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皇華 第十八章募捐賑災

作者 ︰ 肖某某

收費章節(12點)

鞠躬感謝大人們的訂閱投票評論支持……求推薦票粉紅票正版訂閱……數據難看……捂臉——

這一日,鴻博書院的學子仿佛像放了大假,巳時一刻就蜂擁出書院大門。他們將頂風冒雪,帶著二十八個寫有「國之福禍,匹夫有責」字樣的大木箱去往京城各處,宣講慈善募捐,向帝都百姓募集資金賑濟其余郡縣的災民。

武令媺既然說求助于書院同窗,這件事的定位就是自願,不強迫。然而如此利國利民又能向公主及至皇帝陛下表忠心的善事,不管真正想法是什麼,表面上所有書院學生都表示了支持。

不過募捐並不需要太多學生出力,最花力氣的是另外兩件事。其中一件是出城調查受災郡縣的災情狀況,特別是地處清涼山脈的那些山鄉。另一件便是將救災物資運送抵達。

連日大雪降落,京城雖然也有百姓房舍倒塌,但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京兆尹不敢不盡力。饒是如此,皇帝還嫌京兆尹辦事不力,將其降職留用。

因而,京城城區災情控制得力,受災百姓能夠及時得到官府的救助。京城附近有太平、安平、寧平三郡,轄下六縣災情情況不一。但有個共通點,三郡處于清涼山脈內的村莊消息不暢,即便受了災也不能得到及時和充分的救助。

武令媺此次發起的慈善賑災募捐行動,針對的目標就是安平與寧平二郡之中位于清涼山脈周邊的山鄉。受災嚴重的地方當然要得到優先救助,而要做到這些必須清楚災情分布地點和受災狀況。

一郡轄三縣,每縣鄉鎮二十個,每個鄉鎮又有大小不一的村莊五六個。安平、寧平二郡共有五百多個村莊,而分布于清涼山脈內外的鄉村不少于兩百。要探明這些鄉村的災情,絕對是個不小的工程。

所幸鴻博書院的學生們有六成來自大周各地富戶官宦人家,不要說別的,起碼小廝書童還有兩三個。那些家在京城的官幾代富幾代學生,家中的護院僕役更不在少數。這些人都是被武令媺事先計算在內的跑腿人選。

各位學生代表拿著武令媺親筆寫就的慈善募捐宣傳公告回到班級,把事情一講,學生們情緒瞬間高漲,紛紛報名。武令媺和學生代表們講得很清楚,此次活動純屬自願,但是一旦報了名就要服從分配。

不管武令媺所在的大本營安排他們去做什麼事情,都得毫無怨言地去做。不能服從命令的人,將會被排除在此次行動之外。當然,如果自請去辦那些困難重重的活兒,她還是會考慮調劑的。

要是換了旁人,哪怕是武嗣或武宏嗣,都會有人不服氣——譬如別的親王世子公子、郡主縣主等人。但這話是武令媺說的,她的輩份和品級擺在那里,誰都不敢不服。事實上,考慮到如今奪儲之戰的激烈,武令媺真心覺得,只有她和壽王親自上陣,才能把這件善事辦成。

武宏嗣早先就夸下海口打了保票,結果武令媺當真不客氣地給他派了苦差。所有前往安平郡各縣探查災情的學生由他負責調度指派,具體怎麼做,武令媺把小佷兒一直覬覦的司寶大宮女樊梓臻、二十幾名內監還有十名內衛借給他當參謀和助手。他們去查看災情,但也會量力而行攜帶救災物資。

壽王武宗厚被武令媺無情抓差,他將帶著壽王府的家將飛熊騎領著另一部份學生裝著救災物資前往寧平郡。武令媺將司書大宮女蘇芷若派去提點,畢竟計劃書是武令媺口述、由小蘇寫下來的。當時武令媺解釋過一遍,小蘇完全能領會她的意思。

這兩隊人馬當中,還有武令媺從皇帝那里要來的二十名鷹衛跟隨。只要探明了安平、寧平兩郡受災山鄉的具體情況,鷹衛就會用鷹隼將消息傳遞回武令媺這兒的大本營,再由她調派人手將後繼物資精確送到地方。

武嗣年紀小,但他堅決要求參與到這次大行動中來。武令媺勸說不果,猶豫了半天還是讓他和另外幾位親王公子、郡主一並負責采購救災物資的事宜。他們還要掌握各處鷹隼傳回來的消息,妥善安排人將物資運送去指定的地方。

這活兒可不輕,既要合理使用人力、不能空置人手,又不能讓同一隊人連續出任務,以致太過勞累。武嗣很有眼色,自己向武令媺求了司衣大宮女去協助。

他確實聰慧,從武令媺的安排敏銳看出,這件事的背後定然有皇祖父的影子。救災是一方面,他的皇祖父恐怕還要借此機會看看書院這些學生的才干品性怎麼樣,否則何至于派來大群內衛協助?

安平、寧平二郡諸事都有分派。而武令媺的食邑太平郡,她已經打定主意,由她獨自承擔賑災款項和救災事宜。錢如果不夠用她就先問武宗厚借。

頭天,武令媺留下兩名內衛陪同半臉美少年顏無悔去向太平郡首遞帖子求助。那兩名內衛里有一名鷹衛,已經發回消息,郡首派了向導給他們指路,他們也雇了人直接背著糧米衣物藥品進山救人。

武令媺的太平皇莊連「運動員」帶僕役在內有兩百多號人,總管木愚已經傳來話,受災的佃農都已經救濟。他們有了安全暖和的住處,受了傷的人也得到醫治。

那麼,皇莊里的人就可以出來活動了。他們將分出三分之二的人手直接帶著糧食藥物在木愚的帶領下前往太平郡轄下受災鄉村查探。帶去的物資如果不夠用,在傳遞消息回皇莊再采購的同時,他們也會就近購買。余下之人則听從武令媺讓鷹衛傳來的密令行事。

購買救災物資的錢,是武令媺倒賣玉脂香蜜和大周其余屬國特產所得。她對皇帝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些來自屬國的地方特產尤其是玉脂香蜜都是被大周百姓購買的,她現在拿出來以為回報。

說實話,魏國那事兒如今顯得有些燙手。如果被有心人利用,武令媺「因一己私欲誤國」的名頭只怕少不了。現在她不僅交出那些產業,還把這些年來的收入拿出來賑濟災民,若是因前事被人詬病,皇帝應該不會見責于她。

錢,可以慢慢賺。如果用錢能買到皇帝的歡心和光明的未來,這些錢的價值就不僅限于本身的價值。武令媺盡最大努力給自己的未來鋪路,即便不成功,她也對得起自己了。

不管是探查隊還是運送物資隊,只要是購買救災物資的款項,這兩隊人馬都可以在大本營領取,也可以由自己直接捐助。無論哪一種,武令媺都要求必須確保帳目明確,哪怕花掉一個銅板也必須記錄在案。

並且他們的吃喝嚼用,不許佔用半分救災款項,都得自己掏腰包。這是自願救災行動,大本營不負責差旅費。這個規定澆滅了不少平民學生的熱情,有些人因此退縮,但有些人自備干糧飲水還是加入了隊伍。

報帳有點讓學生們不理解,他們認為花自己的錢沒必要多此一舉。武令媺幾句話就讓他們心花怒放,且心甘情願花更多的錢。她說,如果不把款項記清楚,事後酬算功德豈不糊涂?

她規定,凡是記名捐款——包括直接購買救災物資、出錢雇人隨行、資助平民學生同行——按照不同的檔次將會給予不同的功德紀念方式。捐款數額在三百兩到八百兩之間的,會有禮部的嘉獎文書張貼于鬧市區;數額八百兩至一千五百兩,除了嘉獎文書以外,還會將所有人登記造冊制做成精美的紀念冊,其上會印刷皇帝陛下的親筆題字,發給捐款人以為留念。

而記名捐款在一千五百兩以上的,嘉獎文書當然也有,此外每個人會得到一本獨屬于自己、可以訂制、更精美的有印刷版皇帝題字的紀念冊。如果有人大手筆包下某個村落的所有救災物資,只要款項超過兩千兩,除了以上那些功德紀念方式,還會在這個村子的門口立功德碑以為表彰。

這次募捐,在武令媺的計劃里,分為記名和不記名的兩種。記名募捐就是上述所言,目標是那些吃一頓飯就得百兩銀的有錢人。

而不記名募捐,即是擺在鴻博書院兩處來往必經路口以及京城幾十處人煙稠密地方的木頭箱子,歡迎銅板白銀黃金銀票金票入住。這是為囊中羞澀的平民百姓考慮,包括所有囿于家境拿不出太多錢的平民學子。無論投入募捐箱多少錢都是他們對皇帝對國家的一片心意。

百姓們怎麼想不知道,但這種不記名募捐的方式照顧了很多平民學生的自尊心,他們深深感激太平玉松公主的體貼人意。正如公主殿下所說,忠君愛國之心無價,這顆赤誠真心原本就無法衡量。

放置在京中各處的募捐箱由武令媺親自掌管諸多事宜。她腿腳不便,便指派內衛統領金生水、伴讀安詠卿和幾位女學生統籌代辦。每個募捐箱附近除了數名宣講慈善募捐賑災的好口才學生,另有武令媺派去的內監和內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富貴皇華最新章節 | 富貴皇華全文閱讀 | 富貴皇華全集閱讀