彈的人,紛紛加入搬運木石的隊伍,只盼早些打開大門迎接援兵進來。

院外巷道中的溫式之完全沒有料到褚府會有援兵,為了盡快攻破褚府,殺急眼的他將大部分兵力壓了上去,隨他一起的宿衛還剩不到兩百人。

以有備攻不備,且出其不然,再加上朱江救人心切,所率部曲的士氣和溫式之的宿衛軍不可同日而語,是以,朱江揮軍一個沖鋒掩殺,巷道中的二百來宿衛軍如同遭遇洪流,一觸即潰。

「慌什麼慌!不要亂!敵軍並不多!」,溫式之心急如焚,大喊道。

可惜兵敗如山倒,沒有幾個人把他的話听進去,雖驟然暴喝接連揮劍斬殺幾人,仍然阻止不了宿衛軍士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四處潰逃。

「沖過去,抓住他!」,朱江揮劍指向對面不遠處的溫放之大喊,步兵營的將士們聞令而動,潮水般向溫放之撲了過去。

溫放之身邊為數不多的親衛再勇悍也擋不住人多,徒勞掙扎片刻,紛紛被砍翻在地,沒多久,十幾桿長槍便抵住了溫放之的身體。

「你們主將被擒,放下兵刃不殺!」,朱江趁機向四周潰散的宿衛軍士高喊道。

「放下兵刃不殺!放下兵刃不殺!」,步兵營的將士也跟著高喊。

不少潰逃中的宿衛軍士眼瞅主將溫式之被俘,又听敵軍高喊繳械不殺,于是不約而同地丟棄掉手中兵刃,雙手抱頭跪倒在地。

縱然有零星宿衛作困獸之斗,轉眼間便被砍翻在地,不多時,巷道中兵器相交之聲逐漸平息下來,一百來名繳械乞降的宿衛軍士被驅趕到褚府院前腳下,順著牆根兒一溜跪了一地。

院外才收拾利落, 地一聲褚府大門洞開,一大幫婦弱哭號著奔了出來,一面奔一面喊︰「快救救我們,快救救我們!」。

機不可失,步兵營的將士都不用朱江再下軍令,待婦弱盡出便直趨前院,同時大喊︰「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援兵,終于來了……

一眼掃過,步兵營的將士如潮,緊跟著步兵校尉朱江也趕了過來,尚有十來步之遠,他便朝著劉霄的身影當頭拜倒,哽咽道︰「校尉大人,某來遲也!」。

「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因失血過多,劉霄臉色蒼白,對著朱江擠出些許慘淡笑容後便眼前一黑,向前直挺挺地撲倒在地。

此次宮變發端于無痕,最終劉霄一派有驚無險,謝府被擒眾人及屯騎校尉謝玄,在張弛和賀鐘合軍攻破建康南籬門之後即行被解救出來,除了劉霄身負重創,褚歆、褚珞等人齊齊得以保全,後來的史書對此事件濃墨重彩記下一筆,稱之為「升平宮變」。

月余後,宮城太極殿。

「太後駕到——眾臣早朝!」,如同過去的二十多年,張公公一如既往地躬身進入太極殿耳房,向等候早朝的公卿大臣通傳道。

「我等拜見太後!」,一眾公頃大臣魚貫步入太極正殿,分班次站定後向上位端坐的皇太後褚蒜子拜道。

「諸卿平身」,一席絹簾之後,一個從容溫厚的女聲傳了出來。

「謝太後」,眾臣雙手舉笏一禮,接著分左右席坐下來。

月余前的數條創口仍在,劉霄的身體談不上大好,勉強下得了床,走得幾步路。

他本不想來參加今日的朝會,怎奈岳父褚歆和舅舅劉琰非要拉他同來。

月余不理朝中事,劉霄只管安心養傷。謝府還在重新修葺,他和妻子褚珞一直寄居在褚府上,因為那驚心動魄的一場宮變,因為他滿身的傷痕,褚珞沒少在背地里偷偷垂淚,這些自然有乖巧的僕從背地里告訴了他。

念及妻子的一片深情厚意,便是朝中有政事,他也當著褚珞的面放在一邊,他知道,自己盡快康復才是對妻子最大的安慰。況且,外面的事,有岳父和舅舅兩個在,大的方向偏離不了多少,于是干脆來了個不听不聞。

可是今日,岳父邀他上朝的態度之堅決,根本不容劉霄拒絕。他隱約覺得今天朝中會有什麼大事發生,因為一早起來天氣不錯,湛藍的晴空下天地宛若煥然一新。

「眾卿,按理說,哀家一婦人不應拋頭露面,但皇帝尚在病中,我這個老太婆應諸位所請,只得勉為其難出來理政」,隱在絹簾之後的褚太後如絮叨家常,開口說道。

劉霄垂首一面听,目光無意中在對面首位上掃過,赫然發現少了一個人。大殿之內,平日里居左側首位坐著的,應該是會稽王司馬昱,可今天,那個位置卻是空落落的。

不容劉霄多想,大殿之上又傳來褚太後的聲音︰「眾卿,月余前建康城中的變故想必諸位已經听說,是非曲直自在人心,哀家只說一句話,中宗元皇帝在建康延續我大晉國祚不易,個中苦楚,哀家訴與誰听?只盼諸卿忠心體國,于這半壁江山里頭保我漢家衣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未央最新章節 | 漢未央全文閱讀 | 漢未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