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未央 卷二︰朝天闕 第六十五章 隱憂

作者 ︰ 悲傷的白娘子

「號令三軍,莫敢不從呀!」,褚歆遙遙看向屯騎軍陣,若有所思的自語一句。

劉琰把褚歆的話外之音听得明白,不由得暗暗擔心。

一個已經卸任的主將,卻仍在舊部中威望甚高,振臂高呼,影從者眾,如果傳揚出去,未必是件好事。他有點想不明白,年余來,雖然未能和這個親外甥見上一面,但他听到的些風評,俱俱說的是屯騎校尉謝朗為人低調,領兵打仗,只管埋頭做著些實事。

今天,這是怎麼了?天子腳下,卻行事張揚起來!

幸好此時在場的沒有外人,即便褚歆心中有什麼想法,聯想到近來他的所作所為,恐怕只會盡力去維護。

褚、劉二人都沒有猜透劉霄的真實想法,今天如此高調行事,的確是他有意為之。

從軍中轉任御史台,他要宣泄自己的失望和不滿,但是以頭搶地的莽夫行徑,劉霄當然不屑為之。

褚歆的背後是當朝皇太後,而皇太後,就是實際上的朝廷和中樞。眼下有這麼個機會,借他在屯騎營的聲望以示威,一則彰顯他在軍中的地位,二則是要告訴朝廷,把他放在什麼御史台棄之不用,天子中軍想要進一步壯大並不那麼容易。

這麼多年了,要不是有了個劉霄從建康一出一進,四百疲卒便搖身一變成為三千驍銳,想那有名無實的中軍,還不知道要半死不活多少年。

舍了他,還能有誰?劉霄,他有這個示威的資本!

出于替劉霄考慮,劉琰不願把事情弄得太過,趨步大軍陣前,會了謝玄之後交代兩句,又一起來請劉霄。

意興已足,劉霄見舅舅親自來相請,便回身讓過謝玄留在大軍陣前,再與劉建等人一一作別,徑自去後陣接了劉建的家眷。

不久,隨著謝玄一聲令下,三千大軍便重整隊伍,繞城而過,向城南屯騎舊營開拔。

越騎、步兵和長水三校也駐扎在城外,劉建、賀鐘以及朱江三個同時動身,趕到各營赴任。

于此同時,城中烏衣巷里頭的褚府一片忙碌,褚歆在今日出府之前便交代了褚夫人,細細說了劉霄返回建康的事情。

褚夫人知道夫君這陣子一直圍著這事忙得團團轉。自去歲起,褚歆就在跟她商量女兒褚珞出閣的事,把當世高門大族中年紀相仿的公子哥屈指數了個遍,左右挑不出幾個合適的。

褚夫人的意思,瑯琊王家和廬江何家都不錯,一個是晉室南渡後的頂梁柱,昔日如果沒有丞相王導,也就不會有今日司馬家的半壁天下;另一個,為當今何皇後的母家,正因為當初何皇後的父親何充力主父崩子繼,按照當時同為輔政的庾家兄弟之意,替大晉迎立一位年長之君的話,皇帝大位恐怕就輪不到當今天子司馬聃來坐了。

可夫君褚歆的意思,王、何兩家都入不得他的法眼,褚夫人問起緣由,他又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于是女兒婚嫁的事就這麼一直拖著。

直到去歲劉霄入京面見皇太後,褚歆這才拿定主意,回府後告訴褚夫人,不若將褚珞許給表弟謝長度。

褚夫人沒有貿然同意。謝家,郡望是不錯的,只是自打謝弈過世,謝家似乎一直在走霉運。要知道,女兒褚珞出閣,不僅僅是兒女婚嫁這麼簡單,在這個節骨眼上褚謝聯姻,等于下定了籌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可偏偏褚歆像王八吃了秤砣,鐵心要促成此事,所以後來安排了劉霄來褚府小住了三日。

明里暗里見了劉霄一面,觀他人才自有一段風流,言行舉止也無不妥當,但褚夫人心里還是放心不下,沒個底數。

直到前些天褚歆下朝後,風風火火的跑回來跟她說,表弟長度又在下蔡打了個大大的勝仗,而且會稽王也得空奏于天子,說謝朗人才難得,又有軍功在身,且至今尚未婚配。

皇帝哪里知道,背地里司馬昱和褚歆兩人早就為這個事情私下勾對過,當即便說年及弱冠還未婚配,豈不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隨口又問起司馬昱,可有哪家的女兒門第登對,尚且養在閨中的?

司馬昱佯裝盤算一陣,便舉薦了褚家的褚珞,又說不如陛下親自指婚,以示朝廷的恩寵。

皇帝司馬聃點頭稱善。于是,這事就這麼定了下來,司馬昱旋即親自到中書省的署衙走了一趟,把皇帝的態度轉告給了褚歆。

褚歆得知皇帝已經點頭,心下大喜,便在下朝之後風風火火地跑回府中,將此事俱告褚夫人。

大事已定,就單等劉霄返京了。

再過兩日,尚書省得報,劉霄已隨屯騎營正在返京的路上,估計行程,不一日即可抵達建康城外。

皇帝和太後聞奏後決意親迎大軍于郊外,因而,這兩天褚歆忙得是不亦說乎,又要跟司馬昱一起籌劃郊外迎軍的事,又要安排府上先行準備好婚嫁事宜。

好在屯騎營不曾誤了時辰,皇帝和太後在建康郊外親賞大軍的事情也置辦得妥妥帖帖,對褚歆來說,接下來的重中之重便是全力操辦好褚珞的婚嫁。

「來啦來啦,夫人,主公他們回府啦!」,遠遠看見幾輛馬車拐進巷口,自家的馬車自家人認識,值門的褚家僕從們飛奔向內院,向褚夫人稟報道。

褚夫人正在內宅陪著褚珞說話,這陣子鬧出這麼大的動靜,褚珞當然知道發生了什麼。

只是她的心情很微妙,有羞澀,也有不安,隱隱中,又似乎還有幾分期待。

那個人,她是見過的,只是及笄之後見得少了,要用青梅竹馬來形容似乎也不為過。

說起褚珞女兒家的心事,並非她不中意劉霄,之所以她會不安,只因她這場婚姻大事全由父母所包辦。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也無可厚非,褚珞大族出身,耳濡目染十多年,那份見識是不短的。

這一年多聞听劉霄連番領軍大勝,知道他定是一位殺伐決斷的真男兒,褚珞怕就怕在這一點上。

任誰來看,都以為父親安排下這門親事,不止褚謝兩家交好這麼簡單,褚珞冰雪聰明,她很擔心劉霄也這麼想,她怕劉霄去疑心這門親事背後的東西,要是這樣,就當真負了她的一顆心,還不如不嫁。

這些心里話,褚珞從來未曾跟母親說起過,褚夫人見事到臨頭,女兒卻愈發悶悶不樂,滿心以為褚珞不太中意這門親事,因而這兩日但凡得空,便過來百般溫言相勸。

可褚夫人勸來勸去,無非在說劉霄的模樣生得如何如何倜儻,才具如何如何出眾,前程如何如何遠大,說了劉霄一大堆好話,就是沒說到點子上。

起先褚珞還勉強擠出些笑意應答兩句,後來說得多了,她干脆任由母親去說,失神去想她自己的心事。

「夫人!夫人!宅外值門的來報過好幾次,說主公他們就快到府上了」,吱呀一聲,褚夫人的貼身婢女推門進來,在褚夫人身前垂手站定,然後稟報道。

「知道了知道了!」,褚夫人不耐煩地應了一句,揮手示意婢女退下,又不無擔憂地看了看木頭人兒一樣的褚珞,長長嘆了口氣,這才走了出去,急急趕向前院廳堂。

不料這麼一陣耽擱,等她來到廳堂的時候,褚歆、劉琰和劉霄三個已經齊齊于廳堂在坐了。

褚夫人的腳步才跨進廳堂,不防抬頭看見劉琰,不禁心中納悶,怎麼堂堂御史中丞劉琰也隨行來了府上?

隨即又明白過來,劉琰的親妹子,可不就是表弟長度的親娘!這也不怪褚夫人,她在平日難得出趟府門,只听說尚書、中書和門下三省的人成天在皇帝面前晃悠,卻從未听過御史台的人有什麼驚人之舉,在她印象中,御史台就是個養人的閑散之處。

「這……可是劉中丞!」,褚夫人笑道,接著蹲身盈盈一禮。

盡管不太瞧得起御史台的招牌,但要論起祿位,劉琰比起他的夫君褚歆,恐怕只高不低,再加上劉琰和謝家的姻親關系,褚夫人也不好平白無故失了禮數。

劉琰忙站起身來,拱手道︰「夫人客氣了」。

褚夫人招呼完劉琰,于褚歆身邊坐了,隨即笑盈盈地看向劉霄道︰「上回一別,忽忽就是一年,表弟當真稀客得緊呀!此番還京,要不是你表兄相請,難保還記得來府上看看我這個嫂嫂!」。

「嫂嫂哪里話!」,劉霄連忙站起身來告了個罪,道,「不是做弟弟的無心,奈何遠在豫州,軍旅羈縻,實不得空」。

「長度坐」,褚歆指向劉霄的坐席道,又扭頭看向旁邊的褚夫人說,「我說夫人,長度這不是來了嘛?對了,這次表弟有一故友遷了長水校尉,一時半會兒家眷不得便宜,你且安排在府上盤桓兩日,待我尋得合適的宅院,再行安頓過去」。

褚夫人嘴上答得爽利,忙吩咐人去後院騰上幾間房子,好把劉建的家眷安頓下來,背地里卻瞅了個機會瞪了褚歆一眼,心道他多事,本來府中上下就已經夠忙的了。

褚歆當然明白自家夫人的意思,十分不屑地撇了撇嘴,心中嗔怪婦道人家就是見識短,哪曉得外頭男人們的大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未央最新章節 | 漢未央全文閱讀 | 漢未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