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皇華 第四章財權大握

作者 ︰ 肖某某

收費章節(12點)

鞠躬感謝大人們的正版訂閱、打賞和粉紅票紙。加更章放在下周二——

今日的早朝彌漫著奇特氣氛,大臣們的議事比平時更謹小慎微,監國的祿郡王更是輕易不開口表態。不為別的,只因為武令媺出現在了乾寧殿。

眾大臣進殿沒多久就發現了異樣。金鑾殿第三重玉階設著監國親王的王座,再往上原本只有九重玉階之上的龍座。但是今天,第六重玉階多了一張座椅。

五爪八龍金座,這是皇太子的座位。然而現在,在椅中安坐的卻是太平玉松公主。專心照顧皇帝是一重原因,武令媺不願意到乾寧殿听政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她的座位實在太高了。高處不勝寒。

金鑾殿,她不是第一次來,但從來沒有這般高高坐著旁觀眾臣商議國事。乾寧殿太大太寬廣,雖然建造時就天才的考慮到了以建築本身構造來達到擴音的目的,卻不能讓她的視力強悍到足以看清楚排在後面的那些人。

絕大部份臣子,在她瞧來都面目模糊。只有前面的十幾位重臣和宗室親貴,她才看得清。他們臉上仿佛都戴著厚厚的面具,且如出一轍的毫無表情。向監國親王稟報政事時,他們的語氣也平板無波,還帶著幾分讓人不舒服的陰沉。

武令媺想,她知道為什麼。

自古以來,女子就被定義在後宅、後、宮。民間能有女子拋頭露面、操持家事,但那種情況大多都是出自迫不得已。

而能夠和男人一樣出入朝堂的女子不是沒有,譬如大周朝先代的那位大將軍公主,譬如楚國出身巫族的女性星象士大巫。

可是據武令媺所知,哪怕是勢頭最盛時執掌了大周幾乎三分之二兵權的大將軍公主,她也沒有如自己這樣高踞于男人的頭上,她只在商討軍情時才會入殿旁听。更別說其余也曾經被皇帝們栽培過的在文武二寧殿听過講的公主們。

今日自己出現在男人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金鑾殿,哪怕有皇帝陛下的聖旨,武令媺覺得,大臣們對她的反感情緒仍然強烈。她認為這是一種受到威脅時的本能反應。就好似她前世公司里空降一位女上司,男下屬們的感覺。

其實武令媺想多了,殿內眾男人根本就沒有人認為她會是威脅。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這是此位面根深蒂固的觀念,他們不認為小小女子能于國事之上有什麼作為,甚至于壓倒他們。

這不是東風壓倒西風的小事兒,這關乎流傳世間千年以降的普世理念。哪怕是插手皇位爭奪戰的公主們,也只在幕後籌劃,並不曾于國事有建樹。

皇子和大臣都在想,皇帝陛下非要壓著監國親王一個頭給玉松公主設座,是不是在告訴他們,玉松公主在乾寧殿听政,其實充當的是皇帝陛下的耳朵,甚至是嘴巴?

好吧,忍。反正按照規矩,只要玉松公主出了嫁,她的這些榮寵都只能壓進箱子的最深處變成回憶。忍過這些年就好了嘛。臣子們的表情之所以古板嚴正,因為這是宮廷禮儀。皇帝陛下雖然不曾臨朝,但若是失儀,御史照樣彈劾。

听政之權,只能帶耳朵,不能動嘴巴。武令媺在整個早朝過程中,一直保持著類似于打盹的耷眉斂目狀態,她不想真正成為眾矢之的。天知道她的听政權和議政權還能保持多久當然,她的耳朵高高豎起,沒有放過任何一個人的話。

也不知是不是她第一次大駕光臨的緣故,早朝沒議什麼大事要事。最重要的不過是從鎮北軍大都督府送來的軍報,言稱鎮北軍嚴密注視楚國邊軍動靜,沒發現異常情況。

皇帝陛下一病,牽扯到的事兒可不僅限于京城,那是要輻射到大周全境的。武令媺也從武宗厚那里听說了,朝臣們很擔心楚國會趁機有所行動。

看來邊境還算平靜,皇帝老爹也能放下心。武令媺想著,听到祿郡王說了無事散朝,便站起身,揚聲道︰「皇上有旨。」

皇子和朝臣們都是一驚,來不及交換眼色,趕緊跪倒聆听聖旨。武令媺從身邊侍立的金生水手里取過聖旨匣,將自己擬就的兩道聖旨不疾不緩、抑揚頓挫頌讀了一遍。

被皇帝夸獎的三位監國皇子都喜不自勝,又很謙遜地表示自己做的還不夠,還會繼續努力,請皇帝陛下放心。

聖旨宣讀完畢,被點到名的宗親和朝臣整肅衣裝往澄心殿而去。盡管連大宗正懷睦老親王都沒能從武令媺這里打探出內部消息,但是皇帝陛下病倒以來這是第一次在御書房召集眾人開會,要商議的絕不是小事兒。

皇帝陛下早就在澄心殿等候,今日他換下家常衣服,穿上了龍袍,坐在內殿龍座之上俯視眾人。在他身邊,徐皇後也身穿皇後鳳袍安坐如儀。此外,史官也在場。

皇子們的心都怦怦而動。就算知道自己肯定于儲位無望的皇子,如此陣仗下也避免不了緊張。武令媺向皇帝和皇後行了禮,被徐皇後召到她身邊椅子里坐下。

令行禮的眾皇子和重臣們平身,皇帝並沒有賜座,也沒有繞舌,直截了當地說︰「朕今日召你們來,是有兩件事要宣布。」史官立刻奮筆疾書。

皇帝緩緩掃視眾人,將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說道︰「太平玉松公主……」

武令媺原以為沒自己什麼事兒,正打算洗耳恭听,卻不料皇帝居然用這麼嚴肅正式的稱呼先叫了她。她趕緊起身在皇帝身前跪倒,恭聲道︰「啟稟父皇,兒臣在。」

「自今日起,你便記在徐皇後名下。朕會讓玉諜司將你的名字記入皇後嫡女之中。明輝夫人還是你的生母,但你的母親又多了一個。」皇帝異常鄭重地囑咐武令媺,「玉松公主,你要好好孝順你的母後,她也會待你如親女。」

身為中宮皇後,徐皇後是所有皇子公主的嫡母。武令媺卻知道,皇帝的意思不是提醒她要對嫡母盡孝,而是讓她把徐皇後當真正的母親來看待。

至于說嫡女的身份,武令媺也清楚皇帝的用意。正一品雙封號郡公主,可以封,也可以貶。如果被貶,那她就只能享受庶妃所育公主的普通待遇。而嫡女就不一樣,天生起始就是從一品雙封號縣公主的等級。

皇帝陛下如此安排,顯然是要鞏固她的地位。徐皇後有了她這個女兒,膝下也不淒涼,還算有所依靠。武令媺心知這是父皇在給自己的未來做打算,懷著滿心的感激與感動,重重地磕頭謝恩,並且當場就給徐皇後行了母女之禮。

徐皇後強抑起伏的心潮,有女傍身,她的未來也多了幾分光明。將武令媺從地上扶起來,她也向皇帝鄭重謝恩。

論說這種將庶女改記為嫡女的事兒,在宗族中是大事,起碼要支會幾位輩份最高的族老。只是皇帝陛下向來強勢,自己拿定了主意施行就是。不過這件事兒,他還是對懷睦老親王說了一聲。老親王與武令媺交好,當然不會反對。

當下,懷睦親王與肅親王都表態會把修改玉諜名冊的事兒辦好。武令媺也向叔祖和王叔行禮致謝。

若不是突發病情,皇帝陛下的打算是在武令媺及笄時將她改記為嫡女。及笄以後就要議親了麼,有嫡女的身份更增添榮光。

「老七,」皇帝和顏悅色看向康王,毫不吝惜贊賞之色,「朕听大宗正說,宗務司的事兒你做的不錯。」

康王急忙躬身行禮道︰「兒臣多謝父皇夸獎。不過,」他看了看武令媺,老老實實地說,「兒臣只是做了些瑣事,大主意卻是玉松皇妹拿的。兒臣並不敢居功」

皇帝失笑,搖頭道︰「不必妄自菲薄,你性情溫和,做事細心、專注,這些都是你的長處。」話音一轉,他又說,「但你精于詩文,確實不太擅長錢財之事。」

「兒臣亦知自己的不足。人人皆有目共睹,玉松皇妹比兒臣更適合執掌宗務司。」康王這些話說得相當誠懇。他很有自知之明,早就知道自己執掌宗務司只是因為玉松公主要專心在御前侍疾,騰不出手來,他只是代勞而已。

「父皇,」武令媺急忙起身,向皇帝福身一禮道,「七皇兄過譽了。族務是宗族大事,兒臣還年幼,當不得如此重任。不過兒臣對于宗務司另有一番想法,不知可否稟明?」

「我兒但說無妨。」皇帝已听大宗正懷睦老親王提過武令媺有賺錢的事兒要帶著落魄族人們一起干,礙于病中他一直沒能仔細詢問,現下倒是好機會。

「兒臣認為,宗務司既執掌為宗族產業添磚加瓦的重任,又要照管族人們的生活瑣事,擔子實在太重。這兩件事是不是可以分列出來,各自命人掌管?」武令媺覷著皇帝的神色,又小心翼翼道,「如同錢財有出有進,兒臣想,宗務司也應該將進項和支出分割開,讓不同的人管理。如今的帳房什麼事都一把抓,也難怪會帳目不清。」

大宗正懷睦老親王出列稟道︰「皇上,微臣贊同玉松公主所言。宗務司一肩擔起兩大重任,有疏漏之處在所難免。」

皇帝沉吟片刻,緩緩頷首道︰「我兒這個想法著眼于長遠,非常好既是如此,你來執掌宗族產業,族人們的事兒便交給康王。宗務司該如何劃分,你們回去好生請教大宗正,也听听你們肅王叔的意見。」

武令媺暗喜,宗族財權大握,她的計劃很快就能上馬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富貴皇華最新章節 | 富貴皇華全文閱讀 | 富貴皇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